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 #九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總結(語文 數(shù)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歷史)#】要想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經(jīng)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wěn)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使自己學習感到有序而輕松。以下是©無憂考網(wǎng)為您整理的《九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總結(語文 數(shù)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歷史)》,供大家查閱。
1.九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總結(語文) 篇一
第1課沁園春雪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沁qìn園春分fèn外妖嬈ráo
成吉思汗hán數(shù)shǔ風流人物
點撥:“分”“汗”“數(shù)”是多音字,要注意課文中讀音。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惟余莽莽惟:只。
(2)須晴日須:等到。
(3)略輸文采輸: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2)點明這首詞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3)“望”字統(tǒng)領的句子是: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4)全詞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5)寫出采用比喻、對偶、夸張的修辭手法把靜物寫動的句子是: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2、解釋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統(tǒng)統(tǒng)都過去了,要說真正的英雄人物,還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沁園春雪》下闋詞的內(nèi)容。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四、文學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沁園春雪》的作者是-,“沁園春”是詞牌名,“雪”是詞的題目。
第2課雨說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田圃pǔ禁錮gù留滯zhì喑yīn啞
斗笠lì襁褓qiǎngbǎo
[點撥:“滯”不要誤讀為“dài”。]
2、用恰當?shù)脑~語填空。
(1)當田圃冷凍了一冬禁錮著種子/牧場枯黃失去牛羊的蹤跡。
(2)我來了,我走得很輕,而且溫聲細語地/我的愛心像絲縷那樣把天地織在一起;
(3)跟著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將潤如油膏/去看牧場就要抽發(fā)忍冬的新苗;
(4)第一樣事,我要教你們勇敢地笑啊;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可是,我是幸運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著長大的。
2、有一天,你們吃著蘋果擦著嘴/要記著,你們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三、文學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雨說》的作者是鄭愁予,是臺灣詩人。代表作有《錯誤》、《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被稱為“浪子詩人”。
第3課星星變奏曲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朦朧ménglóng覆fù蓋凍僵jiāng
2、用恰當?shù)脑~語填空。
(1)每個字都是一顆星/像蜜蜂在心頭顫動
(2)螢火蟲和星星在睡蓮叢中游動/誰不喜歡春天,鳥落滿枝頭。
(3)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如果大地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光明/誰還需要星星,誰還會/在夜里凝望/尋找遙遠的安慰;
2、誰愿意/一年又一年/總寫苦難的詩/每一首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像冰雪覆蓋在心頭;
三、文學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星星變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2.九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總結(數(shù)學) 篇二
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用不等號表示不等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集:對于一個含有未知數(shù)的不等式,任何一個適合這個不等式的未知數(shù)的值,都叫做這個不等式的解。
3、對于一個含有未知數(shù)的不等式,它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這個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4、求不等式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
5、用數(shù)軸表示不等式的方法。
不等式基本性質
1、不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數(shù)或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2、不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正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3、不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4、說明:①在一元不等式中,不像等式那樣,等號是不變的,是隨著加或乘的運算改變。②如果不等式乘以0,那么不等號改為等號所以在題目中,要求出乘以的數(shù),那么就要看看題中是否出現(xiàn)一元不等式,如果出現(xiàn)了,那么不等式乘以的數(shù)就不等為0,否則不等式不成立。
一元不等式
1、一元不等式的概念:一般地,不等式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未知數(shù)的次數(shù)是1,且不等式的兩邊都是整式,這樣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不等式。
2、解一元不等式的一般步驟:1去分母2去括號3移項4合并同類項5將x項的系數(shù)化為1。
一元不等式組
1、一元不等式組的概念:幾個一元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不等式組。
2、幾個一元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它們所組成的一元不等式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組的解集的過程,叫做解不等式組。
4、當任何數(shù)x都不能使不等式同時成立,我們就說這個不等式組無解或其解為空集。
5、一元不等式組的解法
分別求出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
利用數(shù)軸求出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這個不等式組的解集。
6、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不等式:①用符號〉,=,〈號連接的式子叫不等式。②不等式的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個整式,不等號的方向不變。③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者除以一個正數(shù),不等號方向不變。④不等式的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負數(shù),不等號方向相反。
7、不等式的解集:
、倌苁共坏仁匠闪⒌奈粗獢(shù)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谝粋含有未知數(shù)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矍蟛坏仁浇饧倪^程叫做解不等式。
3.九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總結(英語) 篇三
動詞不定式作主語
To give is better than to receive.
To reach there on foot is impossible.
動詞不定式作主語時,可以用it 代替,把實際主語不定式放在后面。
It’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It’s impossible to reach there on foot.
It’s + adj + for sb. to do sth.
It’s not difficult for me to study English well.
It’s easy for him to work out this math problem.
在這個句型中,如果形容詞與不定式的邏輯主語關系密切,并且形容詞用來說明邏輯主語的性質、品質、特點等,由of引出邏輯主語。這類形容詞主要有nice, kind, good, wrong, right等。
動詞不定式和疑問詞連用
動詞不定式可以和疑問詞what, which, how, where, when連用,構成不定式短語,可以作主語、賓語、表語、賓語補足語等。
How to do is still a question.
Have you decided when to leave?
4.九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總結(物理) 篇四
1、電路的組成: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導線組成的電流的路徑叫電路。
(1)電源:提供電能;
(2)用電器:消耗電能;
(3)導線:傳輸電能;
(4)開關:控制電流通斷。
2、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
、偻罚禾幪庍B通的電路叫通路;
、陂_路:斷開的電路叫做開路;
、鄱搪罚褐苯影褜Ь接在電源的極上而不經(jīng)過任何用電器的電路叫短路。是絕對不允許的。
3、電路圖:用規(guī)定的符號表示連接情況的圖叫做電路圖。
(1)用規(guī)定的元件符號;
(2)導線畫線做到橫平豎直;
(3)元件不要畫在電路拐角處;
4、內(nèi)能
(1)概念:物體內(nèi)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nèi)能。
①內(nèi)能是指物體內(nèi)部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熱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不是指少數(shù)分子或單個分子所具有的能。
、趦(nèi)能與溫度有關,但不僅僅與溫度有關,從微觀角度來說,內(nèi)能與物體內(nèi)部分子的熱運動和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有關。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內(nèi)能與物體的質量、溫度、體積都有關。
、垡磺形矬w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nèi)能,物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有關,同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nèi)能增加,溫度降低,內(nèi)能減少。
(2)影響內(nèi)能的主要因素:物體的質量、溫度、狀態(tài)及體積等。
(3)熱運動:物體內(nèi)部大量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叫做熱運動。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的溫度越低,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就越慢。內(nèi)能也常叫做熱能。
(4)內(nèi)能與機械能的區(qū)別
、傥矬w的內(nèi)能的多少與物體的溫度、體積、質量和物體狀態(tài)有關;而機械能與物體的質量、速度、高度、形變有關。它們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
、谝磺形矬w都具有內(nèi)能,但有些物體可以說沒有機械能,比如靜止在地面土的物體。
、蹆(nèi)能和機械能可以通過做功相互轉化。
、軆(nèi)能的單位與機械能的單位是一樣的,國際單位制都是焦耳,簡稱焦。用J表示。
5、密度的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物理量,是物質的一種特性,這種性質表現(xiàn)為:在體積相同的情況下,不同物質具有的質量不同;或者在質量相等的情況下,不同物質的體積不同。
6、定義式:P=M/V
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某種物質的密度跟由這種物質構成的物體的質量和體積均無關,所以上述公式是定義密度的公式,是測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決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7、物質密度和外界條件的關系
物體通常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即溫度升高時,體積變大;溫度降低時,體積變小。而質量與溫度無關,所以,溫度升高時,物質的密度通常變小,溫度降低時,密度變大。
8、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9、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10、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5.九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總結(化學) 篇五
1.物理性質:
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揮發(fā)性、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熱性、延展性等。
2.化學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穩(wěn)定性)。如鐵易生銹、氧氣可以支持燃燒等。
3.純凈物:
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4.混合物:
由兩種或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如空氣、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來的性質)
5.單質: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如:N2、O2、S、P等。
6.化合物:
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潔物。如:CO2、KClO3、SO2等。
7.氧化物:
由兩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8.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A+B=AB)
9.分解反應:
由一中反應物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反應。(AB=A+B)
10.氧化反應:
物質與氧的反應。(緩慢氧化也是氧化反應)
11.催化劑:
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都沒有發(fā)生變化的物質。(又叫觸媒)[應講某種物質是某個反應的催化劑,如不能講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而應講二氧化錳是氯酸鉀分解反應的催化劑]
12.催化作用:
催化劑在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6.九年級上冊期中考試知識點總結(歷史) 篇六
1.法蘭克王國
(1)建國:西羅馬帝國滅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許多王國中強大的是法蘭克王國。
(2)統(tǒng)治:保留了原來羅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屬羅馬國有的土地和無主土地賜給自己的親兵和官吏。
(3)版圖:延伸至高盧南部地區(qū)以及萊茵河以東至多瑙河之間的大部分地區(qū)。
2.封君與封臣
(1)形成:8世紀前期,法蘭克王國對土地的分封形式進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須提供兵役服務。賜地的人成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為封臣。
(2)關系:封臣對封君要忠誠,在封君需要的時候,無償?shù)貫榉饩、提供金錢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榮譽、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當封臣受到外來攻擊時,封君必須提供保護。
(3)特點: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有嚴格的等級性,而且權利、義務交織。
(4)影響: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歐普遍存在。
3.查理曼帝國
(1)繼位:8世紀,法蘭克國王丕平之子查理繼承王位,成為法蘭克國王。
(2)擴張:800年前后,版圖擴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國西部的廣大地區(qū),成為當時西歐大的王國。
(3)加冕:800年的圣誕節(jié),教皇在羅馬為查理舉行加冕禮,因此查理又稱“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蘭克王國史稱“查理曼帝國”。
3.文藝復興
1.時間:14-16世紀。
2.進程:14世紀興起于意大利→15世紀后期擴展到歐洲→16世紀達到頂峰。
3.根本原因:意大利早出現(xiàn)資本主義萌芽。(經(jīng)濟基礎)
4.性質(實質):新興的資產(chǎn)階級文化運動。(歐洲第思想解放運動)
5.特點:借古典文化宣傳資本主義思想。
6.指導思想:人文主義(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意大利,被譽為舊時代的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初一位詩人)代表作:長詩《神曲》。
(2)文藝復興的藝術家:達·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麗莎》《后的晚餐》。
(3)文藝復興的文學巨匠;戲劇家莎士比亞(英國),代表作:《羅密歐與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8.意義: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chǎn)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