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兩首古詩的內(nèi)容,領略《牧童》一詩的意境,欣賞《舟過安仁》的童趣。
2.會流利背誦這兩首古詩,并且能夠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擴寫古詩。
3.感受童年的絢爛與快樂。
教學準備:投影片 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切入新課
1.讀讀以下詩句,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钅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獥钊f里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叨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葉紹翁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冻纱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呂巖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獥钊f里
2.在這些詩句里,我們發(fā)現(xiàn)了許多性情各不相同的兒童,有懂事的,有貪玩的,有聰明的,也有悠閑自在和淘氣調(diào)皮的,他們各自在忙什么呢?
3.質疑引入,學習新課。
二、學習《牧童》,領悟詩意
1.初讀古詩,了解內(nèi)容
、僦该x一讀呂巖即呂洞賓的詩,指出易錯字“蓑(suō)”的讀音與寫法。
、谠僮x古詩,你能根據(jù)你對這首詩的理解填一填、說一說嗎?
在一個( )的地方,耳邊似乎回蕩著( )。當( )的時候,一個牧童到外面( )了。
③再讀這首詩,你感受到這是一個( )的牧童呢?為什么?從哪句詩哪個字能領略他的悠閑與愜意?
2.品讀古詩,走進詩境
圍繞“臥”,品味“臥”。
、倥P在一個怎樣的地方?
“六七里”:虛指,原野地方很大很廣闊,一望無邊。
“鋪”:結合詩句理解擴詞(鋪展、鋪開、平鋪、鋪設、鋪天蓋地……)
看到遼闊的原野上到處是綠意蔥蘢的草,在我們眼前仿佛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聽一聽,你聽到了( )的笛聲?(悠揚的、時斷時續(xù)的、遠處飄來的、忽隱忽現(xiàn)的)
理解“三四聲”:虛指,形容笛聲時斷時續(xù)。
這笛聲是誰逗弄出來的呢?你能猜出來嗎?
、谂P在一個怎樣的時候?
黃昏后:絢麗的晚霞漸漸消失了,一輪皎潔的明月高掛在夜空……
歸來:牛羊入圈,該空閑了,無憂無慮了。
飽飯:吃了媽媽做的豐盛的晚飯,舒服、愜意、心滿意足。
③品味“臥”的美妙。
是呀,牧童已經(jīng)勞累了一天了,現(xiàn)在吃飽了飯,終于可以歇息了。這里詩人不用“立”、“坐”,而是一個“臥”。你覺得“臥”這一個動作妙在哪?
這是世間愜意美妙的“一臥”, 簡直賽過神仙呢!讀讀詩,想一想,試著填一填:
是我夜晚的一盞燈,看 ;
是我舒服的大床,深深呼一口氣,呵!聞到了 ;
是我的被子,我還有好多被呢!有 有 ;
是溫柔的手,輕輕地撫摸著我;
耳邊傳來我喜歡的小夜曲,你聽,有 ,有 ,有 ,還有 ,它們都在為我唱歌呢!
、茌p輕地讀一讀詩歌。
這真是天地間美妙的臥房,躺在柔柔的草地上,聞著清清的草的芳香,望著天上的明月,享受著晚風溫柔的撫摸,耳邊還傳來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聲,此時此刻,躺臥在草地上的牧童會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如果睡著了,夢里又會夢見什么呢?
是呀,此時此刻,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真是一個( )的牧童?
3.吟誦詩歌,領略意境
看到眼前這位悠閑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誰也不忍心去打擾他美麗的遐想。輕輕地誦讀詩歌。
眼前的一切,在詩人呂洞賓看來,更是一幅有聲有色的牧童休憩園,牧童陶醉了,詩人陶醉了,我們也陶醉了。指名讀詩。
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風,皎潔的明月,在這種境界里,既想躺下來享受大自然的寧靜,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詩。低吟詩歌。
(配樂背誦)閉上眼,讓這一切的詩情畫意融入我們的腦海,伴著這輕風明月,輕輕地,低低地背一背,送給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4.過渡下文。
此時此刻,牧童雖然沒有玩耍的小伙伴,可是在清風明月的草坡上照樣怡然自得,讓人羨慕。他享受到了只屬于他獨自一人的恬靜與快樂。如果兩個小孩子在一起,那情況又會怎樣?只是收篙停棹呆呆地坐船中?
三、學習《舟過安仁》
1.初讀詩歌,讀準字詞。
在插圖中找一找:篙gāo:竹篙,撐船用的 棹:zhào:船槳
2.指名朗讀,交流信息。
、購闹形覀兞私獾搅藯钊f里曾經(jīng)坐船經(jīng)過湖南安仁,看到了一幕怎樣的場景呢?竟然能吸引住大名鼎鼎的詩人看得興致勃勃并賦詩一首呢?
。▋蓚淘氣可愛的小童,在船上既不用篙又不用槳,竟然撐開傘使動著風,想讓船兒前進尋找樂趣呢。)
②這有趣又快樂的一幕,詩人一開始就一目了然的嗎?還是?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插圖?讀詩?
。ɡ斫狻笆崭荨薄ⅰ巴h、“怪生”、“使風”)
3.欣賞插圖,品味詩境。
①仔細觀察,發(fā)表見解。
自由讀讀詩句,再看看插圖,漁船上這兩個小童正在撐開傘使弄著風,玩得開心極了。你看到這是一對( )小童呢?說說自己的分析研究。
討論反饋:淘氣的、無憂無慮的、天真可愛的、無拘無束、貪玩的野小子等。
②激發(fā)情趣,深化理解。
依老師看來,這一對小童是兩個笨笨的、傻傻的小孩。瞧,放著好好的船槳和船篙不用,卻用一把油紙傘來使風,不管怎么說,利用傘帶來的風力肯定不及撐篙和劃漿的力量大,船肯定行駛得很慢。
你們同意我的觀點嗎?你們怎么看這兩個孩子呢?
。ó斎徊皇,因為這兩個孩子的真正目的在于尋找樂子,尋找玩耍的樂趣,而并不是真的要劃船,而且他們玩出了名堂,模仿那些帆船,有了新發(fā)現(xiàn)。這是兩個淘氣包,天真無邪又可愛。)
學生各抒己見,結合朗讀此詩
、奂ぐl(fā)想象,領略童趣。
這真是一對快樂寶貝,調(diào)皮小子,很會玩耍,不知這個鬼點子是誰想出來的。也許他們早就心癢癢,想趁船的主人不在而大顯身手呢!不管怎樣,圖上的一幕中這兩小子一唱一和正在議論呢。他們到底在聊些什么呢?同桌體驗角色,嘗試給他們配一段對話,可以從兩個孩子大寶與小寶溜上船開始設計。想一想,說一說。
對話提示:
大寶:快來!小寶,船上沒有人耶。
小寶:真的,太好了!
大寶:
小寶:
大寶:
小寶:
……
反饋交流,評點童趣。
4.體會情感,提升朗讀
的確,無論誰看到這一幕,都會被這兩個孩子給吸引逗樂的。詩人看到這兩個小調(diào)皮,不但沒有去呵斥責罵他們,而且還看得興致勃勃呢。指名扮演詩人,欣賞的語氣朗讀詩歌。
看著看著,此時在楊萬里眼中,兩個小童張傘使風的情景已經(jīng)成了一幅美妙的圖畫,勾起了自己無限美妙的童年回憶?上ё约旱耐暌岩蝗ゲ环盗耍嵌嗝戳w慕這兩個野小子呀!指名用羨慕的語氣來讀一讀,背一背。
四、比較總結,選擇作業(yè)
、趯W了這兩首詩,你能說一說他們的相同處嗎?你能用語氣、語速、語調(diào)、神態(tài)、心情等來讀或背出它們的不同嗎?
、圻x擇作業(yè)
。、抄寫《牧童》和《舟過安仁》。
B、根據(jù)《牧童》和《舟過安仁》,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擴寫一篇短文。
C、課外收集描寫童年樂趣的古詩,并讀一讀。(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育才實驗小學 王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