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蘇聯作家。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zhàn)斗經歷作素材,以頑強的意志創(chuàng)作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一帶蘇維埃新人艱難曲折的成長經歷,熱情歌頌了他們身上體現出來的高尚的共產主義情操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這本書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我被保爾那堅持不懈、知難而進的精神給感動了,而且作者在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就坦白了:在沙皇統(tǒng)治時期,烏克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可想而知,保爾和他的一家人全部是社會底層人民,根本沒有人權。
這本書還以保爾為代表的一代人用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對此給出了響亮的回答。
2.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這本《海底兩萬里》以阿龍納斯教授的視角向讀者介紹了1866年離奇的海上遭遇,當時人們普遍猜測那都是海怪干的,可不久后,阿龍納斯教授發(fā)現所謂的“海怪”,其實是一艘潛艇,但卻被軟禁于其中,最終與尼德·蘭和康塞爾共同努力,逃出生天。
故事中的阿龍納斯教授十分博學,深受人們的敬仰,在追逐“海怪”時,“林肯號”邀請他代表法國參加追捕,與教授同行的仆人康塞爾對他十分忠誠,當教授落水時,他不顧個人安危營救他的主人;尼德蘭是強壯的捕鯨手,十分暴躁,極其渴望自由,每時每刻都在想如何脫逃,他無法忍受潛艇中的生活;尼摩——潛艇的艇長,他追逐正義、無所畏懼、沉著冷靜。他與他的船員們仿佛斷絕與陸地的來往,生活的大部分都與海關聯著,然而事實與之不同,他們在海底打撈上來的金銀財寶,都捐給陸地上正義的戰(zhàn)爭。他們是無私的奉獻者。
全文如行云流水,作者在曲折的情節(jié)中不時插入科普知識,再加上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巧妙的構思,到位的細節(jié)描寫,讓讀者酣暢淋漓,直呼過癮。
所以,讓我們一起走進《海底兩萬里》的世界吧。
3.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記述了魯迅童年時期的生活和青年時期求學的歷程。書題中“朝花”是這些散文記述的對象“夕拾”是指記述者主體的寫作時間與方式。當我靜下來認真看這本書時,被它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了。
這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朝花夕拾”、“荒涼中的自語”、“匕首與投槍”!俺ㄏκ啊笔囚斞赶壬顬榈纳⑽募,是對滋養(yǎng)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懷念。語言清新、樸實、親切感人,是現代回憶性散文的典范之作!盎臎鲋械淖哉Z”選自魯迅的散文讀集《野草》,篇章短小精悍,結構精巧,具有音樂般的節(jié)奏性和流動感。在“匕首與投槍”中,《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拿來主義》等作品,都是魯迅最有分量的雜文代表作。
我希望本書能成為大家開啟認識魯迅、了解魯迅的一扇窗,從而閱讀更多魯迅的著作,感受“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魯迅精神。
4.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今天我讀了《糖果屋》這篇故事,它來自《格林童話》。
這篇文章講了兩個聰明的小孩和一個砍柴匠及一個心地很壞的后媽,因為家里很窮,大家飯都吃不飽,后媽想把那兩個小孩扔掉。小孩想各種各樣的辦法回家,后來還是迷路了,而且遇到了愛吃小孩的女巫婆。兄妹倆用聰明的腦袋瓜對抗女巫婆。
當看完這篇文章,我感到很羞愧。有一次,我在小區(qū)里跟爸爸在地下室走著走著一不小心,爸爸不知道進了那戶人家里了,我自己走回家,我走走迷路了,一邊走一邊哭幸虧我遇到了保安,最后,保安叔叔把我送回家。
現在的高科技越來越發(fā)達了,壞人也越來越多了。碰到困難和壞人,我們要動腦筋。想辦法,而不是哭哭啼啼就能解決問題。從今天起我要克服困難,我要做聰明開心的孩子。
5.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我第一次讀《昆蟲記》這本書后,書中的內容把我深深的吸引注了,這本書描寫了昆蟲從生育、勞動、狩獵與生死。我被里面的各式各樣的昆蟲迷住了。它們有著和人類一樣的性格,有的溫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又有個別的互相的廝打。那些具體詳細的文字,讓我感到大自然中空氣的潮濕,昆蟲氣味在大自然中隱隱存在。
每年的春天,萬物復蘇,小小的蟋蟀在田野里歌唱,那悅耳動聽的歌聲讓人聽后都非常陶醉,法布爾也想把春天歌唱家的榮譽獻給蟋蟀。
蟋蟀為什么能彈出那么動聽的歌聲呢?別以為蟋蟀的“樂器”有多復雜,其是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對面的梯級里,使四個發(fā)生器同時震動,下面一對直接摩擦,上面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四只發(fā)生器就能把聲音傳到很遠的地方,而且聲音特別的洪亮,蟋蟀有著鋼鐵般的意志,法布爾曾想讓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它變成左撇子?墒堑诙欤ú紶柊l(fā)現這昆蟲竟有著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
蟋蟀它們陪伴著我們,讓我們感到生命的活力。它們從不訴苦、不悲觀,它們對于自己的住所及那把簡單的四弦琴都非常滿意。
蟋蟀是一個哲學家,它們是土地的靈魂,它們活著是最小最小最小的生命,它們的快樂和痛苦,更能夠讓我們注意和熱愛它們。
《昆蟲記》這本書記錄著各種昆蟲的習性,是一本非常好的書,這本書真讓我愛不釋手啊!也讓我更加喜歡各種昆蟲。
6.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西游記》里故事紛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打白骨精》的片段了,據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白骨精就打起了唐僧的主意,怎么樣才可以吃掉唐僧呢?唐僧作為一個凡人不足為懼,可是他的身邊還有三大高手呢!特別是“齊天大圣”孫悟空,曾經大鬧天宮,幾十萬天兵天將都拿他無可奈何,武功甚是了得!爸挥谐弥蚩战o唐僧化緣的時機了,我到時候再變成凡人的模樣,他們定然認不出我的,一旦騙過他們,就可以逮住唐僧,吃到唐僧肉啦!”白骨精暗暗地計劃著。
白骨精搖身一變,化成一個芳華正茂的二八少女,扭了扭腰肢,仔細端詳了自己的模樣,陰惻惻地笑了起來。果然,悟空一走,白骨精就來到了唐僧、八戒、沙僧的面前,八戒一看,眼睛都瞪直了,腦子里全都是美女,絲毫沒有懷疑她的身份。白骨精還沒來得及下手,悟空就回來了,他的火眼金睛可不是吃素的,一下子便認出了妖精,劈頭就打,白骨精拋下假尸,化成青煙落荒而逃。
唐僧三人還蒙在鼓里,還責怪悟空,冤枉他打死了平民百姓,讓悟空心里好生委屈。我讀到這里,不禁想到了悟空平日里為唐僧斬妖除魔,可是唐僧卻常常誤會他,動不動就念緊箍咒,讓悟空疼痛到翻滾在地上。但是盡管這樣,悟空還是堅持保護唐僧,識破妖精的*計,將妖精打得現出原形,真的是了不起的英雄啊!
在《西游記》中,我最佩服孫悟空,我要學習他高強的本領,學習他堅持不懈、堅守正義的精神。
7.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fā)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猶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但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是無處不在的。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里,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于沒有靈魂的人。愛可以使人絕處逢生,愛可以使浪子回頭,愛又可以激發(fā)人無窮的力量。
8.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童年》是高爾基所著,它與《在人間》及《我的大學》被人們稱為“自傳體三步曲”。高爾基悲慘、令人憐憫的童年故事,讓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故事生動地再現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高爾基的童年,是在一個彌漫著殘忍和仇恨的家庭里度過的: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幼小的他過早地體會到人間的痛苦和丑惡,小小的心靈因而受到許多打擊。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樣的人,保護和支持了高爾基。故事生動展示了一個充滿殘酷、野蠻、愚昧、污*的令人窒息的生活,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沙皇制度的丑惡,體會到老百姓身處黑暗而不知的奴性與麻木,以及年輕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苦難歷程。
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么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么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斗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斗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fā)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最讓我久久難忘的是高爾基從小就善良的內心,異常是在外祖母的哺育下,生成了一顆善惡分明、是非分明、能愛能恨的靈魂。他勤于學習,刻苦耐勞,嚴峻的生活使他鍛煉成長為一個意志剛強、有夢想有作為的新人。
9.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作者是海倫·凱勒,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是海倫·凱勒!边@本書讓我感觸很深,我從書里感受到了海倫曾經對生活的厭倦和現在對生活的喜愛。
海倫是一個不幸的孩子,她一歲半時突患急性腦充血病,連日的高燒使她昏迷不醒。當她蘇醒過來,眼睛燒瞎了,耳朵燒聾了,那一張靈巧的小嘴也不會說話了。從此,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之中。她開始放棄自己,自暴自棄。就在她快完全放棄自己的時候,她生命的轉折點——沙莉文老師出現了,使她“重”生了。莎莉文老師引導她,教育她,教她識字。
海倫漸漸走出了生活的陰影,她開始學習改變自己,變得不在那樣任性、暴躁,而是乖巧,溫柔。從而成為了一個奇跡。但這也少不了沙莉文老師給予她的關懷,教導。
我們在生活中也許不可以像海倫一樣,做出令人驚嘆的大事,可是,我們可以像沙莉文老師一樣,去幫助他人吧,也許你幫不上別人很大很大的事情,只要你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別人,這不也很好嗎?
10.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精選
《竊讀記》中,作者因為家庭貧窮,買不起書,因此常到書店“竊讀”。對此,我有很深的感觸。
作者雖然貧窮,但她并沒有放棄讀書的愿望,這一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現在,我們都買得起書里,可有些同學卻并不喜歡讀書。你知道,在貧困的偏遠地區(qū),還有多少人渴望讀書,卻讀不到書嗎?我們不能“身在福中不知!卑!瞧,“急忙打開時,一頁、兩頁,我像一匹惡狼,貪婪地讀者”,作者是多么熱愛讀書啊!我們也要擁有這種愛讀書的的精神!
文章末尾的一句話“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會是讀書長大的”對文章進行了總結與升華。它讓我們知道,在一個人的身體成長的同時,他的心智也需要逐漸成熟。而一個人心智的成熟,離不開書本。書是人類的精神糧食,讀書哺育的是人的靈魂,是人的內心。如果不讀書,一個人長得再高大,再健壯,又有什么用呢?
讓我們珍惜自己能夠讀書的幸福。一起閱讀,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