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嘗試用多種方法玩乒乓球。
2、激發(fā)探索欲望,并能用語言表達。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能遵守規(guī)則玩游戲。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乒乓球。
2、操作材料:小棒、屬片罐、可樂瓶、繩(小尾巴)、墊板、乒乓版、廢紙樓、小盆、橡皮泥、雙體杯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起回憶、引出主題
上次我們知道許多有關(guān)乒乓球的小知識,今天,我們就來玩乒乓球。
二、玩乒乓球
1、你能和乒乓球玩出幾種花樣?
2、幼兒自由玩乒乓球。(教師觀察為主,適時提醒多玩幾種方法,并提醒個別幼兒注意安全。)
3、介紹乒乓球的玩法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玩乒乓球的?
4、教師幼兒共同分享玩后感受。
三、探索玩法
1、引出材料結(jié)合乒乓球玩這兒有這么多東西,你能用乒乓球和它們一起玩出更多的新花樣嗎?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dǎo)觀察。
3、介紹探索出材料和乒乓球的玩法誰愿意把你的玩法告訴大家嗎?(介紹玩法或發(fā)現(xiàn)一些現(xiàn)象)
4、幼兒教師共同分享經(jīng)驗。
四、實驗延伸
這個球,它怎么了?這個球還能玩嗎?實驗泡癟乒乓球如果不泡我們還有辦法玩嗎?
活動反思:
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孩子們的探索活動結(jié)束了,從他們意猶未盡的臉上可以看出,孩子們是玩得開心,學得快樂的。在探索過程中,我用交流會的形式,鼓勵孩子大膽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較好地達到的預(yù)設(shè)的要求。
活動目標:
1、通過繪本故事,感受彼得與自我的內(nèi)心焦慮。
2、愿意表露自己的情緒,學習排解焦慮的方法。
3、體會父母的愛,愿意與弟妹共享。
4、能夠?qū)⒆约汉玫男袨榱晳T傳遞給身邊的人。
5、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PPT+音樂、照片、紙筆、氣球
活動過程:
一、“起”——音樂導(dǎo)入,引發(fā)活動。
熱身環(huán)節(jié):聽《愛我你就抱抱我》的音樂進教室。師幼互相擁抱,并交流擁抱的感覺。介紹繪本主人公彼得,引發(fā)彼得的煩惱,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二、“承”——繪本分享,引發(fā)領(lǐng)悟。
1、觀看前半部分PPT,分析彼得為什么不開心?他在擔心什么?(用故事中畫面呈現(xiàn)彼得的擔心)
2、幼兒交流,彼得還會有的擔心。(從繪本過渡到自我生活經(jīng)驗,教師簡筆畫示范)
3、幼兒分享如果有了自己的弟弟或妹妹,會有哪些擔心的事?(共情、接納、理解)
幼兒將自己的擔心以簡筆畫的形式畫下來。
4、師幼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位幼兒將擔心貼在氣球上。
三、“轉(zhuǎn)”——內(nèi)化行為,自覺成長。
1、觀看后半部分PPT,師幼一起幫彼得尋找爸爸媽媽的愛藏在哪里?化解彼得的擔心。
小結(jié):彼得剛剛開始的擔心還存在嗎?幫彼得把不需要的擔心揉成團扔掉。(消除擔心)
2、從繪本延伸到實際,播放家有弟妹的PPT。
交流家有弟弟妹妹的快樂,共同分享溫馨照片。感受家有弟弟妹妹幸福與愛的感覺。
四、“合”——消除擔心,感受快樂。
師幼討論原先的這些擔心是否變少?變沒?鼓勵幼兒把擔心踩碎。(幼兒踩氣球)后將擔心的碎片扔到垃圾筒。聽《我愛我的家》音樂,快樂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