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綜合素質(zhì)訓(xùn)練# #左傳:《僖公二十年》原文譯文#】《左傳》實質(zhì)上是一部獨立撰寫的史書。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shù)抗哪辏ㄇ?53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說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jīng)典之一。下面是®無憂考網(wǎng)分享的左傳:《僖公二十年》原文譯文。歡迎閱讀參考!
【原文】
【傳】二十年春,新作南門。書,不時也。凡啟塞從時。
滑人叛鄭而服于衛(wèi)。夏,鄭公子士、泄堵寇帥師入滑。
秋,齊、狄盟于邢,為邢謀衛(wèi)難也。于是衛(wèi)方病邢。
隨以漢東諸侯叛楚。冬,楚斗谷于菟帥師伐隨,取成而還。君子曰:「隨之見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動,其過鮮矣。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詩》曰:『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宋襄公欲合諸侯,臧文仲聞之,曰:「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譯文】
二十年春季,重新建造南門!洞呵铩酚涊d這件事,是由于妨礙農(nóng)時。凡是修筑城門和制作門閂,應(yīng)該不妨礙農(nóng)時。
滑國人背叛鄭國而順服于衛(wèi)國。夏季,鄭國的公子士、泄堵寇率領(lǐng)軍隊攻入滑國。
秋季,齊國和狄人在邢國相會并訂立盟約,為邢國策劃對付衛(wèi)國的侵襲。這時候衛(wèi)國才擔心邢國。
隨國依靠漢水東邊各諸侯的力量背叛楚國。冬季,楚國的鬬穀於菟率領(lǐng)軍隊進攻隨國,講和以后回國。君子說:“隨國被攻打,是由于不估量自己的國力。估量自己的力量然后動作,禍害就少了。成敗在于自己,難道在于別人?《詩》說:‘難道不想早晚奔波,無奈路上露水太多!
宋襄公想要會合諸侯。臧文仲聽到了,說:“拿自己的愿望服從別人就可以,要使別人服從自己的愿望就很少有成功的!
擴展閱讀:《左傳》名言
一,欲加其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釋義:別人如果真心想陷害你,總會找到理由和借口,防不勝防。
二,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釋義:儉樸,是所有美德共有的品質(zhì);奢侈是所有惡行里面危害的。
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蹲髠.莊公十年》
釋義:打仗就是靠軍隊的士氣,第一次擊鼓最能激起大家的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就會衰弱一點;第三次擊鼓,大家的士氣就已經(jīng)發(fā)泄完了。
四,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蹲髠.襄公二十一年》
釋義:比喻為官正直無私。選賢任能的時候,對于外人,不會因為是仇人就不舉薦他;對于家人,也不會因為怕別人說閑話就不推薦。
五,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蹲髠.宣公二年》
釋義:人非圣賢,哪個人敢說自己不會犯下過錯呢?犯錯并不可怕,關(guān)鍵是態(tài)度問題。如果能夠知錯就改,就比什么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