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教案包括哪幾個部分組成 篇一
1、【活動名稱】活動名稱的確定,語言簡潔明了,一語中的。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年級的什么內容。比如:《中班科學活動:我愛我的耳朵》、《大班繪本活動:動物們的選舉》。
2、【活動設計】
簡單的闡述設計本次教育活動的意圖,比如:在你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中一種存在的現(xiàn)象被你發(fā)現(xiàn)了或者是當下的新鮮事物讓你萌發(fā)了靈感。比如:春天來了,你會設計一節(jié)科學活動《小蝌蚪變青蛙》。
3、【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包括三部分的內容:動作技能目標、知識目標、情感目標。其次,活動目標還應該包括本次活動的重點與難點。活動目標應以幼兒為主,并根據該年齡段幼兒的認知水平來設計。
4、【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包括幼兒知識經驗的準備、教師教具與教學設備的準備、家園配合的準備以及幼兒的心理準備。
5、【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一般包括導入、學習鞏固以及操作運用三部分。
導入的形式有情景導入、故事導入、魔法導入、詩畫導入、談話導入、游戲導入、動畫/音樂導入。教師的導入要確保達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引起孩子的共鳴的效果。
學習于鞏固部分,主要是明確孩子學習的內容,以便達成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特別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加深對本次的學習內容的理解。
操作運用部分,主要是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讓幼兒投入到實踐中求真知。教師可以預設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想辦法與幼兒一起做一個簡單的總結,積累幼兒的操作經驗。
6、【活動延伸】
根據本次活動的難易程度,引導幼兒延伸到生活中,在領悟的基礎上再次的運用知識,鼓勵幼兒“舉一反三”并挖掘自己的潛力,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等各方面的發(fā)展。
7、【活動反思】
對此次活動的教育效果,做簡單的總結。老師課后可以選擇與不同認知水平的幼兒來聊天,針對本次教育活動做簡單的提問或者探討,看看還有什么可以進步的地方,并嘗試一下別的教育方法,不斷提升自己,在多種教育方法中創(chuàng)設更好的教育成果。
2.幼兒園教案范文 篇二
活動名稱:藝術——小班美術“美麗的小魚”設計意圖:美術繪畫《美麗的小魚》以游戲的形式深受孩子的喜歡,非常富有時代氣息,“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體現(xiàn)藝術、社會的有機整合”成為了我設計的主導思想,以期通過活動,讓孩子們達到在提高繪畫水平的同時又能發(fā)展孩子的社會性。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充分體驗繪畫的樂趣,激發(f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
3.引導幼兒在認識紅色、黃色、綠色的基礎上,繼續(xù)練習涂染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自制課件一個、磁帶、幼兒繪畫工具、美人魚頭飾。
2.知識準備:認識紅綠黃色。
3.重點分析:引導幼兒選擇適當的色彩描繪小魚,鼓勵大膽有力的順著一個方向涂色。
難點分析:添畫水草、水泡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游戲“變變變”,教師帶上頭飾變成美人魚。
2.美人魚講故事,放課件!拔覀儊韼兔廊唆~的忙好嗎?”
二、展開:
1.提問:美人魚是怎樣幫助小魚穿衣服的?教師示范,幼兒觀察。教師范畫涂色,“大海是什么顏色?”用藍色畫彎彎的水波紋,用綠色畫水草,高高興興吹著泡泡,什么形狀?
2.小朋友我們就來幫助美人魚給小魚穿上美麗的衣服,畫好后我們把它們放進大海里,請小朋友在筐里每人選兩條小魚開始吧。
3.放音樂,幼兒設計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三、延伸活動
1.展覽作品講評:
(1)幼兒:你喜歡哪一條?
(2)教師:干凈、色彩
2.環(huán)保教育:
定期給小魚換水,不往海里扔垃圾,讓水生動物健康快樂的長大好不好?
3.幼兒園教案范文 篇三
設計思路:繪本《火焰》用富有動感的畫面描繪出狐貍媽媽“火焰”和獵人周旋救出寶寶的情節(jié)。故事既驚險又溫馨,讓讀者深深感受到狐貍媽媽那種為了孩子不顧一切的母愛情懷。
根據情節(jié),我將整個故事分為三個部分:發(fā)生——因為森林遭到破壞,狐貍媽媽被迫帶著孩子離開,狐貍寶寶卻在半路被獵人抓;發(fā)展——狐貍媽媽次去救孩子,卻都沒有成功;結局——后狐貍媽媽在其他狐貍的幫助下救出了孩子;顒又,我主要通過集體閱讀與幼兒自主閱讀相結合的方式。集體閱讀時,我采用觀察講述、猜想討論、傾聽驗證等策略,引導幼兒對繪本的重點畫面進行細致觀察與講述。
結合大班幼兒的語言發(fā)展目標,我設計了相關環(huán)節(jié)以豐富幼兒的詞匯,還根據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引導幼兒對狐貍媽媽的心理與行為進行猜想與討論,接著,我又讓幼兒通過傾聽驗證的方式,讓幼兒不斷體驗傾聽、發(fā)現(xiàn)的樂趣,幫助他們充分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狐貍媽媽的勇敢、機智,以及繪本所傳遞的濃濃的母愛之情。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火焰》,了解故事中狐貍媽媽救寶寶的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并學習相應的詞匯。
2.通過觀察講述、猜想討論、傾聽驗證等方式,進一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3.感受狐貍媽媽為了孩子表現(xiàn)的勇敢和機智,進一步萌發(fā)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與繪本內容一致的PPT課件,與情節(jié)發(fā)展相匹配的音樂片段。
2.幼兒人手一本繪本,第32頁之后用曲別針別住。
活動過程:
1.集體閱讀PPT圖書至第6頁,了解故事的發(fā)生,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1)出示圖書第1-2頁PPT,大家看一看,它們是誰呀?生活在什么地方?狐貍媽媽的名字叫火焰,猜猜她的名字為什么叫“火焰”?
。2)請幼兒看PPT,教師朗讀繪本第1~4頁。
(3)引導幼兒觀察PPT畫面3-4頁,并展開討論:你們感覺到奇怪的聲音從哪里傳來的?森林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4)觀察PPT畫面5~6頁,提問,請幼兒猜想:半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5)討論:這下糟糕啦,獵人抓走了斑點,狐貍媽媽會怎么樣?她會丟下自己的孩子不管嗎?
2.幼兒自主閱讀圖書第7~32頁,了解故事的發(fā)展。
3.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猜想,理解故事的發(fā)展。
(1)火焰媽媽放棄了嗎?她是怎樣做的?(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閱讀之后的理解)
。2)她悄悄地跟著獵人來到家里,你們找到斑點在哪里嗎?(請幼兒觀察畫面并指圖)小狐貍被獵人關在籠子里,你們還看見了什么?
。3)獵人發(fā)現(xiàn)了火焰媽媽,馬上追了出去,火焰媽媽趕緊逃,她逃走了嗎?
(4)猜想,討論:她有沒有救出自己的寶寶?那她還會繼續(xù)去救斑點嗎?
。5)觀察畫面13~14頁,看見火焰媽媽了嗎?她準備在什么時候去救寶寶?為什么?
。6)觀察畫面15~32頁(配上音樂),教師帶領幼兒邊觀察邊講述。重點觀察講述第17~18頁與29~30頁。并解釋關鍵詞匯。
提問:火焰遇到了什么危險?
她怎樣躲過兩條獵狗的追擊的?
。7)討論:火焰雖然逃出了危險?可有沒有救出自己的孩子?她放棄了嗎?
4.教師與幼兒共同閱讀圖書至結束,了解故事的結局。
。1)共同觀察畫面33~34頁,提問:火焰在干什么?然后怎樣呢?
。2)討論:她還會回來救寶寶嗎?火焰媽媽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幫她想想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救出她的寶寶吧?
。3)教師朗讀圖書第33~40頁。
。4)提問:后,火焰用什么辦法救出了自己的寶寶?
5.通過討論火焰的行為,進一步感受火焰的勇敢、機智與濃濃的母愛。
4.幼兒園教案范文 篇四
一、設計意圖《指南》中強調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教師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他們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5-6歲幼兒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不斷增強,求知欲和好奇心也隨之得到發(fā)展。繞口令作為我們中國特有的語言文化傳承至今,但現(xiàn)在的孩子已經很少接觸這樣的語言藝術,繞口令《上樓下樓》加之內容詼諧幽默、有趣且貼近生活,圍繞“上樓、下樓”表現(xiàn)了人們日;顒拥囊恍﹫鼍,這些看似簡單的句子,卻有很深刻的邏輯線索蘊含其中,對于新疆的大班幼兒的表達水平提出了挑戰(zhàn)。因此,設計本次活動,旨在引導幼兒讀準字詞,在領略繞口令獨特魅力的同時,提高口語發(fā)音水平和質量,為幼兒創(chuàng)造表達的機會并體驗學習語言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借助圖譜,嘗試自主學習理解繞口令。
2、初步了解繞口令的特點,并進行有節(jié)奏的朗讀。
3、體驗繞口令的趣味性。
三、活動重點
借助圖譜,嘗試自主學習理解繞口令。
四、活動難點
初步了解繞口令的特點,并進行有節(jié)奏的朗讀。
五、活動準備
PPT課件、圖譜、圓舞板、木魚、三個標舉牌。
六、活動過程
。ㄒ唬┬蕾p視頻,了解繞口令。
1、播放視頻,欣賞繞口令。師:你看到聽到了什么?看了表演后你覺得怎么樣?(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小結:這些字音很接近,念起來有節(jié)奏、繞口又有趣的兒歌,我們叫它繞口令。
。ǘ┙柚鷪D譜,學習繞口令。
1、出示圖譜,提問:你看得懂題目嗎?
2、分段學習繞口令。
(1)鼓勵幼兒主動提問,解決畫譜自學的難點問題。
(2)幼兒看圖譜自學,教師隨機指導。
(3)引導比較,感受繞口令的節(jié)奏
3、集體練習2--3遍,學習、感受繞口令的節(jié)奏。
。ㄈ┬〗M合作,挑戰(zhàn)繞口令。
1、提出練習時要求:六人一組,自由組合,確定組長;提合作練習的要求。
2、分組合作練習。
3、現(xiàn)場繞口令挑戰(zhàn)賽。
4、幼兒分組挑戰(zhàn)。
5、教師示范合上鼓點音樂進行朗誦。
。ㄋ模┙Y束部分。
教師小結:要念好繞口令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們堅持反復練習就一定可以說得好。
七、活動延伸
家園互動:鼓勵小朋友回去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挑戰(zhàn)《樓上樓下》繞口令。
區(qū)域活動:將繞口令《樓上樓下》、《扁擔寬板凳長》等投放語言區(qū)讓幼兒練習。
5.幼兒園教案范文 篇五
設計意圖:戶外活動時,幼兒關注在地上爬行的螞蟻,在大雨之前,幼兒驚喜的發(fā)現(xiàn)成群結隊的螞蟻,一個個都非常驚奇的觀注著忙忙碌碌的螞蟻,甚至有的幼兒看到很多只螞蟻合作搬運一塊食物困難前行時,主動幫助螞蟻將食物送到螞蟻的洞口,看到孩子們的熱情,激發(fā)了我設計本節(jié)活動,通過此次活動,培養(yǎng)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和克服困難、團結合作的精神。并讓幼兒初步了解"螞蟻搬家要下雨"的自然現(xiàn)象。
活動目標:
1、學習爬行動作,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3、培養(yǎng)幼兒愛勞動的情感和克服困難、團結合作的精神。
4、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螞蟻頭飾若干、呼啦圈若干、墊子兩個、大小沙包若干、紙箱兩個。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小朋友們,天快要下雨了,我們快來搬家吧。"螞蟻媽媽帶著小螞蟻一個跟著一個鉆出洞口,爬過螞蟻路(手、腳著地)。一個跟著一個鉆進洞口。進入新家,來回進行幾次。
基本部分:
1、小螞蟻們我們開始搬家了。
2、讓小朋友帶上頭飾扮成小螞蟻把食物運回家。
3、小朋友分成兩路縱隊,要爬過呼啦圈,越過布墊、把小沙包投進紙箱,然后返回,投沙包多的隊獲勝。
4、螞蟻媽媽發(fā)現(xiàn)有一大塊食物,可是一只螞蟻搬不動,怎么辦呢?
5、啟發(fā)小朋友說出兩只小螞蟻合作完成。
6、游戲再次開始兩只小螞蟻合作爬過呼啦圈,越過布墊,把大沙包投進紙箱,投沙包多的隊獲勝。
7、在爬行的過程中,提醒幼兒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結束活動:
今天小螞蟻都很累了,我們互相拍拍身體,放松一下吧。并表揚幼兒的勇敢精神,分享幼兒體驗挑戰(zhàn)帶來的快樂。
教學反思:
戶外活動很好的鍛練了小朋友的身體素質,還鍛練小朋友的語言發(fā)展能力、思維能力。組織該活動時應關注每個小朋友的表現(xiàn),并及時地進行引導和激勵,在此活動中忽略了能力弱幼兒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