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一
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準(zhǔn)備包一些粽子,叫我搭把手,我欣然答應(yīng)了。我和媽媽早早地就起床了,手接著地到菜場上買包粽子的原料,媽媽精心挑選了一些粽葉,買了十斤糯米。我嚷著說要吃肉粽,媽媽笑呵呵地說:“好好好!小饞貓,給你做肉粽!”轉(zhuǎn)過身去買了二斤豬肉和一些紅棗赤豆。
回到家,媽媽叫我把粽葉先洗干凈,燒上水,然后把洗干凈的粽葉輕輕地放入水中煮熟,接著把煮熟的粽葉放到盛滿冷水的盆里浸泡一會。媽媽解釋:“這樣葉子不會發(fā)黃,碧綠碧綠的葉子包起粽子來可漂亮了。”
粽葉準(zhǔn)備好了,接下來該拌餡了。媽媽把肉切成小方塊,倒上若干醬油、雞精、鹽拌勻,腌制半小時,讓它入味。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把買來的糯米、紅棗、赤豆分別洗干凈,最后按照比例把紅棗、赤豆倒入糯米中。哇!白白的米,紅紅的紅棗和赤豆,好漂亮呀,像一鍋閃閃發(fā)光的珍珠瑪瑙。
開始包粽子。我搬來小板凳,坐在媽媽身邊,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在粽葉里抽出一張比較大的粽葉,打算包一個小粽子。我先把葉子裹成一個漏斗型,然后把拌好的“珍珠”放入“漏斗”,輕輕用手壓一下,三角粽的形狀出現(xiàn)了。我手忙腳亂地把葉子沿著三角粽的輪廓繞呀繞,可是粽葉好像不聽使喚,我用力過猛,葉子碎了,還好米沒有漏出業(yè)。我胡亂地往粽子上繞線。這哪里是粽子呀!簡直是個“傷兵”,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來。
在媽媽的精心指導(dǎo)下,我終于包成了一個看起來順眼的小粽子。我一次一次地包,我一次一次地學(xué)。最終,我和媽媽一起包完了所有的米?粗业慕茏,我滿意地笑了。
晚上,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美美的。
2.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二
端午節(jié)那天,我和父親決定去橋邊看賽龍舟。我們到了橋邊,只見橋上、河邊人山人海,把橋擠地水泄不通。過了一會兒,幾條龍舟伴著敲鑼聲和打鼓聲向我們駛來。一艘龍舟遙遙,后面兩條也不甘示弱,“嘿呦,嘿呦”地吶喊著,拼命地向前劃,有的甚至站了起來。這時,我們宋湖的龍舟也劃來了,劃龍舟的人個個身強力壯。隨著岸上的“加油”聲,幾條龍舟奮力向前沖,經(jīng)過了橋下。接著,又有幾條龍舟從遠(yuǎn)方駛來。這些龍舟你追我趕,比賽十分激烈。龍舟濺起拼搏的浪花,好像在暗暗地鼓勵自己:我一定能贏!岸上一會兒歡呼雀躍,一會兒齊喊加油,真是熱鬧非凡。看完龍舟后,我和父親來到了外婆家,看見幾個婆婆在一起包粽子。只見她們把一種葉子折成一個容器,再把里面填滿糯米,又在里面塞了一個紅棗,最后用葉子把陷包住,一個粽子就包成了。我也想試一試,心想:包粽子不就這么簡單嘛!可是我每次都包失敗了。
!端午節(jié)真熱鬧,賽龍舟真激烈,包粽子真有趣,我喜歡端午節(jié)!
3.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三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今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奶奶家過端午。奶奶早就在等我們了,我剛一打開車門,她笑盈盈地走過來摟著我說:“我家孫女又長高了呢!”走進奶奶家,我就聞到一股植物淡淡的清香,不住地往廚房里探頭,爺爺正在包粽子呢。我趕緊跑過去對爺爺說:“爺爺,我也要包粽子!睜敔斝χf:“好好好,我這就教你做,不過這粽子可不好包,你要看仔細(xì)咯!”于是爺爺拿起粽葉從中間對著卷成漏斗的形狀,再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米放進粽葉里,差不多裝了一半,爺爺又舀了一個紅棗嵌進去,再裝入一些糯米將粽葉填滿,接著把葉子往里一折,用紅線將包好的粽子繞起來,“最主要繞緊,否則米會漏出來,那就要粘鍋了!睜敔斠贿吺痉督o我看,一邊用力地拉了拉繩子,最后打一個結(jié)。一個胖鼓鼓、穿著深綠色衣服的粽子就完成了。我學(xué)著爺爺?shù)臉幼影讶~子卷起來,不一會兒,我和爺爺就做了一大盤粽子,爺爺把粽子小心地放進鍋里,蒸了一會兒,鍋里冒出一股清新的味道,彌漫了整個廚房,經(jīng)過一上午的蒸煮,粽子就出爐了。這時姑姑們也來了,平時冷清的爺爺家一下子熱鬧起來,我們邊吃邊聊天,可開心了。
突然爺爺問我:“曼嘉,你知道這個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當(dāng)然知道!”我興奮地回答:“古時候有個愛國詩人叫屈原,他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敵人侵略,不忍心看到國家變成這樣,最后投入汨羅江表示自己愛國的決心,百姓們不希望他死,就劃船打撈屈原,又擔(dān)心江里的蛟龍、魚蝦會吃他的身體,于是紛紛把食物丟到江里給魚蝦,希望他們不要吃屈原的尸身。后來人們又將食物用葉子包裹起來丟進江里,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xí)俗就是這樣來的!甭犃宋业慕庹f,大家紛紛夸我是個博學(xué)多才的小才女。
端午節(jié)作為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隨著時代的變化,其實演變到現(xiàn)在,更是一個一家人團聚、放松的節(jié)日。
4.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四
端午小長假,月月的爸爸邀請我們?nèi)液托佬廊业脚1沉簢疑止珗@玩。天氣很好,我們很快就到了那里,哇,游人還真不少啊!大家一邊說話,一邊慢慢的往山上爬。藍(lán)色天空中白云朵朵,山里邊林遮樹掩、郁郁蔥蔥,可以聽見溪水潺潺的流淌聲,清脆的鳥叫聲,還有各種各樣美麗的蝴蝶,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一進景區(qū)大門山路比較平緩,我、月月和欣欣,就像三只快樂的小鳥飛來飛去,急的大人們在后面不停地叫我們的名字。
我在路上看到了像山的云彩,看到了紫荊樹、漆樹、桑樹和板栗樹,還看到了清澈的溪水。我和兩個小伙伴下到了溪水旁邊,踩著石頭跳來跳去,身上的力氣好像永遠(yuǎn)也用不完,無窮無盡,就像一只只靈活的小猴子一樣。我們看到溪水的中心有一塊兒大石頭,于是就想跳過去玩,但是離岸邊太遠(yuǎn),擋住了我們前進的方向,沒辦法,我們只好齊心協(xié)力,自己拿石頭搭一座橋。大小石頭都派上了用場,大石頭作為路,小石頭作為固定用,不一會兒,一座小橋就搭好了,我們順利地走到了溪水的中心,大家一起歡呼起來。
過了一座長長的吊橋,看到好幾處瀑布和清澈的潭水,我不禁想起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倫送我情”的詩句,古代的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美景里,也和我一樣幸福吧?三個小伙伴都有些累了,但是眼看著頭頂上的藍(lán)天離我們越來越近,終于爬到山頂了。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可我覺得這句話應(yīng)該反過來,因為我們上山用了三個小時,下山卻只用了一個多小時。月月的腳有點疼,下山的時候一直跟著媽媽,我和欣欣都比她大,滿心想著下山后到池塘里去撈蝌蚪和小魚,所以沒有休息一直往下走。我們撈了很多蝌蚪,有一些蝌蚪都長了小腿了,爸爸說再過一段時間就快要變成青蛙了。我想起青蛙是農(nóng)民的好幫手,又是益蟲,就把這些小蝌蚪全部都放生了。
這個端午節(jié)玩的非常開心,下次我還要到這個美麗的景區(qū)玩耍。
5.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五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我們這里有這樣的習(xí)俗,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吃粽子去踏青。端午節(jié)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zhǔn)備迎接它的來臨,后幾天準(zhǔn)備劃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蘆葉、糯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原來單調(diào)的粽子早有了改進,現(xiàn)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端午前幾天就充滿了節(jié)日氣氛,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
端午節(jié)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xiāng)傳統(tǒng)的佳肴。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jīng)]有什么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么盼望節(jié)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jié)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端午的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洗燥,系絨線了。那是端午節(jié)的早晨,奶奶用艾葉煮一大鍋水,給我洗澡,洗完澡就用五色的絨線系在脖子上,手腕上和腳脖子上。還要換上新衣服,漂亮極了,再加上脖子上掛個蛋網(wǎng)子就像是特殊的項墜?捎腥ち耍∥覀兌枷矚g過端午節(jié)。
6.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六
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在樂從英雄河道上舉行龍舟賽。今天,這里陽光明媚,把水照得銀光閃閃。這時一群群觀眾爭先恐后地來到觀眾臺上,不一會兒,觀眾臺上就擠滿人了。觀眾臺的上面還掛著一條橫幅,上面寫著“龍舟邀請賽”幾個醒目的大字。橫幅的上面插著五顏六色的彩旗,旗幟正迎風(fēng)飄揚。彩旗的下面掛著一個個紅紅的燈籠,真是熱鬧極了!
“呯”的一聲炮響,放龍了!在等候區(qū)等候已久的選手們用力揮動船槳,幾百條龍舟齊頭并進,霎時間全都離開起點。遠(yuǎn)遠(yuǎn)望去,龍舟就像一支支射出去的箭。
龍舟開始向觀眾席這邊劃來了。這時“團億家具城”隊和“龍威家具”隊兩條龍舟把所有的龍舟都甩在了后面。這兩條龍舟實力非常接近,激戰(zhàn)了三百多米都不分勝負(fù)!褒埻揖摺饼堉坳牭倪\動員有的張大了嘴巴,猛吸氣向前劃,有的漲紅了臉,好像在說:“勝利是屬于我們的!”“團億家具城”龍舟隊上的鼓手在用力地敲打著鼓,這鼓聲的節(jié)奏把在奮力向前劃的選手們調(diào)整得整齊而有力,濺起來的水打在選手的身上,都分不清是河水還是汗水了。同時,觀眾們也熱烈地叫著:“加油!加油!”現(xiàn)場氣氛掀起了一個又一個巔峰。
要到終點了!選手們集中自己所有的力氣向終點沖刺!觀眾們的加油聲也越來越響!就在沖過“龍門”的時候,“團億家具城”龍舟隊率先沖線了!緊接著“龍威家具”龍舟隊也沖線了。“耶!耶!”觀眾們傳來一片片歡呼聲。
!真是場激烈的龍舟賽。】磥,我以后也要多多關(guān)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龍舟賽。
7.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七
“五月天,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首歌說的就是端午節(jié)的熱鬧情景。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和重陽節(jié)。此外,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要吃屈原的尸體。
還記得我8歲的時候過端午節(jié),我跟媽媽請求:“我可以一起包粽子嗎?”媽媽笑著說:“你先看我怎么包的,然后你再試試看!庇谑,我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笨手笨腳地包了起來。我心想:“要是在粽子里放一顆糖豈不是可以變成“幸運粽子了嗎?”說著,我就迫不及待地在冰箱里拿了兩塊糖果,放在了一個粽子里,把它包好之后,放在鍋里開始煮,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30分鐘過去了……
我一直都沒有忘記我的幸運粽子。那時,我是多么渴望吃到自己包的“幸運粽子”呀!“揭鍋了!揭鍋了!”姥姥大聲地說。我迫不及待地從沙發(fā)上蹦下來,大口大口吃著美味粽子。我連吃了四個都不是幸運粽子,但當(dāng)我吃到第五個的時候,美味的糖果在我的口中滾動著,我終于吃到了傳說中的“幸運粽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呢!大家都叫我“幸運的小男孩”,這個稱呼很帥氣吧,我也很喜歡。
吃飽之后,我就和姥爺拿著鐮刀去割艾草了。到了花園里,我一邊割,一邊說:“為什么要割艾草呢?割下來后,它有什么用處?”姥爺說:“艾葉既是藥材,它又可以插在門上,避邪!蔽衣犃死褷?shù)脑,心里想:“這么有名的東西,我還問姥爺,真是見不多識不廣呀!”
端午節(jié)真快樂,真有趣!還可以學(xué)到很多知識,增長見識。過端午節(jié),真好!
8.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八
端午節(jié),又稱為龍舟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它起源于古代人們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緬懷和紀(jì)念,也是一個與神話傳說密切相關(guān)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戰(zhàn)國時期,當(dāng)時屈原在遭受流放和冤屈后,選擇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汨羅江自盡。自此以后,人們在這一天通過各種方式紀(jì)念屈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jié)。
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舉行各式各樣的慶;顒。其中有代表性的便是龍舟比賽。龍舟比賽在全中國都有廣泛的參與,它不僅象征著勇往直前,也是一種團隊合作的體現(xiàn)。每只參賽隊伍的成員都會團結(jié)一致,奮勇爭先。除此之外,端午節(jié)的另一項傳統(tǒng)活動是制作和品嘗粽子。這是一種用糯米、綠豆、豬肉等食材制作而成的傳統(tǒng)食品,它既美味可口,又富有文化內(nèi)涵。
除了這兩項活動,各地還有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慶祝方式。比如在四川,人們會放飛五彩風(fēng)箏;而在福建,則有游草龍和拖草兔的習(xí)俗。這些活動都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的多樣性,以及人民群眾對這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熱愛。
端午節(jié)不僅是一個緬懷屈原的節(jié)日,更是一個家庭的團聚日。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家人們會團聚在一起,共享這個美好的時光。無論是品嘗美食,還是觀看龍舟比賽,都充滿了家庭的溫馨和快樂。
總的來說,端午節(jié)是一個融合了文化、歷史、美食和家庭歡樂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一系列慶;顒,人們不僅能夠了解中國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也能享受這個與家人團聚、共度美好的獨特日子。我們也應(yīng)當(dāng)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9.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九
端午節(jié)快到了,這使我想起了在外婆家過的那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在那里農(nóng)歷的五月初三,就有了過節(jié)的氣氛,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栽上一盆艾草,到了初四,媽媽和舅媽就準(zhǔn)備包粽子了,舅媽拿來煮好洗干凈了的粽葉,媽媽把洗好的糯米、紅豆、大紅棗一起拿了過來,一切準(zhǔn)備就緒,就包起粽子來,她倆包粽子的手法很熟練,一會兒功夫就把幾十個粽子包好了,媽媽把包好的粽子拿到廚房的大鍋里,放滿水、架好柴火,開始煮了,我就跟在媽媽的后面圍著灶臺打轉(zhuǎn),直到聞到粽葉散發(fā)出來的香味,我再也挪不開步了。我覺得時間過得真慢呀!過了好長時間,媽媽說:“粽子煮好了,小饞貓,你要吃甜的還是咸的?我趕忙說:“我要吃甜的!”媽媽就給剝了一個紅棗餡的粽子。我大大地咬了一口,說:“媽媽,這個粽子真甜,真好吃呀!”
第二天,我早早地就起來了,因為媽媽說要帶我去看賽龍舟。吃完早飯,媽媽、舅媽和我,一起來到了奎湖,遠(yuǎn)遠(yuǎn)地望去,湖邊密密麻麻人山人海,到處都擠滿了人。
我急忙跑到湖邊去,看到湖面上有十幾條龍舟他們個個腰系紅絲帶,身穿同一色服裝。龍舟的顏色也各不相同,每條龍舟上都有十幾人,龍頭上站著一個敲鑼吶喊的人,龍尾上有一個掌舵的人。
10點鐘,比賽正式開始了。看,運動員們已停泊在起劃線上整裝待發(fā)。隨著一聲槍響,十幾條龍舟猶如離弦的箭飛向目標(biāo),漸漸地7號隊的龍舟超越了后面的龍舟,劃在了最前面,后面幾隊也不甘示弱,緊緊咬住不放,“加油、加油!”兩岸的吶喊聲此起彼伏,連綿不斷。所有龍舟上的運動員使出全身的力氣,拼命的劃著。最后,不負(fù)眾望7號隊以半條船的優(yōu)勢獲得勝利。
龍舟賽結(jié)束了,我們?nèi)匀怀领o在大賽的吶喊聲中,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10.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十
星期五,端午節(jié)來了。我去參加了圖書館舉行的活動,一起吃粽子,做香囊,體驗端午節(jié)。一到圖書館,我們就看到圖書館的老師已經(jīng)站在臺上了,只見他對我們說:“首先呢,我要帶你們了解一下端午節(jié)的來歷,以及它的習(xí)俗,然后我們再做香囊,吃粽子。”接著他們就為我們講了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等老師講完,我們就要開始做香囊啦。圖書館的管理人員端來一盤棉花,還有劑師專門為我們準(zhǔn)備的艾草,以及每人一個香包,和一條五彩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做好我的香囊于是便要動手。老師卻對我們說,大家先別急,讓我先教你們是怎么做的……等老師示范完我就開始了。我首先把五彩繩擺直,然后又把它卷起來。接著慢慢的把兩頭捏住。再用一把剪刀,把兩頭的小端端給剪掉,然后小心翼翼的把它們記在了箱包的兩個小孔上。這樣一個香包基本上就成型了,就差往里面加艾草了。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又給我們端來一盤粘膠。然后我們就開始做下一步了。只見我抓起一團棉花,先墊個底塞了進去。又拿起幾片艾葉,沙的一下放在了里面。我又抓起一團棉花放了進去,用手在里面將艾葉和棉花混在一起。然后用粘膠把香包的兩口粘在一塊兒。這樣一個小巧精致的香包就完成了。
接下來就是吃粽子階段了,管理人員還給我們端了一盤香噴噴的粽子。然后又遞給我們每個人一個小盤子,一雙筷子。老師對我們說:“想必你們都餓了,趕快吃吧!蔽覀儧]等老師說完就狼吞虎咽了起來。嗯,真香,我在心里說。我只覺得糯米非常軟,蜜棗特別甜,這使的我心里也變得美滋滋的。
吃完了粽子,管理人員把我們的盤子以及筷子都收了回去。老師變對我們說。好了,你們做完了香包也吃完了粽子,可以回去啦,下次再見哦。于是我們高高興興的走上了回家的路,還帶著自己親手制作的香包。
你們說我這個端午節(jié)過的是不是很有意思?
11.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十一
每年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相傳這個節(jié)日是為了紀(jì)念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端午節(jié)有很多特別的習(xí)俗,在我們家,端午這天要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家人一起包粽子。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爸爸都會早早起床,然后去菜場精挑細(xì)選買回一束艾葉和菖蒲掛在門上。艾葉長得和菊花葉有點像,聞起來有淡淡中藥味,菖蒲沒什么味道,看起來像一把利劍,據(jù)說在門上掛艾葉和菖蒲可以避禍求福。掛好之后,我們就出發(fā)去奶奶家過節(jié)了。
在奶奶家,我們每年都要包粽子。奶奶早早就把糯米在水里泡好了,并且準(zhǔn)備了很多粽葉泡在水里,只等我們一到,就可以包粽子了。奶奶教我選一張又大又長的粽葉,一端折成一個漏斗樣,用一只手握住不讓它松掉,然后往里加入泡好的糯米,再加一兩顆紅棗,差不多把這個小漏斗裝滿就把粽葉的另一半折回來把糯米蓋住,再裹嚴(yán),最后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奶奶的動作很快,三下兩下,一個粽子就完成了。再加上我們的助攻,一個又一個,很快就包了一大堆。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煮,不一會兒就飄來陣陣香味!吧萧兆永!”爸爸端上一大盤粽子,我拿起一個,解開繩子,剝開粽葉,白白的糯米餡兒就露出來了。咬一口,軟軟的糯糯的,再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原來吃到了甜甜的紅棗,粽子可真好吃!
要是每天都是端午節(jié)就好了。
12.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十二
端午節(jié)的早上,我就看見媽媽坐在客廳邊哼著小曲邊在包粽子,我想端午節(jié)還沒到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頓時我嘴巴了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肚子也情不自禁地敲起鼓來了。媽媽笑著說:“肚子餓了吧!”我狼狽地說:“嗯,是的!笨粗鴭寢尠兆樱亿s忙動手幫忙,先把粽子的粗莖剪掉,再把剪好的葉子一片一片整齊地疊放在一邊。媽媽把總也卷成個圓錐形,往里面抓上一把米,用筷子捅了兩下,往里面放了一顆紅棗,在抓些米,用手按緊,合上“蓋子”后用粽繩把它扎了起來。就這樣一個青綠色的粽子大功告成了,包好了一個挨一個,就像一串綠色的爆竹,又像一串綠色的辣椒,真是惹人喜愛呀!
我也拿起一片葉子開始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包了起來,可怎么也包不好,媽媽不耐煩地吼道:“別幫倒忙了,這可是吃的東西呀,弄臟了還吃得了嗎,快回房間看書去!蔽曳畔伦霾缓玫聂兆,噘起嘴巴,小聲說:“哼,真小氣,別人包一個也不行!
媽媽包的粽子又好看又好吃,翠綠的“外套”里面包藏著健康米和幸運棗加愛心。讓我吃了一個又一個,吃了還想吃!
13.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十三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一大早,我們一家前往外婆家過端午。在路上,媽媽跟我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喝雄黃酒,掛艾草……為了紀(jì)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要包粽子、賽龍舟。外婆是個包粽子能手,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diào)配好的餡,包出棱角,終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就算完工了。外婆動作麻利,邊說邊做,包的粽子模樣各個“標(biāo)致”,我羨慕的不行,也想試一試,笨手笨腳地怎樣也沒包好,終在外婆的指點下,才算完工。不禁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外婆,你真絕了!”把包好的粽子放進一個大鍋里煮,不久便從我垂涎三尺,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剝開,咬上一口,真是美味無比!
端午節(jié)可少不了賽龍舟。中午過后,我們一家便前往竹岐的金水湖觀看龍舟賽。湖邊早已人山人海了,彩旗飄揚,湖面上聚集了許多五顏六色的龍舟。比賽在人們的期待中正式開始了,隊員們個個精神抖擻。鼓手坐在龍頭有節(jié)奏的敲打著,劃槳手動作整齊劃一,奮力拼搏,一艘艘龍舟仿佛就像一支離弦的箭向前快速地行駛。賽場上的活力也點燃了場外的人們,“加油,加油!”我們伸長脖子,放開嗓子吶喊,水手們聽了更加賣力地劃船。龍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紋,原本平靜的水面跳起了歡快的芭蕾舞……
在這一天,我們既能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又能觀賞精彩的賽龍舟比賽,真是歡樂的一天!
14.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十四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到玄武湖劃“龍舟”。我們租的“龍舟”是一艘電動游船。上了船,我就提出,今天讓我自己來開船,爸爸媽媽欣然同意。一開始,我還不會開,本來想把船往右邊開,船頭卻向左邊去了。在湖面上我沒有方向,沒有目標(biāo),不知道要把船開到哪兒去。后來,我才確定目標(biāo):把船開到翠洲島。翠洲島在我們的正前方,于是,我尋找到了浮標(biāo)圍成的航道,沿著這條航道到翠洲島是直線距離最近。湖面風(fēng)很大,吹得船頭一會兒偏向航道的左邊,一會兒偏向航道的右邊。我握著方向盤不斷地向左向右調(diào)整方向,盡量讓船直線行駛。我費盡了力氣,才使船靠近了我的目標(biāo)。 在湖面行船的不正像我對待學(xué)習(xí)嗎?首先要樹立一個明確的目標(biāo),再向著這個目標(biāo)前進。前進的路上,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只有不斷地改正自己的缺點,克服困難,才能達到樹立的目標(biāo)。
15.端午節(jié)周記600字 篇十五
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五”通“午”,端午節(jié)又名“端五”,另外又稱“端節(jié)”,“午日”、重五。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相傳在五月初五這天,屈原投汩羅江自盡,人們怕屈原的尸體被咬龍水獸吃了,因而紛紛劃船下江撈救。
可是河水很急,早已不見屈原的身影了,于是人們往江中投飯團,外系五彩繩,雞蛋等食物,讓蛟龍水獸有東西吃,就不會傷害屈原了,漸漸地就流傳著在端午節(jié)這天要劃龍舟、包粽子的習(xí)俗了。
以前的端午節(jié)我沒什么印象,可是今年的端午節(jié),一大早媽媽就端來一盆香噴噴的粽子,一個個清翠清翠的。粽子的形狀有棱形的、四角形的、有肉粽子、也有八寶粽、還有堿粽等各式各樣的?瓷先フ娌诲e。
聞著粽子的香味,我饞得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拿了一個粽子,剝開粽葉,哇!里面包了肉,香菇、小蝦米等佐料,味道一定好極了,我三五口就吃完了一個粽子,接著又拿來一個,媽媽告訴我說,粽子雖然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吃多了消化不好,叫我吃二三個就可以了,可是味道太好,我覺得吃不夠……
我們一家人圍著吃粽子,沉浸在節(jié)日的氣氛中。感覺好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