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級# #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查漏補缺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步驟。每個學生在學習上都有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而知識的學習也是相互關聯(lián)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掌握不到位都會影響到后續(xù)學習的進行。因此,只有及時發(fā)現(xiàn)并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高學習成績。下面是©無憂考網為您整理的《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僅供大家參考。
1.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一
(一)歐洲西部
1、運用地圖說出歐洲西部所處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
2、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氣候沿海地區(qū)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內陸地帶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及高原山地氣候,北部為寒帶氣候。
3、歐洲西部主要為發(fā)達國家,工業(yè)以制造業(yè)為主,傳統(tǒng)的畜牲業(yè)發(fā)達。歐洲西部旅游業(yè)發(fā)達。
(二)南極洲
1、運用地圖說出南極洲所處的位置、范圍: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極圈內。
2、南極洲的幾個世界之最:緯度、平均海拔、跨經度最多、氣候最寒冷。
3、南極洲的地形以高原為主,有“冰雪高原”之稱,冰層的平均厚度達2000多米,淡水資源豐富。
4、南極洲的氣候特點:干燥、烈風、嚴寒。
5、南極洲礦產資源豐富,植物品種稀少。
2.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二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統(tǒng)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溝通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fā)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為的諫臣
10、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貞觀之治”。
11、唐朝出現(xiàn)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后人稱為“茶神”。
12、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業(yè)在唐朝有重要發(fā)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14、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15、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區(qū),市為繁榮的商業(yè)區(qū)。
16、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統(tǒng)治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歷稱為“開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于隋文帝時。
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19、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
20、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則天。
3.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三
盛唐氣象
一、經濟的繁榮
1、農業(yè):出現(xiàn)了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
2、手工業(yè):紡織業(yè)品種繁多,蜀錦冠于全國;陶瓷器生產水平也很高,越窯的青瓷、邢窯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業(yè):長安城人口百萬,既是當時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會。(有市:商業(yè)區(qū)和坊:居民區(qū))。
二、民族交往與交融
1、政策: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領尊稱為“天可汗”,意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藏族的祖先)贊普松贊干布。作用: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也增進了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4、唐玄宗時,將金城公主嫁尺帶珠丹。
三、開放的社會風氣
特點:開放,充滿活力、兼容并蓄;
四、多彩的文學藝術
1、唐詩:
、倮畎椎脑姼桧炞鎳胶拥膲衙,充滿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濃郁的浪漫情懷,李白因此享有“詩仙”的美譽。
、诙鸥Φ脑姺从沉藲v史的真情實況,故有“詩史”之稱,他被譽為“詩圣”。
、郯拙右椎脑姼杵揭捉,通俗易懂,婦孺都會吟唱,深受大眾歡迎。
2、書法:唐朝最的書法家是顏真卿、柳公權和歐陽詢3、畫家:唐朝最的畫家是閻立本和吳道子。
4.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四
【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
1、人體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對外界或體內的各種刺激所發(fā)生的有規(guī)律的反應,叫反射。反射是通過一定的神經結構------反射弧來完成的。
2、神經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兩類。
3、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一般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4、反射和反射弧不同,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而且只有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反射活動,反射是一種生理活動,而反射弧是一種結構,反射是通過一定的神經結構---反射弧來實現(xiàn)的。例如:排尿中樞受損,將不能排尿,只能采用人工導尿。另外,如果大腦控制排尿的中樞受損,將無意識排尿。人能有意識地控制排尿,說明脊髓有傳導功能,大腦能控制排尿。嬰幼兒易尿床,由于大腦發(fā)育不完善,控制力差。
5.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五
人體的呼吸
第一節(jié)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系統(tǒng)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證氣體順暢通過的結構;②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
4、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保持環(huán)境中的空氣新鮮、清潔。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第二節(jié)發(fā)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一、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1、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一分種大約呼吸16次。肺的基本單位是肺泡
2、胸廓橫向的擴張和收縮,是肋骨間的肌肉收縮和舒張的結果。
3、肋骨間的膈肌收縮,胸廓擴張時吸氣,肋骨間的膈肌舒張,胸廓收縮時呼氣。
二、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1、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是: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
3、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三節(jié)空氣質量與健康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
2、植樹造林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
6.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六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jié)流動的組織——血液
1、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液具有運輸、防御和保護的功能,被稱為流動的組織。
2、血液分層后,上層淡黃色的半透明液體是血漿。下層是紅細胞,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3、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4、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5、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數(shù)量最多,富含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的功能。
6、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但數(shù)量少。能吞噬病菌,對人體起防御和保護作用。
7、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guī)則。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節(jié)血流的管道——血管
1、三種不同的血管: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2、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液流速快。
3、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輸送到心臟去的血管,管壁薄,彈性小,管內血液流慢。
4、毛細血管是連通于最少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管壁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節(jié)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一、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1、心臟解剖圖
2、心臟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心臟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個腔,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動脈連左心室,肺動脈連右心室,同側的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瓣膜,這些瓣膜單向開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動,而不能倒流。
3、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叫動脈瓣;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環(huán)的途徑
1、體循環(huán):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后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
2、在體循環(huán)中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了物質交換,體循環(huán)把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3、肺循環(huán):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環(huán)中,血液與肺泡之間進行了物質交換,肺循環(huán)把靜脈血變成動動脈血。
5、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注意:動脈中不一定流動脈血(如肺動脈),靜脈中不一定流靜脈血(如肺靜脈)。
6、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約為70毫升。人體內的血液總量大約為4000毫升。
第四節(jié)輸血與血型
1、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德斯坦納把血液分為A型、B型、AB型、O型。
2、輸血的時候,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
3、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輸入少量的O型。
4、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當于本人體重的7%~8%。
5、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
6、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
7.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七
安史之亂與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弱的轉折點)
1、原因:
A、開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樂,任人唯親。
B、社會矛盾尖銳,邊疆形勢緊張。
C、節(jié)度使勢力膨脹,形成外重內輕。
D、安祿山擔任三個邊地的節(jié)度使,逐漸擴張勢力。
2、人物:安祿山和部將史思明
3、結果和影響:對社會經濟造成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安史舊將和內地節(jié)度使權勢加大,逐漸形成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
二、唐末農民起義:黃巢起義
三、唐朝滅亡:907年,朱溫建立后梁政權,我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四、五代十國:北方黃河流域先后出現(xiàn)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南方出現(xiàn)吳、南唐、吳越、前蜀、后蜀、楚、閩、南漢、南平九個政權,再加上北方割據(jù)太原的北漢,史稱“五代十國”。
影響:五代十國雖然是一個政權分立的時期,但統(tǒng)一始終是一個必然趨勢。
8.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八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與日本的交往
。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進行交流的使團。他們把唐朝先進的制度、天文歷法、文字、典籍、書法藝術、建筑技術等傳回日本,對日本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鑒真東渡:唐朝最富影響的僧人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等,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貢獻。(為日本設計唐招提寺;前后12年,前5次東渡失敗,第6次才成功,雙眼失明)
二、與天竺(印度)的交往
玄奘西行:唐太宗貞觀年間,玄奘歷盡艱辛,西行天竺學習佛法。玄奘的見聞,由弟子整理成書——《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玄奘——《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
三、交流頻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國來華的原因):
A、唐朝政權強大,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定;
B、唐代實行對外開放的政策;
C、玄奘、鑒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D、唐朝海陸交通發(fā)達。
四、唐朝的對外政策:對外開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對我們今天的啟示:
A、一個國家只有經濟發(fā)達,文化先進才能對于國外產生輻射力和吸引力。
B、一個國家只有對外開放,積極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進步。
9.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九
鐵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鐵、煤、石油的分布情況如下:
。1)世界上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西、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
這七個國家的鐵的儲量約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國中,煤儲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
。3)世界上石油資源的分布很集中,中東地區(qū)約占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主要輸往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地。
10.初一下冊期末復習資料(地理 歷史 生物) 篇十
1、地理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歸線之間,屬于熱帶;東臨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積、人口最多的國家。
2、民族大熔爐:巴西的土著居民人印第安人,創(chuàng)造了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瑪雅文明。巴西的人種復雜,白種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種人占40%,黑人占6%,拉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是一個“民族大熔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桑巴舞、狂歡節(jié)(每年二月中旬)、世界一流的足球隊(英國是現(xiàn)代足球的發(fā)源地)。
3、地形:面積均居世界第一的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亞馬孫河(世界第二長河)。
4、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面積廣大。
5、農業(yè)是巴西重要的國民經濟基礎部門,熱帶經濟作物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創(chuàng)匯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