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 誰主沉浮
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勸學》)
3.故 不積跬步 , 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4.騏驥一躍,不能十步!●w馬十駕 , 功在不舍 。(荀子《勸學》)
5.吾嘗終日而思矣 ,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秳駥W》
6.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積善成德 , 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荀子《勸學》)
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 , 金石可鏤 。(荀子《勸學》)
8.孔子曰:“三人行, 則必有我?guī)煛?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 師不必賢于弟子 。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9.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韓愈《師說》)
10.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也 。(韓愈《師說》)
1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 ,吾未見其明也。(韓愈《師說》)
1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13、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蘇軾《赤壁賦》)
14、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 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蘇軾《赤壁賦》)
15、浩浩乎如馮虛御風 ,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蘇軾《赤壁賦》)
16、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蘇軾《赤壁賦》)
17、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軾《赤壁賦》)
18、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蘇軾《赤壁賦》)
19、挾飛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蘇軾《赤壁賦》)
20、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蘇軾《赤壁賦》)
2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蘇軾《赤壁賦》)
22、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蘇軾《赤壁賦》)
23、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蘇軾《赤壁賦》)
24、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駕一葉之扁舟 ,舉匏尊以相屬 ;蘇軾《赤壁賦》
必修二:
1、廊腰縵回, 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
2、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東西。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
3、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
4、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5、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6、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7、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8、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9、舞榭歌臺,風流總被 雨打風吹去。
10、想當年, 金戈鐵馬, 氣吞萬里如虎。
11、可堪回首,佛貍祠下, 一片神鴉社鼓。
12、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1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14、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15、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
1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 ,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必修三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3、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于朝廷,贈謚褒美,顯榮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記
5、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者也。
6、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極崇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諫太宗十思疏》
7、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
8、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以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9、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必修四
10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季氏將伐顓臾》
11、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都臼蠈⒎ヮ咊А
12、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13、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季氏將伐顓》
14、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寡人之于國也》
15、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1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17、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難》
18、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19、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妒竦离y》
20、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1、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23、琵琶行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24、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綠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25、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26、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27、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28、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2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30、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31、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32、滕王閣序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33、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34、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
35、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36、《秋聲賦》 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
37、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
必修五
1、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過華清宮》)
2、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陳情表》)
3、詔書切峻,責臣逋慢?たh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陳情表》)
4、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陳情表》)
5、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陳情表》)
6、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項脊軒志》)
7、【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緷L繡球】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我為甚么懶上車兒內,來時甚急,去后何遲?
【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8、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对姟啡倨,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報任安書》)
9、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漁父》)10、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這樣的世界何時是一個盡頭!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記念劉和珍君》)
11、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 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 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逍遙游》)
12、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ā短m亭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