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級# #初二語文期中下冊要點歸納#】興趣也會成為學(xué)習(xí)的動力,如果學(xué)生們對學(xué)習(xí)對知識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在汲取知識的過程中,很努力很專注,獲得學(xué)習(xí)上的成就感,而成就感又能夠激發(fā)他們學(xué)習(xí)的動力,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無憂考網(wǎng)搜集的《初二語文期中下冊要點歸納》,希望對同學(xué)們有幫助。
1.初二語文期中下冊要點歸納 篇一
1、詞類
(1)實詞:表示實在意義,能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獨立成句。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
(2)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guān)系。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
2、短語
(1)并列短語:由兩個或由兩個以上的名詞、動詞或形容詞等并列組成的短語,基本結(jié)構(gòu)有名+名、名+代、代+代、動+動、形+形、數(shù)量+數(shù)量。
(2)動賓短語:動詞后邊帶上一個受動詞支配的詞,組成一個短語,這種短語叫做動賓短語;窘Y(jié)構(gòu):動+名、動+代。
(3)補充短語:包括動補短語和形補短語兩大類。
(4)介賓短語:由介詞和它的賓語構(gòu)成的短語。
(5)“的”字短語:由動詞、形容詞、動賓短語加上“的”構(gòu)成。基本結(jié)構(gòu):動詞+的、形容詞+的、動賓短語+的。
還有“主謂短語”和“偏正短語”。
3、語素
(1)自由語素:可以獨立成詞,位置自由。如“分、好、高、低”;
(2)半自由語素:不能獨立成詞,只能組合,位置自由。如“話、習(xí)、確、民”;
(3)不自由語素:不能獨立成詞,位置固定。如“者、第、阿”。
4、語法知識點
語法=詞法+句法;語法是連接古今漢語的時空隧道。
閱讀古文的三大障礙:眼花繚亂的詞類活用;體系龐雜的文言虛詞;紛繁變幻的文言句式。但是,理解了漢語語法,這一切都不再是障礙。所以,學(xué)語法不是為了懂語法,而是為了讀懂文言文。
理解漢語的詞類,能見詞判性;會分析古今句子的結(jié)構(gòu),一眼識別古文中的倒裝句。
2.初二語文期中下冊要點歸納 篇二
一、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1、風(fēng)煙俱凈俱:全,都
2、從流飄蕩從:順,隨
3、水皆縹碧,千丈見底。縹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得過奔:飛奔的馬
5、負(fù)勢競上負(fù):憑依
6、蟬則千轉(zhuǎn)不窮轉(zhuǎn):通“囀”,鳥叫聲
7、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戾:到息:平息
8、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經(jīng)綸:籌劃反:通“返”,返回
9、橫柯上蔽柯:樹木的枝干
二、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那空間的煙霧都消散盡凈,天和山呈現(xiàn)相同的顏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速的水流比飛箭還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飛奔的馬。
3、負(fù)勢競上,互相軒邈。(那一座座高山)憑依高峻的形勢爭著向上,爭著向高處和遠(yuǎn)處伸展。
4、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鳶飛到天上一樣極力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他那熱衷功名利祿的心。
5、經(jīng)綸世務(wù)者,窺谷忘反。忙于經(jīng)營俗務(wù)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
6、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稀疏的樹木枝條相互交叉掩映,有時偶爾也見到(一絲)陽光。
3.初二語文期中下冊要點歸納 篇三
一、詞語: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道:道路。見:出現(xiàn)。
3.為坻,為嶼,為嵁坻:水中高地。嶼:小島。嵁:不平的巖石。
4.潭中魚可百許頭可:大約。
5.佁然不動佁然:呆呆的樣子。
6.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清:凄清。居:停留。
7.隸而從者隸:跟從。
8.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9.下見小潭下:在下面。
10.日光下澈下:往下。
11.皆若空游無所依空:在空中。
1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斗:像北斗星一樣。蛇:像蛇那樣。
13.其岸勢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齒那樣。
14.似與游者相樂樂:逗樂。
15.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凄:使-----凄涼。寒:使-----寒冷。
16.記之而去去:離開。
二、句子翻譯。
1.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huán),心樂之。從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樣子,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象掛在身上的玉珮、玉環(huán)相互碰撞的聲音,心里很是高興。
2.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于是砍了竹子,開出一條小路,順勢往下走便可見一個小潭,潭水特別清澈。
3.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蓋纏繞,搖動低垂,參差不齊,隨風(fēng)飄動。
4.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象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靠似的。陽光直射潭底,把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動。
4.初二語文期中下冊要點歸納 篇四
一、句號。
1、陳述句末尾的停頓。如: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單句)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復(fù)句)
2、語氣舒緩的祈使句末尾也使用句號。如:請你等一下。
二、問號。
1、疑問句的末尾用問號。如:你見過金絲猴嗎?
2、反問句末尾也用問號。如:難道你還不了解我嗎?
3、選擇問,只在句末用一個問號。如:你是同意呢,還是不同意呢?
4、有的句子雖然有疑問詞,但不是問句,所以不要用問號。如: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5、倒裝的問句,問號應(yīng)該放在句末。如:怎么啦,你?
三、嘆號。
1、感嘆句的句末。如: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努力奮斗吧!
2、情感強烈的祈使句也用嘆號。如:同志們,跟我來!
3、語氣強烈的反問句也用嘆號。如:我哪比得上他呀!
四、逗號。
1、主語謂語都比較長,中間用逗號。如:我們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shù)是恒星。
2、賓語是較長的主謂詞組,前面用逗號。如:應(yīng)該看到,科學(xué)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精力。
3、句首狀語后邊可以用逗號。如:對于這個城市,他并不陌生。
4、復(fù)句各分句之間,大多用逗號。如: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
五、頓號。
1、句子內(nèi)部并列詞語之間用頓號。如:中國共產(chǎn)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2、句子內(nèi)部并列的短語之間用頓號。如:我們要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jì)律的“四有”新人。
3、較長的并列成分之間,不用頓號,而用逗號。
如:這翻滾的麥浪,這清清的流水,這鮮艷的山花,使年輕人深深地陶醉了。(前兩個逗號不能用頓號)
4、概數(shù)之間不用頓號,但表確數(shù)的地方必須用頓號。如:十二三歲七八個人①學(xué)校距這里二三里。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組。
5、集合詞語(尤其是約定俗成的詞語)念起來不停頓,不用頓號。如:公安干警中小學(xué)生大專院校男女老少省市領(lǐng)導(dǎo)調(diào)查研究
6、并列謂語之間(實際為分句)不用頓號。如:這個省今年水利建設(shè),任務(wù)重,工程難,規(guī)模大。
7、連詞“和”“與”“及”等前邊不用頓號。如:我國科學(xué)、衛(wèi)生、文化、教育和新聞出版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
8、帶有語氣詞的并列詞語間不用頓號。如:①這里的山啊,水啊,草啊,都是我們從小就熟悉的。②我們的院子里種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六、分號。
1、復(fù)句內(nèi)部并列分句之間用分號。
如: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
2、非并列關(guān)系的多重復(fù)句,第一層前后兩部分之間,也用分號。
如:這樣的人往往經(jīng)驗很多,這是很可寶貴的;但是,如果他們就以自己的經(jīng)驗為滿足,那也很危險。
3、句中沒有逗號,不能徑直用分號。如:天才出于勤奮,知識在于積累。
七、冒號。
1、用在稱呼語后面,提起下文。如:同志們,朋友們:現(xiàn)在開會了。
2、用在“說、想、是、證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詞語后,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驚訝地說:“啊,原來是你!”
3、用在總結(jié)性話語后,引起下文的分說。
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4、用在需要解釋的詞語后,引出解釋或說明。
如:外文圖書展銷會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5、總括性話語前邊,也可以用冒號,以總結(jié)上文。
如:做,要靠想來指導(dǎo);想,要靠做來證明:想和做是緊密聯(lián)結(jié)在一起的。
6、引語中間的“某某說”后不能用冒號。
如:“大橋就要通車了,”他環(huán)顧四周說,“請大家咬緊牙關(guān),作最后的沖刺!
7、冒號一般管到句終,若只管到句子的中間而不能管到句終的,則不能用冒號。
如:①本市文壇三位女杰:王安憶、王小鷹、程乃珊在一起談笑風(fēng)生。(冒號應(yīng)去掉,或改為破折號)②在一些家庭采訪,不少家長反映:孩子作業(yè)多,作業(yè)時間長,有時做作業(yè)到深夜,這些情況在全國多處學(xué)校都存在。(句中的冒號只能管到“作業(yè)到深夜”,所以使用錯誤。)另外:同一句中不能用兩個冒號。
八、引號:
1、表示引用。
獨立引用——把引用的話獨立來用,末了標(biāo)點放在引號內(nèi)。
如: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非獨立引用——把引用的話作為作者的話的一部分,因為末尾不用標(biāo)點。如在句末,標(biāo)點放在引號外。
如: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人所評價的那樣“形神兼?zhèn),充滿生計”。
2、表示強調(diào)著重論述的對象。如:“小”和“大”比較起來,“小”總是被人輕視的。
3、表示含義特殊。如: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4、表示特定稱謂如:為實現(xiàn)“四化”大干苦干。
5、表示諷刺和否定。如:他企圖在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中把自己裝扮成“偉大人物”和“英雄”
6、引號里面還要有引號時,里面一層用單引號。
如:他站起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九、省略號:
1、表示引文的省略。如:她輕輕地哼起了《搖籃曲》:“月兒明,風(fēng)兒靜……”
2、表示列舉的省略。如:色和么都有:稻雞、角雞、鷓鴣、藍(lán)背……
3、表示話未說完。如:“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
4、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如:“我……對不起……大家,我……”
十、書名號:
1、表示書名、篇名、報紙名、刊物名、戲曲名、影視歌曲名等。如:《史記》、《孔乙己》、《人民日報》、《人民文學(xué)》
2、書名號里面的書名號用單書名號。如:《〈中國工人〉發(fā)刊詞》
5.初二語文期中下冊要點歸納 篇五
詞類活用
1、策之不以其道(名詞作動詞,鞭打)
2、用訖再火令藥熔(名詞作動詞,用火烤)
3、會賓客大宴(名詞作動詞,舉行宴會)
4、婦撫兒乳(名詞作動詞,喂奶)
5、苔痕上階綠(名詞作動詞,長到,蔓上)
6、不能名其一處也(名詞作動詞,說出)
7、有仙則名(名詞作動詞,出名)
8、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名詞作動詞,穿著緼袍敝衣)
9、腰白玉之環(huán)(名詞作動詞,掛在腰間)
10、主人日再食(名詞作狀語,每天)
11、婦手拍兒聲(名詞作狀語,用手)
12、手自筆錄(名詞作狀語,動手、用筆)
13、只辱于奴隸人之手(形容詞作動詞,辱沒)
14、一食或盡粟一石(形容詞作動詞,吃盡)
15、無絲竹之亂耳(形容詞作動詞,使……亂)
16、無案牘之勞形(形容詞作動詞,使……勞累)
17、有龍則靈(形容詞作動詞,成為靈驗的水)
18、京中有善口 技者(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19、食之不能盡其材(使動用法,使……盡)
20、是可謂善學(xué)者矣(形容詞作動詞,擅長)
21、遙聞深巷中犬吠(形容詞作狀語,遠(yuǎn)遠(yuǎn)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