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共l5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30分)
1.下列是我們?nèi)粘I钪薪佑|到的物質(zhì),其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碘酒 B.蒸餾水 C.可樂飲料 D.鋁合金
2. 多晶硅可用于制造太陽能電池,下列過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A.二氧化硅(SiO2)與焦炭制粗硅(Si) B.氫氣與四氯化硅(SiCl4)制純硅(Si)
C.太陽能熱水器中冷水變熱水 D.在催化劑作用下太陽能光解水制氫氣
3.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一瓶飲料,放在空氣中,飲料外壁會潮濕,說明空氣中含有
A.氮氣 B.氧氣 C.水蒸氣 D.二氧化碳
4.下列有一個變化不同于其它三個,這個變化是
A.木材做成桌椅 B.冰融化成水
C.用稀鹽酸除去鐵銹 D.砂紙除去鐵釘表面鐵銹
5.下列實驗操作符合操作規(guī)范的是
A.為了便于觀察,給試管加熱時,試管口應對著自己
B.為了證明一瓶藥品是蔗糖還是食鹽,可品嘗一下其味道
C.實驗室用剩的藥品,放回原瓶 D.給試管加熱時需用酒精燈的外焰
6.正確的實驗操作對實驗結(jié)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7.下列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所對應的用途沒有關系的是
A.氧氣助燃——焊接金屬 B.稀有氣體的性質(zhì)穩(wěn)定——作保護氣
C.石墨導電——可作電極 D.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人工降雨
8.下列物質(zhì)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學性質(zhì)的是
A.用銅絲作導線 B.用石墨作鉛筆芯
C.用糧食釀造酒 D.用干冰作制冷劑
9.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zhì),以下關于氧氣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物質(zhì)與氧氣發(fā)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
B.魚、蝦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易溶于水
C.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D.氧氣可以供給呼吸,和體內(nèi)物質(zhì)反應而釋放能量,維持生命活動
10.“低碳生活”目前已成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時尚,指的是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特別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緩生態(tài)惡化,下列行為中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避免購買不需要的物品,少穿化纖材質(zhì)的服裝
B.推廣無紙化辦公,使用再生紙且雙面打印文印
C.使用手絹代替餐巾紙 D.夏天將空調(diào)開的很低
11.下列有關CO2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CO2可用作氣體燃料 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C.“碳酸水”是酸性的 D.大氣層中CO2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
12.在探索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活動中,美國科學家米勒做了一個的實驗,他把甲烷、氫氣、氨氣和水蒸氣等混合成一種和原始大氣成分基本一致的氣體,放入真空密閉的玻璃容器中進行模擬實驗。一個星期后,他驚奇的發(fā)現(xiàn)儀器中有數(shù)種氨基酸生成。下列關于米勒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發(fā)生了物理變化 B.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C.產(chǎn)生新的物質(zhì) D.產(chǎn)生了新的元素
13.下列有關碳循環(huán)的說法錯誤的是
A.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釋放O2 B.動、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釋放CO2
C.用澄清石灰水吸收空氣中過量的CO2,以解決溫室效應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廣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14.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氣體,它可以和許多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如圖所示,關于這三個反應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放出熱量
B.生成物都是固體
C.都產(chǎn)生藍紫色火焰
D.在硫粉燃燒的集氣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15.為了區(qū)別O2和CO2兩瓶(或兩種)無色氣體,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 B.分別將兩瓶氣體放在天平上稱量
C.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瓶中
D.用塑料可樂瓶分別盛滿上述兩種氣體后各倒入約1/5容積的水,蓋緊瓶塞振蕩
二、填空題(共計48分)觀察身邊的生活,試著用化學知識來解釋真實問題。
16.從下列物質(zhì)中,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相應的空格里:
A 甲烷 B 氧氣 C 氮氣 D 氯化鈉 E 二氧化碳
(1)急救、潛水用的一種氣體 ;(2)充入食品包裝袋中可防腐的氣體是______;
(3)生活中常用的調(diào)味鹽________;(4)在元祖雪月餅中放得制冷劑成分是 ;
(5)鎮(zhèn)江居民已經(jīng)普遍使用的管道燃氣是_________。
17.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通常食醋中約含3%~5%的醋酸。醋酸的化學式為CH3COOH,在溫度高于16.6OC時是一種無色液體,易溶于水,醋酸呈酸性,將鎂條、鋁粉等活潑金屬放入其中均能夠反應放出氫氣。
材料二:鈣是人體中的一種常量元素,人們每日必須攝入一定量的鈣。動物骨頭中含有磷酸鈣,但磷酸鈣難溶于水,卻能跟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鈣鹽。
(1)在10OC時,醋酸的狀態(tài)是_____________;
(2)醋酸的物理性質(zhì)
醋酸的化學性質(zhì)
(3)生活中能否用鋁制品來盛放食醋?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4)人們在熬骨頭湯時,常常會加入少量食醋,這樣做的理由是_______ _________。
18.正確的操作能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請?zhí)顚懴铝杏嘘P實驗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燈給試管里藥品加熱時,要先 ,再對準有藥品部位加熱;
(2)制取氣體時,都要先 ,再放入藥品開始反應;
(3)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要 ;
(4)用量筒量取液體讀數(shù)時,視線與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的位置關系是 。
19.同學們已經(jīng)做過氧氣的分組實驗了,請你來探究“鐵絲可以在純凈的氧氣中燃燒”,先將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狀“鐵絲”用坩堝鉗夾住“鐵絲”,然后將火柴在酒精燈上點燃,由集氣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觀察現(xiàn)象:
(1)甲同學只發(fā)現(xiàn)“鐵絲”紅熱一下,就沒有觀察到其它現(xiàn)象,請你分析鐵絲沒有燃燒的可能原因是 (只答一條) ;
(2)乙同學發(fā)現(xiàn)“鐵絲”在純凈氧氣中燃燒起來,觀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體生成。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表達式:
;
(3)為了找出“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火星四射”的原因,同學們查閱了資料鐵絲中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碳,有同學提出有可能是碳燃燒而造成火星四射,為了找到原因,同學們設計對照組實驗。請你簡述實驗過程:
20.探究空氣的組成: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空氣的海洋里,了解空氣生活將更美好。
下圖是探究空氣中氧氣體積的實驗:
(1)連接A裝置后,點燃燃燒匙內(nèi)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①記錄現(xiàn)象:紅磷燃燒,有大量___ ___生成,集氣瓶內(nèi)的水面 。
②實驗結(jié)論:紅磷燃燒的化學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 。
③實驗分析:
實驗中采用過量紅磷消耗氧氣,而不采用木炭、硫磺,是因為 ;
從圖中可以觀察到實驗產(chǎn)生了誤差,原因可能是 。
(2)科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已經(jīng)證明了①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shù)計算,大約是:_________占78%,氧氣占_________,_________占0.94%,二氧化碳占_________,其他氣體和雜質(zhì)占0.03%。
(3)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B裝置,連接處細玻璃管內(nèi)放有銅絲,加熱時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是為了 ;
停止加熱后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只注射器中,讀出注射器內(nèi)氣體的體積。
反應前注射器內(nèi)氣體的體積 反應后注射器內(nèi)氣體的體積 消耗掉的氧氣體積
30 mL mL mL
比較A和B兩個裝置,B裝置的實驗讀數(shù)更為準確,這是因為 。
21.(1)小明同學做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實驗時,觀察到燃燒時 ,并有白色的粉末產(chǎn)生,因此鎂粉在生活中可應用于 。
寫出化學反應表達式
(2)他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鎂居然能在氮氣中燃燒!于是他做起了這個實驗: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盛有氮氣的集氣瓶中,發(fā)現(xiàn)鎂條劇烈燃燒,發(fā)出白光,放熱,產(chǎn)生一種叫氮化鎂Mg3N2的粉末。
①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表達式: ,
反應類型屬于 反應;
②在集氣瓶底鋪一層細沙的作用是 ;
③這個實驗給你帶來一些新的發(fā)現(xiàn),比如在探究空氣的組成,鎂條能否替紅磷?
請回答(是或否) ,說明理由 。
三、氣體的制備:(共計22分)
22.所需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A B C D E
(1)填寫儀器名稱: a b c d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 _(裝置填字母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C或_____;若用C收集,則反應結(jié)束時應先 ,然后 。
(3)用 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___ __,收集裝置是 ;該裝置還可用于雙氧水制氧氣,其反應的化學表達式為_____ 。
23.在化學創(chuàng)新設計比賽中,我校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三個裝置:
①小李同學設計了右圖裝置F,適宜用 為原料來制取氧氣,它相對于裝置B的優(yōu)點在于:
。
②小王同學設計了裝置G來制取二氧化碳,通過拉動銅絲可以控制底部破損的小試管升降。這一改進的主要優(yōu)點是 。
③小趙同學組裝了右圖裝置來收集氣體。
如果是排空法收集二氧化碳,應該從 進 出(填a或b,下同);
如果是排水法收集氧氣,應該從 進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