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涂在機讀卡上,本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慰藉(jí)干癟(biě)曝曬(pù)給予(jǐ)
B.跬步(kuǐ)蛟龍(jiāo)怪癖(pì)瞠目結(jié)舌(chēng)
C.赭(zhě)色誑(kuáng)語餓殍(piǎo)自怨自艾(ài)
D.戕害(qiāng)摭(zhí)拾什剎(chà)海恣(zì)意妄為
。、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只是隔著窗子,看漂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數(shù)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
B.花草是種費錢的玩藝,可是北平的“花草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
C.六只小狼喜氣洋洋地搖著尾巴,嘻戲地攪在一起,在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動和互相碰撞。
D.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zhàn)勝死亡的年青,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1)為獲得真正的教養(yǎng)可以走不同的道路。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就是逐漸地和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2)很少看見人,除了隔著玻璃窗向我們嘰里哇啦說些法語的公園游客。
(3)西地平線上那一輪胭脂色的物什,終于從我們的眼前魔術(shù)般地了。
A.熟悉偶然消逝B.熟悉偶爾消失
C.熟習偶爾消失D.熟習偶然消逝
4、下列語句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保護動物,已不是人們陌生的話題。人類的發(fā)展,也早已達到可以把其他動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們命運的程度,但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時候,人類真正考慮過動物和人在生命意義上的平等嗎?
、倮匣⒎卦谖枧_上表演②勇于實驗的動物為科學獻身
、弁米有‰u成為孩子們的玩物④耕作的動物在田間地頭勞作
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②④③①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安土重遷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區(qū)的人們也樂意告別家鄉(xiāng),外出闖蕩一番。
B.世界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者都敞開著,誰也不必對它收藏之豐富而望洋興嘆,因為問題不在于數(shù)量。
C..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謝落日,它讓我看見了他們遠去的背影,它把世間駭人聽聞的一幕展示給我。
D.我曾因干旱,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呀!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國慶長假期間,為了確保將旅客送達目的地,我市長途汽車運輸公司的200多輛汽車、300多名工作人員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
B.聽說博士村官潘汪聰要給大家講農(nóng)技課,大家興致很高,還沒到時間,村委會會議室就擠滿了很多村民來聽課,場面好不熱鬧。
C.近一段時間,中科院以及北大、清華等紛紛出臺自己的學術(shù)戒律,力圖在學術(shù)*成風的情況下,廓清彌漫在學術(shù)及科研領(lǐng)域的道德迷霧。
D.許多世界經(jīng)典名著對我們現(xiàn)在的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
7、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有錯誤的一項是()
A.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B.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
C、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D、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8、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永州八記”是他山水散文的代表作。
B.《江南的冬景》作者郁達夫,浙江人,中國現(xiàn)代作家,代表作品有《沉淪》、《故都的秋》、《屐痕處處》等。
C.赫爾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國人,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
D.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其詞開豪放一派。
9.閱讀下面這首現(xiàn)代詩,選出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既然
徐敬亞
既然/前,不見岸/后,也遠離了岸/既然/腳下踏著波瀾/又注定終生戀著波瀾/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既然/與彼岸尚遠/隔一海蒼天/那么,便把一生交給海吧/交給前方?jīng)]有標出的航線!
A.詩人認為人生如前也無岸,后也無岸的大海。而且,能給人以暫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連航標線也沒有了。詩的開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與艱險。
B.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詩人給了我們答案。這首詩不僅體現(xiàn)了詩人自己的人生體驗,而且也體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本身的宏觀的、哲理的思考。
C.四個“既然”組成排比句式,音節(jié)和諧自然,意象鮮明、具體。如“岸”指目標,“波瀾”指生活的坎坷、艱險等。
D.這首詩和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一樣,同樣是站在人生和歷史的長河中,同樣是站在自身的人生體驗的角度來審視世界,確立了同樣的生活態(tài)度。
10、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則知明而行無過矣。B.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C.舉匏尊以相屬。D.蒼然暮色,自遠而至。
11、下列加點字的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項是()
A.小學而大遺入深林,窮回溪
B.泣孤舟之嫠婦中軍置酒飲歸客
C.糞土當年萬戶侯吾從而師之
D.西望夏口,東望武昌日與其徒上高山
12、下列文言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而又何羨乎B.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D.月出于東山之上
閱讀《勸學》和《師說》中的選段,完成下列13—15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佥涶R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ā稁熣f》)
13.下列文言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低于)
B.而聞?wù)哒茫ㄇ宄┦看蠓蛑澹悾?/p>
C.而恥學于師(以……為恥)而絕江河(橫渡)
D.吾嘗跂而望矣(踮起腳后跟)或師焉,或不焉(或者)
14、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B.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小學而大遺
C.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其可怪也與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善假于物也。
15、下列對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從師學習時,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的不恥相師作對比,無意中流露出了對底層勞動者的輕視。
B.韓愈認為“句讀之師”與“傳道解惑之師”是有區(qū)別的,從師而學則前者“小”而后者“大”。
C.《勸學》選段中用比喻論證論述了要學習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師說》選文中用了對比論證論述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現(xiàn)象和原因。
D.荀子認為學習者要“善假于物”,韓愈強調(diào)要“從師而學”,從某種意義上講,“從師而學”也是一種“善假于物”。
二、文言文閱讀:完成16~19題,共13分。(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16.給加點字注音(每空0.5分,共2分)
愀然()山川相繆()舳艫千里()須臾()
。保罚忉尲狱c字的含義(每題1分,共4分)
正襟危坐順流而東也
固一世之雄也舉匏尊以相屬
。保福g下列各句(共5分)
、艣r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3分)
、萍尿蒡鲇谔斓,渺滄海之一粟。(2分)
。保梗爬ㄟ@段文字的主旨。(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完成20~22題,共7分。(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
當人類還未有家的意識與家的形式之前,祖先們是在幾乎無休止的遷徙中生活的。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總是看見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動物大遷徙的宏大場面:它們不停地奔跑著,翻過一道道山,穿過一片片戈壁灘,游過一條條河流,其間,不時遭到猛獸的襲擊與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攔與艱險,也不能阻擋這聲勢浩大、撼動人心的遷徙。前方在召喚著它們,它們只有奮蹄挺進。其實,人類的祖先也在這遷徙中度過了漫長的光陰。
后來,人類有了家。然而,先前的習性與*依然沒有寂滅。人還得離家,甚至是遠行。
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fā)展自己。它總在*著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nèi)心總在吶喊:走啊走!
離家也許是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他必須走,遠走高飛。因此,人類自有歷史,便留下了無數(shù)逃離家園,結(jié)伴上路,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tài)。他們仿佛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著。
20.“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一句中加粗的“或”和“和”字,在表意方面的作用有什么區(qū)別?(2分)
21.這幾段文字是圍繞“”一句進行敘述和闡析的。(1分)
22.這幾段文字從四個方面論述了離家的原因,這四個方面的原因是(4分):
(1)(2)(3)(4)
四、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23~26題。(10分)
青春之門
趙東
、傥沂且粋喜歡在人家門前徘徊的孩子,無意間看見的小花貓或藍風鈴什么的,都會引逗得我在人家門口默默地望上半天。我的一雙眼睛以外永遠是一扇門,把自己內(nèi)心世界與外面的大世界隔絕開來,于是心中就總是醞釀著孩提時代的那種*,于是眼睛就總是貪婪地向門外張望。
、趶那耙恢闭J為那扇門很大,大得連風雨都推不動。那時門里只有爸爸、媽媽、姐姐和玩具熊,一本舊舊的連環(huán)畫早就翻爛了;;一段關(guān)于公主與巫婆的故事早就聽膩了……可門卻關(guān)得那么嚴,我出不去。只好經(jīng)常站在窗前,夏天看窗外的白鷺在云里鉆來鉆去,心兒便也插上翅膀飛出大門;冬天在窗花上模仿各種野獸在雪地中的腳印,每一串腳印都跳到了門外……懂事的時候,我就試圖接近那扇門,有時間就與它培養(yǎng)感情,跟它說話,給它唱歌,向它做鬼臉兒……可是不論我怎樣討好,它都不理我,它離我好遠呵!
、酆髞,我可能是長大了,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扇門竟訇然地向我敞開了。我一下子仿佛置身于另一個清新的世界。跑呵跳呵,朋友也多起來,調(diào)皮的鳥,溢香的花,青翠的山,幽藍的湖,還有伙伴的友情,對知識的求索,對異性那種神秘而*的愛慕……排山倒海地向我推來。穿越過一段時間的隧道,我終于跨過了這扇既陌生又熟悉的大門。
、苡尚∧泻⒀杆匍L成個小伙子,這不能不算是大自然對自己的慷慨。那扇絢麗芬芳的五彩門已經(jīng)被丟在身后了,喜歡在門前徘徊的我,突然像失去了什么,周圍是一片空蒙寂寥,于是便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孤獨。總想把甜密和痛苦都揉進夢里,讓一個清麗修長的身影夜夜光著腳熨干我潮濕的情緒:總想把靜謐和騷動都捏進指縫,讓一個綿軟的笑時時瞇著眼流入我荒涼的田野。
、葸@就是我所踏上的青春的階梯嗎?這樣的年齡悄悄地來了,這樣的季節(jié)悄悄地來了,誰也無法拒絕,誰也無法回避。青春的門應(yīng)該是屬于詩的,它不僅奔流著執(zhí)著的血漿,還燃燒著熱情的生命。清晨,我在它的呼喚中醒來;夜晚,我在它的撫慰中睡去;僅僅是在短暫的瞬間,我便迎來了青春之門,我便告別了青春之門,向人生的又一新領(lǐng)域奮力攀登。僅僅是在短短的路途中,便留下了一生中多多的回憶……
、尴胪O聛砩钋榈某龄弦环,怎奈行駛的船卻沒有鐵錨;想回過頭去重溫舊夢,怎轉(zhuǎn)身后早沒有了歸途。因為時間的鐘擺一刻也不曾停頓過,所以使命便賦予我們將在洶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顛簸。
、呱皇且粡堄肋h旋轉(zhuǎn)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容顏。愛情是一個永恒的故事,從冬說到夏,從綠說到黃;步履是一個載著命運的輕舟,由南駛向北,又由近駛向遠……你看到那陽光明媚,金色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映在詩詞中的不分明是一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門么?
⑧人生就像是小姑娘跳方格格一樣,無論愿不愿,都必須跨過這一扇又一扇莊嚴的大門。
23、根據(jù)語句特點,在第②段橫線上寫一句符合語境的話。(2分)
24、這篇抒情散文以“青春之門”為題,卻從孩提生活入手,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2分)
25、作者在抒發(fā)自己對青春的體悟時,緊扣“迎來”和“告別”兩個階段交替組織材料,抒發(fā)情感,結(jié)合③④兩段,分析作者在這兩個階段中所抒發(fā)的主要感受是什么?(4分)
26、在第⑦自然段中,作者說“青春也不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容顏”,結(jié)合上下文,說說這個比喻的含義和用意。(2分)
五、積累與運用:完成27~29題,共10分。(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27.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功在不舍。
(3),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4)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
之無禁,用之不竭。
28.閱讀下面一段話,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在橫線上填入恰當?shù)脑。(不超過30個字,4分)
有三個能說會道的人,一個是廚師,一個是裁縫,一個是船夫。一家兄弟分家,請這三人去“說和”,這三人先在廚師家碰頭。廚師說:“咱們?nèi)チ艘院笠斓稊貋y麻,別鍋呀碗呀攪不清!辈每p說:“我們辦事情不能偏,針要過去,線也得過去才行!焙,船夫說:
六、作文(30分)
有這樣一種聲音,會讓你覺得是耳邊輕柔的呼喚,低聲的訴說;有這樣一種聲音,沒有多余的技巧,卻能喚起你靈魂深處的良知和責任;有這樣一種聲音,會讓你卸去疲憊,會帶你走到過往的回憶中;有這樣一種聲音,會帶給你心靈的震顫,會讓你心中充滿感動……
請以“有這樣一種聲音”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700字。
桐鄉(xiāng)一中2010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測試高一語文
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一、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涂在機讀卡上,本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二、文言文閱讀:完成16~19題,共13分。
16.給加點注音(每空0.5分,共2分)
愀然(qiǎo)山川相繆(liáo)舳艫千里(zhú)須臾(yú)
。保罚忉尲狱c字(每題1分,共4分)
危:端正東:向東進發(fā)固本來屬:勸酒
18.翻譯下列各句(共5分)
、艣r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3分)
何況我與你只是在江州之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把麋鹿當做朋友。
【評分說明:“漁”、“樵”1分,“侶”、“友”1分,全句順暢1分】
⑵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2分)
在天地之間寄托像蜉蝣一樣短暫的生命,渺小得如同大海里的一粒粟。(或“如同蜉蝣置身于廣闊的天地中,像滄海中的一粒小米那樣渺小”。)
【評分說明:“渺”1分,全句順暢1分】
。保梗爬ㄟ@段文字的主旨。(2分)
懷古傷時,借“客”之口流露了一種人生短促無常、消極虛無的感慨。三、現(xiàn)代文閱讀:完成20~22題,共7分。
20.(2分)“或”字表示選擇,指“心”和“身”中有一個“受家的壓迫”;
“和”字表示兼有,指“心’’和‘‘身’’二者同時“受家的壓迫”。
21.(1分)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
22.(4分):
(1)人類的祖先一直在無休止的遷徙中生活,人有離家遠行的習性。
(2)外面的世界時時在*著人們,人在外面的世界中會獲得生命的滿足。
(3)由于種種原因,由于外在的壓迫,人不得不離家。
(4)人的理想決定著人要不斷向前走。
四、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23~26題。(10分)
23、(2分)一首催人入夢的童謠早就唱厭了
24、(2分)為下文做鋪墊,為“青春之門”營造一種神秘氣氛。(或:寫孩
提時對青春的向往和迷惘,能引發(fā)讀者對“青春之門”的認知愿望。)(意思對即可)
25、(4分)①突然打開的青春之門向“我”展現(xiàn)了一個絢麗多彩的清新世
界,使“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甜蜜和騷動;
、谇啻喝绱硕虝,當“我”跨過那扇“五彩門”以后,感到深深的失落,內(nèi)
心充滿了無奈和孤獨。(以上答案意思對即可)
26、(2分)這個比喻的含義在于,青春是人生美好、值得珍惜的一段
時光,它非常短暫。作者用這個比喻的用意是,告誡青年人要格外珍惜時光,
因為它一旦消逝,將永不再現(xiàn)。(意思對即可)
六、作文(30分)[注:作文寫在背面]
【二】
第Ⅰ卷閱讀
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詩歌是生活的審美超越
郭國昌
古人云:“詩言志”。也就是說,詩歌是表達人的內(nèi)心情感的。盡管胡適、陳獨秀等人倡導“文學革命”時對古典詩歌進行了大力否定,但是他們并沒有完全拋棄那些可以超越時代的具有普遍意義的詩歌觀念。即使在現(xiàn)代詩歌受到人們廣泛質(zhì)疑的今天,“詩歌是人的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的看法恐怕還是具有合理性的。然而,詩歌所表達的“內(nèi)心情感”是從哪兒來的呢?艾青說:“生活是藝術(shù)所以生長的肥沃的土壤,思想與情感必須在它的底層蔓延自己的根須。”只要翻開郭沫若、聞一多、徐志摩、馮至、戴望舒、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的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但這并不是說只要生活著就會有新的詩歌情緒發(fā)生。詩人不但要生活著,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廣度,更有深度。詩人的生活范圍不應(yīng)當只局限在個人的小圈子里,而應(yīng)該面向廣闊的社會生活,與普通大眾生活在一起,進入到他們的精神世界里去。胡風說:“詩歌是發(fā)自作者對于現(xiàn)實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義者才能夠成為藝術(shù)至上主義者!逼鋵崳瑢τ谡嬲脑娙藖碚f,生活與藝術(shù)是統(tǒng)一的,詩歌的情緒蘊藏在身后的生活土壤中。詩人應(yīng)當經(jīng)常地詢問自己:“我被生活感動過嗎?”如果生活感動了詩人,這表明詩人是在以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著,是在真正體驗著普通大眾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動的世界里,詩人所獲得的詩歌情緒才會是真誠的,包含了人類普通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純粹是一種封閉孤獨的自我情緒的宣泄。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產(chǎn)生的情緒和感受并不能全部進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中。因為,文學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一種審美選擇的過程,是一種情緒升華的過程。詩歌的創(chuàng)作需要飽滿的情感。讀郭沫若的詩,我們感受到的是詩人渴望民族新生的期盼;讀艾青的詩,我們感受到的是詩人面對民族抗爭的悲壯;讀穆旦的詩,我們感受到的是個體生命在艱難境遇中的痛苦。然而,進入詩歌中的情感必須是以真善美為核心的。像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現(xiàn)代詩人的詩歌之所以能夠感動讀者,就是因為他們作品中的情緒和感受是經(jīng)過了詩人的審美超越的。
古人云:“在心為志,發(fā)口為言,言之美者為文,文之美者為詩!痹姼鑴(chuàng)作中的審美超越也是一個語言的選擇過程!拔逅摹毙挛膶W革命以后,口語化成為現(xiàn)代漢詩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向。然而,日常口語成為詩歌的語言,必須是經(jīng)過詩人的審美加工的,是詩意化的口語。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闭窃娙送ㄟ^詩化的日常生活語言和意象的排列與組合,表達了自己獨特的人生體驗和情緒。托爾斯泰說過,一個高明的作家“并不在于知道他用什么語言寫什么,而在于知道不需要用什么語言寫什么!碑斘覀兊脑娙艘仓肋@樣做的時候,現(xiàn)代漢詩的口語化也就不會成為一個廣受人們爭議的問題了。
1、根據(jù)文意,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詩歌是人的內(nèi)心情感的表達”這一觀點,在當今應(yīng)該還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雖然有人對現(xiàn)代漢詩抱有質(zhì)疑的態(tài)度。
B.生活與藝術(shù)是統(tǒng)一的,詩人只要與普通大眾在一起生活,獲得的就會是真誠的詩歌情緒,而不是封閉孤獨的自我情緒。
C.真正的詩人,其詩歌的情感都是來自現(xiàn)實社會生活,來自對普通大眾人生的真正體驗。
D.口語化是現(xiàn)代漢詩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趨向,但進入詩歌的日常口語必須是經(jīng)過詩人的審美加工的,是詩意化的。
2、第①和第③自然段中,分別舉郭沫若、艾青、穆旦等人的作品為例,其作用是()A.論述了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的觀點。
B.論述了詩歌的創(chuàng)作需要飽滿的情感,詩歌中的情感必須是以真善美為核心的觀點。
C.前者論述了詩歌的創(chuàng)作需要飽滿的情感,詩歌中的情感必須是以真善美為核心的觀點。后者論述了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的觀點。
D.分別論述了詩歌所表達的情感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有密切聯(lián)系,以及詩歌的創(chuàng)作所需要的飽滿的情感,必須是以真善美為核心的觀點。
3、對“詩歌是生活的審美超越”一句理解得準確的一項是()
A.詩歌創(chuàng)作中,從現(xiàn)實生活中獲得的情緒和感受必須以真善美為核心進行選擇和升華才能夠感動讀者。
B.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從現(xiàn)實生活中獲得的情緒和感受必須以真善美為核心進行選擇和升華才能夠感動讀者,日常生活口語也必須是經(jīng)過詩人進行選擇和審美加工才成為詩歌的語言。
C.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日常生活口語也必須是經(jīng)過詩人進行選擇和審美加工才成為詩歌的語言。
D.詩人要以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生活著,真正體驗著普通大眾的人生,從而獲得包含人類普通精神追求的自我情緒,并以真善美為核心對其進行選擇和升華,才能夠感動讀者。
二、(28分,4-7題每題2分)
。ㄒ唬┪难晕拈喿x,完成4—9題(18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問題。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下,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愿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于前!鼻赝踔^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zhí)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時,侍醫(y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chuàng)。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堅:堅固,鋒利
B.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揕:刺
C.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度:常態(tài),氣度
D.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寬恕,原諒
5、下列各句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以亂易整,不武
B.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C.若不闕秦,將焉取之且焉置土石
D.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
6、下列各句中的加點詞與“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中的“箕”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B.秋毫不敢有所近
C.且君嘗為晉君賜矣D.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7、下列有關(guān)文段內(nèi)容的解說,不準確的一項是()
A.這是文章的*、結(jié)局部分,重點描述了荊軻廷刺秦王的場景,刻畫了荊軻臨危不懼、奮不顧身的英勇形象。
B.文段一開始寫秦武陽色變振恐,是為了顯示秦廷的森嚴和始皇的威武,這一“色變振恐”與荊軻的“顧笑”形成鮮明的對比。
C.荊軻“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正是前文荊軻對樊於期將軍所說的刺殺設(shè)想的實施,此處印證了荊軻計劃的合理性。
D.由于刺殺是在倉促之間出現(xiàn)的,秦廷上下反應(yīng)遲鈍:秦王惶恐到拔不出劍的地步,大臣們也都目瞪口呆,束手待斃。
8、翻譯下列句子(6分)
。1)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譯文】。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譯文】。
9、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強調(diào)把握時機,進行啟發(fā)式教學,請翻譯下面《論語•述而》中的一段話:(4分)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文】。
(二)詩歌閱讀(4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問題。
昭君怨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
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
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10、這首詞吟詠的對象是什么?表現(xiàn)了詞人什么情懷?
答:
。ㄈ┟悦淠瑢懀6分)
1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有錯別字不得分)
(1),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沁園春•長沙》)
。2)滿載一船星輝,。《再別康橋》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4)大行不顧細謹,_____!而欓T宴》
(5),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肚G軻刺秦王》
。6)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論語》)
三、(15分)
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2-15題。
西南聯(lián)大有許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師沈從文先生的好朋友。
金先生的樣子有點怪。他常年戴著一頂呢帽,進教室也不脫下。每一學年開始,給新的一班學生上課,他的第一句話總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對你們不尊重,請原諒!彼髞砼淞艘桓毖坨R,這副眼鏡一只的鏡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這就更怪了。后來在美國講學期間把眼睛治好了。眼睛好一些了,眼鏡也換了,但那微微仰著腦袋的姿態(tài)一直還沒有改變。他身材相當高大,經(jīng)常穿一件煙草*的麂皮夾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圍一條很長的駝色的羊絨圍巾。除了體育教員,教授里穿夾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個人。他的眼神即使是到美國治了后也還是不大好,走起路來有點深一腳淺一腳。他就這樣穿著黃夾克,微仰著腦袋,深一腳淺一腳地在聯(lián)大新校舍的一條土路上走著。
金先生上課有時要提問,那么多的學生,他不能都叫得上名字來,——聯(lián)大是沒有點名冊的,他有時一上課就宣布:“今天,穿紅毛衣的女同學回答問題。”于是所有穿紅衣的女同學就都有點緊張,又有點興奮。那時聯(lián)大女生在藍陰丹士林旗袍外面套一件紅毛衣成了一種風氣。穿藍毛衣、黃毛衣的極少。問題回答得流利清楚,也是件出風頭的事。金先生很注意地聽著,完了,說:“Yes!請坐!”
學生也可以提出問題,請金先生解答。學生提的問題深淺不一,金先生有問必答,很耐心。有一個華僑同學叫林國達,操廣東普通話,愛提問題,問題大都奇奇怪怪。他大概覺得邏輯這門學問是挺“玄”的,應(yīng)該提點怪問題。有他又站起來提了一個怪問題,金先生想了一想,說:“林國達同學,我問你一個問題:‘Mr.林國達isperpenticulartotheblackboard(林國達君垂直于黑板),’這什么意思?”林國達傻了。林國達當然無法垂直于黑板,但這句話在邏輯上沒有錯誤。
林國達游泳淹死了。金先生上課,說:“林國達死了,很不幸。”這一堂課,金先生一直沒有笑容。
金先生是研究哲學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說。沈先生有時拉一個熟人去給少數(shù)愛好文學、寫寫東西的同學講一點什么。金先生有也被拉了去。他講的題目是《小說和哲學》。題目是沈先生給他出的。大家以為金先生一定會講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講了半天,結(jié)論卻是:小說和哲學沒有關(guān)系。有人問:那么《紅樓夢》呢?金先生說:“《紅樓夢》里的哲學不是哲學。”他講著講著,忽然停下來:“對不起,我這里有個小動物。”他把右手伸進后脖頸,捉出了一個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為得意。
金先生是個單身漢,無兒無女,但是過得自得其樂。他養(yǎng)了一只很大的斗雞(云南出斗雞)。這只斗雞能把脖子伸上來,和金先生一個桌子吃飯。他到處搜羅大梨、大石榴,拿去和別的教授的孩子比賽。比輸了,就把梨或石榴送給他的小朋友,他再去買。
金先生朋友很多,除了哲學系的教授外,時常來往的,據(jù)我所知,有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沈從文,張奚若……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閑話片刻而已。金先生對林徽因的談吐才華,十分欣賞。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飯店請了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納悶:老金為什么請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注:西南聯(lián)大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期間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在昆明聯(lián)合而成。
。ㄟx自汪曾祺《金岳霖先生》)
12、下列對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對金岳霖的描寫是漫畫式的。雖然夸張中有諷刺的意味,但展示的人物特點非常突出。
B.本文語言飄逸而深刻。這種韻味有點像巴金的《小狗包弟》,自然而然,少造作。
C.金先生的提問和解答輕松和幽默。他就是在這種輕松和幽默的氛圍中傳授知識。
D.文中金先生抓跳蚤的細節(jié)讓人讀后感覺他是一個可愛的大男孩,顯示出一個成年人難得的童趣和天真。
E.金先生喜歡與孩子相處,做孩子的游戲,這一細節(jié)體現(xiàn)了其率真的性格,也展現(xiàn)了他對生活獨特的愛。
13、閱讀文中第二段,概括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金先生的“怪”。(3分)
答:
1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表達效果進行賞析。(4分)
。1)“他就這樣穿著黃夾克,微仰著腦袋,深一腳淺一腳地在聯(lián)大新校舍的一條土路上走著!
答:
(2)“他把右手伸進后脖領(lǐng),捉出了一個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為得意”
答:
15、你從對金岳霖的描寫中可以看出當時西南聯(lián)大怎樣的校風,結(jié)合文本探究。(4分)
答:
第Ⅱ卷表達
四、(18分,每題3分)
16、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百舸(gě)傾軋(yà)慰藉(jìe)瞠目結(jié)舌(chēn)
B.彳亍(chìchù)熾熱(zhì)給予(jǐ)面面相覷(qù)
C.顫動(chàn)吮吸(shǔn)載體(zài)殞身不恤(xù)
D.漫溯(sǜ)剽悍(piáo)蟄居(zhé)揮斥方遒(qiǔ)
17、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攪絆彷徨左顧右盼浪遏飛舟
B.惡耗長篙怡然自得用之不竭
C.報怨和藹忸怩不安殘無人道
D.斑斕寥落黯然失色毛骨悚然
1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纖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詩人以此立意,寫出不少古今傳誦的佳作,丁香成了古代詩詞中人們耳濡目染的意象之一。
B.魯迅對于*的事,一向就不以為然。他認為在“三•一八”慘案中遇難的愛國群眾,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此外深的意義很寥寥。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相接,我們或坐在樹下談笑自若,或坐在船上扣弦高歌,或立于小石橋上對月凝思。
D.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犯我國主權(quán),在天安門前集會*,會后到執(zhí)政府前*。段祺瑞竟命令衛(wèi)兵向*群眾開槍,打死打傷二百余人,制造了聳人聽聞的“三•一八”慘案。
19、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B.沉默!沉默。〔辉诔聊斜l(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C.這四句十六字,經(jīng)他一朗誦,再經(jīng)他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zhuǎn)合,有情節(jié)、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D.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20、2010年11月1日,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開始。某地準備在人民廣場舉行宣傳大會,需要在高大的充氣拱門的門柱上貼一副對聯(lián),請你撰寫出來,字數(shù)在14—20個之間。(3分)
21、下面是某投資咨詢公司的一則廣告,其中有些詞用得不得體,請你幫助修改。(3分)
本公司歡迎各界朋友前來請教,我們將不吝賜教,在提供投資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贈《實用投資指南》一冊。
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體的詞語,寫入下表,有幾個寫幾個。
不得體的詞語
改正
五、(50分)
22、作文
請以“我們是一家人”為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建議選擇記敘文),不脫離題目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1.B.“只要”錯誤,原文中是”只有”2.D.3.B.(1-3題各3分)
4、A5、C6、D7、D(4-7題各2分)
8、(1)大臣們都驚呆了,突然出現(xiàn)這種意外的事件,他們都失去了常態(tài)。(3分)
(2)事情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我想活捉你。(3分)
9、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fā)他。如果他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復地給他舉例了。(4分)
10、梅花。(1分)全詞寫出了梅花純潔而又傲岸的品質(zhì),表現(xiàn)了詩人不因際遇的不同而改變操守的情懷,體現(xiàn)了“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的高尚情操。(3分)
12、AB(A,漫畫筆法,可以是諷刺的,也可以是親切熱情的。本文表現(xiàn)為后一種,應(yīng)是夸張中有親切熱愛之意;B,語言應(yīng)是平實而有韻味,沒有過多的精雕細琢)(4分)
13.答案:這一段就是分別從帽子、姿態(tài)、眼鏡、穿著這四方面來寫金的怪。(3分)
14.(1)文段中加粗的詞語寫的是金岳霖先生因患眼疾而具有的特殊行為特征!拔ⅰ弊譁蚀_地表達了其“仰著腦袋”的程度,“深一腳淺一腳”則生動地描寫出了其步履艱難的程度,且與“新修的土路”相呼應(yīng)(土路難免有坑洼,于金先生而言不啻于雪上加霜)。(2分)
。2)文段中“伸進”“捉出”“捏在”三個動詞準確地描寫出了金先生捉跳蚤的過程,“看看”則是對“戰(zhàn)果”的觀察,“得意”是對勝利的自我愉悅。這些動作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活脫脫地刻畫出了金先生不拘小節(jié)的憨態(tài),可敬里多了一份可愛。(2分)
15.①寬容個性。教師們充分地保留了各自的個性,金岳霖只是“很多有趣的教授”當中的一個,他外貌、言行奇特,無人干預。(文中第二段)
②學術(shù)氣氛很濃。當時正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盡管戰(zhàn)事頻仍,紛擾不斷,但師生們致力于學問、學術(shù)研究。(如文本中第三段、第四段的內(nèi)容讓我們絲毫感覺不到戰(zhàn)爭氣氛,日常的教學井然有序,從刻畫金先生獨特的個性中讓我側(cè)面了解到西南聯(lián)大人的學風校風)
。ㄖ灰鸪鲆稽c即可,但要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有概括有分析)(4分)
16、C(A項中“慰藉”的“藉”應(yīng)讀jiè,“瞠目結(jié)舌”的“瞠”應(yīng)讀“chēng”。B項中“熾熱”的“熾”應(yīng)讀chì。D項中“漫溯”的“溯”應(yīng)讀sù,“剽悍”的“剽”應(yīng)讀piāo,“揮斥方遒”的“遒”應(yīng)讀qiú。)(3分)
17、D(A、“絆”應(yīng)為“拌”。B、“惡”應(yīng)為“噩”。C、“報”應(yīng)為“抱”;“殘”應(yīng)為“慘”。)(3分)
18、B(“耳濡目染”不合語境!罢勑ψ匀纭北仨氂糜诰o張或危急的情況!奥柸寺犅劇备挠谩榜斎寺犅劇。)(3分)
19、D(3分)
20、手牽手搞好人口普查心連心建設(shè)美好中華人口普查利國利民全民參與有我有你人口普查個個參與科學發(fā)展人人受益人人如實申報普查資料家家積極配合人口普查(3分)
21、(3分)
不得體的詞語請教不吝賜教鼎力相助惠贈
改正垂詢竭誠為您服務(wù)全力相助敬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