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一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云。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俠肝義膽。這本書主要講的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云,以北魏、西蜀、東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為主,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通過對一些戰(zhàn)斗過程的描寫以及對一些表面平靜,其實里面卻充滿危機的事件的描寫,把這本書完美到了極致。
本書開篇便讓劉備、關羽、張飛三位英雄閃亮登場,桃園結(jié)義。文中這樣寫道:那一日三名漢子相繼走進一家客棧,他們一見如故。便決定在桃園結(jié)義。這一次仿佛是冥冥中注定,也許當時他們誰也沒有想到他們的相遇會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在歷史的潮流中,他們成為了三國中令人敬佩的英雄。最后又以三分歸統(tǒng)一點題,完成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讀《三國演義》我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統(tǒng)治者的爾虞我詐以及將士們的赤膽忠心,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特點,這本《三國演義》才能變得如此生動、形象。
戰(zhàn)爭是殘酷的,是要用生命來付出代價的,我們不希望有戰(zhàn)爭,但也不懼怕戰(zhàn)爭。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2.《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二
在假期,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一《三國演義》。這本書講了春秋末年時漢朝割裂為三個國家,而三個國家都想統(tǒng)一天下,最后同歸于盡,司馬家族統(tǒng)一天下的故事。故事情節(jié)很吸引人,書中人失敗了,我跟著傷心;書中人得到成就,我也沾沾自喜。我癡迷在其中。何況書中又出了許多呂布、趙云、關羽這樣的英雄,我更是眼睛“長”到了書上。其中,我最喜歡的一章是《趙子龍單騎救主》。
趙云隨劉備到當陽時遭到曹軍追擊,劉備逃出重圍,趙云護著劉備的家小殺退了無數(shù)曹兵。趙云發(fā)現(xiàn)劉備的兩位夫人和兒子阿斗不見了,沖進曹營尋找。將一位夫人送到安全處,趙云又掉頭沖進曹營……在一堵斷墻后,趙云找到了已渾身是傷的夫人和阿斗。夫人為了不連累趙云,將阿斗交給他,投井自盡。趙云解開護心鏡把阿斗揣入懷中,向外沖殺。只見趙云左手拿槍,右手那劍,使出渾身解數(shù),殺得曹兵血肉橫飛。在張飛的掩護下,趙云終于殺出曹營……
趙云真是個不得不令人敬佩的英雄——闖曹營可不是鬧著玩兒的,陷阱無處不在,而在無數(shù)曹兵曹將之中殺出一條重圍,在人海之中找到小主公和夫人又談何容易!而懷揣著一個孩子殺出重圍更是難上加難,而趙云做到了,他有何等的武功和勇氣!可見,趙云為了小主公是把自己的命給拼上了!
趙云只是《三國演義》中的一位英雄,其他的英雄也不比趙云遜色,甚至還有人在趙云之上!可見三國時期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
《三國演義》令人一看就放不下,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
3.《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三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著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斗爭,本書寫了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而許多統(tǒng)帥卻因為驕傲而敗北,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關羽和馬謖。關羽,大家都知道,是一位武藝高強又非常講義氣的人。自從劉備當上漢中王,關羽就奉命駐守荊州。關羽奉命先取了襄陽,又包圍了樊城,水淹七軍,一時威震華夏。再說關羽怕的人是呂蒙,而陸遜派人說呂蒙病危,孫權(quán)又拜陸遜為大都督。關羽得知呂蒙病危,東吳統(tǒng)帥換成一位年輕人,關羽松了一口氣,不再擔心東吳,不斷調(diào)兵攻打樊城,荊州就變得空虛,呂蒙用計偷偷攻占了荊州,當外面?zhèn)餮哉f荊州丟了,關羽卻不相信,非常自大地說:“這是敵人的謠言,試圖擾亂軍心,陸遜那小子頂替他,不需要擔心!焙竺嬲饔懖苘娛Ю胪嘶厍G州,這才發(fā)現(xiàn)荊州丟了,只能敗走麥城,死于孫權(quán)手下。關羽為什么會失敗,是因為他過分驕傲了,剛而自矜,輕視陸遜,最終兵敗麥城。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以街亭為依靠,若街亭失守,就會封鎖蜀軍回漢中的道路,糧草也會斷開,蜀軍就會放棄北伐。司馬懿看到街亭戰(zhàn)略位置極其重要,親自攻打。諸葛亮看到風吹草動,問誰敢去守街亭。馬謖自告奮勇,立下了軍立狀。馬謖這人也很有才華,自幼就熟讀兵書,所以諸葛亮信任他,并且告訴他怎樣守街亭才能萬無一失。但馬謖剛到街亭,自己開始布置軍隊,不按諸葛亮的計謀,防守街亭。他也認為自己很有才華,非常驕傲,認為自己的策略肯定萬無一失,別人在怎么勸也沒用,最后丟了街亭,被諸葛亮斬了。這也是因為馬謖太過驕傲導致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類似的事還有很多,就拿考試來說,你第一次考得好,只要一驕傲,下一次的成績可能就很差。
所以,我們干好一件事,千萬不能驕傲,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謙虛面對一切,再將“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边@一句名言牢記在心里,才能在成長道路上穩(wěn)扎穩(wěn)打。
4.《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四
暑假里,我讀了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了三國時期的形勢,還刻畫了許多人物。有的足智多謀,有的武藝高強,有的謙虛謹慎,有的傲視群雄。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當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請出茅廬后,曹操不認識諸葛亮,便問諸葛亮是誰。徐庶便答道:“諸葛亮是當世奇才,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不可小看!毕暮畲静环䴕,率10萬大軍殺來,結(jié)果諸葛亮用兵如神,把曹軍殺得大敗而歸。諸葛亮的故事還有很多,如火燒新野,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箭,智取天水,空城計等等。
我最喜歡的就是名聞天下的空城計了。
當時諸葛亮帶領五千人馬搬運糧草,已有一半人馬先走,只剩兩千五百人馬在城中。忽然探馬報告說司馬懿率領15萬大軍殺來?墒侵T葛亮身邊沒有武將,只有一班文官。官員們聽到了消息,都很害怕。諸葛亮登城望去,只見遠處塵土沖天。諸葛亮依然很鎮(zhèn)定,傳令將旌旗全部藏起,軍士各守崗位,不能高聲言語,不能隨便出入,打開四門,每個門派二十名軍士扮成百姓,打掃道路。安排完畢后,諸葛亮帶著兩名小童到城樓上撫琴。等到大軍到來時,司馬懿見此模樣,怕城內(nèi)有伏兵,不敢進去,趕緊撤退了?粘怯嬚f明在危急時刻千萬不能慌張,要沉著冷靜,這樣危機就能迎刃而解。
《三國演義》描寫了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封建統(tǒng)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每讀一次都會給人一些啟示,而且越讀越有意思。
5.《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五
“山再高,繼續(xù)攀爬,定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暑假,我又一次拿起《三國演義》,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說以東漢末年為歷史背景,以劉關張三兄弟,諸葛亮,東漢,曹魏,蜀漢及東吳六大主線為中心,講述了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群雄并起的歷史背景下,從黃巾起義,董卓之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到三國鼎立,西晉統(tǒng)一的歷史故事。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盡顯三國人物的足智多謀,是這本書的精彩部分。
讀完后,我就被劉備的經(jīng)歷所打動了。他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卻以賣草席,涼席為生,別人都瞧不起他,但他卻有雄心壯志——興復漢室。連像劉備這樣地位卑微的人都有這樣的遠大抱負,我們?yōu)槭裁淳筒荒芙o自己制定一個目標呢?當然,只靠劉備一人完成目標是不行的,他的部下也功不可沒,如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等人。我們也要學劉備那樣尊重他人,真誠對待他人,這樣別人才會對你忠誠,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只為快速與長兄劉備見面,趙云長坡橋救后主只為劉備的大義。我們也要學習關羽,趙云的忠誠,不背叛自己的朋友。不能像呂布一樣見利忘義。雖然劉備最終沒能完成目標,但也建立了大業(yè)。
在追尋目標的過程中不能有勇無謀,如呂布最后命喪白門樓。在這方面我最佩服的就是諸葛亮了,他三氣周瑜,草船借箭,巧借東風,用空城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幾乎沒人能勝過他,有人說他智商高,可智商再高的人也要努力學習,他付出的努力也許比我們要多上百倍。連這么聰明的人都這么刻苦,我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呢?
我要學習劉備的仁,關羽的忠,諸葛亮的智,努力學習。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6.《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六
在寒假里,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它是明朝作家羅貫中的作品,這本書深深地吸引著我。三國演義里的人物有虎背熊腰的張飛,寬厚仁愛的劉備,和神態(tài)英武、魁梧非凡的關羽等人物。書中每個人物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看了這本書,我感悟到和朋友同心同德,才可以成為人生贏家。我覺得最精彩的是第一回——《桃園結(jié)義》。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在公元3世紀,朝廷腐朽無能,朝廷為了挽救危局,不得不貼出皇榜,招攬人才。劉備和他認識的張飛、關羽,到了張飛家后院的桃花林,結(jié)拜成異姓兄弟,一起報效國家。劉備、張飛和關羽帶著軍隊打敗了張寶、張梁和張角,劉備當了官。幾個月后,朝廷派了一個督郵前來觀察,但他要罷免劉備的官。張飛打了那個督郵。劉備只好帶著兩兄弟到伐州劉恢那去了,劉恢又把他們舉推到了幽州劉虞那邊。劉備立了大功,朝廷就任命劉備為別部司馬駐守平原縣。從此以后,劉備也正式擁有了自己的軍隊。我真羨慕他們可以結(jié)拜成異姓兄弟,一起打江山。
在人生道路中,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朋友,但要選擇同心同德的人做朋友。有一句名言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句話講出了,只要兄弟同心同德,就算是黃金也可以弄斷;兄弟齊心協(xié)力,凝聚的力量就像鋒利的刀,能斬斷金屬;智趣相投,同心同德的人,齊心合力的力量就會很大,就可以干大事。所以我們和朋友也要像劉備、張飛、關羽一樣同心同德,一起去干大事。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朋友是在你失敗的時候來安慰你的人,是你跌進深淵的時候,會將你推到出口的人。對朋友要真情,而對國家也要忠誠,朋友之間要同心同德,這樣你的未來才會前途無限。
7.《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不錯,這正是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開篇詞,這個寒假,我細細地品味了大作家羅貫中寫的這本經(jīng)久不衰的文學精品—《三國演義》。《三國演義》這本書講的是: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斗爭,最后,司馬氏統(tǒng)一了全國。在這本書中,我認識了許多英雄好漢,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有愛民如子的劉備,有敢作敢為的曹操等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關羽。他的所作所為值得我們學習。關羽對劉備、國家可謂是忠心耿耿,在他降漢不降曹的故事中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當下邳失陷后關羽身不由己投降了曹操。他投降后的種種表現(xiàn)都體現(xiàn)了他“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精神,他“辭曹歸劉”則更是“忠劉”之壯舉。當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后,毅然掛印封金,千里尋兄去了。對于這種去安及危,效忠劉漢王朝的忠誠行為實在是難得。關羽是一個仁義的人,他不僅對兄弟、朋友講仁義,而且對敵人也講仁義,這體現(xiàn)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一事上。當初關羽在曹營被厚待,一直對曹操充滿感激,而在曹操赤壁之戰(zhàn)大敗路過華容道時,關羽甘冒殺頭之危險,也要放過曹操,這更能突出關羽一一諾千金,知恩必報的品格。
其實,我們生活中,也很需要像關羽這樣講仁義、知恩必報的人。每個人的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可真正像關羽這樣的朋友卻沒有幾個。有些你眼中所謂的朋友,在遇到困難,需要你幫助的時候,對你百般好,又是講好話,又是送禮物?僧斈阏嬲龅嚼щy,需要他們幫助時,他們總是找各種理由,編各種謊話,甚至對你不理不睬、冷漠無情,對你就像便利貼一樣,用完就扔掉。這就是真正的朋友嗎?不!這不是朋友!想想關羽,永遠對兄弟、朋友都是坦誠相待,為人講義氣,這樣的人誰不想和他做兄弟,做朋友呢?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要真誠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對幫助過自己的每一個人都要知恩必報,當他們有困難時,要竭盡全力幫助他們。同學們那就讓我們都來做一個一諾千金、知恩必報的人。
8.《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八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聽到這耳熟能詳?shù)淖志湟院,你的腦海中會展開怎樣的一幅畫卷?畫卷上描繪的,是心中物是人非的感嘆,是朝代更迭的必然命運,還是那段波瀾壯闊的歷程?其實對我來講,它展開的則只有四個字,在中國文學經(jīng)久不衰的四個字——《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產(chǎn)生于元末明初,是由羅貫中根據(jù)陳壽的《三國志》、范曄的《后漢書》、元代的《三國志》平話以及民間流傳故事,經(jīng)過高度熔煉創(chuàng)作而成。故事從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jié)義開始,直到東吳滅亡,晉朝司馬炎統(tǒng)一天下結(jié)束,全書共一百二十回。全面反映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封建統(tǒng)治集團之間的矛盾與斗爭,為我們了解封建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書中的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呂布等形象,家喻戶曉。全書氣勢恢弘,結(jié)構(gòu)龐大,人物眾多,形象鮮明,情節(jié)曲折,縱橫捭闔,是一部享譽古今的史詩性文學名著。
其實在書中,不僅有令人振奮的大獲全勝,同樣有著發(fā)人深省的一敗涂地。關羽的驕傲自滿,導致了他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悲;孫堅的單槍匹馬,引來了他萬箭穿心,抱恨而亡的傷痛;劉備的自以為是,導致了彝陵之戰(zhàn)被陸遜火燒連營的慘敗。其實,這都是古人留與子孫后代的傷痕、教訓和經(jīng)驗。
讀完了《三國演義》心中總有一種感觸,有對歷史的懷念,也有對英杰逝去的惋惜。但是我記住的,還是那個教訓,那個哲理——其實,成功與失敗,往往只是一念之差。
9.《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九
合上這本《三國演義》,我的心情難以平靜下來。一場場無比精彩的戰(zhàn)斗與故事;極有個性的人物,使我的大腦久久地難以忘掉。《三國演義》這部小說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其中最的還要數(shù)“赤壁之戰(zhàn)”與“夷陵之戰(zhàn)”這兩大戰(zhàn)役了。
在這兩大戰(zhàn)役中,曹操與劉備的兵力都占優(yōu)勢,可雙方都敗了,曹操是被周瑜火燒了戰(zhàn)船,而劉備則是被陸遜火燒了營地。雖然結(jié)果都失敗了,但相比之下,劉備卻遠不如曹操樂觀。想當初曹操在回城的路程中受到劉備手下的阻攔,但他卻在危難時刻哈哈大笑,還笑著說:“北方還是我的。”而劉備在回去的路上沒有人阻攔他,他卻覺得自己無顏回到都城內(nèi),最后病死在了白帝城。這兩個人都是失敗,可結(jié)果為什么不一樣呢?因為曹操的想法是樂觀的,劉備的想法是悲觀的。就像兩個人走在沙漠里,兩人同時看到了半瓶水,悲觀的人心想:“就半瓶水,還不夠我喝呢!”便走開了。而樂觀的人卻想:“這可是珍貴的半瓶水呀!這么多的水應該足夠我走出沙漠了。”然后,他開心地喝了下水。結(jié)果沒喝水的那個人渴死在了沙漠里,而喝下水的人則走出了沙漠。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樂觀往往會給生活帶來陽光,而悲觀卻讓你對生活充滿絕望。
10.《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500字 篇十
也許,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因為作者把人物寫得栩栩如生而流傳千古吧,這段時間里我就讀了這本流傳千古的巨著――《三國演義》。《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xiàn),有血有肉,有聰明機靈的諸葛亮,一身是膽的趙云,單純狂野的張飛,還有武藝高強的呂布……,他們都是我最喜歡的人物。
但我最喜歡趙云了,他在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時投靠關羽,忠心耿耿地和劉備在一起。在長板橋時,他不為自己的生命著想,而為劉備和老百姓的安全著想,在和曹操的兵力交接時,他一點兒也不害怕,都是三下五除二地把敵人打敗的。有時候有好幾員大將把他團團包圍時,他也豪不畏俱,反而越戰(zhàn)越勇,令曹操望而生畏。
再說說劉備為關羽、張飛報仇攻打吳國吧!劉備在攻打吳國時一連吃了幾個敗仗,逃跑時被吳國包圍,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趙云迅速趕來,帶著劉備和士兵們浴血奮戰(zhàn),沖出了重圍,那時候的趙云已經(jīng)是個年過花甲的老將了。
當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我感慨萬千,我喜歡趙云,因為他臨危不懼,智勇雙全,對劉備忠心耿耿,怪不得劉備在長板橋自信地說:“子龍是不會背叛我的”。
當然《三國演義》有名的故事還有許多如:望梅止渴、草船借箭、三英戰(zhàn)呂布、溫酒斬華雄……一個個故事心動曲折、扣人心弦。
這真是一本好書,俗話說:“好書不厭百回讀”。我一定會再多讀幾遍,去更深地領悟它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