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5個新詞語。
2、能劃出描寫武士射箭和賣油翁注油動作非常熟練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按.課文內(nèi)容回答有關問題,(舉一個熟能生巧的例子。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楊箭術(shù)和賣油翁注油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領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種本領的形成都離不開長期的實踐。
5、能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重難點分析及突破方法重點: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給課文分段,明白任何一種本領的形成都離不開長期的實踐。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二課時
板書設計:8、熟能生巧
誰有什么本領群眾怎么看武士怎么看賣油翁怎么看
射箭武士
賣油老翁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自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說說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練了就能產(chǎn)生巧辦法、或能找出竅門。)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給課文分段
1、課文通過哪幾件事來說明熟能生巧這個道理?
2、按人物的事情給課文分段。(指導第三自然段的分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射箭武士的話主要作用是什么?)
三、交流自學情況。(同前一課時)
重點:字音:翁沾嗖簌
字形:嗖舀重點詞:走街穿巷、沾、嘖嘖稱贊、收拾、情不自禁
四、通讀課文,小組討論試著完成表格(表格見第一頁)第二課時討論,(填寫見教參)五、完成作業(yè)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圍繞表格,深讀全文
教學過程
一、圍繞表格,深讀全文
1、射箭武士有什么本領?武士的箭術(shù)很好,從哪里看出來?(找直接描寫武士箭術(shù)高超的句子)在場的人、射箭武士和賣油老翁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
人們:歡呼、喝彩
武士:
賣油老翁:賣油老翁認為武士的武藝好是因為什么?
朗讀: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人物的態(tài)度。
2、賣油老翁有什么本領?找出直接描寫賣油老翁技術(shù)高超的句子。
在場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態(tài)度怎樣?(嘖嘖稱贊、發(fā)呆)
賣油老翁對自己的本領態(tài)度怎樣?(不沾沾自喜)賣油翁認為自己能有這個本領是因為什么?
(熟能生巧)熟在哪里?轉(zhuǎn)身……油穿過……這一段講什么?(賣油老翁為人們表演了………)
3、假如讓武士和老翁互換以下,那結(jié)果怎樣?
二、朗讀全文。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任何難的本領只要勤學苦練,就會變得很容易)
三、綜合實踐活動:請學生舉一個熟能生巧的例子。
四、完成作業(yè)
教學目標:
1.能劃出描寫武士射箭和賣油翁注油動作非常熟練的句子,能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
2.知道武士百步穿楊和賣油翁滴油不沾的本領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種本領的形成都離不開長期的實踐。
教學過程:
一.回顧引入
1.師: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學習第六課《熟能生巧》。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師:那么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去見識見識射箭武士和賣油老翁的高超本領吧!
二、學習射箭武士的高超本領(1-2自然段)
1.師:先一起去看看射箭武士的本領如何?那就一起來讀讀第1、2自然段吧!
2.生:讀1、2自然段。
3.師: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武士的箭術(shù)嗎?
(設計意圖:在理解的基礎上,注重詞匯積累)
4.師:你們是從那里看出武士的箭術(shù)非常高超的?在場的人和賣油老翁的反應有什么不同?(課件出示)請你們快速默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在文中劃一劃,找一找。
。ㄔO計意圖:讓學生明確要求,同時教給學生一種學習方法,提高默讀水平)
5.全班交流:
說完,他立定腳跟,搭上箭,拉開弓,稍一瞄準,“嗖”的一下,果然射到那根枝條,幾片葉子簌簌地落了下來。(課件出示)
6.師:哪幾個詞能看出武士箭術(shù)高超?——稍一瞄準、果然
7.師:誰能通過你的朗讀來讓大家感受到武士的高超箭術(shù)。先自己試一試吧!
8.生自讀——個別讀——評價——再讀
9.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似乎看到了武士站在百步遠的地方射中楊樹邊上的枝條的情景了。有一個成語說的就是武士這種本領,你們知道嗎?——百步穿楊
。ㄔO計意圖:豐富學生的詞匯量)
10.師:看到武士能百步穿楊,在場的人們有何反應?——“好!”大家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11.理解“情不自禁”。
。ㄔO計意圖:在語境中理解詞語)
12.師:如果,你們當時在場,一定也會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的。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吧!
13.師:聽了人們的歡呼,武士心里一定……(學生接)然而,此時賣油老翁的態(tài)度又如何呢?
14.朗讀訓練:“這沒什么,熟能生巧,不過是手熟罷了!
15.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
三、學習賣油老翁注油的高超本領(3-5自然段)
1.師:你們的表演太精彩了?墒巧浼涫柯犃死衔痰脑挘睦飬s很不高興,于是便問道:“那么,你又有什么本領呢?”
2.師:請你們圍繞“賣油老翁有何本領?在場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反應怎樣?”(課件出示)這個問題,用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學3-5自然段。
。ㄔO計意圖:在前面教師教給方法帶著學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己自學,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3.自學——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4.交流反饋:老翁沒有回答……一滴油也沒沾上。(課件出示)
5.師:從哪些詞可以看出老翁注油的精湛技術(shù)?
6.師:看到這一幕,大家都——嘖嘖稱贊(學生接)如果你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個,你會稱贊些什么?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情境,更好地體會人物的感受。)
7.師:武士看了又有什么反應?——看得發(fā)呆
8.師:大家都為老人的高超技術(shù)而稱奇叫好。老翁自己卻說……(學生接)
9.師:如果讓武士和老翁互換一下,分別去注油和射箭,那結(jié)果會如何呢?為什么?
。ㄔO計意圖: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達到熟能生巧。)
10.
師總結(jié):是啊,射箭武士之所以能百步穿楊,賣油老翁之所以能把油注入葫蘆而葫蘆上銅錢小孔周圍一滴油也沒沾上,都是因為——熟能生巧。
四.課外拓展
1.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熟能生巧的事例,你能來舉舉例子嗎?
。ㄔO計意圖:從課文回歸生活,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相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