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選擇題:請將正確答案涂在機讀卡上,本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慰藉(jí)干癟(biě)曝曬(pù)給予(jǐ)
B.跬步(kuǐ)蛟龍(jiāo)怪癖(pì)瞠目結舌(chēng)
C.赭(zhě)色誑(kuáng)語餓殍(piǎo)自怨自艾(ài)
D.戕害(qiāng)摭(zhí)拾什剎(chà)海恣(zì)意妄為
。病⑾铝袥]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只是隔著窗子,看漂落的雪花、落漠的田野,或是數(shù)點那光禿的樹枝上的寒鴉?
B.花草是種費錢的玩藝,可是北平的“花草兒”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錢而種一院子花。
C.六只小狼喜氣洋洋地搖著尾巴,嘻戲地攪在一起,在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動和互相碰撞。
D.朋友,堅定地相信未來吧,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zhàn)勝死亡的年青,相信未來,熱愛生命。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1)為獲得真正的教養(yǎng)可以走不同的道路。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研讀世界文學,就是逐漸地和掌握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2)很少看見人,除了隔著玻璃窗向我們嘰里哇啦說些法語的公園游客。
。3)西地平線上那一輪胭脂色的物什,終于從我們的眼前魔術般地了。
A.熟悉偶然消逝B.熟悉偶爾消失
C.熟習偶爾消失D.熟習偶然消逝
4、下列語句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保護動物,已不是人們陌生的話題。人類的發(fā)展,也早已達到可以把其他動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們命運的程度,但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時候,人類真正考慮過動物和人在生命意義上的平等嗎?
①老虎服服帖帖地在舞臺上表演②勇于實驗的動物為科學獻身
、弁米有‰u成為孩子們的玩物④耕作的動物在田間地頭勞作
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C.①④③②D.②④③①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安土重遷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區(qū)的人們也樂意告別家鄉(xiāng),外出闖蕩一番。
B.世界文學的輝煌殿堂對每一位有志者都敞開著,誰也不必對它收藏之豐富而望洋興嘆,因為問題不在于數(shù)量。
C..我多么的卑微呀!我多么的平庸呀!感謝落日,它讓我看見了他們遠去的背影,它把世間駭人聽聞的一幕展示給我。
D.我曾因干旱,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呀!
6、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國慶長假期間,為了確保將旅客送達目的地,我市長途汽車運輸公司的200多輛汽車、300多名工作人員放棄休假,始終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
B.聽說博士村官潘汪聰要給大家講農(nóng)技課,大家興致很高,還沒到時間,村委會會議室就擠滿了很多村民來聽課,場面好不熱鬧。
C.近一段時間,中科院以及北大、清華等紛紛出臺自己的學術戒律,力圖在學術*成風的情況下,廓清彌漫在學術及科研領域的道德迷霧。
D.許多世界經(jīng)典名著對我們現(xiàn)在的高中生是非常熟悉的。
7、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有錯誤的一項是()
A.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B.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
C、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邊的排浪D、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8、下列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柳宗元,唐代文學家,字子厚,世稱柳河東,唐宋八大散文家之首,“永州八記”是他山水散文的代表作。
B.《江南的冬景》作者郁達夫,浙江人,中國現(xiàn)代作家,代表作品有《沉淪》、《故都的秋》、《屐痕處處》等。
C.赫爾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國人,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作品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
D.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其詞開豪放一派。
9.閱讀下面這首現(xiàn)代詩,選出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p>
既然
徐敬亞
既然/前,不見岸/后,也遠離了岸/既然/腳下踏著波瀾/又注定終生戀著波瀾/既然/能托起安眠的礁石/已沉入海底/既然/與彼岸尚遠/隔一海蒼天/那么,便把一生交給海吧/交給前方?jīng)]有標出的航線!
A.詩人認為人生如前也無岸,后也無岸的大海。而且,能給人以暫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連航標線也沒有了。詩的開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與艱險。
B.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詩人給了我們答案。這首詩不僅體現(xiàn)了詩人自己的人生體驗,而且也體現(xiàn)了詩人對生活本身的宏觀的、哲理的思考。
C.四個“既然”組成排比句式,音節(jié)和諧自然,意象鮮明、具體。如“岸”指目標,“波瀾”指生活的坎坷、艱險等。
D.這首詩和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中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一樣,同樣是站在人生和歷史的長河中,同樣是站在自身的人生體驗的角度來審視世界,確立了同樣的生活態(tài)度。
10、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
A.則知明而行無過矣。B.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C.舉匏尊以相屬。D.蒼然暮色,自遠而至。
11、下列加點字的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項是()
A.小學而大遺入深林,窮回溪
B.泣孤舟之嫠婦中軍置酒飲歸客
C.糞土當年萬戶侯吾從而師之
D.西望夏口,東望武昌日與其徒上高山
12、下列文言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而又何羨乎B.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
C.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D.月出于東山之上
閱讀《勸學》和《師說》中的選段,完成下列13—15題。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ā稁熣f》)
13.下列文言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低于)
B.而聞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類)
C.而恥學于師(以……為恥)而絕江河(橫渡)
D.吾嘗跂而望矣(踮起腳后跟)或師焉,或不焉(或者)
14、下列句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B.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小學而大遺
C.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其可怪也與
D.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善假于物也。
15、下列對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從師學習時,以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的不恥相師作對比,無意中流露出了對底層勞動者的輕視。
B.韓愈認為“句讀之師”與“傳道解惑之師”是有區(qū)別的,從師而學則前者“小”而后者“大”。
C.《勸學》選段中用比喻論證論述了要學習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師說》選文中用了對比論證論述了“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現(xiàn)象和原因。
D.荀子認為學習者要“善假于物”,韓愈強調(diào)要“從師而學”,從某種意義上講,“從師而學”也是一種“善假于物”。
二、文言文閱讀:完成16~19題,共13分。(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16.給加點字注音(每空0.5分,共2分)
愀然()山川相繆()舳艫千里()須臾()
。保罚忉尲狱c字的含義(每題1分,共4分)
正襟危坐順流而東也
固一世之雄也舉匏尊以相屬
18.翻譯下列各句(共5分)
、艣r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3分)
、萍尿蒡鲇谔斓,渺滄海之一粟。(2分)
19.概括這段文字的主旨。(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完成20~22題,共7分。(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人有克制不住的離家的*。
當人類還未有家的意識與家的形式之前,祖先們是在幾乎無休止的遷徙中生活的。今天,我們在電視上,總是看見美洲荒原或者非洲荒原上的動物大遷徙的宏大場面:它們不停地奔跑著,翻過一道道山,穿過一片片戈壁灘,游過一條條河流,其間,不時遭到猛獸的襲擊與追捕,或摔死于山崖、淹死于激流。然而,任何阻攔與艱險,也不能阻擋這聲勢浩大、撼動人心的遷徙。前方在召喚著它們,它們只有奮蹄挺進。其實,人類的祖先也在這遷徙中度過了漫長的光陰。
后來,人類有了家。然而,先前的習性與*依然沒有寂滅。人還得離家,甚至是遠行。
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外面的世界能夠開闊視野,能夠壯大和發(fā)展自己。它總在*著人走出家門。人會在闖蕩世界之中獲得生命的快感或滿足按捺不住的虛榮心。因此,人的內(nèi)心總在吶喊:走啊走!
離家也許是出自無奈。家容不得他了,或是他容不得家了。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他必須走,遠走高飛。因此,人類自有歷史,便留下了無數(shù)逃離家園,結伴上路,一路風塵,一路勞頓,一路憔悴的故事。
人的眼中、心里,總有一個前方。前方的情景并不明確,朦朧如霧中之月,閃爍如水中之屑。這種不確定性,反而助長了人們對前方的幻想。前方使他們興奮,使他們行動,使他們陷入如癡如醉的狀態(tài)。他們仿佛從蒼茫的前方,聽到了呼喚他們前往的鐘聲和激動人心的鼓樂。他們不知疲倦地走著。
20.“他的心或身抑或是心和身一起受著家的壓迫”一句中加粗的“或”和“和”字,在表意方面的作用有什么區(qū)別?(2分)
21.這幾段文字是圍繞“”一句進行敘述和闡析的。(1分)
22.這幾段文字從四個方面論述了離家的原因,這四個方面的原因是(4分):
(1)(2)(3)(4)
四、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23~26題。(10分)
青春之門
趙東
①我是一個喜歡在人家門前徘徊的孩子,無意間看見的小花貓或藍風鈴什么的,都會引逗得我在人家門口默默地望上半天。我的一雙眼睛以外永遠是一扇門,把自己內(nèi)心世界與外面的大世界隔絕開來,于是心中就總是醞釀著孩提時代的那種*,于是眼睛就總是貪婪地向門外張望。
、趶那耙恢闭J為那扇門很大,大得連風雨都推不動。那時門里只有爸爸、媽媽、姐姐和玩具熊,一本舊舊的連環(huán)畫早就翻爛了;;一段關于公主與巫婆的故事早就聽膩了……可門卻關得那么嚴,我出不去。只好經(jīng)常站在窗前,夏天看窗外的白鷺在云里鉆來鉆去,心兒便也插上翅膀飛出大門;冬天在窗花上模仿各種野獸在雪地中的腳印,每一串腳印都跳到了門外……懂事的時候,我就試圖接近那扇門,有時間就與它培養(yǎng)感情,跟它說話,給它唱歌,向它做鬼臉兒……可是不論我怎樣討好,它都不理我,它離我好遠呵!
③后來,我可能是長大了,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那扇門竟訇然地向我敞開了。我一下子仿佛置身于另一個清新的世界。跑呵跳呵,朋友也多起來,調(diào)皮的鳥,溢香的花,青翠的山,幽藍的湖,還有伙伴的友情,對知識的求索,對異性那種神秘而*的愛慕……排山倒海地向我推來。穿越過一段時間的隧道,我終于跨過了這扇既陌生又熟悉的大門。
、苡尚∧泻⒀杆匍L成個小伙子,這不能不算是大自然對自己的慷慨。那扇絢麗芬芳的五彩門已經(jīng)被丟在身后了,喜歡在門前徘徊的我,突然像失去了什么,周圍是一片空蒙寂寥,于是便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孤獨?傁氚烟鹈芎屯纯喽既噙M夢里,讓一個清麗修長的身影夜夜光著腳熨干我潮濕的情緒:總想把靜謐和騷動都捏進指縫,讓一個綿軟的笑時時瞇著眼流入我荒涼的田野。
、葸@就是我所踏上的青春的階梯嗎?這樣的年齡悄悄地來了,這樣的季節(jié)悄悄地來了,誰也無法拒絕,誰也無法回避。青春的門應該是屬于詩的,它不僅奔流著執(zhí)著的血漿,還燃燒著熱情的生命。清晨,我在它的呼喚中醒來;夜晚,我在它的撫慰中睡去;僅僅是在短暫的瞬間,我便迎來了青春之門,我便告別了青春之門,向人生的又一新領域奮力攀登。僅僅是在短短的路途中,便留下了一生中多多的回憶……
、尴胪O聛砩钋榈某龄弦环跄涡旭偟拇瑓s沒有鐵錨;想回過頭去重溫舊夢,怎轉身后早沒有了歸途。因為時間的鐘擺一刻也不曾停頓過,所以使命便賦予我們將在洶涌的大潮之中不停地顛簸。
⑦生命不是一張永遠旋轉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容顏。愛情是一個永恒的故事,從冬說到夏,從綠說到黃;步履是一個載著命運的輕舟,由南駛向北,又由近駛向遠……你看到那陽光明媚,金色羽毛升起的地方,矗立在歌吟里、掩映在詩詞中的不分明是一扇神奇玄妙的青春之門么?
、嗳松拖袷切」媚锾礁窀褚粯,無論愿不愿,都必須跨過這一扇又一扇莊嚴的大門。
23、根據(jù)語句特點,在第②段橫線上寫一句符合語境的話。(2分)
24、這篇抒情散文以“青春之門”為題,卻從孩提生活入手,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2分)
25、作者在抒發(fā)自己對青春的體悟時,緊扣“迎來”和“告別”兩個階段交替組織材料,抒發(fā)情感,結合③④兩段,分析作者在這兩個階段中所抒發(fā)的主要感受是什么?(4分)
26、在第⑦自然段中,作者說“青春也不是一張永遠不老的容顏”,結合上下文,說說這個比喻的含義和用意。(2分)
五、積累與運用:完成27~29題,共10分。(請將正確答案寫在答題卷上)
27.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不能十步;___________,功在不舍。
。ǎ常,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4)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取
之無禁,用之不竭。
28.閱讀下面一段話,根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在橫線上填入恰當?shù)脑。(不超過30個字,4分)
有三個能說會道的人,一個是廚師,一個是裁縫,一個是船夫。一家兄弟分家,請這三人去“說和”,這三人先在廚師家碰頭。廚師說:“咱們?nèi)チ艘院笠斓稊貋y麻,別鍋呀碗呀攪不清!辈每p說:“我們辦事情不能偏,針要過去,線也得過去才行!焙螅蛘f:
六、作文(30分)
有這樣一種聲音,會讓你覺得是耳邊輕柔的呼喚,低聲的訴說;有這樣一種聲音,沒有多余的技巧,卻能喚起你靈魂深處的良知和責任;有這樣一種聲音,會讓你卸去疲憊,會帶你走到過往的回憶中;有這樣一種聲音,會帶給你心靈的震顫,會讓你心中充滿感動……
請以“有這樣一種聲音”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700字。
【二】
一、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共12題,1~11題每題3分,12題6分,共36分)
1.下列各選項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嫠(lí)婦粘(zhān)合黑魆魆(yuè)倚歌而和(hè)
B.倔(juè)強瞥(piē)見潛(qiǎn)意識馮(píng)虛御風
C.攢(zǎn)蹙侘傺(chì)無盡藏(cáng)含英咀(jǔ)華
D.嚙(niè)噬不啻(chì)什剎(chà)海酒闌燈灺(xiè)
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眼前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山色空蒙,青黛含翠,站在三月的西湖邊,你會為春天的美景所折服,甚至心醉神弛,懷疑自己進入了世外桃源。
B.與大人相比,孩子承然缺乏閱歷。然而,他們誠實、坦蕩、率性,這些正是寶貴的心靈品質(zhì),因此能夠不受功利的支配,做事只憑興趣。
C.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它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蛋糕,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離別時淚眼婆娑的一句叮嚀。
D.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是一位偉大的小說家,《我的名字叫紅》是他至今輝煌的作品,他不帶感情的真知卓見,與阿拉伯花紋式的內(nèi)省觀察,讓人聯(lián)想起普魯斯特。
3.下列各選項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有關部門整頓房地產(chǎn)市場,那些八字還沒一撇就熱熱鬧鬧售房的開發(fā)商,終于嘗到了自己釀造的苦酒。
B.今年二月,一名寧波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風靡網(wǎng)絡,“犀利哥”迅速走紅,由于他的舉止特立獨行,有些人甚至懷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實性。
C.出身于東漢后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紹,由于為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關鍵時刻往往引而不發(fā),故不能成就大業(yè)。
D.漫步萬盛石林景區(qū),石林、溶洞、飛瀑顯露出獨特的魅力,濃郁淳樸的苗家風情及豐姿綽約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4.下列各選項中,沒有語病且表意明確的一項是()
A.中國政府捍衛(wèi)*主權和本國公民權益的決心是不可動搖的,要求日方立即無條件放回全體中國漁民和漁船。
B.珊瑚礁的功能很多,不僅它能對海岸具有保護作用,還能貯存油氣資源。
C.標準的城市生活是一種晝夜被電燈操縱、季節(jié)被空調(diào)控制、山水進入畫框的生活,也就是說,是一種越來越遠離自然的生活。
D.新詞語中多音節(jié)的明顯增多,如傍大款、青年志愿者等。據(jù)有關抽樣調(diào)查,新詞語已呈現(xiàn)出雙音節(jié)、三音節(jié)、四音節(jié)等并駕齊驅。
5.下列各選項中,加點的實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寄托:藏身
B.其出人也遠矣出人:超出一般人
C.抱明月而長終長終:長久存在
D.頹然就醉頹然:精神萎靡不振的樣子
6.下列各選項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A.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窮山之高而止
扣舷而歌其曲中規(guī)
C.施施而行D.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7.下列各選項中,特殊句式現(xiàn)象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月出于東山之上B.何為其然也C.生乎吾前D.蚓無爪牙之利
8.閱讀下面語段,選出文后各選項中對文章內(nèi)容和表達技巧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昂趁酚奥,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diào)戲酒姑娘了;“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后的景況;“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借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A.這一段文字寫江南的雪,作者對雪景沒有作實景的描繪,只是引用一些詩句,在品評詩句的時候寫出了雪趣。
B.作者引用詩句,巧借詩句意境,是一種避實就虛的寫法,十分巧妙。
C.雨中飲酒,雪中觀梅,固然令人喜愛,但風雪夜歸,則表達了作者多年漂泊的辛酸苦楚。
D.這段文字語句簡省洗練,但所包含的意象十分豐富,雖是散文,卻有詩的意境。
9.下列各選項中,對文章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想北平》通過對北京的描繪,寫出了作者心中的屬于他的北京,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北京社會風情畫。語言精美,辭藻華麗,寫景狀物,營造氣氛,表現(xiàn)人物感情,筆筆到位,如同天成。
B.《我心歸去》的哲理性很強,把人與故鄉(xiāng)的關系闡發(fā)得非常透徹。它的哲理不是單純的說理,而是和抒情結合在一起的,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彩的意象來表達。
C.《江南的冬景》里,作者從各個角度描寫了江南的冬天,寫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繪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畫,作者從多個角度進行對比,都突出了作者所鐘愛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
D.《西地平線上》記敘的是x疆風景,文章以東山魁夷和張大千的話首尾呼應,描述出了極具西部風情的景象——落日。作者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富有激情與文采地描述了這種“世間大美”。
10.仔細觀察下面一幅名為“熱心”的漫畫,理解其蘊含的寓意。(3分)
11.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農(nóng)村生活的孩子們。據(jù)調(diào)查,中國農(nóng)村目前“留守兒童”數(shù)量超過了5800萬人,他們中大多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愛和接受良好的教育。請你擬寫一條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的公益廣告詞。要求主題鮮明,感情真摯,語言簡明生動,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在18字以內(nèi)。(3分)
12.“杯具”,一般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們發(fā)現(xiàn)不僅如此:
。1)剛剛過完今年光棍節(jié)的李超心情還不錯,他覺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結束多年的“杯具”戀愛史,因為他發(fā)現(xiàn),“電視紅娘”越來越多了。ā*》)
(2)醫(yī)學免疫博士卻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樓卻不敢面對現(xiàn)實,確實是杯具。(《南方都市報》)
“杯具”是“悲劇”在電腦輸入過程中的詞語變異形式,本身屬于別字,是對語言規(guī)范形式的偏離。但自2009年10月以來,“杯具”一詞在網(wǎng)絡、報刊等媒體上廣泛流行。請你從詞義本身和人生態(tài)度兩個方面對“杯具”一詞的使用的積極意義進行評述。(6分)
詞義本身:
人生態(tài)度:
二、現(xiàn)代文閱讀(共22分)
閱讀下面作品,請按要求完成文后13~16題。(共22分)
水塔上的小白楊
李首峰
、僭趚疆北部的原野上,有一座高高的水塔。在高高的水塔之上,勇敢地站立著一棵兩米多高的白楊樹。那年夏天,當我驅車從這里路過,目睹它的尊容的時候,我驚呆了,絕境之上站著一個生命,一個郁郁蔥蔥,生機盎然的生命!我向它行的注目禮,持續(xù)了很久很久,直到汽車把我從視野中艱難地拉出來。
、谀强冒讞顦涫窃鯓拥桥R高塔的?也許是在它還是種子的時候,風把它送上去的,在那個懸崖絕壁上,它找到了一個崖縫,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落住了腳。也許是在水塔建造之初,隨泥土被工匠運上去,砌到墻體里的。也許是飛鳥搞的惡作劇。
、鬯窃鯓由l(fā)芽的呢?它在水塔貧瘠的土地上,先找到一個盛有泥土的營養(yǎng)缽,耐心等待。當水送到它的唇邊的時候,它接受了水的滋潤。當太陽向它伸出溫暖手臂的時候,那個可憐的小生命,在春天的襁褓里破殼而出,開始試探著生長了。
、苄“讞钤介L越大,頭重腳輕可不行。它的根如何突破堅硬的壁壘,克服狹小空間的限制而站穩(wěn)腳跟兒的呢?小白楊懂得,在水塔這樣近乎絕境的地方求生存,必須打破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為了生存,不能嬌氣,不能和土地講條件。和水塔這樣的土地談條件、講價錢,更是毫無意義的。因為水塔不負責培育,它的職責是汲水、供水,為地面的動物和植物服務。而小白楊是位不速之客,水塔能允許它冒昧借宿已經(jīng)是很客氣、很禮貌、很友好的了。小白楊要站穩(wěn)腳跟兒,必須采取“見縫插針”的生存技巧。是扣子,就會有洞眼的,任何生命都有缺點和漏洞,它需要智慧地去發(fā)現(xiàn)水塔的漏洞,填補這些漏洞。水塔可不希望自己有漏洞,根能夠彌補水塔的漏洞,等于是在幫助水塔克服缺點和不足,完全符合水塔的利益和愿望。水塔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會歡迎“根”的光顧。只是,這樣的根,必須能屈能伸,能大能小,能粗能細,與水塔的家庭成員達成一種默契,從而和諧相處。根在開拓疆域,但必須不以侵犯他人利益為前提。根很準確地把握著發(fā)展的尺寸?傊,小白楊在站穩(wěn)腳兒的過程中,既要時不我待地開拓進取,又不能因求快而搞得適得其反。
、菪“讞铍m然站穩(wěn)腳兒了,并非萬事大吉了,它還會面臨各種危險,大的危險來自于風。小白楊能夠支撐多久,這并不重要,可貴的是它在努力支撐,在盡全力支撐。在未來的歲月里,也許風會將它攔腰斬斷,但是風卻無法將小白楊置于死地,生命的枝條還會從根系里源源不斷地抽出。只要水塔不廢棄,任何力量都無法置小白楊于死地。
、拊S多生命在身處絕境的時候,都會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甚至絕望輕生。而這棵小白楊選擇的不是死而是生。如果它選擇“死亡”,上天也無可厚非。但它自己清楚,它的使命是為自然界添加宜人的色彩和涼意,它不能因為生存希望微弱而借口放棄;它不能因為生活艱辛而選擇輕生。生命是自然之母所賜,除了自然之母,任何生命都無權處置自己的生命。主動放棄生存權,也是對自然法則的公然違背。小白楊敬畏自然,恪守法則,日子雖然過得很難很難,但還是有辦法過下去。既然有辦法過下去,為什么要自斷生路呢?
、咚^“絕境”并不絕對?v觀歷史長河,放在不同的時空里來觀察,有時候,那個所謂的“絕境”,并非絕境,它只是一個還在積累中的順境,或者是一個等待成熟的順境。關于這個問題,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種子能領悟上述哲理。種子是為堅強、堅韌的生命,種子是有耐心的生命。有些種子已經(jīng)在“絕境”之中等待了幾十、上百年,卻還在耐心地等待。種子雖小,但眼界很寬,種子和人的時空概念完全不同。人認為過去一百年了,種子也許認為才過了一年,著急什么呢?
、嗵鞜o絕人之路。當生命絕望的時候,“絕境”才會真的出現(xiàn)。
。ㄟx自2009年8月31日《人民日報》20版)
13.文章第一段運用了哪些手法來描寫水塔上的小白楊?并簡要說明其作用和表達效果。(6分)答:
14.理解下面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
。1)根很準確地把握著發(fā)展的尺寸。(2分)答:
(2)當生命絕望的時候,“絕境”才會真的出現(xiàn)。(2分)答:
15.文章第4自然段從哪幾個方面敘寫了“小白楊在站穩(wěn)腳兒”的生存技巧?(6分)
答:
16.根據(jù)全文,請分析文中的“小白楊”形象,說說這一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6分)答:
三、古詩文閱讀(共21分)
。ㄒ唬╅喿x下面作品,請按要求完成文后17~20題。(共15分)
傳是樓記清•汪琬
昆山徐健庵先生,筑樓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間命工斫木為櫥,貯書若干萬卷。區(qū)為經(jīng)史子集四種。經(jīng)則傳注義疏之書附焉,史則日錄家乘山經(jīng)野史之書附焉,子則附以卜筮醫(yī)藥之書,集則附以樂府詩余之書。凡為櫥者七十有二,部居類匯,各以其次。素標緗帙①,啟鑰燦然。
于是先生召諸子登斯樓而詔之曰:“吾何以傳女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舊矣。蓋嘗慨夫為人之父祖者,每欲傳其土田貨財,而子孫未必能世富也;欲傳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②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寶也;欲傳其園池臺榭舞歌輿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娛樂也。吾方以此為鑒。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因指書而欣然笑曰:“所傳者唯是矣。”遂名其樓為“傳是”,而問記于琬。
琬顧謂藏之之難不若守之之難,守之之難不若讀之之難,尤不若躬體而心得之之難。是故藏而弗守,猶勿藏也;守而弗讀,猶勿守也。夫既已讀之矣,而或口與躬違,心與跡忤,采其華而忘其實,是則呻佔③記誦之學,所為嘩眾而竊名者也,與弗讀奚以異哉!古之善讀書者,始乎博,終乎約。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約之而非保殘安陋也。善讀書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極于事功。沿流以溯源,無不探也;明體以適用,無不達也。尊所聞,行所知,非善讀書者而能如是乎?(節(jié)選自《堯峰文鈔》)
[注]①緗帙(zhì):淺*的書套。②彝(yí):古代酒具,也泛指祭器。斝(jiǎ):古代酒具。③呻佔(zhān):誦讀。
1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間命工斫木為櫥間:隔些時候
B.吾耳目濡染舊矣舊:久長
C.采其華而忘其實華:精華
D.心與跡忤忤:抵觸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而問記于琬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而子孫未必能世富也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C.子則附以卜筮醫(yī)藥之書故為之文以志
D.藏之之難不若守之之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19.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題為“傳是樓記”,其中的“是”既指那幾萬卷書,更指要善于讀書,以修養(yǎng)品德為根本,發(fā)揚光大功業(yè)。
B.此記詳細介紹了藏書樓的由來、藏書的布置,以及建藏書樓的目的,意在頌揚徐健庵先生的高尚美德。
C.文章由藏書寫到守書,再寫到讀書,進而寫到要躬體心得,善于讀書,由表及里,深刻揭示了建樓藏書的意義。
D.作者借徐健庵對兒子們說的一番話,說明了建樓藏書的緣由,也頌揚了樓主人的足識與品德。
2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3分)
翻譯:
。2)是故藏而弗守,猶勿藏也;守而弗讀,猶勿守也。(3分)
翻譯:
。ǘ╅喿x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共6分)
武威①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已到晉昌②
岑參
片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xiāng)愁。
白發(fā)悲明鏡,青春換敝裘。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
【注】①武威:即涼州。唐天寶元年改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肅武威。②晉昌:即瓜州,唐天寶元年改為晉昌郡,治所在今甘肅安西東南。
21.頷聯(lián)中,能形象說明客淚之多的字是,能形象說明鄉(xiāng)愁之濃的字是。(2分)
22.結合全詩,說出“君從萬里使,聞已到瓜州”所蘊含的思想感情。(4分)
。ㄈ┕旁娢哪瑢懀ü8分)
2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在下列五個小題中任選四題作答)
。1),非能水也,。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2),。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3)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4)舳艫千里,旌旗蔽空,,。
(5),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
,不敢問來人。
四、作文(共60分)
24.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在市聲塵囂之中,很多聲音久被遮蔽,這些聲音也許曾讓你心中充滿感動,也許曾經(jīng)帶給你心靈的震顫。我們究竟該如何去拾回那些漸漸遠去的聲音?選擇傾聽吧,或閑坐,或側躺,傾聽動聽的音樂,傾聽鳥兒的歌聲,傾聽四季的回聲,傾聽山風松濤的天籟之音,傾聽他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傾聽是我們了解彼此心靈、領略大自然的悠悠路徑。你有過這樣的傾聽嗎?
請以“傾聽”為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除詩歌外),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