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學詩。因為祖父的屋子空著,我就鬧著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里。早晨念詩,晚上念詩,半夜醒了也是念詩。念了一陣,念困了再睡去。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詩》,但沒有課本,全憑口頭傳誦,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祖父說:“少小離家老大回……”
我也說:“少小離家老大回……”
都是些什么字,什么意思,我不知道,只覺得念起來那聲音很好聽。所以很高興地跟著喊。我喊的聲音,比祖父的聲音更大。
我一念起詩來,我家的五間房里的人都可以聽見,祖父怕我喊壞了喉嚨,常常警告我說:“房蓋被你抬走了!
聽了這笑話,我笑了一會兒,過不了多久,就又喊起來了。
夜里我也是照樣地喊,母親嚇唬我,說再喊她要打我。
祖父也說:“沒有你這樣念詩的,你這不叫念詩,你這叫亂叫。”
但我覺得這亂叫的習慣不能改,若不讓我叫,我念它干什么。每當祖父教我一首新詩,一開頭我若聽了不好聽,我就說:“不學這個。”
祖父于是就換一首,換一首不好,我還是不要。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边@一首詩,我很喜歡,我一念到第二句,“處處聞啼鳥”那“處處”兩字,我就高興起來了。覺得這首詩,實在是好,真好聽!“處處”該多好聽。
還有一首我更喜歡的:
重重疊疊上瑤臺,
幾度呼童掃不開。
剛被太陽收拾去,
又為明月送將來。'
就這“幾度呼童掃不開”,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瀝忽通”掃不開。越念越覺得好聽,越念越有趣味。
當客人來了,祖父總是叫我念詩的,我就總喜歡念這一首。
那客人不知聽懂了與否,只是點頭說好。
就這樣瞎念,到底不是久計。念了幾十首之后,祖父開講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弊娓刚f,“這是說小的時候離開了家到外邊去,老了回來了!l(xiāng)音無改鬢毛衰’,這是說家鄉(xiāng)的口音還沒有改變,胡子可白了!
我問祖父:“為什么小的時候離家?離家到哪里去?”
祖父說:“好比爺爺像你那么大離家,現(xiàn)在老了回來了,誰還認識呢?‘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小孩子見了就招呼著說:‘你這個白胡老頭,是從哪里來的?’”
我一聽覺得不大好,趕快就問祖父:“我也要離家的嗎?等我胡子白了回來,爺爺你也不認識我了嗎?”心里很恐懼。
祖父一聽就笑了:“等你老了還有爺爺嗎?”
祖父說完,看我還是不很高興,他又趕快說:“你不離家的,你哪里能夠離家……快再念一首詩吧!念‘春眠不覺曉’……”我一念起“春眠不覺曉”,又是滿口的大叫,得意極了。
但從此再讀新詩,一定要先講的,沒有講過的也要重講。
似乎那大嚷大叫的習慣稍稍好了一點。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首詩本來我也很喜歡的,黃梨是很好吃的。經祖父這一講,說是兩只鳥,于是不喜歡了。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祖父講了我也不明白,但是我喜歡這首。因為其中有桃花。桃樹一開了花不就結桃嗎?桃子不是好吃嗎?
教案
教學目標:1.學習課后生字,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條理,回答課后問題。體會文中流露出的童真和學詩的樂趣。體會作者與祖父之間的親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激發(fā)對詩歌的學習和研究興趣。
3.學習作者直白而富有童趣的表達,體會作者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梳理文章條理,回答課后思考題,體會文中流露的童真和學詩的樂趣。激發(fā)對古詩的學習興趣。體會作者選取典型材料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全文,讀準生字。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條理,體會小作者的童真與可愛,體會作者在學詩過程中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誦文章一至十段。
一.導入新課:
不管學習什么東西,都要經歷一個過程。有時這個過程是非常有趣的。我們的作家蕭紅把自己小時候學古詩的故事寫了出來。很有趣。看看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感覺呢?
二.指名讀全文:
1.聽聽生字的音發(fā)準了沒有。
2.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找出來。
3.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三.全班交流:
1、交流有趣的句子。讀一讀。
2、提出問題。
3.讀了這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思考:我是怎樣和祖父學詩的?你覺得作者經歷了哪些過程?
。ǜ娓改,基本上就是亂叫。然后讀的好聽的詩就喜歡讀,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后學詩意也是胡猜亂想,流露出童真非?蓯郏
五. 細讀文章1----10段:
1.初作者是怎樣和祖父學詩的?誰能描繪一下作者學詩的情形呢?
2.體會一下“房蓋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
3.請同學分角色有感情的將這部分讀一讀。也可以講講你的體會。
六,課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文章后半部分,體會作者在學習自己喜歡的詩和學習詩意時的有趣與天真,感受作者的童真與可愛。學習作者選取典型材料寫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節(jié)課內容:
作者開始學習是出于好奇和好玩,我們看看她是怎樣學的呢?哦,原來是在祖父口口相傳中學習的,她的學習方法就是亂喊亂叫,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二,那么作者學習也很挑剔,有喜歡念的也有不喜歡念的,看看她喜歡念什么詩?為什么喜歡呢?
1.指名讀11—17段。
2.作者喜歡什么詩?我們也來念念。(指名讀)你們喜歡嗎?
3.下面我們體會一下作者為什么喜歡呢?
。ㄔ瓉硎亲忠艉寐,還有發(fā)音很好玩)你們讀到這里有什么感受?
。ㄗ髡咄ㄟ^這個事例寫出了孩童的天真可愛,非常有趣)
4.誰有感情的把這部分讀一讀?(教師指導朗誦)
三.讀到一定的時候,就有新的要求了。祖父開始講意思。那么小作者明白了詩歌的意思嗎?
指名讀后一部分。你有什么感受?
(小作者完全沒有理解意思。只是想著吃的,和憑感覺判斷)這一部分更深入的表現(xiàn)出作者的天真可愛。特別是與爺爺的對話顯得非常真實,非常有趣。誰能讀出這種感情呢?
指名分角色朗誦。教師指導,反復朗誦。
四.學完了作者學詩的經歷,你覺得真實嗎,有趣嗎?談談你學詩的體會吧?
(全班交流)
五.作者圍繞學古詩選取哪些典型事例呢?總結一下。
小結:文章選取的材料都是為中心服務的,選擇的材料要生動,要準確的表達中心,這樣才能使文章內容集中,表達意思明確。
練習題
一、查字典“聞”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再查_____(聲調可不標);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部,再查____畫。
“聞”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聽見;B、聽見的事情,消息;C、出名,有名望;D、用鼻子嗅氣味。
請你給下面的“聞”選擇合適的解釋。
1.你聞聞這是什么氣味?( )
2.奶奶家生出的小牛居然只有三條腿,成了這一帶的奇聞。( )
3.處處聞啼鳥。( )
二、看拼音寫詞語
jǐnɡ ɡào yáo tái bái lù shuāi lǎo tí jiào
( ) 。ā ) ( ) ( ) 。ā )
三、辨字組詞
唬( 。 瑤( 。 瀝( ) 衰( 。
琥( ) 搖( 。 厲( 。 衷( )
四、課文內容我知道。
1.本課選自________的回憶體小說《呼蘭河傳》,作者以一個單純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講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房蓋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表達了祖父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一、W wen 門 6 1.D 2.B 3.A
二、警告 瑤臺 白鷺 衰老 啼叫
三、嚇! ‖幣_ 淅瀝 衰老
琥珀 搖擺 厲害 熱衷
四、1.蕭紅 童年跟祖父學詩
2.“房蓋被你抬走了”意思是說作者念詩聲音很大,似乎要掀翻屋頂,是一種夸張的寫法。表達了祖父對作者的關心與疼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