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成語”,名符其實,就是一人表演,其他人猜這些動作所表示的成語,答對加一分;答錯或不答不加分也不減分;如果沒人答出來,則表演者加一分。
參加這個游戲的有:從老家來的堂姐和表弟,從蘇州來的小舅以及終極東道主 ——我。
游戲開始!自然由我東道主先行,我用手演飾了一只兔子,再在空中畫了三個圈。“狡兔三窟!”姐說道,“太‘easy’了,這可是三年級就要學的呀!”
“答對!加一分!”我不得不用聲音蓋過姐姐。
下一個是表弟表演。他估計是成語稀缺,在“臺上”站了半天也沒有弄出個東西來,倒把臉憋成了西紅柿。我靈機一動,喊道:“ 面紅耳赤!”
表弟摸了摸自己紅的發(fā)燙的耳朵,不好意思的說:“對,哥加一分。”
而后是堂姐表演 —— 她假裝捂著肚子,跑來跑去,然后在一個地方往上一跳,落在了前面。
“我們剛學過一個成語,”我想都還沒來得及想,表弟便說道,“是‘狗急跳墻’!”
“表弟答對了,加一分!”
最后是“沉默者”小舅表演。他的成語賊難:他先像拿著寶貝似的看著似乎拿了東西的手,接著學恐龍叫,然后做出遠望的動作,最后學老鼠“吱吱”叫。
“‘龍’假‘鼠’威還是‘龍’爭‘鼠’斗?”姐半開玩笑地說,小舅搖搖 頭。
“望‘鼠’止渴?”我把望梅止渴“復制”了一下,小舅擺擺頭。
“《‘鼠’膽龍威》?”表弟是個電影迷,給美國大片《虎膽龍威》作了一次“基因變異手術(shù)”,可小舅仍搖搖頭。
“既然都不知道,那著一分就歸我了。答案是:得龍(隴)望鼠(蜀)!”
“原來是諧音!”姐說,“怪不得猜不出來呢!”
“比賽結(jié)束!”我喊道,“觀眾朋友們,現(xiàn)在,比賽以平局收場!”
雖然誰也沒有獲勝,可表弟還是很興奮,因為媽媽給每人發(fā)了兩顆巧克力作為獎勵,還額外給他了兩顆。
巧克力一到手,便掉進了“無底洞”—— 弟弟的嘴,“怪不得這么高興呢!原來是老早就‘刺探’到了有‘獵物’上鉤的消息啊!”我說罷,大家笑做一團。
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比賽呀!
老師點評:語言風趣活潑,這已經(jīng)成為了你作文的一大特色!輕松活潑的文風也帶給老師閱讀的快樂,謝謝你!
不過,一味追求幽默和風趣,如果忽略了作文本身的內(nèi)容和主題提煉,也是不行的,所以現(xiàn)在老師要提前提醒你一聲:寫作時千萬不要走進制造笑鬧的誤區(q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