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上,上至九十多歲的抗戰(zhàn)老兵和老藝術家,下至十幾歲的少年兒童,他們通過一個個英雄故事,與我們共同緬懷這段歷史。這次節(jié)目主題是“英雄不朽”,分為“愛國”、“勇敢”、“團結”和“自強”四個篇章。
讀著“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八個字,感受到正是這八個字支撐著無數(shù)的先烈,在八年抗日戰(zhàn)爭的歷程中,義無反顧的拋頭顱灑熱血;正是靠著無數(shù)愛國的熱血青年,靠著無數(shù)有著大愛的國際友人的幫助,我們才取得了抗戰(zhàn)的勝利。
聽著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透過那鏗鏘有力的音符,我似乎看到了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無數(shù)的先烈用他們的血肉筑起新的長城,為幸福的今天,奉獻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看著那些曾經的抗戰(zhàn)老兵,心中油然升起的是敬佩和愛戴。沒有他們的勇敢、團結、奉獻,又怎會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
我們是英雄的子孫,未來是屬于我們的時代。學習英雄先輩的精神,接過英雄前輩的旗幟。從現(xiàn)在起,堅定立志,把祖國的強盛當做自己的夢想。我們宣誓:誠實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強、做偉大祖國的接班人。
【篇二】
昨天,謝老師讓我們觀看《開學第一課》這個電視節(jié)目。在這里面,我喜歡解海龍叔叔——一名攝影師,因為他和他的照片讓我學會了堅強、毅力和珍惜。
這部分講述了解海龍叔叔回憶了兩個夢想。其中,第二個夢想幫助貧困地區(qū)孩子實現(xiàn)上學夢的過程打動我。解海龍叔叔用了十年時間,走了兩萬多公里,接觸上萬名孩子,拍攝了上萬張照片,可見解叔叔多么有毅力。他來到了貧困的農村,看到孩子們上學很困難,有的上學要往返二十四里路,而且天冷時還凍得直流鼻涕,還有的沒有完整的教室,但他們仍然堅持上學。讓我印象想深刻的是“大眼睛”蘇明娟姐姐,照片上的她睜著黑亮的大眼睛,從眼神中看到了她的堅強、自信和渴望學習的神情,后來,通過解叔叔的幫助,也收獲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我自己,每天上學只走三百米的路程到學校,學習用品一應俱全,衣食無憂,卻一點也不知道珍惜,甚至學習多一點都會抱怨,而窮苦的農村孩子呢,每天走那么遠的路,使用的文具、桌椅破舊不堪,他們的臉上卻始終掛著笑容,因為他們知道只要能上學就是開心的事,相比自己真是很慚愧。
收看《開學第一課》這個節(jié)目后,讓我明白了堅強和毅力的力量,讓我深刻的領悟到了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也要幫助那些窮苦的孩子,讓他們和我一樣有美好的未來!
【篇三】
《開學第一課》已經經歷了十個新學年,我也寫了四期的觀后感了,感受也是一期比一期深刻。這一期首先有四個大哥哥唱著《開學第一課》把我拉進了節(jié)目中,在舞臺中間有一個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機器人,精準到位的動作引來同學們陣陣喝彩。成龍的出現(xiàn)使我感觸很深,成龍說他小時候愛打抱不平,知道了有功夫才能贏,之后成龍去拍電影,從小角色到大角色被人說過很多次,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而且成龍不用替身,渾身上下受了非常多的傷,他的功夫片就是特殊的中國名片。他讓我熱血沸騰,記住活到老學到老,永不停歇。
然后是解海龍老師拍的照片,這些照片讓孩子們有了希望和夢想,夢想不是虛無飄渺的,它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力量,激勵我們去拼搏,去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具有中國知識產權的大飛機C919首飛的飛行員和總設計師吳光輝的演講,我懂得了對未來的事情,我們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tài),勇于探索,還要有創(chuàng)新的意志。
令我印象深的就是21天無殼孵小雞了,先把杯子用打火機燒出一個洞,用脫脂棉花堵上,再用保鮮膜做一個類似雞蛋殼的形狀,把雞蛋打破放進“雞蛋殼”里,在四周打出12個小孔,放在杯子上,用皮筋套牢,剪掉多余的保鮮膜,蓋上蓋子,放入加熱的機器,就可以完成整個孵小雞的過程,神奇的小雞就這樣問世了。
這些說明了科技的進步,我們青少年要大膽想象,勇于鉆研,堅持奮斗。作為一名少先隊員,要學無止境,心中有夢,大膽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