1.黛玉葬花讀后感五年級下冊500字
我覺得黛玉葬花這一章是對整部書的高度概括和暗示。作者安排林黛玉將那些落花葬入土中,讓其化作春泥更護花,而不是飄入一些骯臟的水潭里污染了她們。在這里曹雪芹將那種世俗之物欲、權(quán)謀的東西比作了骯臟的臭水塘。主人公又如何能落入那些骯臟的環(huán)境中被“污染”呢?不能,絕對不能,因為那種至情至性的東西太美好了,如何可以被污染呢?于是,只有讓主人公去死掉,或者進如空幻世界了事。因為,以賈寶玉和林黛玉之純情,實在沒法生存于現(xiàn)實之中,但卻又不能永遠生活在大觀園中的理想幻境之中。于是,作者只能安排他們兩個在被污染卻還沒有污染之際讓他們都有個歸宿吧!
《紅樓夢》太過傷情而沒能有結(jié)局,曹雪芹不愿意看到那個令人傷感悲壯的結(jié)局。作品只能就此打住。
后的思考:讀《紅樓夢》,讓人感到那個結(jié)局正好預(yù)演著我們這個時代。民族文化的底蘊嚴(yán)重的被淡化了,至情至性的屬于人生美好根本的東西被拋棄了。人成了金錢和機器的奴隸而不自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也越來越淡薄了。后,又將是一個怎樣的結(jié)局呢?人類似乎已完全步入了曹雪芹筆下那種骯臟的臭水塘,曹雪芹愿意看到這樣的結(jié)局嗎?
2.黛玉葬花讀后感五年級下冊500字
打心眼喜歡《紅樓夢》,尤癡《葬花詞》,至今我自己也不知吟詠了多少遍,為黛玉淚灑多少回。如今扮演黛玉的曉旭撒手而去,讓人不禁更感悲傷。每每口誦《葬花詞》,林黛玉好似“弱柳扶風(fēng),姣花照水”的柔美倩影,那父母雙亡,寄人籬下的孤單悲戚,無不在我腦海游戈。面對遍地落花,念及自己的身世,她怎能不憑生幾分無助與辛酸?演繹黛玉的曉旭也無法逃脫悲劇的命運!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當(dāng)花俏枝頭時,人們或駐足欣賞,或漫游其下,或風(fēng)花雪月吟詩。但當(dāng)“紅消香斷”之時,又有幾人如龔自珍那樣深諸其情懷,并留下“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千古名句呢?是啊,目睹“花謝花飛花滿天”的黛玉,想到自已天生體弱,“紅消香斷”便在不遠處,自己與眼前這飄飛的落花又有何異?可這滿地落花,還有黛玉用那“錦囊收艷骨”,且用“凈土掩風(fēng)流”,讓其“質(zhì)本潔來還去”,不愿見其“強于污淖陷其溝”,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紅消香斷”之時不知道可有人為我“收艷骨”“掩風(fēng)流”?如有人惟愿,其一定是寶玉。如若如此,我也泉下瞑目矣。可寶玉若依然任性,與寶釵、湘云、襲人……等歡情忘舊,我可真要“強于污淖陷其溝”了。唉!前事難,不若于今,“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吧,那里才是自己好的歸宿?擅C!盁o盡頭,何處有香丘”呢?真乃“從來淑女多抱怨,自古嬌妻更含酸”!
或許當(dāng)時赤瑕宮神瑛侍者甘露澆灌那株降珠草時,便注定了悲劇的發(fā)生。
曹雪芹。∧愫蝸砟敲炊喟г?為何非要把《紅樓夢》中的眾多人物都寫得如此凄慘呢?古時的人仿佛已預(yù)知了今日。曉旭!你演繹了黛玉,現(xiàn)如今又應(yīng)了黛玉的命運,真可謂“紅消香斷”悲矣!
3.黛玉葬花讀后感五年級下冊500字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曹雪芹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現(xiàn)在也有很多人研究紅學(xué),也許我們沒有完整的看過《紅樓夢》,但是我們肯定聽說過黛玉葬花的故事,近些年,黛玉葬花的經(jīng)典故事已經(jīng)在課本中出現(xiàn),黛玉葬花也是《紅樓夢》中令人比較難忘的一個片段。我第知道黛玉葬花的故事是從語文老師那里聽到的,起初,感覺林黛玉太凄涼了,于是就看了87版紅樓夢,等把這個電視劇看下來,黛玉葬花的場景歷歷在目。黛玉把掉落的花裝進袋子里,當(dāng)大觀園里其他的姐們在玩耍的時候,她卻獨自一人挖了坑,默默地一邊落淚,一邊葬花,這場景其實是跟她自身的經(jīng)歷,性格分不開的。讓我感觸頗深,黛玉這個才女,看到花開過茂盛的時段,然后都凋零落下,這讓他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她跟這花又何嘗不一樣呢?她寄居在大觀園,無依無靠,身體又多病,雖然吃過很多藥,但是終跟這花一樣,埋沒于黃土,想到此,不禁淚流滿面。
一方面感嘆人生的短暫,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區(qū)區(qū)幾十年,青年的時候很快就會過去,剩下的就是風(fēng)燭殘年,跟這花的結(jié)果是一樣的,另一方面,由黛玉葬花的背景,我覺得,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太不易,有很多事,我們不能如愿,我們也改變不了,能夠做的就是讓自己以一個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對于黛玉葬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觸,這就是我對于黛玉葬花的讀后感。
4.黛玉葬花讀后感五年級下冊500字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里廣為流傳的故事。眾人皆認為黛玉太多愁善感了,有些癡病,可我并不這么想。黛玉是高冷孤傲的,她如一朵白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哪怕在大觀園這樣充斥著金錢權(quán)利的大染缸里,她也仍舊不自大輕浮。她何需在《葬花吟》里“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她本就有一雙翅膀,只不過末梢飄了幾根羽毛,只得被困在人間罷了。她就如東坡居士筆下的那只孤鴻,在“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的夜晚里吟道:“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令。”
黛玉如一朵血梅,她雖寄于冰雪之中,卻在冰天雪地里獨領(lǐng)風(fēng)騷。她是紅色的可卻不似朱妃、胭脂般紅得耀眼,艷得生輝。她的紅是血色的紅,不容一絲塵雜,永遠在寒風(fēng)中綻放美的笑靨。她似花,卻不如花那般總是香飄玉散;她似花,卻不如花那般柔柔弱弱;她似花,卻不如花那般觸指可破;她似花般嬌艷,卻用那紅在一片潔白里綻放,永不凋零。
黛玉如一簇蘭,有著曠谷幽達。她哪怕沒有水仙般冰肌玉骨,沒有牡丹的國色天香,可她從雜草中而生,卻綻放出了美的花朵。
黛玉如橘;,在無園丁照料下生長,卻仍舊開出了金黃的花朵。她同簡。愛一般,為了愛,可以不顧生死,不懼困難,哪怕再不可實現(xiàn),也要放手一搏,努力去追尋。
柔弱又何妨,只要心堅強,就會有一雙翅膀,飛向夢想的彼岸。哪怕你折翼,也仍會有燈光。
黛玉似花,花卻不如黛玉。
5.黛玉葬花讀后感五年級下冊500字
林黛玉是《紅樓夢》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是一個美麗如花、體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姑娘。讀到林黛玉葬花的情景,她那種憂傷的畫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黛玉葬花》這篇文章講述了林黛玉曾因為憐惜桃花落瓣,將它們收拾起來,修一花冢,葬于其中。芒種這天,有祭餞花神的風(fēng)俗,賈府的姐妹們在大觀園聚會,而黛玉因晴雯不開門之事而錯怪寶玉,遠離人群,獨自來到花冢,以落花自喻,哀傷悲戚,吟出了一首《葬花吟》。寶玉聽到以后,號哭起來,向黛玉說明前事,二人便又和好如初。
讀了《葬花吟》這首詩,我覺得林黛玉是一個高潔,才華橫溢的姑娘!盎ㄖx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花落人亡兩不知!边@首《葬花吟》不僅寫花,還寫了林黛玉她自己。百花凋落,把它們埋起來,化作春泥來護花,使它們不像她一樣沒有歸宿,寄人籬下。她看到鮮花的凋落,仿佛看到了她自己的未來。這首詩還表達了林黛玉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的憤懣,對冷酷無情現(xiàn)實的控訴。
雖然不能穿越那個朝代,不能身臨其境,體會不到黛玉身邊無一親人,寄人籬下的孤單生活。但是我很想她更堅強的活下去,而不是這樣悲傷。就像2020年疫情一樣,如果病人都抱著這種悲傷的心態(tài),那病魔就會越來越強大,所以我們應(yīng)當(dāng)懷著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去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