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感受美妙的雪景,領(lǐng)略冬季的自然風光。
。、培養(yǎng)幼兒清楚表述和大膽表演的能力。
。、進一步了解雪的特征,認識動物的不同特征。
。础⒎e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活動準備】
。、掛圖:故事磁帶。
2、動物頭飾:貓鼻子、鴨嘴巴、狗爪子等道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活動。
二、基本部分
1、師:冬天來到了,天空中有時會下什么?(雪)下雪后周圍景象有什么變化?走在雪地上有什么感覺?(幼兒自由發(fā)言)
。病⑿蕾p故事《冬天的小路》。
。、出示掛圖并提問有關(guān)故事內(nèi)容。
。粒褐攸c理解:小動物是怎樣掃雪的?
。拢撼醪嚼斫獠W說動詞“推”、“鏟”、“扒”、“掃”。
。、幼兒聽故事自選道具進行表演,教師及時提醒幼兒邊做動作邊講故事。
【活動結(jié)束】
總結(jié)活動情況,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天氣越來越冷了,寒冷的氣候給幼兒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同時冬季又是感冒多發(fā)的季節(jié),那么增強幼兒的體質(zhì)提高幼兒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能力尤為重要。冬天又是美麗的季節(jié),冰雪會給幼兒帶來許多的新奇和驚喜!抖斓男÷贰愤@個故事就是講述了小動物們不怕寒冷、團結(jié)合作、助人為樂的事情,故事情節(jié)生動有趣,教育意義深刻,幼兒在欣賞感受雪景美的同時,體驗冬日里活動的樂趣,活動進行的很順利。
活動目標
1、了解植物怎樣過冬,感知冬季植物與氣候變化的關(guān)系。
2、通過觀察、繪畫、交流等方式,進一步感知各種植物在冬季的不同狀態(tài)。
3、有探索植物奧秘的興趣及愛護植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課件—植物的過冬準備。
2、圖片—冬天的樹,稻草。
3、記錄紙,彩色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話題。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冬季)
你感到氣候有什么變化嗎?
2、教師:這么冷的天氣,花草樹木會凍死嗎?植物們準備好怎樣過冬天了嗎?
(二)引導幼兒觀察植物,并記錄植物現(xiàn)象。
1、教師:冬天到了,小樹上的葉子有什么變化?大樹上有什么變化?小草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請小朋友自主觀察,并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自己的疑問。
3、教師引導幼兒有重點地觀察個別植物,幫助幼兒進一步感知植物的變化。
(1)觀察大樹。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冬天的樹是什么樣子?想一想,它們凍死了嗎?找一找樹上還留下了什么?(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芽苞、果實、種子等。)
(2)教師:請小朋友剝開芽苞看一看,它里面有什么?猜一猜,明年春天會變成什么?
(3)觀察小草
請小朋友在草地上觀察,看看冬天的小草怎么樣了?想一想,小草凍死了嗎?挖出小草的根看看是什么顏色的?根上長著什么?
4、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植物,并用自己的彩筆記錄植物過冬的種種表現(xiàn)。
(三)組織交流。
教師:請小朋友跟同伴講講你的記錄和發(fā)現(xiàn),看看植物過冬有幾種方式?
(四)幫助幼兒了解植物過冬的各種方式。
1、教師:冬天到了,落葉樹的葉子紛紛掉下來,常青樹的葉子仍然還是綠色的;落葉對樹木過冬有幫助嗎?減少水分蒸發(fā)、落葉能化為肥料、營養(yǎng)樹根)
2、教師:小草是什么顏色?它冬死了嗎?(有的小草根已經(jīng)死了,但是它留下了種子,有的小草根還活著,明年春天還會發(fā)芽。)
3、教師:人們怎樣幫助植物過冬呢?(在樹上涂石灰、扎干草,為油菜、麥苗撒上草灰、干糞,把怕冷的觀賞植物搬到室內(nèi)或溫室。)
活動反思:
這樣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非常開心。在老師與幼孩子們的互動、孩子與孩子的互動過程中,體現(xiàn)了讓幼兒自主學習的新課程理念。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樹木的過冬方式,由于這方面的內(nèi)容知識性較強,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如果用說教的方式幼兒肯定難以理解。因此在講解落葉過冬的方法時,我先通過孩子們的感知覺,讓孩子們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具體感知落葉樹和常綠樹的不同之處,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討論,從而得出結(jié)論;在講解蠟質(zhì)過冬時,讓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仔細觀察,找出結(jié)果。在這樣自由探索的過程中,孩子才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在活動的延伸部分,孩子們從討論人們怎樣保護植物過冬到自己畫一畫,并動手為小樹包裹稻草,形成了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在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幼兒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感和滿足感,感到非常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