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水果榨果汁 B、玻璃破碎 C、煤氣燃燒 D、濕衣服晾干
2.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O2能供給呼吸
B、O2能支持燃燒,可做燃料
C、N2充入食品袋內可防腐
D、稀有氣體充入燈泡中可延長燈泡壽命
3.燃燒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下列有關燃燒或滅火的說法錯誤的是
A、鈉可以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
B、碳、硫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劇烈
C、鍋里的油著火時可用鍋蓋蓋滅,是因為隔絕了氧氣
D、用水可以滅火,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小粒子
B、單質是不能再分的小粒子
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全是氧化物
D、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不是單質
5.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大,原因是
A、構成它們的原子大小不同 B、構成它們的原子數目不同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它們由不同種原子構成
6.如圖,ClO2是新一代自來水消毒劑。下圖為制取ClO2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 表示鈉原子,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x y z w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O2+Cl2═2NaCl+ClO2
B、反應中X與Y的質量比為181∶142
C、W中Cl的化合價為+4價 D、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7.我們吃到的味道鮮美的魚,是這樣烹飪出來的:將洗凈的魚煎過后,再加入少許食醋、料酒、生姜、蔥、食鹽等加熱。加熱時發(fā)生了許多化學反應。其中,食醋中的乙酸(CH3COOH)與料酒中的乙醇(C2H5OH)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乙酸乙酯是一種混合物
B、乙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 素組成的
C、乙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4∶1
D、乙酸乙酯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的化合物
8.下列金屬用品中,主要應用金屬導熱性的是
A.鐵鍋 B.鏟子 C.電線 D.鋁箔
9.現有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與空氣和氧氣反應,現象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空氣 劇烈燃燒 變黑 變黑
氧氣 更劇烈燃燒 變黑 劇烈燃燒
據以上信息,這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0.鋁是生活中為常見的金屬之一。關于鋁的“自我保護”能力極強的原因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①鋁的化學性質本來不活潑,難被腐蝕;②市場上的鋁材料通常是鋁合金,合金是不發(fā)生化學反應的;③鋁性質活潑,表面能產生一層結構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認同的 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Ⅱ(主觀卷)50分
二、填空題(化學反應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21.當今資源的浪費和破壞越來越嚴重,xx屆xx全會提出了關于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的改革,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創(chuàng)建美好家園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空氣污染嚴重,2013年10月21日“嚴重霧霾”襲擊哈爾濱,黑龍江省內高速公路全線封閉,太平國際機場關閉,多條公交線路陷入癱瘓,哈爾濱全市中小學全部停課。專家稱此次霧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正值秋季整地期間,城郊及周邊縣市大量焚燒秸稈,產生了濃重的煙塵,下列做法也會形成霧霾的是 。
A、將校園的垃圾堆積起來,就地焚燒
B、為方便出行,提倡大量購買和使用私家車
C、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 D、節(jié)日里燃放鞭炮
。2)水資源嚴重缺乏,地表水大多被污染常需要凈化。我們常看到環(huán)衛(wèi)工人打撈人們扔在水中的廢棄塑料瓶、果皮等廢物,他們利用的化學原理是 ,有關部門還利用大量活性炭來凈化水,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現今國家強令關閉了許多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型煉鐵廠,工業(yè)上用赤鐵礦冶煉金屬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再舉一例節(jié)約金屬資源的做法 。
22.如何合理、高效、節(jié)約地使用煤、石油、天然氣這三大當今世界主要的化石燃料,加緊開發(fā)、研制其它清潔能源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是發(fā)展低碳經濟的當務之急。回答下列問題:
。1)天然氣是太原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為防止
因 天然氣泄漏造成危險,可在家中安裝報警器,在甲、乙
兩圖中,安裝位置正確的是 (填“甲”或“乙”);
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2)如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氣又浪費能源。煤燃燒 時產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 體之一。煤的氣化是把煤變?yōu)榍鍧嵞茉吹闹匾画h(huán),其中一個重要反應是:將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煤層,得到一氧化碳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一種電動汽車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鋰電池,從化學角度看,與使用汽油的汽車相比其優(yōu)點是
。(舉出兩點即可)
23.鋼鐵是使用多的金屬材料。
。1)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其中含碳量較高的是 。
。2)人們常用“銅墻鐵壁”來形容物體的堅固。但鐵在一定條件下也能發(fā)生各種反應,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三、簡答題(化學反應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4.下列用字母表示的7種物質由H、C、O、Ca、Cl、Mg中的幾種元素組成,它們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
。1)上述6種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 。
(2)固體A遇B溶液產生氣泡,產物中甲和乙常作滅火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C與D組成元素相同。C在空氣中燃燒生成D ,該化學方程式為
。
(4)E和F反應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粉末G。則G 的名稱 。
25.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能源與環(huán)境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煤和 常稱為化石燃料。
。2)燃煤發(fā)電時,將煤塊 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化石燃料燃燒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氣中含量多的溫室氣體。為減少它的排放,科學家致力于研究將過多的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轉化為水和甲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綠色化學“的特點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應,生成下列有機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只生成一種產物就能實現“零排放”,這種產物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量使用化 石燃料 B、植樹造林,增大植被面積
C、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循環(huán)利用
四、實驗探究題(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26.鐵、銅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金屬的有關性質時,進行了如圖實驗:將A實驗結束后①、②試管內的物質倒入燒杯中,一段時間后過濾.為確定燒杯內物質的成分, 同學們做了如下兩個實驗:
。1)實驗一: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無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2)實驗二:為確定濾液的成分,同學們設計了如下方案: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 有氣泡產生,有紅色固體析出
(3)該實驗涉及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4)反思,有同學提出濾液中硫酸銅的確定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原因是
。
27.下列是初中化學的三個實驗,按要求回答問題。
(1)實驗C中燒杯③的作用是 。
(2)上述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實驗是 (填序號)。為實現相應實驗目的,該實驗改進的方法是 。
(3)實驗A的實驗原理是 ,
若實驗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于 ,則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寫出兩點)。
五、計算題(7分)
28.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取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在燒杯中反應(假設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有關實驗數據如下表:
反應前 反應后
實驗數據 燒杯和稀鹽酸的質量 石灰石樣品的質量 燒杯及剩余物的質量
150克 12克 157.6克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2)求該石灰石中含CaCO3的質量分數。
A、水果榨果汁 B、玻璃破碎 C、煤氣燃燒 D、濕衣服晾干
2.下列關于物質用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O2能供給呼吸
B、O2能支持燃燒,可做燃料
C、N2充入食品袋內可防腐
D、稀有氣體充入燈泡中可延長燈泡壽命
3.燃燒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現象。下列有關燃燒或滅火的說法錯誤的是
A、鈉可以在氯氣中燃燒,說明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
B、碳、硫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燃燒劇烈
C、鍋里的油著火時可用鍋蓋蓋滅,是因為隔絕了氧氣
D、用水可以滅火,是因為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小粒子
B、單質是不能再分的小粒子
C、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全是氧化物
D、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可能不是單質
5.金剛石、石墨物理性質差異大,原因是
A、構成它們的原子大小不同 B、構成它們的原子數目不同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它們由不同種原子構成
6.如圖,ClO2是新一代自來水消毒劑。下圖為制取ClO2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 表示鈉原子,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x y z w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O2+Cl2═2NaCl+ClO2
B、反應中X與Y的質量比為181∶142
C、W中Cl的化合價為+4價 D、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7.我們吃到的味道鮮美的魚,是這樣烹飪出來的:將洗凈的魚煎過后,再加入少許食醋、料酒、生姜、蔥、食鹽等加熱。加熱時發(fā)生了許多化學反應。其中,食醋中的乙酸(CH3COOH)與料酒中的乙醇(C2H5OH)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乙酸乙酯是一種混合物
B、乙酸是由碳、氫、氧三種元 素組成的
C、乙醇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2∶4∶1
D、乙酸乙酯是由碳、氫、氧三種原子構成的化合物
8.下列金屬用品中,主要應用金屬導熱性的是
A.鐵鍋 B.鏟子 C.電線 D.鋁箔
9.現有甲、乙、丙三種金屬,分別與空氣和氧氣反應,現象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
空氣 劇烈燃燒 變黑 變黑
氧氣 更劇烈燃燒 變黑 劇烈燃燒
據以上信息,這三種金屬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0.鋁是生活中為常見的金屬之一。關于鋁的“自我保護”能力極強的原因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①鋁的化學性質本來不活潑,難被腐蝕;②市場上的鋁材料通常是鋁合金,合金是不發(fā)生化學反應的;③鋁性質活潑,表面能產生一層結構致密的氧化膜。你所認同的 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Ⅱ(主觀卷)50分
二、填空題(化學反應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
21.當今資源的浪費和破壞越來越嚴重,xx屆xx全會提出了關于資源和環(huán)境問題的改革,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創(chuàng)建美好家園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空氣污染嚴重,2013年10月21日“嚴重霧霾”襲擊哈爾濱,黑龍江省內高速公路全線封閉,太平國際機場關閉,多條公交線路陷入癱瘓,哈爾濱全市中小學全部停課。專家稱此次霧霾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正值秋季整地期間,城郊及周邊縣市大量焚燒秸稈,產生了濃重的煙塵,下列做法也會形成霧霾的是 。
A、將校園的垃圾堆積起來,就地焚燒
B、為方便出行,提倡大量購買和使用私家車
C、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 D、節(jié)日里燃放鞭炮
。2)水資源嚴重缺乏,地表水大多被污染常需要凈化。我們常看到環(huán)衛(wèi)工人打撈人們扔在水中的廢棄塑料瓶、果皮等廢物,他們利用的化學原理是 ,有關部門還利用大量活性炭來凈化水,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3)現今國家強令關閉了許多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型煉鐵廠,工業(yè)上用赤鐵礦冶煉金屬鐵的化學方程式為 ,請再舉一例節(jié)約金屬資源的做法 。
22.如何合理、高效、節(jié)約地使用煤、石油、天然氣這三大當今世界主要的化石燃料,加緊開發(fā)、研制其它清潔能源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是發(fā)展低碳經濟的當務之急。回答下列問題:
。1)天然氣是太原市家庭的主要生活燃料。為防止
因 天然氣泄漏造成危險,可在家中安裝報警器,在甲、乙
兩圖中,安裝位置正確的是 (填“甲”或“乙”);
寫出天然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2)如直接用煤作家用燃料既污染空氣又浪費能源。煤燃燒 時產生的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 體之一。煤的氣化是把煤變?yōu)榍鍧嵞茉吹闹匾画h(huán),其中一個重要反應是:將水蒸氣通過熾熱的煤層,得到一氧化碳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我國自主研發(fā)的一種電動汽車使用的能源是新型鋰電池,從化學角度看,與使用汽油的汽車相比其優(yōu)點是
。(舉出兩點即可)
23.鋼鐵是使用多的金屬材料。
。1)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其中含碳量較高的是 。
。2)人們常用“銅墻鐵壁”來形容物體的堅固。但鐵在一定條件下也能發(fā)生各種反應,如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三、簡答題(化學反應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4.下列用字母表示的7種物質由H、C、O、Ca、Cl、Mg中的幾種元素組成,它們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
。1)上述6種元素中屬于金屬元素的是 。
(2)固體A遇B溶液產生氣泡,產物中甲和乙常作滅火劑,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C與D組成元素相同。C在空氣中燃燒生成D ,該化學方程式為
。
(4)E和F反應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粉末G。則G 的名稱 。
25.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能源與環(huán)境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煤和 常稱為化石燃料。
。2)燃煤發(fā)電時,將煤塊 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
。3)化石燃料燃燒都會產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氣中含量多的溫室氣體。為減少它的排放,科學家致力于研究將過多的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轉化為水和甲烷。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綠色化學“的特點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條件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應,生成下列有機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只生成一種產物就能實現“零排放”,這種產物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量使用化 石燃料 B、植樹造林,增大植被面積
C、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循環(huán)利用
四、實驗探究題(化學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4分)
26.鐵、銅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金屬的有關性質時,進行了如圖實驗:將A實驗結束后①、②試管內的物質倒入燒杯中,一段時間后過濾.為確定燒杯內物質的成分, 同學們做了如下兩個實驗:
。1)實驗一: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無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2)實驗二:為確定濾液的成分,同學們設計了如下方案: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 有氣泡產生,有紅色固體析出
(3)該實驗涉及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4)反思,有同學提出濾液中硫酸銅的確定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原因是
。
27.下列是初中化學的三個實驗,按要求回答問題。
(1)實驗C中燒杯③的作用是 。
(2)上述不能達到實驗目的實驗是 (填序號)。為實現相應實驗目的,該實驗改進的方法是 。
(3)實驗A的實驗原理是 ,
若實驗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小于 ,則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寫出兩點)。
五、計算題(7分)
28.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取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在燒杯中反應(假設石灰石樣品中雜質不與稀鹽酸反應,也不溶于水)有關實驗數據如下表:
反應前 反應后
實驗數據 燒杯和稀鹽酸的質量 石灰石樣品的質量 燒杯及剩余物的質量
150克 12克 157.6克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反應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
(2)求該石灰石中含CaCO3的質量分數。
22、(1)甲 CH4+2O2 C O2+2H2O (2)SO2(或二氧化硫) C+H2O====CO+H2
(3)不污染環(huán)境、或減少碳排放或節(jié)約化石能源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3、(1)生鐵 ( 2)3Fe+2O2 Fe3O4
三、24、Ca、Mg CaCO3+2HCl==CaC l2+H2O+CO2↑ 2CO+O2 2CO2 氧化鎂
25、(1)石油 天然氣 (2)使燃燒充分,放出的熱量多
(3)CO2+4H2=====催化劑2H2O+CH4[](4)B (5)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