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學習《暮江吟》,理解詩句的意思,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讀。通過學習,能歸納出學習古詩的方法。
2、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從中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看到奇麗景色時的愉悅心情。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積累寫景的古詩。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課題
1、看圖背詩,激發(fā)興趣。
課前,我們先來玩?zhèn)游戲——看圖猜詩。大屏幕上會出現(xiàn)幾幅圖,請你們仔細觀察、想象回憶,看看它們分別是哪些古詩里所描寫的景色。
課件分別出示古詩《舟過安仁》、《詠柳》、《憶江南》的插圖。指名學生看圖背詩。
2、找共同點,引出詩題。
。ǔ鍪尽赌航鳌返牟鍒D)這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中描寫的景色。這首古詩的題目是《暮江吟》。(板書課題,齊讀。)
3、生探古詩題意。
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詩。詩歌作于公元822年。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為自己離開了腐敗的朝廷,離開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輕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處,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寫下了這首廣為流傳的山水風景詩。那這首詩描寫的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們來看看能不能從詩題中找到答案。
看詩題,指名回答。
從詩題中我們知道了詩人在傍晚時分來到江邊,看到美麗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詩興大發(fā),就脫口吟誦出這首古詩。
4、詩人在江邊吟什么呢?(課件出示背景圖片和全詩)——師配樂范讀。
二.初讀感詩意
1、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學生讀,師生正音、評價。
3、詞義理解:翻開書,看看從書上的注釋中你理解了哪些詞的意思,還有哪些詞你不理解?(學生自由發(fā)言,師相機指導)
殘陽——快落山的太陽,夕陽。
瑟瑟——本是綠寶石的名稱,詩中指碧綠的顏色。用來形容沒有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所呈現(xiàn)的顏色。
。ㄖ笇Э磮D)而受到殘陽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顏色?(紅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綠色,一半是——(生)紅色。
可憐——可愛,令人愛惜。今義:令人憐憫。用“可愛”代替“可憐”,即“可愛九月初三夜”,用現(xiàn)代的話怎么講?
想一個感嘆句——可愛的九月初三夜。【旁鲁跞拐婵蓯郯!
九月初三——指農歷九月初三,這時已進入深秋季節(jié)。(九月初三這深秋的夜晚為什么這么可愛?大家看到后一句詩……)
真珠——珍珠。古時寫“真珠”,就是珍珠的意思,但我們現(xiàn)在要寫成“珍珠”。
4、詩意理解:
、龠@些詩句連起來是什么意思,你能說說嗎?
②詩人看到了哪些景象呢?能加上時間、地點、人物連起來說說嗎?用自己的話來表述自己對詩文的理解。
三.研讀悟詩情
1、下面我們來欣賞欣賞這首古詩,和大詩人白居易一起感受江南獨特的美景!
再讀古詩,你欣賞哪幾句?在這句子中,你欣賞到了什么?
2、匯報交流:第一、二句
、偕鷧R報。
A、“殘陽”
“鋪”——聯(lián)系下文的“半江紅”理解。
出示句子比較:一道殘陽照水中(用“照”太俗)
一道殘陽射水中(用“射”不符合殘陽的特點)
一道殘陽鋪水中(用“鋪”形象地表達了霞光幾乎貼著湖面鋪撒過來地樣子。在這里是“斜照”的意思。)
看圖體會江水的平靜,夕陽的美麗。
B、“江水”
“瑟瑟”“紅”——這是怎樣的綠,怎樣的紅啊,能用上“仿佛”或者“好像”說一說嗎?
、谀銈冋f的真美。這么美的景象,誰來讀一讀?(指多名學生讀,師相機指導讀后,男生齊讀。)
第三、四句
、偕鷧R報。
A、“露珠”——“真珠”。(比喻的手法)
B、“月亮”——“弓”。(看圖。用形容詞描述:晶瑩剔透的珍珠,精致小巧的弓。)
、谶@么美的景象,誰來讀一讀?(指多名學生讀,師相機指導讀后,女生齊讀。)
四.吟誦入詩境
1、你們讀得真美!老師的眼前仿佛也出現(xiàn)了九月初三那一天的美景啊!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音樂響起)讓我們一起在這柔美的音樂聲中去想象那一幅清麗的圖畫——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我靜靜地站在江邊,只見一道夕陽的余暉鋪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光色瞬息變化,江水一半是碧綠的,另一半則是通紅的,整條江簡直就像一大塊美麗的寶石!天色漸漸地暗了下來,只見那彎彎的月亮悄悄地掛在樹梢上,像一張精致小巧的弓。那江邊的花草上已經(jīng)爬滿了圓滾滾的小露珠,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它們難道是從天上溜到人間來玩耍的星星嗎?
2、同學們,面對此情此景,你有怎樣的感受?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3、讓我們也來當一回作者,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誦表達出來!獪蕚洌ū痴b)——全班交流(配樂)。
五.延伸展詩興
我們的家鄉(xiāng)很美,我們的江南很美,其實我們的祖國山河,我們的大自然到處都很美,有很多詩人也都贊美過我們大自然美麗的景色,今天我們就來一個“賽詩會”,小組之間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平時積累的古詩多。
六.課外作業(yè)
剛才同學們背誦了許多寫景的古詩詞,同學們回去后可以把自己喜歡的詩詞畫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也可以編成一個小故事,看看這些詩詞又蘊涵著怎樣的心情和感悟呢?
板書設計:
暮江吟
殘陽鋪
江水瑟瑟紅
可憐
露珠真珠
月弓
教學目的:
1、學會本首詩的生字,理解詩句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能背誦。
3、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及想象詩中所描繪畫面的能力,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通過一時一物的吟詠,在一笑一吟中表現(xiàn)愉快的心情。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教學過程:
一、總結學習方法,引導自學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楓橋夜泊》,采用什么學習方法?
。1)理解每句詩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抓住這首詩的重點詞、句,理解詩的內容,體會感情。
2、引導自學,這節(jié)課我們也用上節(jié)課學的學習方法學習這首詩。(出示課題《暮江吟》)
3、提出自學要求:小組合作學習,把不懂的地方畫上記號。
二、匯報自學情況。
1、小組匯報從這首詩中懂得哪些內容。
2、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師引導討論:
(1)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描繪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2)哪些詞用得好?為什么?
。3)作者抓住哪個中心詞來描繪?
。4)從這首詩,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感情?
4、小組討論,交流。
三、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1、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句,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出現(xiàn)畫面。
2、指名朗讀,說說為什么這么讀?
3、指導朗讀:“一道殘陽鋪水中”要讀得平緩、輕柔;“瑟瑟”和“紅”拉長語調,顯示顏色的奇特;“可憐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要讀出贊美喜愛之情。
4、各小組練習朗讀,全班評議。
5、背誦這首詩。
四、補充畫面,理解意境。
1、出示掛圖,引導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色,有哪些景物?它們有哪些特點?
2、你能否畫出“可憐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畫面?試試看,把它畫下來吧!
3學生作畫。
4、評比點評。
五、體會學法
說說我們是怎樣學習這首古詩的?學生邊說,教師邊歸納邊板書:讀詩理解詩意,邊讀邊想象,體會情感,有感情地朗讀,補充畫面
六、拓展活動,啟發(fā)想象
。、把這首詩默寫下來。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想象畫面,把想到的內容畫下來,可以在詩句意思的基礎上豐富內容。
板書設計
暮江吟
日暮殘陽江水
愉悅
夜晚露水新月
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