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一
氨氣及銨鹽
氨氣的性質:無色氣體,刺激性氣味、密度小于空氣、極易溶于水(且快)1:700體積比。溶于水發(fā)生以下反應使水溶液呈堿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紅色噴泉實驗。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種弱堿,很不穩(wěn)定,會分解,受熱更不穩(wěn)定:NH3?H2O===(△)NH3↑+H2O
濃氨水易揮發(fā)除氨氣,有刺激難聞的氣味。
氨氣能跟酸反應生成銨鹽:NH3+HCl==NH4Cl(晶體)
氨是重要的化工產(chǎn)品,氮肥工業(yè)、有機合成工業(yè)及制造_、銨鹽和純堿都離不開它。氨氣容易液化為液氨,液氨氣化時吸收大量的熱,因此還可以用作制冷劑。
銨鹽的性質: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銨鹽),受熱易分解,放出氨氣: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氨氣:(干燥銨鹽與和堿固體混合加熱)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是否收集滿。
2.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二
物質的分類
把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或多種)物質中所得到的體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質稱作分散質(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起容納分散質作用的物質稱作分散劑(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溶液、膠體、濁液三種分散系的比較
分散質粒子大小/nm外觀特征能否通過濾紙有否丁達爾效應實例
溶液小于1均勻、透明、穩(wěn)定能沒有NaCl、蔗糖溶液
膠體在1—100之間均勻、有的透明、較穩(wěn)定能有Fe(OH)3膠體
濁液大于100不均勻、不透明、不穩(wěn)定不能沒有泥水
3.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三
氮族元素
一、周期表里第va族元素氮(n)、磷(p)、砷(as)、銻(sb)鉍(bi)稱為氮族元素。
二、氮族元素原子的外電子層上有5外電子,主要化合價有+5(高價)和-3價(低價)
三、氮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詳見課本166頁)
1、密度:由小到大熔沸點:由低到高
2、氮族元素的非金屬性比同期的氧族和鹵族元素弱,比同周期碳族強。
3、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漸弱,堿性漸強。
4.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四
一、有機反應類型
取代反應:有機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代替的反應。
加成反應:有機物分子里不飽和的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團直接結合的反應。
聚合反應:一種單體通過不飽和鍵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
加聚反應:一種或多種單體通過不飽和鍵相互加成而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應。
消去反應:從一個分子脫去一個小分子(如水.鹵化氫),因而生成不飽和化合物的反應。
氧化反應:有機物得氧或去氫的反應。
還原反應:有機物加氫或去氧的反應。
酯化反應:醇和酸起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
水解反應:化合物和水反應生成兩種或多種物質的反應(有鹵代烴、酯、糖等)
二、特殊試劑的存放和取用
1.Na、K:隔絕空氣;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態(tài)烷烴中),(Li用石蠟密封保存)。用鑷子取,玻片上切,濾紙吸煤油,剩余部分隨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處。鑷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長柄小刀切取,濾紙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揮發(fā),盛于磨口的細口瓶中,并用水封。瓶蓋嚴密。
4.I2:易升華,且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應保存在用蠟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溫處。
5.濃HNO3,AgNO3:見光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溫避光處。
5.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五
實驗中水的妙用
1.水封:在中學化學實驗中,液溴需要水封,少量白磷放入盛有冷水的廣口瓶中保存,通過水的覆蓋,既可隔絕空氣防止白磷蒸氣逸出,又可使其保持在燃點之下;液溴極易揮發(fā)有劇毒,它在水中溶解度較小,比水重,所以亦可進行水封減少其揮發(fā)。
2.水。悍尤渲闹苽(沸水浴);硝基苯的制備(50—60℃)、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蔗糖的水解(70~80℃)、_溶解度的測定(室溫~100℃)需用溫度計來控制溫度;銀鏡反應需用溫水浴加熱即可。
3.水集:排水集氣法可以收集難溶或不溶于水的氣體,中學階段有O2,H2,C2H4,C2H2,CH4,NO。有些氣體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但可以在水中加入某物質降低其溶解度,如: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氯氣。
4.水洗:用水洗的方法可除去某些難溶氣體中的易溶雜質,如除去NO氣體中的N02雜質。
5.鑒別:可利用一些物質在水中溶解度或密度的不同進行物質鑒別,如:苯、乙醇溴乙烷三瓶未有標簽的無色液體,用水鑒別時浮在水上的是苯,溶在水中的是乙醇,沉于水下的是溴乙烷。利用溶解性溶解熱鑒別,如:氫氧化鈉、_、氯化鈉、碳酸鈣,僅用水可資鑒別。
6.檢漏:氣體發(fā)生裝置連好后,應用熱脹冷縮原理,可用水檢查其是否漏氣。
6.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六
1、在任何的化學反應中總伴有能量的變化。
原因:當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時,斷開反應物中的化學鍵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學鍵要放出能量;瘜W鍵的斷裂和形成是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在發(fā)生過程中是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決定于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2、常見的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常見的放熱反應:
、偎械娜紵c緩慢氧化。
、谒釅A中和反應。
、劢饘倥c酸、水反應制氫氣。
、艽蠖鄶(shù)化合反應(特殊:C+CO22CO是吸熱反應)。
常見的吸熱反應:
、僖訡、H2、CO為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如:C(s)+H2O(g)=CO(g)+H2(g)。
、阡@鹽和堿的反應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鄞蠖鄶(shù)分解反應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7.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七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8.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八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僖罁(jù)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诟鶕(jù)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鄹鶕(jù)內(nèi)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芨鶕(jù)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xiàn)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xiàn)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9.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九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黃或含硫的燃料燃燒得到(硫俗稱硫磺,是黃色粉末)
S+O2===(點燃)SO2
物理性質:無色、刺激性氣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體積比)
化學性質:有毒,溶于水與水反應生成亞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熱會變回原來顏色。這是因為H2SO3不穩(wěn)定,會分解_和SO2
SO2+H2OH2SO3因此這個化合和分解的過程可以同時進行,為可逆反應。
可逆反應——在同一條件下,既可以往正反應方向發(fā)生,又可以向逆反應方向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稱作可逆反應,用可逆箭頭符號連接。
10.高一年級化學下冊期末知識點 篇十
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
1.物質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數(shù)目粒子的集體的物理量.
2.摩爾(mol):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集體計量為1摩爾.
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4.物質的量=物質所含微粒數(shù)目/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N/NA
5.摩爾質量(M)
(1)定義: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叫摩爾質量.
(2)單位:g/mol或g..mol-1
(3)數(shù)值:等于該粒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
6.物質的量=物質的質量/摩爾質量(n=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