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前幾天,我有幸讀了《青鳥》這本書,我被里面那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所吸引,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書中講的是兩個伐木人的小孩尋找青鳥——幸福的象征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是迪迪和麥迪,他們是一對兄妹,在平安夜,他們受仙女貝麗所托去尋找青鳥,幫她醫(yī)好自己小女兒的玻仙女還給迪迪一頂綠色的帽子,上面有個帽徽,帽徽上鑲嵌著一顆雪亮的大鉆石。只要按住鉆石,事物的靈魂就會顯現(xiàn),將鉆石轉(zhuǎn)向右邊,會看見事物的過去,將鉆石轉(zhuǎn)向左邊看見的則是未來。這時,所有靜物和動物都能像人一樣說話、站立。于是迪迪和麥迪便踏上了長長的征途,他們先后來到仙女宮、懷念國、夜宮、享樂宮、未來王國、墓地、森林等地方,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發(fā)覺幸福的青鳥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2.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油麻地是曹文軒小說里常常出現(xiàn)的一個地方,可愛的叮叮當當,可憐的杜元潮,作者都是從這個地方寫起。這次作者要寫的是那金黃的草房子。草房子描寫了主人公桑桑,六年純真又刻骨銘心的小學生活,他嘗到了人性的丑陋,也嘗到了臨近死亡的對生命的反思,更嘗到了生命的尊嚴。
最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男孩桑桑,油麻地小學校長之子桑桑。他是一個擁有豐富創(chuàng)造力的男孩,他在夏日時拿蚊帳剪成了漁網(wǎng)。他是個與眾不同的男孩,他想要被別人所關(guān)注。他也經(jīng)歷過死亡與病痛,在他得了鼠疫后,奄奄一息,快要到閻王殿時。溫幼菊的鼓勵,奶奶為他做出的幫助以及他自己的堅強使他慢慢康復。雖然他在得病時要與他的小伙伴們越來越遠,但是他仍然做出十分開心的樣子,想讓別人放心。其實桑桑就是作者本人的化身吧。雖然當時十分窮苦,但是桑桑也十分開心,因為他有人關(guān)心。他覺得這就足夠了。“知足是福,貪婪是禍!弊罱,某報社對中國每個知識階層進行了幸福度測評,發(fā)現(xiàn)小學學歷的國人是最幸福的。最不幸福的就是博士后的國人。因為最幸福的人是知足的,他們每獲得一點便會銘記在心,他們不會記仇。而博士學歷的國人就不一樣,他們學歷高,他們覺得他們理所應(yīng)當拿到生活中的所有事物。桑桑的知足使他快樂。
他也十分善良,小時候的質(zhì)樸、純真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當他的同學紙月,被學校的男同學欺負時,他,只有他,挺身而出。三字經(jīng)上說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比说谋拘浴屏荚谒纳砩蠣N燦發(fā)光。
3.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烏丟丟是一只小腳丫,他是一只有生命的小腳丫。他原來是布袋爺爺?shù)哪九嫉囊恢荒_,是布袋爺爺給了他生命,珍兒給了他血肉,吟癡老先生給了他智慧。有一天,烏丟丟讓老先生帶他去看望布袋爺爺和珍兒,就開始了一路的奇遇。當烏丟丟終于找到珍兒,為了使珍兒擁有一雙健康的腳,毫不猶豫地在睡夢中把自己的生命一點一點地融入珍兒跛腳之中的時候,我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我覺得烏丟丟是一個用愛去回報別人的人,他珍惜生命的可貴,并懂得用愛滋養(yǎng)生命,用愛回報生命。《烏丟丟的奇遇》這是一個優(yōu)美而憂傷,又充滿童話色彩的故事。里面的詞句寫的真美,瞧!“我去月亮那里開采銀色寶石,我去太陽那里采集金色花朵;在寶石上以花朵鑲嵌我的詩,讓微風傳送去我獻給你的歌……”真是寫的太好了,要是我也能寫出這么美的文章、這么富有詩意的句子,該多好呀!
當然,這本書也讓我懂得了人生哲理,如:“我們接受著別人的愛,更不該忘記用愛來回報,想走上人生之路,你必須邁開左右腳!边@句話,讓我深有體會。是啊,在人生道路上,如果只知道接受別人的愛,而不知道回報愛,就等于只邁開了左腳,那樣是沒法走路的;相反,如果只知道付出愛,而不知道接受愛,只等于邁開了右腳,當然也沒法走路;但如果我們既接受別人的愛,也付出自己的愛,就是詩中的“邁開左右腳”,那樣人生才會豐富多彩,才會一路走好。
4.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我處于花年夏季,對于像我這么大的女孩來說,喜愛讀的肯定是此刻很流行的《意林》。我是一個文靜的宅女,喜愛宅在家里,手捧一本書,在陽光下,靜靜欣賞。《小王子》是我在前幾天讀的,對于這種夢幻的名字,我認為是一部童話,因此我是打心底不愿意去看的。母親說:“這書又不是童話,別瞧不起人家,每一部書都是值得我們?nèi)タ吹!蔽衣犃,懵懵懂懂!缎⊥踝印愤@部書的作者是安托萬·德·圣?颂K佩里,他是法國文學最神秘的飛行員作家,畢生崇尚自由,致力于從航空探索人生,他在1943年寫下這部書,而在1944年一次航拍偵察任務(wù)中失蹤,他的傳奇生涯,伴隨著小王子的腳步共同消失天際。
有人說,它是一部童話,卻不知它是一部悲劇。對于書中小王子來說,他的愛是憂傷的,沉重的。每一部童話的結(jié)局都是灰姑娘與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小王子卻在剛發(fā)現(xiàn)愛的真諦后,死在了沙漠中。
故事的情節(jié)十分簡單,主要講了小王子正因他愛的玫瑰,離開了屬于自己的星球,先后游覽了五個星球。作者讓小王子以小孩的眼光,說明了大人們的空虛,愚蠢以及狂妄,也說明了大人的孤獨與寂寞。當應(yīng)對地球上萬千朵玫瑰時,小王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玫瑰不是獨一無二的,而在狐貍告訴他:“對你馴養(yǎng)過的東西,你永遠負有職責”時,他選取回他的星球,找他心愛的玫瑰。小王子馴服了狐貍,而玫瑰馴服了小王子。小王子是脆弱的,他無法忍受思念的苦楚,他選取用毒液拋開那份笨重的身體,但是,小王子的靈魂得到自由,而他卻再也不能回到他的星球,看他心愛的玫瑰。
我們終究做不了小王子,正因我們并不了解他,但是我們有著和他一樣的純潔的心,帶著它,在繁華的世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彼岸。
5.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以前,我曾看過《感動》這本書,那里介紹了“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中所有的書,上面說,曹文軒本人最滿意的作品就是《青銅葵花》,而讀者喜愛的也是這本書,當我滿懷好奇心看過一遍以后,我不得不承認這真的是一本好書……這是一個鄉(xiāng)村男孩與一個城市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城市女孩葵花跟隨爸爸來到了一個叫大麥地的村莊生活,孤單寂寞的她認識了一個同樣沉默寡言而且不會說話的鄉(xiāng)村男孩青銅。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貧窮但善良的青銅家認領(lǐng)了她,葵花和青銅成為了兄妹相稱的朋友。在粗茶淡飯的生活中,一家人為了撫養(yǎng)葵花費盡了心思,而青銅更是在沉默中無微不至地呵護著葵花:為了葵花上學,青銅放棄了自己的上學夢想;為了讓葵花照一張相,青銅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也賣了;為了葵花晚上寫作業(yè)時不去別人家“借燈光”,青銅捉來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花燈;為了葵花報幕時的美麗,心靈手巧的青銅做了一串閃亮的冰項鏈;為了讓葵花看馬戲時有個好位置,青銅一聲不響地頂著葵花站了一個晚上……
不僅是青銅,葵花也為這個家、為青銅付出了許多許多:學校組織的拍照活動她沒參加,為了給自己貧困的家庭省錢;每天放學和哥哥一起去采蘆葦,為了能多編些蘆花鞋去賣;自己一個人偷偷地跑到江南撿銀杏、考試故意考差,為了賺錢、省錢給奶奶看。挥酶鞣N辦法教她的啞巴哥哥寫字,為了讓哥哥在別人面前自信起來、抬起頭來……在充滿了天災人禍的歲月里,青銅一家齊心協(xié)力,艱難、困苦而又快樂地生活著。
葵花12歲那年,命運將她召回了原先居住的城市,這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然而,在葵花走后的那一天,青銅望著那片它和葵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遇見的河流,用生平的力氣,從心底高聲喊出了一個名字——“葵——花——!”這強而有力的喊聲震撼了每一個讀者的靈魂。
6.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西游記》是一部神話小說,人物有師徒四人和各路妖魔,師徒四人為取得真經(jīng)奔赴十萬八千里,西行路上坎坷不斷,他們歷經(jīng)艱險,終于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西游記》里故事紛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三打白骨精》的片段了,據(jù)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白骨精就打起了唐僧的主意,怎么樣才可以吃掉唐僧呢?唐僧作為一個凡人不足為懼,可是他的身邊還有三大高手呢!特別是“齊天大圣”孫悟空,曾經(jīng)大鬧天宮,幾十萬天兵天將都拿他無可奈何,武功甚是了得!爸挥谐弥蚩战o唐僧化緣的時機了,我到時候再變成凡人的模樣,他們定然認不出我的,一旦騙過他們,就可以逮住唐僧,吃到唐僧肉啦!”白骨精暗暗地計劃著。
白骨精搖身一變,化成一個芳華正茂的二八少女,扭了扭腰肢,仔細端詳了自己的模樣,陰惻惻地笑了起來。果然,悟空一走,白骨精就來到了唐僧、八戒、沙僧的面前,八戒一看,眼睛都瞪直了,腦子里全都是美女,絲毫沒有懷疑她的身份。白骨精還沒來得及下手,悟空就回來了,他的火眼金睛可不是吃素的,一下子便認出了妖精,劈頭就打,白骨精拋下假尸,化成青煙落荒而逃。
唐僧三人還蒙在鼓里,還責怪悟空,冤枉他打死了平民百姓,讓悟空心里好生委屈。我讀到這里,不禁想到了悟空平日里為唐僧斬妖除魔,可是唐僧卻常常誤會他,動不動就念緊箍咒,讓悟空疼痛到翻滾在地上。但是盡管這樣,悟空還是堅持保護唐僧,識破妖精的*計,將妖精打得現(xiàn)出原形,真的是了不起的英雄啊!
7.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我還記得第一次看《簡愛》是初一的時候。那時候姐姐推薦了這本,我就把它帶到班上了,結(jié)果被很多人笑,大家都以為《簡愛》就是簡單的愛情的縮寫,而這樣的內(nèi)容對于初一的學生來說的確是早了些。后來我自己看了才知道原來簡愛是女主人公的名字。說實話當時基本上沒看懂什么,就像看一般的小說一樣專挑情節(jié)看,其實現(xiàn)在想想這本書確實不適合當時看:詩意的語言,富有哲理的內(nèi)容,激蕩的情節(jié),就算是現(xiàn)在,我也沒能理解更別說是初一了。整部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女主人公的精神,借用書評就是“追求人的價值=尊嚴+愛”。簡愛人生追求有兩個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堅持不懈的精神;對人間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對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她對于金錢,權(quán)利毫不在意,也不被強權(quán)威脅,她對于世界的一切有著自我的認識。我的文字太蒼白了,不能很好的形容,資料上寫到“在當今社會,要將人的價值=尊嚴+愛這道公式付之實現(xiàn)常常離不開金錢的幫助。
人們都瘋狂到似乎為了金錢和地位而埋沒愛情。在窮與富之間選擇富,在愛與不愛之間選擇不愛。很少有人會像簡這樣為愛情為人格拋棄所有,而且義無反顧!逗啇邸匪宫F(xiàn)給我們的正是一種化繁為簡,是一種返璞歸真,是一種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覺,是一種不計得失的簡化的感情,它猶如一杯冰水,凈化每一個讀者的心靈,被認為是人生追求的二重奏!
《簡愛》告訴了我很多,我也知道現(xiàn)實來說不可能做到像她一樣,我也沒這樣的高度做到如此,但是書就是這樣有借鑒意義,我希望能從中領(lǐng)悟一些,學會怎樣去看待這個世界,看待自己。
8.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許多名著,其中包括《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的作者是丹尼爾。笛福,講述的故事、冒險是前所未聞、!我不是在說大話,《魯濱遜漂流記》其實有很多人看過,它講述了魯濱遜。克羅索不滿于現(xiàn)狀,乘船冒險卻流落到薩累的摩爾人手中。他好不容易逃出后到國外干著高薪的葡園,可他又因同樣的原因乘船離開,再次失事并獨自逃到了荒島,養(yǎng)羊、種地、抓鱉,生存了二十幾年后,解救了土著并命名為“星期五”讓他做奴仆。后來他又救了“星期五”的爸爸和一些白人,最終終于在1686年12月19日乘船回到故土,歷時35年,島上居住27年2月零19天。
看完這書,我不由感嘆,丹尼爾的想象力讓人折服,同時生動的描繪也令人身臨其境。例如從魯濱遜解救“星期五”的故事中我看到了魯濱遜的勇猛與智慧,從“星期五”自愿讓魯濱遜殺他的故事中看出了“星期五”的忠誠。我認為這本書還有一個優(yōu)點:它沒有分章節(jié),并用第一人稱寫,如同自傳,讓我融入其中,仿佛主人公就是我。再次回想起來,書中的人物品質(zhì)我都應(yīng)該學習。魯濱遜的勇敢、機智、處變不驚,“星期五”的忠心耿耿、領(lǐng)悟性高,這些都是我學習的目標。同時,我還懂得了不能不滿足于現(xiàn)狀,要知足等道理,魯濱遜就是因為這而流落荒島。在生活中同樣要知足,俗話說:“知足常樂!北热缯f:買了很多很多玩具了,卻總是因為沒收集完全套而不滿足,就是不應(yīng)該的了。
!這本書就是這樣一本名著,它寫得樸實、生動、有創(chuàng)造性。這樣一本書,也不需要多說,你們也快去看看吧!
9.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格列佛游記》講述的是英國船醫(y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馬國等地的經(jīng)歷。在小人國,萬物的長、寬、高僅有正常尺度的十二分之一。人的身高只有15厘米。格列佛在那里有如一座大山,一頓飯要吃好幾車食物,這就像童話中的人物一樣,我們在那里就像大孩子大人,有種成熟的感覺。而在大人國,一切恰好相反,居民身高18米,麥子也有十多米高,格列佛變成了一個小小的寵物。格列佛隨心所欲的搬弄小人國里的人和物,像是搬弄玩具,置身于大人國,卻如幼兒一樣,提心吊膽,無能為力。具有天壤之別,而大孩子般的我們在那里就會很小,像童話中的七個小矮人那樣的感覺。而格列佛到了飛島國和馬國以后,更是一種怪誕景象。格列佛和馬國之間的對話成了對人類社會的無情鞭撻。你給他給他多少錢他就給你出多少力,顯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格列佛對英國士兵的解釋是:一個受人雇傭的人,他殺自己的同類越多越好,這些人是多么的殘忍,讓我們覺得他們真是可恨。由以上看來,童話色彩只是這部小說的表面特征,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是對那些手段殘忍思想敗壞的人尖銳的諷刺。那些可惡的人認為,不管是用還是攢,錢都是越多越好,沒有滿足的時候……因此我們大多被迫過著悲慘的生活,為了拿到少許工資每天不得不勞動,讓少數(shù)人過闊綽的生活。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存中也有這樣的事;有的人因官位高而貪得無厭自己過著神仙般的生存讓老百姓遭受痛苦,用權(quán)力來威迫另外的人。我想人要有人格,不可以貪得無厭,心要透明,甘美純甘心情愿的為別人呈獻。
10.古今中外名著讀后感作文
這本書分為很多個小故事,在《城南舊事》中,這些形形色色的人陪伴著英子度過了她難忘的童年……第一章是《冬陽童年駱駝隊》,也是《城南舊事》的序言。敘述了英子在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問爸爸為什么要系鈴鐺、想為駱駝剪肚皮底下的絨毛,以及問媽媽春天駱駝去哪兒了這幾件小事。當我讀到天真的英子學駱駝咀嚼時,不禁笑了起來。多么可愛,多么天真的孩子啊!童年是最幸福、最無憂無慮的時光。在這充滿童真的時光中,每個人的做過傻事,連小英子都不除外。第二章叫《惠安館》。英子遇見秀貞和妞兒,并幫助她們重逢,多么感人啊!第三章是《我們看海去》,講了英子與“小偷”的故事。他是英子的知心朋友,小英子卻在無意中出賣了他……這些章節(jié)都細膩生動的描繪了一個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表達了英子對童年的留戀以及對老北京城南的思念。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自己幼兒園的時候,是否也這么由天真無邪變成現(xiàn)在的樣子?童年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因為它沒有罪惡,也不懂得罪惡。在它的眼里,什么事都是最簡單的,沒有什么復雜之處。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哪怕那個人是強盜,是土匪,他也有真誠的一面,他的心底也有最純潔的地方。
讀了這本書后,我覺得也許我們該學學那些小孩子,用童眼去看世界,因為這也是有太多好處的,就像英子那樣,如果她當時和其他人一樣認為秀珍是瘋子,也不會擁有這段珍貴的情誼;如果她當時遇見小偷是慌忙逃跑,說不定就沒有下面的故事了。一件事不要把它看得那么復雜,先用最簡單的眼光看它,如果看不透,再一一解開它的秘密,這樣會輕松許多。來吧,讓我們以后用童眼先看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