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2000字

時間:2018-01-23 09:39: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讀后感#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2000字#】《了不起的蓋茨比》是英國語文學長河中第二優(yōu)秀的作品,那么你看過這么優(yōu)秀的嗎?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2000字【一】


  卡拉韋出生于美國中西部,后來到美國紐約學習經(jīng)營股票生意,并想以此發(fā)財。他住在長島,與故事的主人公蓋茨比為鄰,并與之交上了朋友。蓋茨比原名蓋茨,和卡拉韋一樣也來自中西部,他出身貧苦,但雄心勃勃,后因販賣私酒而暴富。他經(jīng)常在家舉辦大型豪華聚會,大宴賓客,以顯示其闊綽,目的是為了吸引五年前的戀人黛西并贏回她的芳心。五年前在蓋茨比服兵役時黛西曾是他的戀人,在蓋茨比去海外參加第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由于利欲熏心嫁給了出身于富豪家庭的紈绔子弟湯姆·布坎南。然而物欲和肉欲的滿足并沒能填補黛西精神上的空虛與貧乏。在卡拉韋的幫助下,與蓋茨比重逢后好像又舊情復燃。但黛西已不是原來的黛西,她不再是蓋茨比想象中的純情女孩,而是一個愚蠢、自私、庸俗、美麗的軀殼。蓋茨比的美麗舊夢終于被打碎了,但他還在做后的掙扎,仍對黛西抱有一絲幻想,以至遭遇了更加凄慘可悲的結局。后來黛西在酒后駕駛蓋茨比的車時軋死了湯姆的情婦,卻與湯姆一道密謀并殘忍地嫁禍于蓋茨比,導致死者的丈夫突然闖入蓋茨比家中并開槍打死了蓋茨比,然后自殺身亡,使蓋茨比終徹底成為自私而殘忍的黛西的犧牲品。


  喜歡《了不起的蓋茨比》的理由有很多:喜歡開頭那句父親的忠告:你在評論他人的時候,要記住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這樣優(yōu)越的條件。喜歡看著蓋茨比站在海邊遙望黛西家碼頭上的綠燈,喜歡看著他“以奇怪的方式伸出手臂”,喜歡那種驚奇和熱切;喜歡蓋茨比豪宅上徹夜不明的燈光,和從花園里隨風飄至的音樂和笑聲,那樣聲色犬馬,醉生夢死。以及蓋茨比躲在這一切繁華背后的孤獨和被壓抑的欲望。喜歡死后的那段人情冷暖,喜歡看著那輛來自另一個世界盡頭的汽車來到豪宅門口,卻沒有發(fā)現(xiàn)美好的宴會早已散場。也喜歡書中的語言、隱喻、講故事的方式,和精致卻縝密的結構。只有在反復閱讀之后,你才會發(fā)現(xiàn)原來書中的每個人不僅豐滿、獨立,而且在無形之中又被歸攏在情節(jié)的網(wǎng)羅里,成為情節(jié)的一部分。


  當我翻完《了不起的蓋茨比》的后一頁,我莫名其妙的回憶起一年前的一個秋夜閱讀果戈理《涅瓦大街》的情景,當我在涅瓦大街迷人的街燈和喧鬧的人群中目睹一個純真又孱弱的年輕人的激情被現(xiàn)實的荒謬徹底擊碎的時候,我感到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令我無處遁形,庇斯卡遼夫以其全部的生命追求一瞥而來愛情,但是迷人的姑娘卻變成了不可理喻的妓女,于是他對美的追求反而嘲諷般的把他推向了生命的盡頭。然后,我在那個有點慌張的夜晚里得出了一個結論:要放棄救人,因為不會有太多的人希望在藍色的天空下不斷的延展夢想,包括愛情在內,無奈的具有理想性質的向往與改變他人的試圖總會變得蒼白和荒謬。


  然而這種結論在《了不起的蓋茨比》面前重新變成了不可名狀的乏力與單調。在愛情面前,蓋茨比永遠是在等待,從他發(fā)現(xiàn)在碼頭盡頭黛茜的倩影還有她身后的那盞綠色的燈開始,他就陷入了堅毅但痛苦的守望,雖然這種守望在許多時候對于看似很聰明的人來說,簡直是愚不可及。當我們面對一個滿眼只有金錢但卻當著你的面柔情的說愛你的女孩該如何應對呢?更恐怖是,她并沒有逢場作戲,她真誠的眼神讓你無法回避你那什么也沒有的錢包時候,也許我們抱以回應的只能是尷尬的猜測與沉默了。但蓋茨比卻堅定的意識到,她是愛他的,只是他沒有錢。于是,蓋茨比的悲劇也就此開始上演。菲茨杰拉德也偉大的令我們有無數(shù)話需要表達卻也只好閉緊嘴巴,看著蓋茨比無可挽回的漸漸的倒在了后來他自己建造愛情幻想花園的后院中。


  準確的說,我們應該討厭的并不是那個物質主義女孩黛茜,與她對世態(tài)的冷漠與玩世不恭一起,她選擇了生活的安逸與平淡,盡管她不一定是達到了她選擇的初衷。有人說菲茨杰拉德向我們昭示了美國“爵士時代”充滿泡沫般的浮華現(xiàn)實中的幻像,然而我卻似乎只看到了蓋茨比在他那盛大的派對中,在那絢爛燈火照耀下的觥籌交錯中,在那無數(shù)富豪和耀眼明星互不相識的假惺惺的暢談中,緊張的向著大海方向涌動與生命逆流反叛的沖動,一股永遠等待的沖動,因為黛茜就在無視他已經(jīng)飛黃騰達的歲月的不遠的地方,與人談論著在丈夫有了情人之后的關于把世界看穿的真理。每天,蓋茨比都會在大海的邊緣向著這種等待發(fā)抖,不管夜色有多么溫柔,不管黛茜的身影離他多么的迫近,他能做的只是伴著他身后那閃耀的城堡式的豪宅,沉重的呼吸以及永恒的孤獨。


  終,只有蓋茨比的朋友尼克理解了他的等待。也許,應該說菲茨杰拉德理解了人群中的等待。雖然菲茨杰拉德隨后也把這種等待拋諸腦后,墜入不可遏制的失敗中,他終究沒有辦法化解掉等待那難言的孤苦與焦慮。但當蓋茨比荒唐的被手槍打死的一刻,他筆下的尼克傷感坐在了蓋茨比無數(shù)次去過的海灘上緬懷著那個久遠的,未知的世界。他理解了蓋茨比第認出了黛茜的碼頭后那奇妙的驚訝,也明白了蓋茨比之后在藍色草坪上等待黛茜靠岸的所有舉動,更重要的是,在他無限的悵惘中,蓋茨比的夢也已經(jīng)飄散,在依稀的人聲鼎沸的幻覺中,只有蓋茨比消逝于這個混沌的世界,留下的是逆水行舟后的倒退,還有他鎮(zhèn)定而緊張的等待愛情與夢幻的孩子一樣的眼神。


  尼克還回想起了青年時代那令人激動的返鄉(xiāng)的火車。我們有理由懷疑,蓋茨比并沒有在漫長的等待中回家,但那黃昏中聚集在幽暗車站上純真的問候與相互依戀,還有寒冬的黑夜里向奔馳的火車兩邊遠方無限伸展的所有歸鄉(xiāng)人的雪,就在蓋茨比死后似乎可以讓包括菲茨杰拉德在內的我們意識是到什么才是重要的。遺憾的是,雖然我們全部都聽見了“嚴寒的黑夜里雪車的鈴聲”,也都看見過“圣誕冬青花環(huán)被窗內的燈火映在雪地上的影子”,但是在經(jīng)過了許多年后,我們不會把它們與黛茜的碼頭后那令人心醉的綠色聯(lián)系起來,對蓋茨比和我們來說,黛茜真的那么重要嗎?對蓋茨比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對我們來說也一樣。


  正因為如此,我們都會站到了黛茜的一邊,而蓋茨比則會永久的站在我們的對岸,憂傷但并不哀怨的注視著等待的哀歌無盡的包圍古老的悲劇。我們都曾堅持過什么,也許已經(jīng)忘記,也許仍舊銘記卻無力實現(xiàn)。


  用了一周多的時間把這本書看了三遍,對于從來不看打著世界名著標簽的書的自己,對于已經(jīng)變得懶惰又惡俗的自己實屬不易。


  這僅僅是一個夢碎的故事,所有的情節(jié)所有的人物所有的跌宕也不過是為碼頭盡頭的那盞綠燈的熄滅鋪墊的。


  這本書讓我感到一種委屈。為我們自己。大人們稱我們是“浮躁的一代”。美國人稱為“迷惘的一代”。是的,他們大人們這么輕責我們。站在他們的高度,站在他們的世界。我們不是不想擁有夢想我們都曾為心中的一個夢努力過。只是它總是那么容易就被打破。


  我們唱“想回到過去”唱“追憶似水年華”,僅僅是在聲嘶力竭的堅守曾經(jīng)的夢想曾經(jīng)的自己,當發(fā)現(xiàn)在亂七八糟的世界這些堅持僅僅的垃圾的時候,我們只能選擇遺忘,用更垃圾的方式。沒有人看到我們的委屈,大人們只是在指責我們胸無大志不學無術無病呻吟,卻不想想我們生來就在這樣浮躁的世界。


  你們大人是從雖然艱苦卻單純美好的社會長大,你們曾經(jīng)的夢想僅僅是吃飽飯吃白面過年穿新衣,你們經(jīng)歷過夢想實現(xiàn)時自我肯定的滿足,而我們呢?生來就在已經(jīng)異化了的世界,你們讓我們不愁吃不愁穿從小順著我們的毛摸,我們擁有的夢想總是美好卻在復雜的世界里被人嘲笑踐踏。我們要想不成為廢材就要當英雄去改變這個已經(jīng)被你們損壞的世界,可我們和小時候的你們一樣,我們都不是天才,我們僅僅是貧窮的小蓋茨比。


  當世界已經(jīng)瘋狂,我們寸步難行,我們嚎叫,然后沉默,銷聲匿跡。我們不是不想擁有信仰。哈利路亞阿彌陀佛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chǎn)黨,我們周圍的大人們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信仰,卻還是冷嘲別人唾罵世界無奈于生活。我們在改革開放的新中國長大聽著文化*時的黑暗,卻不理解那紀錄片里人們臉上洋溢的真正的笑。課本里說人民在瘋狂的年代愚昧盲從,我們卻羨慕他們簡單的快樂,他們擁有信仰,他們只信仰毛主席,他們的信仰無人職責。你們說我們心靈空虛,你們說我們追求物質,你們說我們用金錢評價一切。


  我們的夢想被拎出來鞭笞再活活殲滅,我們追求被次證明是愚蠢的兒戲,我們的信仰換了又換卻仍舊被*踐踏,我們想單純的愛上一件東西一個人一個世界,卻總被漫天的垃圾漫天的鈔票一巴掌扇到心靈深處。


  我們沒做錯什么卻一直在被指責,這么久了我們都覺得自己有罪,自己什么都不是,我們看看天空想想流浪無事憤青,到頭來還要貓著腰低下頭贖我們不知道的原罪,


  我們不是沒有責任心,我們沒有逃我們還在努力,蓋茨比死去了,我們還在。我們有自己的個性,所以我們不大喊“可憐可憐我們吧”,但我們一直在述說,我們僅僅是要一些理解一些肯定。


  所以,請不要無視,請不要鄙視。


  回頭仔細想想,我們原來并不脆弱,我們很堅強。堅強的讓人心酸,我們是在用什么堅強?為了我們愛的人吧,為了我們等待的什么東西吧,為了我們心底那對幸福的悄悄信念吧。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2000字【二】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一本在上文學上懷有美國夢的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作品,菲茨杰拉德認為他自己與眾不同,與他的父母也不同,甚至不認為自己是父母的兒子,他擁有來自于柏拉圖式的自我觀念。


  在這篇文章中,主人公即蓋茨比就是一種自認為與眾不同的人,他同樣擁有柏拉圖式的愛情觀。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之子,他認為自己應為上帝的事業(yè)效勞,他追求一種博大的,世俗的,虛飾的美,顯然他把自己想象成為基督一樣的人物。十七歲的他決定改名,由原來的詹姆斯蓋茨改為杰伊蓋茨比,據(jù)說杰伊蓋茨比是英語Jesus,God--sboy發(fā)音的變體。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從他改名那一刻起,他開始追求所謂的美和善,也就開始了他的人生悲劇。他把黛西布坎南視為他追求的那種美的化身。當他見到她時,他知道她已經(jīng)把他的理想與他的生命氣息結合在一起了。他知道他的心要與上帝的心一樣,必須專一,絕不可馳心旁騖。當他第親吻她時,她就像一朵鮮花一樣為他綻放,于是這個理想的化身就完成了。在黛西身上,蓋茨比的夢想變得有血有肉。他企求與黛西聯(lián)袂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但是,黛西根本無力擔任這個角色。她不過是一個一項了為人生高目標的資產(chǎn)階級小姐,沒有思想,沒有情操,淺薄虛假,百無聊賴,無所事事。她絕不可能為實現(xiàn)蓋茨比自己的夢想去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而蓋茨比自己當然不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他的想法太過虛幻。他和黛西的丈夫湯姆布坎南都擁有財富,兩人的不同之處是他至少用他的財富去追求一種美,并竭盡全力去得到它。然而,他沒有贏得它,后,喬治威爾遜,也就是湯姆的情婦的丈夫在黛西夫婦的合謀和挑唆下殺死了蓋茨比。他的夢想徹底破滅了。蓋茨比的失敗就其根本原因是他做的那個美國夢已過時了,他所處的年代夢想成真的機會已經(jīng)微乎其微。


  對于書中的人物印象深的是蓋茨比、尼克、黛茜、湯姆、以及威爾遜。蓋茨比,本書的主人公,有理想,肯努力,能忍受,敢愛不敢恨,總是將一切想象的過于美好,終悲劇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不過我想他是成功的,因為直到死他似乎也沒有意識到黛茜的背叛,帶著對黛茜的愛離去,也算是美滿。蓋茨比了不起不在堅守一份愛情,而在于在那樣一個時代仍能堅守對未來,對一個我們的憧憬。誰說菲茨杰拉德這本小說的主題是美國夢的覆滅?我看恰恰相反。蓋茨比見到黛西那一瞬,慌亂中強自鎮(zhèn)定,雨水順臉頰滑落,愈加分明的棱角卻不掩深情。第,感受到這個故事的真實。文中的另一個主人公黛茜,精致美麗得像是個瓷娃娃。在我看來,黛茜是一個符號,是美麗和軟弱的符號,也是金錢和情欲的符號。她是蓋茨比的一個虛無的未來的主人,也是蓋茨比在五年中抽象化了的夢,男人們取悅她,愛她,討好她,蓋茨比用奢華的舞會吸引她,而她只是個被蓋茨比多年來高估的一個神化了的女人,按照很多人的說法,她是一個人形的美國夢。黛茜,一個典型的物質女,因為物質,放棄了自己的愛情。在物質的驅動下又將其重拾了起來。然后在犯罪的恐懼下又再次的放棄,完結了蓋茨比的悲劇人生。不知道當來生再見到蓋茨比,會是怎樣的一種心情,她又會因為什么而再次愛上蓋茨比,當然,如果有來生。湯姆,一個典型強勢暴虐,用情不專之人。因為愛,應該是嫉妒而成為蓋茨比悲劇導演者。威爾遜,或許是書中悲劇的人物,無錢,無地位,工作不努力。渾渾噩噩之下連老婆出軌也不知道,直到后被人利用,結束了別人的生命,同時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觀其一生做過的一件成功事就是把老婆騙到了手。尼克,整個過程的見證者,也是后的承擔者,承擔著這個冷漠的世界。


  我自己為蓋茨比感到惋惜,他如此專一,但終被自己喜歡的女子所害。當然他有些地方是值得稱贊的。他能夠把愛情看得很美,而沒有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把愛情和利益聯(lián)系起來。不過他確實被自己的理想所誤導,他沒有看清時間與場合,他不該在心儀人已婚后還對過去美好回憶戀戀不舍。而黛西這個人太愛慕虛榮,太過于貪心。從某種程度上講,蓋茨比終的下場跟她有很大的關系。


  人必須要有夢想,它激勵著我們步步向前,但是卻不能活在美夢之中。


  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有感2000字【三】


  這是一個曾經(jīng)以為幾乎不可能抓不住,未料,它早已因為時間,或者是命運,逃脫了我們的追求之手的夢。


  菲茨杰拉德借用尼克的眼睛,旁觀了蓋茨比從滿懷憧憬地追夢,一步步愈靠愈近,卻在快要觸到的時候突然間像泡沫一樣應槍聲而碎的過程。如其書名所述,蓋茨比的確是了不起的。他出身卑微,靠欺騙贏得大家小姐的芳心,然后憑著他的努力和敢賭的膽量兌現(xiàn)了他的謊言。即便聽到那些每周來他家赴宴的世俗之流肆無忌憚地傳播有關他的蜚語,蓋茨比也毫不在乎的繼續(xù)款待他們,而僅僅反駁不相信他曾就讀于牛津的懷疑者。他的確不必在意,因為他的財富足以掩瞞不夠光鮮的過去。


  然而,了不起的蓋茨比似乎注定不是屬于這個污濁勢力的上層社會的人。不得不說,他很幼稚,幼稚到把別人早已忘懷的夢一年又一年地還藏在心里。


  文本中隨處可見蓋茨比對黛西的一片癡心。但我并不認為他是真的如此迷戀黛西這個人。他不過在潛意識里認定了自己迷戀黛西。在他獲得財富之前,“黛西”意味著它曾經(jīng)被上層社會接納的“輝煌歷史”。這段美好的經(jīng)歷刺激他不擇手段去賺錢,奮力躋身上流。他成功的每一步都在為他心中名為黛西的雕塑添磚加瓦。不知不覺地,“黛西”的分量變得巨大,大到成為他的精神支柱。即使在蓋茨比揚名立萬之后,他也只能習慣性地把這個夢做下去。可以說,在他日復一日的幻想中,“黛西”已被抽象成他所渴望的一切的美好。她是火,她是光,她是他奮斗一生的意義。


  其實毋庸置疑,這個夢早就死去了。只是蓋茨比太忠于后一點零星的希望之火,所以才無暇記起這個現(xiàn)實,繼續(xù)執(zhí)著地企圖撲向火焰的光明,卻不幸地——其實又是注定的,奔赴死亡。


  在這場鬧劇中,知曉真相的就是“我”了。尼克本是生活平淡而隨性的普通人。意外地,他成了富商鄰居后的“好友”。這件事與他并不相關,他不過是因一點沾親帶故的聯(lián)系而牽扯進來。尼克充當了一個清醒的旁觀者的角色。當主角們紛紛失去了一些東西然后沿截然不同的軌跡開始新的人生,唯獨他的軌道固定不變。仿佛一切清零般續(xù)著之前的生活走下去,不過是交的新女友又沒了,而他依舊不悲不喜地無所謂著。


  或許,尼克是你也是我。無論從性格還是才能上來說都乏善可稱。他不是什么攪動大局的角色,而僅僅見證著別人的風起云涌。然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繼續(xù)循規(guī)蹈矩的生活。


  但我總覺得,這樣是不夠的。


  生命只有,就當令它艷如花卉,既美麗,就放手追逐夢想。哪怕明知是愚蠢的無所濟事的撲火,至少好過一輩子像工蟻般重復周遭其他人的動作:于己,找不出記憶可回望;于他人,亦無存在感可言,就像從來沒活過一樣。


  蓋茨比每晚在岸邊望見的點點燈火給他堅持的力量,他眼里容不下其他的光亮,只知道奮力振羽飛向對岸。可惜,蓋茨比這種沉重的感情不是追求世俗愛情和歡愉的黛西所能承受和理解的。起初,她以為找回了從前眾星捧月的青春韶華,歡快地沉浸在蓋茨比的愛中。但是,在湯姆和蓋茨比二人的嚴加追問下,黛西重又變得搖擺不定。她可能愛過他們兩個,又或許誰都沒愛過。她只想享受被寵愛的浪漫,不愿承擔任何責任和麻煩,也不想做令人頭疼的選擇。她的世界里,自己才是重要的。所以就算撞死了湯姆的情婦,又間接害蓋茨比命喪槍下,她也終究沒有站出來說出真相。黛西未必是個小人,但一味逃避的行為證明,她是一個自私的“懦夫”?煞踩苏l又不是如此呢?只識目前寸光,在對價格的權衡比較中蹉跎一生,就此失去價值。


  作者在開頭就為這部小說做了總結:“蓋茨比本人到頭來倒是無可厚非的,使我對人們短暫的悲哀和片刻的歡欣暫時喪失興趣的,卻是那些吞噬蓋茨比心靈的東西,是在他的幻夢消逝后跟蹤而來的惡濁的灰塵。”蓋茨比是悲哀的。不是因為他的夢的破碎,是因為作者所說的那些“惡濁的灰塵”。他的豪宅始終那么熱鬧,卻又始終是空虛的。人們徹夜歌舞喧嘩,但并不認識坐在角落的主人蓋茨比。盡管他身邊從來不缺不請自來的客人,可他又實實在在是孑然一身。連他的同伙也想盡辦法推辭不去他的葬禮,難怪那個睡在圖書館的怪人亦會感到詫異。蓋茨比結交甚廣,卻沒有真正的朋友和真正愛他的人。但,不知道為什么,我覺得他不會在意這些。他忙碌一生的所得向黛西炫耀過,他心中的光芒磅礴地迸發(fā)過。后在他失望地苦等黛西不得時喪命,倒也避免了徹底的絕望。這樣也就夠了。在我看來,蓋茨比在失敗的結局下或許已算達成了他的愿望。


  火光終究熄滅了。燃燒殘留的灰燼掩蓋大地。不要緊,蓋茨比本就不是惡濁世界的火光所能照亮的。撲火,在于撲之前喜悅的一瞬,而不是接近后的失落。如今,他在這灰燼上起舞,同情地俯視著腳下的世俗人間。他渾身煥發(fā)著耀目光芒,我知道,那是會做夢的人才會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