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聽慣了大同小異的開學致辭,我本也不在意一年一度的重復表演。上網一看,無意間竟發(fā)現(xiàn),不僅僅是中小學,就連一些大學校長們的開學致辭竟也如此相像,不得不讓人感慨:這一幕,每一年都在“萬盛米行”的河埠頭上演。
走到臺前的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這個表達的機會,至少不能拿著現(xiàn)成的稿子照本宣科糊弄人。那些校長們,拜托,別人寫的,讓別人讀好了,你上臺就得表達你自己的思想——你的文化底蘊雖未必一定能代表一所學校的全部文化,但至少一定程度上代表一所學校的學風、校風。我們要的是真實、真情、智慧的開學致辭,而不是小沈陽式的不正經調侃。
奧威爾說:“如果一個人慣于說套話,他付出的代價就是又地放棄自我表達,他先是簡化自己的言論,爾后導致思維的退化,后是個性化的表達能力喪失殆盡!
蔡元培執(zhí)掌北大,就職致辭,情詞懇切:“方今風俗日偷,道德淪喪,北京社會,尤為惡劣,敗德毀行之事,觸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鮮不為流俗所染。諸君肄業(yè)大學,當能束身自愛。然國家之興替,視風俗之厚薄。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設想。故必有卓絕之士,以身作則,力矯頹俗,諸君為大學學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責無旁貸,故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勵人。茍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為人輕侮,更何足以感人。”蔡先生抱定宏旨,寄語青年學生,束身自愛,一變流俗。至今讀來仍振聾發(fā)聵。再如:陳寅恪先生贊王國維人格之光風霽月,讓人心向往之:“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奔从X醍醐灌頂,是的,獨立,自由,胸懷天下,是一代代學人崇高的追求。而今,一些校長們忘記了自身的使命,在名利場中奔忙,業(yè)不敬,德不修,功利取代責任,流行淹沒文化。就連開學致辭都懶得動筆,于是千篇一律的講話充斥耳鼓,官話、套話、假話……鋪天蓋地而來,讓人防不勝防。某高校校長在致辭中,干脆將網絡熱詞來了個大串燒,博得七千多學生哄堂大笑。笑聲背后,我不得不悲嘆,這是尊嚴的淪喪,思想的沉淪?截惏愕男聦W期致辭,是否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些學校精神的萎縮與靈魂的沙化?
沒有了自己的思想,便只好去讀別人的文字。于是乎,金秋九月,便只見丹桂在飄香了。面對一年一度的開學,千篇一律的致詞,我也只好套用一句網絡熱詞:我的開學,你的致辭:你的熱鬧,我的開學!
我想,當我們在熱鬧之中習慣了一種套話之后,萬馬齊喑的局面就無可避免地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