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賞花》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打開書,瀏覽一遍課文,回想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課文主要講了一群盲人游客去郊游,他們在孤獨和沉默中開始了自己的旅程。售票員秀子為了打破沉默的氣氛,決定做一回特別向導。在秀子和司機的幫助下,車廂內由沉悶變得一片歡騰。他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人間的真情。)
1、誰來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讀完這個故事你的感受是什么?(人間處處有真情)
二、自讀自悟
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重點語句中感受到了人間的真情呢?請同學們把上節(jié)課畫出的有關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三、全班交流
1、秀子“吃了一驚”,決定做一回“特別向導”。
(1)她為什么吃了一驚?這些游客有什么特別?(理解“步履蹣跚”、“探索”)她是怎么想的?(想幫助乘客)
(2)車廂內為什么充滿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沉默”?(體會盲人的孤獨寂寞與無助)
(3)指導朗讀(體會秀子的決心)
2、秀子是怎樣做“特別向導”的?
。1)描述聲音,介紹觀梅亭
這時游客有什么反應?秀子有什么反應?(抓住重點詞“興奮”、“勁頭更足了”
指導朗讀
。2)車廂內有什么變化嗎?引導學生想象(車廂內氣氛熱烈,有說有笑,乘客們興高
采烈,喜氣洋洋。想一想他們此時會說些什么?)
過渡:在秀子的引導下,盲人們全身心地感受著湛藍的天空,流淌的小河,明媚的春光,感受著春的美好,感受著春游的快樂。
指導朗讀。
。3)這時秀子的興致更高了,她更加放開了嗓門說,引讀“左邊是一片金黃色的油菜地,一只只白蝴蝶,在捉迷藏哩!我來給大家唱支歌好嗎?”她唱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歌呢?(結合歌詞內容引導學生想象還可能有什么?)
(4)這時車廂內的氣氛已達到高潮,齊讀16自然段。(秀子的歌聲引起了大家的和唱歌聲感動著每一個人,有人在悄悄擦著眼淚。
過渡:秀子的工作是什么?可她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本職工作以外的事。而且是不求回報地做著這一切,讓我們感受到了人間濃濃的真情。還從哪能感受到人間真情呢?
(5)司機“捧來了一束紫羅蘭花”,“汽車嘎的一聲停住了”。(體會不只是秀子一人在幫助這些殘疾人,司機也在不求回報地幫助他們。)
3、“花好香啊!淡淡的花香彌漫了整個車廂。”車廂內彌漫的只是花香嗎?除了花香還有什么?(秀子繪聲繪色的描繪,動聽的歌聲,使車廂內的氣氛不斷發(fā)生著變化,不斷推向高潮,秀子的愛打動了所有的人,秀子的愛心感染著所有的人。秀子的愛心,人間的溫暖隨著花香流淌在大家的心田。
指導朗讀。
四、文章為什么以“賞花”為題?(引導學生體會“賞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觀賞”“欣賞”,而是用心去體會、感受大自然,感受春天,感受人們之間的友情與關愛。
五、拓展作業(yè)。
人間的真情無處不在,每個人都享受著真情的溫暖與幸福,人間有了真情的存在,有了愛的存在才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美好。
1、課下找一找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文章讀一讀。
2、在生活中多關心需要幫助的人。
附:板書設計
7、賞花
沉默——————→歡騰
特別向導
↓
花香彌漫
(人間真情)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夠復述課文內容。
3、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感受文中表現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親情。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默讀、復述課文,使學生感受到人們之間的友情與關愛,培養(yǎng)學生默讀、復述課文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默讀、復述課文的能力。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學情簡析:
文章文字淺顯,學生應能讀懂,但文章又寫得比較含蓄,學生體會起來可能有些困難。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生活情境,談話導入
1、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殘疾人,他們更需要我們健康人的關心與幫助,回憶一下,你曾幫助過殘疾人嗎?當時的心情怎樣?
(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
2、師:是啊,多一份幫助,多一份關愛就會使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花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那個花香四溢,溫暖友愛的盲人車廂吧!讓我們去賞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27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ńo學生充足的時間,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交流初讀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敘事順序抓住每部分的重點內容來說課文主要講了一群盲人游客在郊游途中得到售票員和司機的熱情幫助,從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人間的真情。
只要意思對即可。
三、小組合作,自學生字詞。
1、小組內合作自由讀課文,自學本課生字、新詞,組內合作檢查。
2、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讀,檢查糾正字音。注意“步履蹣跚、氣氛、彌漫”的讀音。
3、分析記憶字形,注意“盲”的上半部的寫法,“協”的左邊是個“十”不是“木”,“郊”與“效”,“架”與“駕”要注意區(qū)分。
4、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1)借助詞典理解。蹣跚、心曠神怡。
。2)聯系上下文理解。逗趣,興高采烈、喜氣洋洋。
四、檢查讀文情況。
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聽者習慣性的評價,注意把課文讀通順、準確。
第二課時
一、回憶課文,導入新課。
在《賞花》這篇課文中,我們感受到了人們之間的友情與關愛,我們來回憶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W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品讀課文,感受真情。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并想一想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W生默讀課文,勾畫感受)
2、課件出示。默讀課文,并思考:
(1)從第一自然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畫出描寫與內氣氛的語句,體會車內氣氛變化的原因和過程。
3、交流讀后感受。
(1)第一段中抓住“步履蹣跚”“探索著尋找座位。——盲人游客行動的不便,暗示他們非常需要人們的幫助。
。2)第2、3段中抓住“沉默”——盲人內心的孤獨、寂寞、無助。
。3)第6段中“一陣低微的笑聲”——盲人對秀子的描述有了回應。
。4)第9段“乘客們發(fā)出了驚嘆聲”——從秀子的描述中盲人們看到了梅林,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5)第13段“雙目失明的乘客們都興高采烈、喜氣洋洋”——在秀子的引導下,盲人們全身心的感受著湛藍的天空,流淌的小河,明媚的春光,感受著春游的快樂。
。6)第16段“一個人跟著唱了……有人在悄悄地擦著眼淚”——秀子的歌聲引起了大家的唱和,歌聲感動著每個人。
(7)后一段“花好香!淡淡的花香彌漫了整個車廂”——溫暖隨著花香流淌在大家心田。
4、讀到這我們來思考一下“車廂里彌漫的只是花香嗎?除了花香還有什么?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
三、復述課文,深化理解。
1、把你的感受深的地方朗讀出來讀給別的同學聽。
2、出示課后詞語積累。
指名讀一讀。
3、你能根據這些詞語加上你對課文的理解把這個故事復述出來嗎?
(指名復述,注意意思對即可)
四、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1、找一找人與人之間關愛互助的文章來讀一讀,在生活中多關心幫助身邊的殘疾人。
2、積累文中生動的詞語并抄寫下來,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