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 #初三下冊化學期末必考知識點#】學得越多,懂得越多,想得越多,領悟得就越多,就像滴水一樣,一滴水或許很快就會被太陽蒸發(fā),但如果滴水不停的滴,就會變成一個水溝,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本篇文章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初三下冊化學期末必考知識點》,供大家借鑒。
1.初三下冊化學期末必考知識點
1、氧氣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藍色的。
氫氣是無色無味,密度最小,難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體。(碳酸氣)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
甲烷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小,極難溶于水。俗名沼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生鐵和鋼主要成分都是鐵,但性質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應物是固體,需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O2的發(fā)生裝置。
反應物是固體與液體,不需要加熱,制氣體時則用制H2的發(fā)生裝置。
密度比空氣大用向上排空氣法難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氣小用向下排空氣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實驗室制O2的方法是:加熱氯酸鉀或高錳酸鉀(方程式)
KClO3—KMnO4—
工業(yè)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離液態(tài)空氣(物理變化)
原理:利用N2、O2的沸點不同,N2先被蒸發(fā),余下的是液氧(貯存在天藍色鋼瓶中)。
、趯嶒炇抑艸2的方法是:常用鋅和稀硫酸或稀鹽酸
(不能用濃硫酸和硝 酸,原因:氧化性太強與金屬反應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鎂:反應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鐵:反應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銅,因為不反應)Zn+H2SO4—
Zn+HCl—
工業(yè)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氣(H2、CO)、天然氣(主要成分CH4)
、蹖嶒炇抑艭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鹽酸。不能用濃鹽酸(產生的氣體不純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蓋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應的進行)。CaCO3+HCl—工業(yè)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燒石灰石CaCO3—
5、氧氣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
①(黑色)C和O2反應的現(xiàn)象是: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更旺,發(fā)出白光。
、(黃色)S和O2反應的現(xiàn)象是:在空氣中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藍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氣味的氣體SO2。
、(紅色或白色)P和O2反應的現(xiàn)象是:冒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用于發(fā)令槍)
、(銀白色)Mg和O2反應的現(xiàn)象是: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氧化鎂。(用于照明彈等)
、(銀白色)Fe和O2反應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3O4,注意點:預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層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轍2和O2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淡藍色的火焰。
、逤O和O2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藍色的火焰。
、郈H4和O2的現(xiàn)象是:發(fā)出明亮的藍色火焰。
酒精燃燒C2H5OH+O2—
2.初三下冊化學期末必考知識點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條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有霧生成
7、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yōu)榧t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黑色氧化銅變?yōu)橛泄鉂傻慕饘兕w粒,石灰水變渾濁
9、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1、加熱試管中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yōu)榘咨勰,試管口有液滴生?/p>
12、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3、點燃純凈的氫氣,用干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fā)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 酸酸化的硝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 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并加熱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并有氣體生成
17、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淀生成
18、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淀生成
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反應劇烈,發(fā)出大量熱
3.初三下冊化學期末必考知識點
一、化學用語
1、物質的俗稱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鹽的主要成分——NaCl
純堿——Na2CO3
燒堿、火堿、苛性鈉——NaOH
膽礬、藍礬——CuSO4·5H2O
氨水——NH3·H2O
二、化合物的分類三、金屬活動性
1、金屬活動性順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意義: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金屬位置越靠前,金屬在水溶液(酸溶液或鹽溶液)中就越容易失電子而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3、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應用:(1)排在氫前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K、Ca、Na除外)。
三、酸、堿、鹽的溶解性
1、常見鹽與堿的溶解性:(如果不讀出括號中的字,是不是一個較好記憶的順口溜?)
鉀(鹽)、鈉(鹽)、銨鹽全都溶,硝 酸鹽遇水影無蹤。
硫酸鹽不溶硫酸鋇,氯化物不溶氯化銀。
碳酸鹽只溶鉀(鹽)、鈉(鹽)、銨(鹽)。
堿類物質溶解性:只有(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溶。
2、八個常見的沉淀物:
氯化銀、硫酸鋇碳酸銀、碳酸鋇、碳酸鈣氫氧化鎂、氫氧化銅、氫氧化鐵
3、四個微溶物:
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實驗室制二氧化碳時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鑒別SO42-和Cl-時,不用硝 酸銀的原因)MgCO3(碳酸根離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鎂離子的原因)
4、三個不存在的物質:所謂的氫氧化銀、碳酸鋁、碳酸鐵五、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反應后有氣體、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電離的物質)
(1)不溶性堿只能與酸性發(fā)生中和反應
(2)不溶性鹽,只有碳酸鹽能與酸反應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復分解反應的反應物
4.初三下冊化學期末必考知識點
一、空氣的成分
1、空氣的成分:
N2:78%O2:21%稀有氣體:0.94%CO2: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2、氧氣的用途: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
3、空氣的污染:
(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汽車排放的尾氣等。
(2)污染物:主要是粉塵和氣體。如:SO2CO氮的氧化物等。
二、氧氣的性質
1、氧氣的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液化成淡藍色液體或固化成淡藍色固體。
2、氧氣的化學性質: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具有氧化性,是常見的氧化劑。
(1)能支持燃燒: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木條復燃。
(2)氧氣與一些物質的反應:
參加反應物質與氧氣反應的條件與氧氣反應的現(xiàn)象生成物的名稱和化學式化學反應的表達式
硫S+O2==SO2(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
鋁箔4Al+3O2==2Al2O3
碳C+O2==CO2
5.初三下冊化學期末必考知識點
一、酒精燈的使用
1、酒精燈火焰:分三層為外焰、內焰、焰心。
外焰溫度,內焰溫度最低,因此加熱時應把加熱物質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燈使用注意事項:A、酒精燈內的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3;B、用完酒精燈后必須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去吹滅;C、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D、絕對禁止用燃著的酒精燈引燃另一盞酒精燈,以免引起火災。E、不用酒精燈時,要蓋上燈帽,以防止酒精揮發(fā)。
3、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fā)皿、燃燒匙、坩堝等;可以加熱的儀器,但必須墊上石棉網的是燒杯、燒瓶;不能加熱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氣瓶。
4、給藥品加熱時要把儀器擦干,先進行預熱,然后固定在藥品的下方加熱;加熱固體藥品,藥品要鋪平,要把試管口稍向下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試管而使試管破裂;加熱液體藥品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1/3,要把試管向上傾斜45°角,并不能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別人。
二、洗滌儀器:
1、用試管刷刷洗,刷洗時須轉動或上下移動試管刷,但用力不能過猛,以防止試管損壞。
2、儀器洗干凈的標志是: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