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1、書架上有兩層書,共144本。如果從下層取出8本放到上層去,兩層書的本數(shù)就相同。書架上、下層各有多少本書?
2、學校運來大米850千克,運了3車,還剩100千克。平均每車運多少千克?
3、王老師要批改48篇作文,已經(jīng)批改了12篇。如果每小時批改9篇,還要幾小時能批改完?
4、動物園里的一頭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貓2天吃72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貓的幾倍?
5、水果店運來蘋果、香蕉各8箱。蘋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運來水果多少千克?
6、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7、學校組織植樹,一共有25個小組,每個小組種了5棵樹苗。購買樹苗花了1250元,每棵樹苗多少錢?
【篇二】
1、人民機械廠加工一批零件,甲車間加工這批零件的20%,乙車間加工余下的25%,丙車間加工再余下的40%,還剩下3600個沒加工,這批零件共有多少個?
2、慶豐文具店運來的毛筆比鋼筆多1萬支,其中毛筆的3/7與鋼筆的1/2支數(shù)相同,慶豐文具店共運來多少萬支筆?
3、四個孩子合買一只60元的小船。第一個孩子付的錢是其他孩子付的總錢數(shù)的一半,第二個孩子付的錢是其他孩子付的總錢數(shù)的三分之一,第三個孩子付的錢是其他孩子付的總錢數(shù)的四分之一,第四個孩子付多少錢?
4、煤氣收款員到一幢樓里收煤氣差價款,他走出樓時一算,沒交款的戶數(shù)占已交款戶數(shù)的1/8。如果少收2戶,則沒交款的戶數(shù)恰好占已交款戶數(shù)的1/6,這幢樓有多少住戶?
5、某車間生產(chǎn)甲、乙兩種零件。生產(chǎn)的甲種零件比乙種零件多12個,乙種零件全部合格,甲種零件只有4/5合格,兩種零件合格的一共是42個,兩種零件共生產(chǎn)多少個?
6、某車間兩個生產(chǎn)小組計劃生產(chǎn)680個零件,實際兩個小組共生產(chǎn)了798個零件,甲組生產(chǎn)的零件數(shù)比本組的任務多生產(chǎn)了1/5,乙組生產(chǎn)的零件僅比本組任務多生產(chǎn)3/20,兩個小組原來的任務各是多少個?
【篇三】
1.五個同學有同樣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給“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學剩下的錢正好等于原來3人的存款數(shù)。原來每人存款多少?
2.把一堆貨物平均分給6個小組運,當每個小組都運了68箱時,正好運走了這堆貨物的一半。這堆貨物一共有多少箱?
3.老師把一批樹苗平均分給四個小隊栽,當每隊栽了6棵時,發(fā)現(xiàn)剩下的樹苗正好是原來每隊分得的棵數(shù)。這批樹苗一共有多少棵?
4.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原計劃每小時行40千米,實際每小時多行了10千米,這樣比原計劃提前2小時到達了乙地。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
5.小明騎車上學,原計劃每分鐘行200米,正好準時到達學校,有一天因下雨,他每分鐘只能行120米,結果遲到了5分鐘。他家離學校有多遠?
6.加工一批零件,原計劃每天加工80個,正好按期完成任務。由于改進了生產(chǎn)技術,實際每天加工100個,這樣,不僅提前4天完成加工任務,而且還多加工了100個。他們實際加工零件多少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