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篇一:《青蛙吃害蟲》
教學目標:1、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減整十位數的計算方法。
2、滲透環(huán)保教育和愛護小動物的教育
教學難點:學生學會兩位數加減整十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兩位數加減整十位數。
教具準備:計數器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32+5、42+7、84-4、75-3
75+2、64+3、72-2、38-3、45-()=42、96-()=91
39-()=31、49-()=42
二、新授:
1、準備掛圖。
2、引導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同時進行環(huán)保教育和愛護動物的教育。
3、小組活動學生說說這幅圖的意思。
4、引導學生提問題。
(1)兩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蟲?。
據題意列式計算
5、引導學生嘗試列式解答。(a)學生小組內用計數器探索計算的方法。
(b)在小組內說一說怎樣算出得數的
6生說出算法。
7練習。
26+10、86-20、37-20、26+20、74-20、34+40
三、小結。
板書:青蛙吃害蟲
56+30=8656-30=26
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篇二:《青蛙吃害蟲》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養(yǎng)成教育訓練點:
初步經歷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fā)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計數器、課件
學具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一、探究方法:
1.出示課題,簡單社會公益教育。
2.出示情景圖:觀察,說出主要信息。
大青蛙吃了56只害蟲,小青蛙吃了30只害蟲。
3.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問題一):大青蛙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蟲?
列式:56+30=
觀察:兩個數分別是什么樣的數?(兩位數加整十數)
用小棒擺擺,同桌合作探究計算方法。
師在計數器上演示
撥珠子:先撥56,5個十,6個一。
加30該怎樣撥?(為什么把“3”加在十位上?)
觀察:加完“30”后,計數器十位、個位各有什么變化?
(十位:50+30=80個位:沒有變化)
完成算式:56+30=86
對比:56+3=
小結:兩位數加整十數,十位相加,個位沒有變化。
(問題二):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
列式:56-30=
學生擺小棒探究計算計算方法。
師在計數器上演示
撥珠子,總結計算的方法;
完成算式
小結:兩位數減整十數,十位相減,個位不變。
二、解決問題:
1.口算:P253
2.P251看圖,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列式解答。
“兩只啄木鳥一共吃了多少條蟲子?”
“大啄木鳥比小啄木鳥多吃多少條蟲子?”
3.P252
看圖,提問:原來有多少只青蛙?后來呢?
問“跳下去多少只青蛙”,怎樣算?
小結方法:原來的–剩下的=跳下去的
列式:38–5=33(只)
4.P254
看圖,說說圖意:
來了42名同學,只有30把椅子。
提問:會出現什么現象?為什么?
(有的同學會沒有椅子坐,因為椅子少了。)
討論:有多少名小朋友沒有座位?
(椅子比人少多少,就有多少人沒座位。)
列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