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有著無比豐富的想象力,天上地下,龍宮冥府,人物有廣闊的活動空間,可以無拘無束地施展其超人的本質(zhì)。其中的許多人物,例如孫悟空,豬八戒,牛魔王,白骨精等等。往往既有神性和魔性,又有人性,還有社會性,作者把這三者結(jié)合得很好。因此顯得妙趣橫生而又合情合理。
我最喜愛的人物當然的天不怕,地不怕,大鬧天宮的孫大圣嘍。孫悟空是《西游記》的第一號人物,我喜愛他的樂觀、聰明、勇敢、頑皮、靈活、熱愛自由、除惡揚善、充滿了斗爭的精神。他用他的智慧幫助他的師傅一次次脫離生命危險,他總是樂觀的看待每一件事,就算是在別人的眼里看做不可能的事。他都可以以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所以我們也要學(xué)習孫悟空樂觀的精神,他總是充滿正義感。最討厭以強欺弱,雖然后來他參加取經(jīng)隊伍,頭上戴著金箍,不能完全自由行動,但是他的火眼金睛能夠看透一切,手上的金箍棒威力無窮,他始終是戰(zhàn)勝妖魔鬼怪的戰(zhàn)斗主力。
豬八戒則與孫悟空相映成趣,八戒身上有許多優(yōu)秀的品質(zhì),同時也有很多引人發(fā)笑的東西。取經(jīng)路上的臟話,累話比如挑行李,背死尸,埋人頭,掃垃圾等等,都是他來干,不過只要有機會他就偷懶睡大覺。與妖精們斗起來豬八戒也是十分勇敢的,但是有時候也找借口上廁所逃避戰(zhàn)斗。他給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身上的許多小毛病:好吃貪睡,愛占便宜,喜歡撥弄是非,一遇困難就打退堂鼓。他有時耍點小聰明,結(jié)果反而弄巧成拙。但豬八戒還是一個好人,他憨厚純樸,沒有害人之心,并且終于堅持到最后的勝利,我還是蠻欣賞豬八戒著個人物的。
盡管和孫悟空,豬八戒著一猴一豬比起來,第三位徒弟沙和尚顯得故事很少,生氣不足,但他乃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當大圣和八戒外出時,由他來照料師傅。如果沒有沙和尚著個徒弟,唐僧就很危險了,經(jīng)也取不成。
唐僧是一個很復(fù)雜的人物,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堅定明知到去西天會有很多艱難險阻,但仍然永往直前義無反顧。但另一方面唐僧又是相當窩囊的人物,一碰到妖魔鬼怪,他總是一籌莫展,最糟糕的是他太糊涂太慈悲了。孫悟空主動除妖時,唐僧總是斥為“有意作惡”,“不知好歹”,甚至閉上眼睛大念其緊箍咒,使孫悟空無法戰(zhàn)斗除妖,結(jié)果自己往往遭災(zāi)受罪。除了這四人之外,《西游記》里還寫到大批是神佛和妖魔,各有是特色!段饔斡洝防锏挠行┕适码m然運用的武器和戰(zhàn)術(shù)不驚人,但能思想上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啟示。例如“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妖怪變換花樣化裝為好人,唐僧不知好歹一味大發(fā)慈悲,只有孫悟空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與白骨精戰(zhàn)斗到底,終于取得了勝利。
在吳承恩的筆下,取經(jīng)一事的宗教意義已大大淡化,僅僅具有象征意義。它給我們的啟示在于為了實現(xiàn)某一崇高的目的,人們必須艱苦奮斗,長期堅持勇敢地戰(zhàn)勝一切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