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一
1.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的過程.
2.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3.隔離就是指同一物種不同種群間的個體,在自然條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現(xiàn)象.包括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其作用就是阻斷種群間的基因交流,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在自然選擇中向不同方向發(fā)展,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和重要環(huán)節(jié).
4.物種形成與生物進化的區(qū)別:生物進化是指同種生物的發(fā)展變化,時間可長可短,性狀變化程度不一,任何基因頻率的改變,不論其變化大小如何,都屬進化的范圍,物種的形成必須是當基因頻率的改變在突破種的界限形成生殖隔離時,方可成立.
5.生物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含有該物種的全套遺傳物質,都有發(fā)育成為完整個體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6.在生物體內,細胞沒有表現(xiàn)出全能性,而是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
2.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二
1.作為運載體必須具備的特點是:能夠在宿主細胞中復制并穩(wěn)定地保存;具有多個限制酶切點,以便與外源基因連接;具有某些標記基因,便于進行篩選.質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運載體,它存在于許多細菌以及酵母菌等生物中,是能夠自主復制的很小的環(huán)狀DNA分子.
2.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驟包括:
①提取目的基因
、谀康幕蚺c運載體結合
、蹖⒛康幕驅胧荏w細胞
、苣康幕虻臋z測和表達.
3.重組DNA分子進入受體細胞后,受體細胞必須表現(xiàn)出特定的性狀,才能說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達過程.
4.區(qū)別和理解常用的運載體和常用的受體細胞,目前常用的運載體有:質粒、噬菌體、動植物病毒等,目前常用的受體細胞有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土壤農桿菌、酵母菌和動植物細胞等.
5.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做探針,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鑒定被檢測標本的遺傳信息,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
6.基因治療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導入有基因缺陷的細胞中,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3.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三
1.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通過DNA傳遞給后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2.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核酸.細胞內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少數(shù)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由于絕大多數(shù)的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3.堿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堿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4.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復制來完成的.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xiàn)的.
5.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在兩條互補鏈中的比例互為倒數(shù)關系.在整個DNA分子中,嘌呤堿基之和=嘧啶堿基之和.整個DNA分子中,與分子內每一條鏈上的該比例相同.
6.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于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7.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_,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8.由于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堿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9.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xiàn)出各種遺傳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時:基因的堿基數(shù):mRNA上的堿基數(shù):氨基酸數(shù)=6:3:1.氨基酸的密碼子是信使RNA上三個相鄰的堿基,不是轉運RNA上的堿基.轉錄和翻譯過程中嚴格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注意:配對時,在RNA上A對應的是U.
10.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情況,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
4.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四
1.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分為兩類: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
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2.伴性遺傳的特點:
(1)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特點: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具有隔代遺傳現(xiàn)象(由于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一般是男性通過女兒傳給外孫);女性患者的父親和兒子一定是患者,反之,男性患者一定是其母親傳給致病基因.
(2)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特點: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大多具有世代連續(xù)性即代代都有患者,男性患者的母親和女兒一定是患者.
(3)伴Y染色體遺傳的特點:患者全部為男性;致病基因父傳子,子傳孫(限雄遺傳).
5.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五
1.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xiàn)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xiàn)了性狀分離現(xiàn)象,并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shù)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shù)_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
3.基因型是性狀表現(xiàn)的內存因素,而表現(xiàn)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xiàn)形式.表現(xiàn)型=基因型+環(huán)境條件.
4.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shù)_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在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范圍內,有n對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的配子最多可能有2n種.
6.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六
(1)性狀——是生物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對性狀——同種生物的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
(3)在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的雜交實驗中,雜種一代(F1)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未表現(xiàn)出來的是隱性性狀。
(4)性狀分離是指在雜種后代中,同時顯現(xiàn)出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
(5)雜交——具有不同相對性狀的親本之間的交配或傳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個體之間的交配或傳粉(自花傳粉是其中的一種)
(7)測交——用隱性性狀(純合體)的個體與未知基因型的個體進行交配或傳粉,來測定該未知個體能產生的配子類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種雜交方式。
(8)表現(xiàn)型——生物個體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
(9)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有關的基因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體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遺傳效應的DNA_,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7.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七
遺傳學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狀:生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對性狀:一種生物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舉例:兔的長毛和短毛;人的卷發(fā)和直發(fā)等。
性狀分離:雜交種后代中,同時出現(xiàn)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的現(xiàn)象。如在DD×dd雜交實驗中,雜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時出現(xiàn)顯性性狀(DD及Dd)和隱性性狀(dd)的現(xiàn)象。
顯性性狀:在DD×dd雜交試驗中,F(xiàn)1表現(xiàn)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現(xiàn)出高莖,即高莖為顯性。決定顯性性狀的為顯性遺傳因子(基因),用大寫字母表示。如高莖用D表示。
隱性性狀:在DD×dd雜交試驗中,F(xiàn)1未顯現(xiàn)出來的性狀;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現(xiàn)出矮莖,即矮莖為隱性。決定隱性性狀的為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如矮莖用d表示。
(2)純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相同的個體。如DD或dd。其特點純合子是自交后代全為純合子,無性狀分離現(xiàn)象。
雜合子:遺傳因子(基因)組成不同的個體。如Dd。其特點是雜合子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現(xiàn)象。
(3)雜交:遺傳因子組成不同的個體之間的相交方式。如:DD×ddDd×ddDD×Dd等。
自交:遺傳因子組成相同的個體之間的相交方式。如:DD×DDDd×Dd等
測交:F1(待測個體)與隱性純合子雜交的方式。如:Dd×dd
8.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八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huán)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的現(xiàn)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征,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wěn)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huán)境,也能影響環(huán)境。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tǒng)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于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于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xiàn)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xiàn)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9.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九
細胞核的結構:
1、染色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樣物質在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
2、核膜:雙層膜,把核內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3、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4、核孔:實現(xiàn)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10.生物高二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篇十
細胞膜——系統(tǒng)的邊界
一、細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質(約50%)和蛋白質(約40%)還有少量糖類(約2%--10%)。
二、細胞膜的功能:
1、將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分隔開
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其性質是全透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