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一
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特點
(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2.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二
影響降水的因素
1.氣候:大氣環(huán)流(氣壓帶、風帶、季風)
2.地形:迎風坡、背風坡
3.地勢(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達值
4.海陸位置(距海遠近)
5.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6.下墊面:湖泊、河流、植被覆蓋狀況
7.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影響降水
3.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三
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于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云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于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俅髿馕盏孛娴拈L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于大氣對于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于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诖髿饽孑椛涫谴髿廨椛涞囊环N,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4.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四
主要交通運輸方式
1、鐵路運輸:運量大,速度快,運費較低,愛自然因素影響較小,連續(xù)性較好,但造價高,占地廣,耗費金屬材料多。適宜大量、遠距離運輸。
2、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對自然條件適應范圍廣,周轉快,裝卸方便,但運量小,成本較高,運費較貴。適宜小量、近距離運輸。
3、水運(包括河運和海運):運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最慢靈活性和連續(xù)性差,受自然條件影響大。適宜大量、遠距離運輸。
4、航空運輸:速度最快,但投資大,運量小,運費。適宜運輸急需,貴重且運量不大的物品。
5、管道運輸:損耗小,連續(xù)性好,運量大,但投資大,靈活性差。適宜氣態(tài)和液態(tài)運輸。
5.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五
1、春分日(3月21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2、根據(jù)等壓線決定風向的步驟
①高壓垂直指向低壓
、诒卑肭蛴移习肭蜃笃
3、東西兩半球的劃分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4、秋分日(9月23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5、大氣環(huán)流的好處調整全球水熱分布,是各地天氣變化和氣候構成的重要因素。
6、天體系統(tǒng)的成因天體之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繞轉,構成天體系統(tǒng)。
7、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連接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千米;
8、經線和經度連接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
9、天體系統(tǒng)的級別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總星系。
10、宇宙的基本特點由各種形態(tài)的物質構成,在不斷運動和發(fā)展變化。
11、地球公轉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12、已知經度求時區(qū)數(shù)經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
14、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殘月
15、地轉偏向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16、海平面等壓線與風力大小低壓中心,高壓中心。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17、晝夜長短的決定夏半年,越北白晝越長,冬半年,越南白晝越長。
18、天體的分類星云恒星行星衛(wèi)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
19、地球自轉的周期恒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20、地球的赤道周長4萬千米
6.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六
地球自轉、公轉
1、地球自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2、地球自轉的周期:恒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3、地球自轉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時15°),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4、地球公轉的軌道:橢圓軌道。一月初(近日點),七月初(遠日點)。
5、地球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6、地球公轉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時9分10秒)、回歸年365日5小時48分46秒
7、地球公轉的速度:在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
8、黃赤交角: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9、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相應地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
10、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不同地方時、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北右南左)
7.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七
1、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連接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1.1千米;
2、經線和經度:連接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
3、東西兩半球的劃分: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4、南北兩半球的劃分:以赤道為界,以北的為北半球,以南的為南半球。
5、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23°26′和66°34′緯線
6、本初子午線: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7、南北方向的判斷:有限方向,北極為最北,南極為最南。
8、東西方向的判斷:無限方向,沿著自轉方向為向東,逆著自轉方向為向西。
9、東西經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10、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11、地方時的計算:每往東1°,時刻增大4分鐘。
12、已知經度求時區(qū)數(shù):經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區(qū)時的計算:每往東1個時區(qū),時刻增大1個小時。
14、北京時間:以東八區(qū)(120°地方時)為標準時間。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時間為標準時。
16、國際日期變更線:180°經線(理論上),不通過陸地(實際)。
8.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八
能源的分類
1、按照能源的性質分類
(1)常規(guī)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能;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
(2)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波浪能、潮汐能、洋流、地熱能;非可再生能源——核能。
2、按照能量的來源分類
(1)來自太陽的輻射能量:現(xiàn)代光合作用——生物能;古代植物固定的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由太陽能轉化的能量——風能、水能。
(2)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地球內部的熱能——地熱能、溫泉;核能——鈾、釷等放射性元素的聚變能和裂變能。
(3)來自天體間的引力能——月球、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能。
9.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九
氣候的降水類型:
全年降水多的就是年雨型,例如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夏季或者夏半年降水多的就是夏雨型,如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_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冬季降水多的就是冬雨型,例如地中海氣候。
終年降水少的就是少雨型,例如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10.人教版高二地理下學期知識點 篇十
判斷氣候類型
A、先以氣溫定帶(氣候帶),縮小范圍
全年平均氣溫高于20℃,最低氣溫月均溫在15℃以上,為熱帶(包括四種)氣候。
最冷月均溫在0-15℃之間,為_熱帶季風氣候或季風性濕潤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最冷月均溫低于0℃,為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
B、再以降水定型(氣候類型),鎖定目標。
夏雨型: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_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冬雨型:地中海氣候
全年多雨型: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均勻型:溫帶海洋性氣候
全年少雨型: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