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0個生字,辨析多音字“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孔子不恥下問的精神。
教學重點:
品析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從對話中體會孔子是一個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人。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課件。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讓過路嗎?你讓過幾次路呢?你是怎樣讓路的呢?(同學們暢所欲言,教師總結得出,導入課文)。
今天我們來學習《孔子讓路》一文,你和孔子比較一下,誰做得更好(板書課題)。
2、出示掛圖,簡介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魯國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學生編成《論語》一書,留傳于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思考題和新字詞,讓學生自讀課文。
、僬n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情?(用一句話概括)。
②指名學生認讀本課生字詞。
2、課文記敘孔子給項橐讓路。
3、開火車讀生字詞,糾正讀音不正確的字,特別注意多音字:喝hē(喝水)hè(吆喝)
三、品讀句段,朗讀感悟。
1、在課文中找出下面這兩個句子,對照下面的思考題,比較朗讀分析。
喂,小孩,快讓開,我們的車要過去!
孩子,給我們的車讓讓路好嗎?
a、這兩句話,分別誰對誰說的話?
b、句終號有什么不同?說話的語氣有什么不同?
c、安排學生扮演角色朗讀,看誰讀得像讀得好。
①小組討論交流。
、诎鄡冉涣,教師點撥。
2、在課文中找出下面兩個句子,體會朗讀,分析孔子和項橐的特點。
孩子,你怎么不懂禮節(jié)?你擋住了車,誤了我們趕路啊!
我不懂禮節(jié)?那么請問老人家,世上是車給城讓路呢,還是城給車讓路呢?
教師點撥:這兩個句子是孔子和項橐的對話。項橐抓住孔子講“禮節(jié)”一句,連用了兩個反問句,提出是車給城讓路,還是城給車讓路,答案是明白的,因為城是不能動的,車是可以繞道,且在城面前,車應先讓路,這也是一種禮節(jié)!由此可見,七歲的項橐是多么的機智、聰明。
3、指名學生朗讀第11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的是什么?分析孔子具有什么樣的思想品德?
。ㄟ@一段是孔子內心獨白,記敘了孔子的思想變化過程,是孔子的內心活動?鬃痈矣谙蚝⒆诱J錯,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還說自己不如孩子懂禮節(jié),可見孔子是多么的謙遜)。
4、找出“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 币痪,說說這句話的含義。
a、指名讀句子。
b、你是怎么理解的?(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個可以做我的老師。這個句子成為千古絕唱的名言名句,告誡我們人各有所長,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
四、總結全文,評價人物。
1、帶著感情朗讀全文,從這個故事中,你認為孔子是個怎樣的人?
2、你認為項橐是個怎樣的人?
3、面對項橐這個孩子,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五、課外拓展。
課外搜集有關孔子的故事,準備召開“孔子故事知多少”故事會。
六、課時作業(yè)。
1、我會連。
周游而過
知識禮節(jié)
懂得淵博
繞道列國
2、說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卑囊饬x。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10個生字,辨析多音字“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孔子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品析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從對話中體會孔子是一個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人。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課件四、教法三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愿意交流,在教育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原則下,展現(xiàn)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過程,就必須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想法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明白道理,從而達到攻破難點的目的,我采取思考表演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通過多種教法,調動學生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教學過程:
。ㄒ唬┘と耄沂菊n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三字經》“昔仲尼,師項橐(tuó)。古圣賢,尚勤學。”一句話,你們知道這講的是一個誰和誰的故事呢?
。ǘ┏鍪緬靾D,簡介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弟子相傳有三千人,其中賢人72,皆為當時各國棟梁?鬃舆提出以“仁”為核心的學說。他的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中國歷代王朝統(tǒng)治者一直把他奉為圣人。門人根據他的言行,編著為《論語》。
。ㄈ┙翌}
今天我們就來通過《孔子讓路》這篇課文來一起學習這個故事。
。ㄋ模、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思考題,和新生字詞,讓學生自讀課文⑴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⑵指名認讀本課生字詞。
2.課文記敘孔子給項橐讓路
3.開火車認讀生字詞,糾正讀音不正確的字,特注意多音字:喝hè(喝彩)hē(喝水)
。ㄎ澹┢纷x句段,朗讀感悟
1.在課文中找出下面的句子,對照下面的思考題,比較朗讀分析。喂,小孩,快讓開,我們的車要過去。孩子,給我們的車讓讓路,好嗎?a,這兩句話,分別是誰對誰說的?b句終號有什么不同?說話的語氣有什么不同?C安排學生扮演角色朗讀,看誰讀的像,讀的好。⑴小組交流⑵班內交流,教師點撥
2.在課文中找到下面兩個句子,體會朗讀,分析孔子和項橐的特點。孩子,你怎么不懂禮節(jié),你擋住了車,誤了我們趕路啊!我不懂禮節(jié)?那么,請問老人家,世上是車給城讓路還是城給車讓路呢?(這兩個句子是孔子和項橐的對話,項橐抓住孔子講禮節(jié)一句連用兩個反問,提出是車給城讓路還是城給車讓路,答案是明白的,因為城是不能動的,而車可以繞道,城在車面前,車應先讓路,這也是一種禮節(jié)啊,由此可見,項橐是多么機智、聰明。
3.指名朗讀第11自然段,思考這一段寫了什么?分析孔子具有什么樣的思想品德?這一段是孔子的內心獨白,記敘了孔子的思想變化過程,是孔子的內心活動,孔子是個長者,又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是個創(chuàng)導禮儀的人,此時他想到孩子盡管是擺城池玩耍,但也應尊重他的想法,“城”已砌成,但車可以繞道,且在城面前車,應先讓路,這也是一種禮節(jié),孔子明白這個禮節(jié),所以驅車繞城而過。
4、理解“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盿指名讀句子b你是怎么樣理解的?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個可以做我的老師。這個句子成為千古絕唱的名言名句,告誡人各有所長,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好學他人的長處。
(四)、深讀課文,發(fā)散思維
1.思考:從這個故事中,你認為孔子是個怎樣的人?(不恥下問,虛心好學,愛護孩子,尊重他人想法的人)
2.你認為項橐是個怎樣的人?
3.面對項橐這個孩子,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ㄎ澹、拓展延伸課外搜集有關孔子的資料,開展故事會,看看誰講的。
板書設計:
23孔子讓路
孔子→稱師→項橐
不恥下問
教學目標:
1.認讀“碑、楷、瓦、砌、擋、喂、誤、博、倡、驅”10個生字;辨析多音字“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自主閱讀中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孔子是個怎樣的人。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到孔子是一個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的人。
教學準備:
課件和圖片。
教學過程:
。ㄒ唬┘と,揭示課題
1.播放課件錄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提問:這是什么書中的語句呢?(選自我國古代蒙學教材——《三字經》!度纸洝分杏小拔糁倌幔瑤燀棥币痪湓挘銈冎肋@講的是誰和誰的故事嗎?(孔子和項))
2.簡介孔子?鬃樱ㄇ551—前479)名丘,字仲尼。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弟子相傳有三千人。提出以“仁”為核心的學說。他的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封建統(tǒng)治者一直把他奉為圣人。著作編為《論語》。
3.揭題:項是一個七歲的小孩,孔子為什么要稱項為老師呢?他向項學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板書課題:孔子讓路。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1.帶著以上問題默讀課文,讀準生字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練說,師生補充、評議)
2.指名認讀課文的生字詞,開火車讀課文,糾正讀音不正確的字。注意多音字:喝——喝(hē)水;喝(hè)彩。
(三)自主閱讀,合作釋疑
1.自主閱讀,質疑
。1)課文講孔子向項學習什么?(板書:問禮)
。2)理解“問禮”!皢柖Y”這個詞語在詞典里是找不到的,但課文里有幾段解釋了它的意思,畫出相應自然段并標記號。
2.合作交流,釋疑
。1)合作學習,畫出相應句子。
。2)匯報交流,理解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
。1)“孔子從車上下來,走到孩子面前說:‘孩子,給我們的車讓路好嗎?’”
a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什么?(孔子對這個孩子很禮貌,說明有禮節(jié))
b誰來用禮貌的語氣讀一讀這句話?(指名讀,生評議)
。2)“‘請問老人家,世上是車給城讓路呢,還是城給車讓路呢?’”
a這句中“車”和“城”各指什么?(馬車和“城池”)
b同桌之間模仿孔子和小孩的對話,說說他們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
。ǹ鬃邮莻長者,又是知識淵博的學者,是個倡導禮儀的人,此時他想到孩子盡管是擺城池玩耍,但也應尊重他的想法,“城”已砌成,但車可以繞道,而且,在城面前,車應先讓路,這也是一種禮節(jié)!孔子明白這個禮節(jié),所以驅車繞“城”而過)
(3)“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 ?/p>
a指名讀句子。
b你是怎樣理解這個句子的?(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指的是人各有所長,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學習他人的長處)
3.反復讀第2~14自然段,邊讀邊體會感情。
。ㄋ模┥钭x課文,發(fā)散思維
1.思考:從這個故事中,你認為孔子是個怎樣的人?學生談各自的想法。
。ǹ鬃邮莻不恥下問、虛心學習的人,他也是一個愛護孩子、尊重他人想法的人)
2.面對項這個孩子,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ㄎ澹┱n外閱讀
課外搜集有關孔子的故事,準備召開“孔子故事知多少”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