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 #《托爾斯泰傳》的讀后感800字#】以下是無憂口岸網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托爾斯泰傳》讀后感800字范文,僅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托爾斯泰是俄國著名的作家,思想家,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偉大的文學家。他被稱頌為具有“最清醒的現實主義”的“天才藝術家”。
可是,托爾斯泰兩歲喪母,九歲喪父。青少年時代的托爾斯泰,不僅常為思想苦惱,還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絕望。
1851年,托爾斯泰來到高加索,群山環(huán)抱的清明環(huán)境才使他紛亂的大腦清醒過來。第二年,他創(chuàng)作出了《童年》、《少年》、《青年》和《一個地主的早晨》等優(yōu)秀作品。1862年托爾斯泰結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創(chuàng)作出了震動19世紀整個小說界的巨著:《戰(zhàn)爭與和平》與《安娜?心崮取贰5,托爾斯泰是苦惱的:他本人擁有地位和財富,但他時常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難安;他同情下層民眾,又對他們缺乏信心。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獨的。八十二歲的時候,他選擇了出走,并病死于一個小火車站上。
列夫托爾斯泰,一個世界文豪,文壇泰斗。作者一開始就直接描寫了列夫托爾斯泰的容貌,全文用了很大的篇幅寫出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相平平甚至是“長相粗略”“丑陋可恨”。但也正是一張這樣“平淡無光”的臉下面,是“永遠流浪的天才的靈魂”,寫出了千古流傳的世界名著!
第一自然段作者詳細的描寫了他的須發(fā),把他的須發(fā)比作“植被”,眉毛比作“樹根”,頭發(fā)比作“泡沫”,大胡子比作“滔滔白浪”。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列夫托爾斯泰臉上“茂盛”的毛發(fā)!從第六自然段開始,作者有重點描寫了列夫托爾斯泰那雙灰色的眼睛里射出的犀利目光。
作者是通過客人對列夫托爾斯泰的看法,側面反襯了列夫托爾斯泰的眼睛,那雙睿智的眼睛,可以看透一切*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