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知識。(20分,每小題2分)
1、下列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卜筮(shì) 桑葚(shèng) 氓(méng)之蚩蚩
B、 愆(qiān)期 箜篌 (hòu) 淇水湯湯(shāng)
C、踟(chí) 躕 伶俜(pīng) 靜女其姝(shū)
D、窈窕(tiáo) 紈素(wán) 漸(jiān)車帷裳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無與士眈 其黃而隕 向隅而泣 激流勇退
B、總角之晏 修我矛戟 踟躇不前 循循善誘
C、情深意重 家庭籍貫 氣息奄奄 旁證博引
D、義結金蘭 否極泰來 堅如磐石 鄭人買履
3、依次填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僦醒搿叭齻代表”宣讀團的報告,見解深刻,發(fā)人深思,語言也很_____。使廣大干部群眾真正認識了“三個代表”的精髓。
、趯W習李杜的詩歌,要在反復______的基礎上,聯系已學過的他們的作品,領會他們的藝術風格。
、廴说捏w質需要鍛煉,生產勞動就是很好的鍛煉,______不管是在野外,_____在廠房里勞動,都是對腦力勞動的一種調劑。
A、精當 吟誦 因為╱還是 B、精辟 吟頌 因為╱還是
C、精辟 吟誦 可是╱或者 D、精當 吟頌 可是╱或者
4、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的運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
A、這一段時期,“非典”似乎已銷聲匿跡,但是醫(yī)學專家反復提醒,這種疾病可能只是暫時消失,很可能會卷土重來。
B、一直以來,對網吧的治理很難取得顯著成效。這樣無形中助長了一些經營者的囂張氣焰,對國家的規(guī)定更加熟視無睹,屢屢違規(guī)。
C、葉圣陶先生說,蘇州園林是我國特別地園林的標本。去年到蘇州游覽了幾個園林,果然覺得名正言順。
D、劉慧卿因參與“*”分子研討會,并發(fā)表支持“*”的言論,連日遭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口誅筆伐。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高速磁浮列車運行時與軌道完全不接觸。它沒有輪子和傳動機構,列車的懸浮、導向、驅動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
B、當今社會生活中,信用缺失已成為一種普遍化的短期行為,它擾亂了市場秩序,降低了經濟運行效率,使企業(yè)難以正常地成長和發(fā)展,對整個社會貽害無窮。
C、由于一至四號“神舟”無人飛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國加入了航天開發(fā)大國的行列,
這也是中國國防力量日漸強大的標志。
D、當克隆人的腳步越來越近的時候,我們應該及時思考和廣泛討論,并盡快建立健全有關克隆人的倫理、法律與社會問題的共識。
6.根據各種文體對語言的要求,下列句子語言得體的一項是( )
A、自從我國新疆巴楚伽師間地區(qū)、云南大姚地區(qū)發(fā)生地震災害以來,我市各界對災區(qū)人民生活甚是關心,積極開展賑災活動,捐款(包括實物折款)累計已逾百萬元之巨。(――廣播稿)
B、9月14日,該犯與兩個哥們一同到博物館踩點,回來合計好行動步驟,當晚乘月黑風高之機,潛入博物館,盜竊有價值文物多件。(――法院布告)
C、梅:落葉喬木,品種很多,性耐寒。葉子卵形,早春開花,花瓣五片,有粉紅、白、紅等顏色,味香。果實球形,青色,成熟的黃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書)
D、我校教室一共八間,有五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東倒西歪,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保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撥款修整為荷。(--某校給教委的報告)
7、下列有關古代文化常識或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雀東南飛》的“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敝小跋戮拧敝皋r歷每月的二十九日,在漢代,這一天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B、屈原是我國文學第一位偉大的詩人,他開創(chuàng)了詩人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新時代。他的代表作是《離騷》。
C、我國文學素以“風騷”并稱!帮L”指“國風”,代指現實主義源頭的《詩經》;“騷”指浪漫主義源頭的《離騷》,代指楚辭。以曹操父子為代表的建安詩人及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作品都是“風”、“騷”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展。
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離騷》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孔雀東南飛》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與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
8、對下面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 靜女其姝 ② 說懌女美 ③ 貽我彤管 ④ 美人之貽
A、①②意思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意思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C、①②意思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D、①②意思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9、下列加點的詞語不屬于偏義復詞的一項是( )
A、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B、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C、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D、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
10、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不是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B、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
C、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D、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
二、古代詩歌閱讀與鑒賞。
閱讀《秦風.無衣》,然后回答問題:(4分,每小題2分)
《秦風.無衣》
豈日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日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日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11、對此詩語句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詩言“無衣”,就是沒有上戰(zhàn)場可穿的衣裳,由此可見當時老百姓生活的貧困。
“袍”即戰(zhàn)袍; 澤通“ ”,是內衣;裳是下衣,戰(zhàn)裙。
“興師”就是起兵,指國家受到侵擾,要出兵打仗;“我”指即將出征的戰(zhàn)士。
“仇”是動詞,“同仇”即共同仇恨敵人,“偕作”是共同奮起,“偕行”是共赴戰(zhàn)場。
12、對此詩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每章的首二句都設為問答的形式,語氣豪邁,表現出大敵當前之際,百姓們奮起從軍,團結互助的精神。
B、每章的三四句,表現的是百姓們聽到發(fā)兵的命令后,急忙休整武器鎧甲,摩拳擦掌積極備戰(zhàn)高昂熱情。
C、全詩三章,語句大同小異,使人不免產生重復拖沓之感,但這樣反復吟唱也有增強氣勢的作用,反復中的變化,也使內容更加充實。
D、全詩感情激昂,氣勢強烈,洋溢著愛國主義和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很像一首戰(zhàn)士進行曲。
(二)閱讀《碩鼠》,然后回答問題:(4分,每小題2分。)
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13、對《碩鼠》中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莫我肯顧”就是“莫肯顧我”,“顧”就是“顧念、顧惜”。
B、“逝將去女”,“逝”通“誓”,意思是“發(fā)誓要離開你”。
C、“誰之永號”,意思是“誰還長久地號哭呢?”“之”是助詞,無義。
D、“莫我肯勞”中的“勞”是“勞動”的意思。
14、對這首詩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這首詩采用“比”的手法,鋒芒直接指向統(tǒng)治者。
B、這首詩在形式上屬于重章復唱,加強語氣,強化感情。
C、這首詩直抒胸臆,痛斥鞭撻,鋒芒畢露。
D、這首詩表現了人民巨大的憤慨和對統(tǒng)治階級清醒的認識,但同時也發(fā)出無奈的感慨。
(三)、閱讀《君子于役》,然后回答問題: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15、下列對這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這是一首婦女懷念長期在外服役的丈夫的作品。
B、對雞、羊牛等動物的描寫主要為了表現她的勤勞能干。
C、全詩語言平淡,感情強烈,運用了環(huán)境描寫來襯托思夫之情。
D 、簡單的環(huán)境描寫,突出了主人公孤獨寂寞之感。
(四)、閱讀下面一首詩,然后回答問題。(6分,每小題3分。)
臺 城 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注釋】韋莊(836一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人。
這是一首憑吊六朝古跡的詩。詩人為什么說“臺城柳”“無情”?
答:
_________
17、有人說詩人在憑吊古跡時流露出濃重的對時事的感傷情緒,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8、補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6分,每小題2分。任選其中的三小題作答。若全部答完四小題,則以前三小題為準計分。)
(1)久在樊籠里,_________________。(陶淵明《歸園田居》)
(2)舉手長勞勞,__________________。(《孔雀東南飛》)
(3)少壯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長歌行》
(4)_____________,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四、現代文閱讀(12分)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9—22題。
水 系
①水是大地的肌膚,水是大地的血脈。水冷清不失玉潔,水幽藍透出安詳。憂郁是漣漪,微笑也是漣漪,憤怒是波濤,歡樂也是波濤。漣漪不絕,波濤不絕。
②這是一江生命的活水,每一滴水都在顫動。它翻卷著、跌宕著、涌流著。它的出生源于熄滅,生長來自于流逝;钏挥诩で,召回了遠古,蘊育著未來。活水清洗著歷史的塵垢,也書寫著自身歷史的純潔。
③在奔涌中,山為它開門,地為它展路。分分秒秒,尺尺寸寸,它無限地延伸而來延伸而去。遠遠看去,它卻是安靜的,與山一樣享受著安靜。它是山谷里的一片幽藍,一片乘風飄落的藍天……
④守著江的是人。江邊有幾輩流浪而來已變成土著的祖先。祖先愛水,像魚一樣愛水。把舟放進江里,把屋造在江邊,把生死愛怨的故事融進江中。一個愛水人的故事結束了,還有另一愛水人續(xù)編……我降生于江邊一個百姓的小木屋,我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輕賤,但因我落土江邊,就像花精把它的靈氣賦予花瓣一樣,江水使我的生命忽然神采起來。
⑤看到水,心就被靈光照亮了。像行星圍著它行走,我依戀它,崇拜它;依戀包容感激,崇拜而無祈求。它讓我多情多思,雙眸生輝——眼見它一江的鵝卵石竟是美麗的瑰寶珠玉,一江清水竟是甘醇的瓊漿玉露!我靈魂里有了水的靈魂,夢中依舊歆享它的甘冽,依舊癡情它的容顏。它撲面而來,承載著千年前的流云,幻化出百年后的彩虹。
⑥草木薇蕤,山岳青蔥,皆因水有靈性。由草木山岳我想到人的身心:人的體膚毛發(fā)無不以水的模式而造形。頭發(fā)、眉、睫,似水草,有水則活力無限;體形似波浪,描畫生命的軌跡,有波浪便前行不息。
⑦我踏水而行,可乘舟遠航,四海為家。我伴水而行,可聆聽雨聲,品賞雪景——春天細籮下的毛毛雨,溫柔;夏天粗篩下的雨滴大如豆粒,豪爽。疾風中的暴雨干脆從空簸下,潑下,三千尺飛流直下。雨下成氣候了,似豎起天琴,排下長弦,直接于地。于房前屋后,山川河道,叮叮咚咚嘩嘩啦啦彈個天稀地稠天河橫流。秋雨是從云繭里抽出的絲,絲絲縷縷,續(xù)續(xù)連連。冬天下雪水,潔白不流的水。輕落原野,自己盛著自己的水。這是白色的河。白色的河把高山當作它的波浪,把大地當作它的江城。一切都靜靜沉入了白色河里。
⑧水把生命寫在地上。這地上本來全是水,水要有所依托,便創(chuàng)造了地。大路的根緣于小路,江河湖海的根緣于小溪?撮L江黃河的水系不恰是一個茂盛的根系嗎?中國是一張闊葉,水系便成了葉的纖維經脈。這是水的圖騰啊,這是水為龍造的圖騰啊,而神秘的葉正是龍盤曲欲飛的形象……
⑨水,充滿了靈性,充滿了創(chuàng)意,也充滿了預示!
19、(2分)
(1)體會“它撲面而來,承載著千年前的流云,幻化出百年后的彩虹”的含義,摘錄原文中的一句話作為它的注腳。
(2)“叮叮咚咚嘩嘩啦啦”,這幾個詞在使用上有什么特點,產生怎樣的效果?
答:
20、(2分)
概述作者在第④段和第⑥段是怎樣反映水的“靈性”的。
第④段:
第⑥段:
21、(4分)
第⑧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述你的看法。
答:
2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或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4分)( )( )
A.水是“肌膚”還是“血脈”?比喻無須嚴守事理:文章首句,意在詠嘆水賦予大地生命,水使大地容顏靚麗。
B.第③段,既展現水的大氣磅礴,水的靜謐安詳,又由水色幽藍而想象它來歷神奇,
行文由動入靜,實虛兼濟。
C.“一江的鵝卵石竟是美麗的瑰寶珠玉”,雖屬夸張,但真切地流露出作者祈盼江水能給人們帶來無盡財富的善良心愿。
D.寫秋雨“絲絲縷縷,續(xù)續(xù)連連”,化用古典婉約詞作(如李清照《聲聲慢》)使用疊詞的筆法,形象地描摹了秋雨纏綿的特點。
E.這篇散文選材集中,主旨鮮明——僅以“一江活水”貫通始終,承載著江上人家的命運與深情?芍^“神不散,形亦不散”。
五、語言綜合運用。
23.概括下面一則新聞的主要內容。(不超過40個字,不得出現“滬O牌照”的字樣.2
分)
本報上海專訊 滬O號牌是標示上海公檢法系統(tǒng)的汽車享有行駛“特權”的專段號牌(有些單位的車輛也“搭車”使用滬O號牌)。從2004年1月1日開始,公檢法系統(tǒng)的汽車將停止使用滬O號牌,改為普通民用號牌或滬警號牌。使用普通民用號牌的車牌號碼不再設專段區(qū)域,而由電腦隨機抽取。這是記者昨天在上海市公安局召開的警務用車改革動員會議上獲悉的。
這次警務用車改革后,滬O號牌將全部作廢,采用一般的民用號牌并不設任何警務標志;為保證出警速度,滬警號牌車輛將統(tǒng)一警車的顏色和標志。
24、以“創(chuàng)造性思維”作為開頭重組下面的語句,不得改變原意。(2分)
只有善于捕捉并反思生活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而且把它們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能獲得其實質性的內涵。
25.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話,表達你對承諾的理解,要求與例句在句式和修辭上保持—致。(2分)
承諾不是藍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遙,飄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諾如同珍珠,它的瑩潤是蚌痛苦的代價,也是蚌的榮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40分)
對手是什么?有人說,對手是要戰(zhàn)勝的對象,要想盡辦法擊垮它;有人說,對手是競爭的伙伴,要在競爭中共同發(fā)展。也有人說,對手是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就越能體現自身的價值;有人說,對手是論壇上的辯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會失去意義......
請以“我與對手”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 2、文體自選(詩歌除外); 3、題目自擬; 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襲。
一、基礎知識。(20分,每小題2分)
1、C 析: A桑葚shèn B箜篌 hóu D窈窕tiǎo
2、D 析: A眈——耽 B晏——宴 C意——義 證——征
3、A “精當”指言論、文章等精確恰當,“精辟”多見解或理論;“吟誦”指有節(jié)奏地誦讀,“吟頌”指有節(jié)奏地頌揚;③句的關系是前因后果,所以要選“因為”,“是”與“還是”呼應。
4、C 用詞不當,“名正言順”指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含有理直氣壯的意思,在此不合語境。
5.B析:A項句式雜糅,應把“靠的”刪掉;C項成分殘缺,可刪掉句首的“由于”;D項搭配不當,“健全”不能與“共識”搭配。
6、C 析:A項,廣播稿要口語化,一些文言語句、括號都不符合要求;B項,法院布告要莊重嚴肅,“踩點”是黑話,“月黑風高”是小說語言,用在布告中都不嚴肅;D項,報告要平實,一些描繪很不得體。
7、A “下九”指農歷每月十九日!吧暇拧睘槎湃眨爸芯拧睘槌蹙湃。漢朝時的“下九”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8、D ①女:女子;②女:rǔ你,指彤管;③貽:贈;④貽:贈給的(彤管),名詞性的。
9、B “公姥”意義偏于“姥”;“作息”意義偏于“作”;“父兄”意義偏于“兄”。
10、B “至于”在句中的意思是“到了”,今義為:①表示另提一件事;②表示達到某種程度。 “交通”古義指相互連接,今義指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yè)的總稱。“便利”古義指吉利,今義指方便。
二、古代詩歌閱讀與鑒賞。
11、(2分)A “由此可見當時老百姓生活的貧困”不對。
12、(2分)C “使人不免產生重復拖沓之感”不對,屬重章復唱手法。
13、(2分)D “勞”指慰勞、犒勞。
14、(2分)D “但同時也發(fā)出無奈的感慨”不對。
15、(2分)B 對雞、羊牛等動物的描寫主要為了表現她對丈夫的思念。
16、因為雖然六朝的繁華已如夢遠逝,而臺城柳卻依舊逢春即枝繁葉茂,不管人世滄桑、人間興亡,總是給人以欣欣向榮之感,以它的繁榮茂盛和臺城的荒涼破敗,以它的終古如斯和六朝繁華如夢轉瞬即逝作鮮明對比,因此詩人說它“無情”。(3分,答出“六朝如夢鳥空啼”,而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種物是人非的對比關系,表述流暢連貫即可,錯別字、病句酌情扣分。)
17、同意。因為詩人身處晚唐,此時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如夢一場,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詩人憑吊臺城古跡,回顧六朝舊事,今之視昔如來者視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運使詩人聯想到唐王朝,懷古傷今。(3分)
三、18、(6分,每小題2分。任選其中的三小題作答。若全部答完四小題,則以前三小題為準計分。)
(1)復得返自然 (2)二情同依依 (3)老大徒傷悲 (4)周公吐哺
四、現代文閱讀。
19.(1)召回了遠古,蘊育著未來。(1分)
(2)這4個擬聲疊詞連用且不點斷,渲染了暴雨愈下愈大的聲勢。(1分,意思對即可。)
20.答案要點:第④段:“我”的經歷。是一江活水將靈氣賦予“我”輕賤的生命,使“我的生命忽然神采起來!保1分)
第⑥段:作者的聯想。人以水的模式而造形,活力無限,前行不息。(1分,意思對即可。)
21.(4分)答案示例:內容進一步拓展,由水寫到水系。作者說,這水系“是水為龍造的圖騰”,表現了對水崇拜的感情。這一段為揭示文章主旨(“水,充滿了靈性,充滿了創(chuàng)意,也充滿了預示”)再作有力的鋪墊。(意思對即可。不全面的酌情扣分。)
22.(4分)C E (選對一項得2分。C項,“一江的鵝卵石竟是美麗的瑰寶珠玉”是反映作用審美觀念的比喻句,談不上夸張;說“祈盼江水能給人們帶來無盡財富”與前文“崇拜而無祈求”相悖。E項,本文內容不斷拓展,不能說“僅以‘一江活水’貫通始終”;以“承載著江上人家的命運與深情”概括主旨,太偏狹。)
五、語言綜合運用。
23.(2分)答案示例:從2004年元旦年起,上海公檢法汽車改用民用號牌,不享特權;滬警號牌車輛統(tǒng)一顏色標志。(答案要點:①時間、地點 ②車種 ③限定。超過40個字的酌情扣分。)
24、(2分)獲得實質性的內涵的條件是善于捕捉并反思生活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并把它們上升到理論的高度。
25、(2分)(略)仿句在句式和修辭上保持—致的即可給分。但仿句內容必須和“承諾”有關,否則不得分。
26、參考2004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