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3分×12=36分)
1.關(guān)于點電荷、元電荷、檢驗電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點電荷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B.點電荷所帶電荷量不一定是元電荷電荷量的整數(shù)倍
C.點電荷所帶電荷量一定很小
D.點電荷、元電荷、檢驗電荷是同一種物理模型
2.下列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流的定義式,只適用金屬導(dǎo)體中自由電子定向移動形成的電流
B.電動勢在數(shù)值上等于電源將單位正電荷從負(fù)極移送到正極時,靜電力所做的功
C.電動勢為1.5V的干電池,表明干電池可以使2C的電量具有3J的電能
D.2號干電池比5號干電池的體積大,電動勢也大
3.一個阻值為R的電阻兩端加上電壓U后,通過電阻橫截面的電量
q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此圖象的斜率可表示為
A.UB.C.RD.
4.一根導(dǎo)線分別通以不同的電流,當(dāng)電流較大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單位體積內(nèi)自由電子數(shù)較多
B.自由電子定向移動速率較大
C.自由電子熱運動速率較大
D.電流傳導(dǎo)速率較大
5.使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均可視為點電荷)分別帶上-3Q和+5Q的電荷后,將它們固定在相距為a的兩點,它們之間庫侖力的大小為F1,F(xiàn)用絕緣工具使兩小球相互接觸后,再將它們固定在相距為2a的兩點,它們之間庫侖力的大小為F2。則F1與F2之比為
A.2∶1B.60∶1C.16∶1D.15∶4
6.A、B是一條電場線上的兩個點,一帶負(fù)電的微粒僅在電場力作用下以一定初速度從A點沿電場線運動到B點,其速度—時間圖像如圖所示。則這一電場可能是下列圖中的
7.關(guān)于導(dǎo)體的電阻,說法正確的是
A.是電阻的定義式
B.電阻率表征了導(dǎo)體材料的導(dǎo)電能力的強弱,由導(dǎo)體的長度決定,與溫度無關(guān)
C.電阻率ρ與導(dǎo)體的長度L和橫截面積S有關(guān)
D.電阻率ρ很大的導(dǎo)體,電阻可以很小
8.如圖所示,用靜電計測量已經(jīng)充電的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靜電計指針張開某一角度,若在電容器兩極間插入有機玻璃板,則
A.U不變,不變
B.U增大,增大
C.電容器電容C增大,變小
D.電容器電容C減小,變大
9.一個電流表的滿偏電流Ig=1mA,內(nèi)阻Rg=500Ω。要把它改裝成一個量程為10V的電壓表,則應(yīng)在電流表上
A.串聯(lián)一個9.5Ω的電阻B.并聯(lián)一個10kΩ的電阻
C.串聯(lián)一個9.5kΩ的電阻D.并聯(lián)一個9.5Ω的電阻
10.如圖,虛線表示某電場的等勢面,一帶電粒子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由A運動到B的軌跡如圖中實線所示。粒子在A、B點的加速度分別為aA、aB,電勢能分別為EPA、EPB,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粒子帶正電,aA>aB,EPA>EPB
B.粒子帶負(fù)電,aA>aB,EPA
C.粒子帶正電,aA
D.粒子帶負(fù)電,aA
11.如圖所示,A、B、C、D、E是半徑為r的圓周上等間距的五個點,在這些點上各固定一個點電荷,除A點處的電荷量為-q外,其余各點處的電荷量均為+q,則圓心O處
A.場強大小為,方向沿OA方向
B.場強大小為,方向沿AO方向
C.場強大小為,方向沿OA方向
D.場強大小為,方向沿AO方向
12.有四盞燈,如圖所示連接在電路中,L1和L2都標(biāo)有
“220V'100W”字樣,L3和L4都標(biāo)有“220V'40W”
字樣,把電路接通后,四個燈都能發(fā)光。最暗的是
A.L3B.L2
C.L1D.L4
二、多項選擇題(4分×5=20分,每小題至少有兩個答案是正確的)
13.如圖所示,圖線1、2分別表示導(dǎo)體A、B的伏安特性曲線,它們的電阻分別為R1、R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R1:R2=1:3
B.R1:R2=3:1
C.將R1與R2串聯(lián)后接于電源上,則電壓比U1:U2=1:3
D.將R1與R2并聯(lián)后接于電源上,則電流比I1:I2=1:3
14.如圖,真空中電量均為Q的兩正點電荷,固定于一絕緣正方體框架的兩側(cè)面ABB1A1和DCC1D1中心連線上,且兩電荷關(guān)于正方體中心對稱,則
A.A、B、C、D四個點的電勢相同
B.A1、B1、C1、D1四個點的電場強度相同
C.負(fù)檢驗電荷q在A點的電勢能小于在C1點的電勢能
D.正檢驗電荷q從C點移到C1點過程電場力做功為零。
15.如圖所示,在勻強電場中、、、為矩形的四個頂點,
、分別為邊和的中點且長為長的2倍。
已知電場線的方向平行于矩形所在平面,、、三點電
勢分別為4V、8V、6V,則
A.點的電勢為4VB.電場線方向垂直于向下
C.電場線方向垂直于向下D.一電子從a點運動到c點,電勢能減小
16.如圖所示,一個絕緣光滑半圓環(huán)軌道放在豎直向下的勻強電場E中,在環(huán)與環(huán)圓心等高處有一個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由靜止開始沿軌道運動,則
A.小球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B.小球經(jīng)過環(huán)的最低點時速度
C.在最低點時球?qū)Νh(huán)的壓力為(mg+qE)
D.在最低點時球?qū)Νh(huán)的壓力為3(mg+qE)
17.小燈泡通電后其電流I隨所加電壓U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P為圖線上一點,PN為圖線的切線,PQ為U軸的垂線,PM為I軸的垂線.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大,小燈泡的電阻增大
B.隨著所加電壓的增大,小燈泡的電阻減小
C.對應(yīng)P點,小燈泡的電阻為
D.對應(yīng)P點,小燈泡的電阻為
三、實驗題(每空2分,作圖4分,共14分)
18.伏安法測電阻的接法有如圖甲、乙兩種接法,
按圖甲接法,測得值比真實值____(填“大”或“小”)
按圖乙接法,測得值比真實值____(填“大”或“小”)
19.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實驗室提供了小燈泡(2.5V,0.5A)、電流表、電壓表以及滑動變阻器等實驗器材:
(1)圖甲為實驗中某同學(xué)連接好的實驗電路圖,在開關(guān)S閉合后,把滑動片P從A向B端移動過程中會觀察到電壓表讀數(shù)變________(填“大”或“小”)。
(2)某同學(xué)由測出的數(shù)據(jù)畫出I—U圖象,如圖乙所示,當(dāng)小燈泡兩端電壓為2.0V時,小燈泡的電阻值R=________Ω,此時小燈泡的實際功率P=________W。(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根據(jù)實物圖畫出電路圖(4分)
四、計算題(共30分)
20.(8分)
如圖所示,電路兩端電壓U恒為28V,電燈上標(biāo)有“6V,12W”字樣,直流電動機線圈電阻R=2Ω。若電燈恰能正常發(fā)光,且電機能運轉(zhuǎn),求:
(1)流過電燈的電流是多大?
(2)電動機兩端的電壓是多大?
(3)電動機輸出的機械功率?
21.(10分)
一勻強電場,場強方向是水平的,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電量為q的帶正電的小球,從O點出發(fā),初速度的大小為v0,在電場力和重力作用下,恰好能沿與場強的反方向成θ角的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球運動到點時,求:
(1)勻強場的電場強度E;
(2)小球運動到點時其電勢能與O點的電勢能之差。
22.(12分)
如圖所示為真空示波管的示意圖,電子從燈絲K發(fā)出(初速度不計),經(jīng)燈絲與A板間的加速電壓U1=18kV加速,從A板中心孔沿中心線KO射出,然后進(jìn)入由兩塊平行金屬板M、N形成的偏轉(zhuǎn)電場中(偏轉(zhuǎn)電場可視為勻強電場),電子進(jìn)入偏轉(zhuǎn)電場時的速度與電場方向垂直,電子經(jīng)過偏轉(zhuǎn)電場后打在熒光屏上的P點.已知M、N兩板間的電壓為U2=800V,兩板間的距離為d=10cm,板長為L1=30cm,板右端到熒光屏的距離為L2=60cm,電子質(zhì)量為m=9×10-31kg,電荷量為e=1.6×10-19C.求:
(1)電子穿過A板時的速度大小;
(2)電子從偏轉(zhuǎn)電場射出時的側(cè)移量;
(3)P點到O點的距離.
(1)圖甲為實驗中某同學(xué)連接好的實驗電路圖,在開關(guān)S閉合后,把滑動片P從A向B端移動過程中會觀察到電壓表讀數(shù)變________(填“大”或“小”)。
(2)某同學(xué)由測出的數(shù)據(jù)畫出I—U圖象,如圖乙所示,當(dāng)小燈泡兩端電壓為2.0V時,小燈泡的電阻值R=________Ω,此時小燈泡的實際功率P=________W。(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根據(jù)實物圖畫出電路圖(4分)
四、計算題(共30分)
20.(8分)
如圖所示,電路兩端電壓U恒為28V,電燈上標(biāo)有“6V,12W”字樣,直流電動機線圈電阻R=2Ω。若電燈恰能正常發(fā)光,且電機能運轉(zhuǎn),求:
(1)流過電燈的電流是多大?
(2)電動機兩端的電壓是多大?
(3)電動機輸出的機械功率?
21.(10分)
一勻強電場,場強方向是水平的,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電量為q的帶正電的小球,從O點出發(fā),初速度的大小為v0,在電場力和重力作用下,恰好能沿與場強的反方向成θ角的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為g),則小球運動到點時,求:
(1)勻強場的電場強度E;
(2)小球運動到點時其電勢能與O點的電勢能之差。
22.(12分)
如圖所示為真空示波管的示意圖,電子從燈絲K發(fā)出(初速度不計),經(jīng)燈絲與A板間的加速電壓U1=18kV加速,從A板中心孔沿中心線KO射出,然后進(jìn)入由兩塊平行金屬板M、N形成的偏轉(zhuǎn)電場中(偏轉(zhuǎn)電場可視為勻強電場),電子進(jìn)入偏轉(zhuǎn)電場時的速度與電場方向垂直,電子經(jīng)過偏轉(zhuǎn)電場后打在熒光屏上的P點.已知M、N兩板間的電壓為U2=800V,兩板間的距離為d=10cm,板長為L1=30cm,板右端到熒光屏的距離為L2=60cm,電子質(zhì)量為m=9×10-31kg,電荷量為e=1.6×10-19C.求:
(1)電子穿過A板時的速度大小;
(2)電子從偏轉(zhuǎn)電場射出時的側(cè)移量;
(3)P點到O點的距離.
一、選擇題
1.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符號是()
A.NB.kgC.sD.m
2.汽車啟動后,某時刻速度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由此可知此時汽車()
A.行駛了70hB.行駛了70km
C.速率是70m/sD.速率是70km/h
3.如圖所示.v-t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物體的()
A.位移B.運動時間C.加速度D.平均速度
4.下面所敘述的力,屬于萬有引力的是()
A.馬對車的拉力B.地磁場對指南針的作用力
C.太陽對地球的吸引力D.摩擦后的橡膠棒對小紙片的吸引力
5.下列各個力中,根據(jù)作用效果命名的是()
A.彈力B.摩擦力C.向心力D.重力
6.對下列有關(guān)現(xiàn)象,分析正確的是()
A.汽車能從靜止開始加速是因為靜止的汽車沒有慣性
B.地球表面附近的大氣能隨地球運動是因為大氣沒有慣性
C.落水狗上岸后甩動身體能抖落水滴是因為水滴具有慣性
D.宇航員能在太空中“漂浮”是因為太空中的物體沒有慣性
7.在做“探究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時,每次須將小球從軌道同一位置無初速釋放(如圖所示),其目的是使小球()
A.拋出后只受重力B.拋出后機械能守恒
C.拋出后軌跡重合D.拋出時的速度方向水平
8.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運動過程中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是()
A.速率B.線速度C.合外力D.向心加速度
9.下列物體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可視作守恒的是()
A.飄落中的秋葉B.乘電梯勻速上升的人
C.被擲出后在空中運動的鉛球D.沿粗糙斜面勻速下滑的木箱
10.如圖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水平推力作用后仍保持靜止.此物體共受到的力有()
A.重力、水平推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推力
C.水平推力、靜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水平推力和靜摩擦力
11.質(zhì)量為m的某同學(xué)站在水平地面上,當(dāng)其加速下蹲時,地面對他的支持力()
A.為零B.小于mgC.等于mgD.大于mg
12.“豎直風(fēng)洞”是上海世博會拉脫維亞館的亮點,風(fēng)洞噴出豎直向上的氣流將體驗者懸空“托起”(如圖所示).假定某段時間體驗者恰好在空中靜止.則下述各對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A.人受到的重力和氣流對人向上的力
B.地球?qū)θ说奈腿藢Φ厍虻奈?/p>
C.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對氣流向下的力
D.人對氣流向下的力和氣流對人向上的力
13.“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wèi)星的圓形繞月軌道距月球表面分別約為200km和100km.當(dāng)它們在繞月軌道上運行時,兩者相比,“嫦娥二號”的()
A.周期較小B.線速度較小
C.角速度較小D.向心加速度較小
14.“探究做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guān)系”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中,要求通過調(diào)整木板的傾角來平衡摩擦阻力.判斷摩擦阻力已被平衡的方法是()
A.釋放小車后,小車能夠運動
B.輕推一下小車,小車能夠勻速運動
C.釋放小車后,拖著紙帶的小車能夠運動
D.輕推一下小車,拖著紙帶的小車能夠勻速運動
15.某同學(xué)在井口釋放一石塊.經(jīng)過2s聽到石塊落水的聲音,由此可估算出井口到水面的距離約為()
A.20mB.40mC.45mD.60m
16.蹦床運動是運動員從蹦床反彈起來后在空中表演技巧的運動.如圖所示.當(dāng)運動員從處下降至最低處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運動員()
A.動能一直增大B.所受重力始終做正功
C.動能一直減小D.重力勢能只轉(zhuǎn)變成動能
二、填空題
17.某學(xué)習(xí)小組利用自由落下的重錘和電火花計時器驗證機械能守恒,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已知重錘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_m。
(1)本實驗的原理是:在重錘自由下落的過程中,若忽略阻力的影響,只有重力做功,重錘的___________相互轉(zhuǎn)化,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
(2)在某次實驗中,他們得到一條點跡清晰的紙帶,紙帶上A、B、
C、D為相鄰計數(shù)點,測出它們之間的距離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圖乙所示。
、偃艏垘蟽上噜徲嫈(shù)點的時間間隔為,則打印點時重錘的速度大小為____________;
、谌舸蛴↑c和點時重錘的速度分別為和,則驗證從點到點的運動過程中,重錘機械能守恒的關(guān)系式為___________
(3)該學(xué)習(xí)小組通過多次實驗發(fā)現(xiàn),重錘減少的勢能總是重錘動能的增加(填大于或小于)。
18.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實驗中。請完成下列各實驗步驟:
(1)某組同學(xué)用如圖(1)所示裝置,來研究小車質(zhì)量不變的情況下,小車的加速度與小車受到力的關(guān)系。這種研究方法叫____________法。
A.首先要______________,目的是使小車受到合力就是細(xì)繩對小車的拉力。
B.實驗中通過在塑料桶中增加砝碼來改變小車受到的拉力。
C.實驗中,在滿足塑料桶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___________小車質(zhì)量關(guān)系的前提下,塑料桶和砝碼總重力才近似等于小車受到的合外力。
D.實驗中應(yīng)先打開打點計時器的電源,然后再釋放小車。
E.改變砝碼的個數(shù),多次測量。
(2)某組同學(xué)通過實驗得出數(shù)據(jù),并畫出a-F圖像如圖(2)所示,那么該組同學(xué)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
(3)另一組同學(xué)想通過該裝置研究塑料桶和砝碼及小車組成的系統(tǒng)能量轉(zhuǎn)化關(guān)系。已知塑料桶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m,小車的質(zhì)量為M。實驗中,他通過對紙帶的分析和測量得出:當(dāng)塑料桶及砝碼由靜止開始下降高度為h時,小車的瞬時速度為v,則該組同學(xué)要得到的能量轉(zhuǎn)化關(guān)系式為_________________。(用題目給出的物理量表達(dá),忽略小車重力勢能的變化)
19.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將橡皮條的A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用兩把彈簧秤通過細(xì)繩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的O端,如圖所示.在此過程中,橡皮條與兩繩的夾角(填“一定”或“不一定”)要相等.
20.如圖所示,豎直光滑的墻壁上掛了一個小球。已知小球受到細(xì)繩的拉力F為10N。該拉力產(chǎn)生兩個實際作用效果,它們分別沿豎直方向(填“向上”或“向下”),沿水平方向(填“向右”或“向左”)。
三.計算與簡答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21.質(zhì)量為3kg的物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4s末撤去此水平恒力F.物體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求:
(1)物體在0~4s的加速度大小;
(2)物體在4~10s的位移大小;
(3)物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22.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nèi)固定一半徑R為2m、圓心角為120°的光滑圓弧軌道BEC,其中點E是最低點.在B、C兩端平滑、對稱地連接長度S均為m的AB、CD兩段粗糙直軌道,直軌道上端A、D與最低點E之間的高度差h均為2.5m.現(xiàn)將質(zhì)量為0.01kg的小物塊由A點靜止釋放,物塊與直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25.求:
(1)小物塊從靜止釋放到第一次過E點時重力做的功;
(2)小物塊第E點時的動能大小;
(3)小物塊在E點時受到支持力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