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閱讀,親子共讀中英文的書籍,是提升語言能力的法寶。
和孩子一起讀了一本好書, 讀完了,還可以做什么?
問孩子你聽懂了,你讀懂了嗎?讓孩子復(fù)述,讓孩子背誦嗎?
---如果孩子不喜歡別人總是問他們問題怎么辦?
---如果孩子不喜歡復(fù)述怎么辦?
沒關(guān)系, 還有好多事情可以做:
父母可以就書中的內(nèi)容, 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游戲。
游戲? 是啊------
適合大孩子, 小孩子, 大小孩子哈。
如果平常讀完書, 就和孩子玩一些游戲, 也請分享上來。 咱們大家 一起和孩子玩起來!
游戲1, 我就是主角
讀完了一本書之后, 問問孩子, 喜歡不喜歡故事的主角? 如果孩子說喜歡, 那么, 來吧,這次就把故事主角的名字變成孩子的名字。還可以把孩子的玩具, 朋友的名字都加到故事里面哈。
于是, 一部以孩子為主角的故事大戲就上演了。
父母在讀的時候要注意啦, 只要碰上故事主角, 都要讀成孩子的名字。 孩子就很自然的走進(jìn)了故事, 成為主人公,去故事世界中體驗了一把。
讀完之后, 問問孩子, 感覺如何哈。
游戲2,邀請故事的主角來赴宴
這個想法很新奇吧。
讀完了一本故事, 比如 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這本書之后, 想想 如果我們邀請毛毛蟲到我們家來赴宴,該寫一張怎樣的邀請信呢?
親愛的毛毛蟲先生:
您吃飽了嗎? 我為你準(zhǔn)備了很多很多好吃的東西, 有……
特別邀請你到我家里來吃一頓飯。 吃飯之前(后), 我們還可以……
如果你能參加,
怎么樣, 讀完一本書, 和孩子一起寫一張邀請函, 不能干巴巴的, 要圖文并茂才好哈。
游戲3,給故事畫一張story line (故事發(fā)生的時間表)
就像我們學(xué)歷史, 會畫一條歷史發(fā)展的時間線一樣。 一本故事書讀完了,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來畫一張故事發(fā)生, 發(fā)展,結(jié)束的時間線。
比如, 讀了三只小豬的故事
三只小豬開始是怎么回事, 然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然后, 然后, 再然后……
把這條故事線搞清楚, 對孩子很有幫助的。 因為這個故事, 以畫為主, 配合一些口語表達(dá),孩子還是會很喜歡的。
孩子畫的不好沒關(guān)系, 只要將前后順序搞清楚就達(dá)到這個活動的目的了。
這種活動, 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動手做, 才會有意思。
游戲4,我是小記者
和孩子一起讀完了一本書, 父母和孩子可以輪流扮演故事主角和記者,讓記者來采訪故事主角。
如果孩子是記者, 就需要想出5個和故事主角相關(guān)的問題來提問。
如果父母是記者, 正好將故事中的一些情節(jié), 如何發(fā)生發(fā)展的, 作為采訪的問題, 來問孩子。
這樣一來一去的問答, 故事就以另外一種形式, 過了一遍。
舉個例子, 讀了三只小豬的故事
父母扮成大灰狼, 孩子來采訪:
大灰狼先生, 您是怎么認(rèn)識三只小豬的?
請問你為什么總是跟著這三只小豬呢?
請問, 你從煙囪里面出來后, 后來去了哪里?
游戲5, 給故事配畫一張地圖
a to z mysteries 很多人都看過, 每本故事的第一頁就是故事發(fā)生地的地圖。
一些簡單的故事繪本, 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也可以來一張簡單的地圖的。
讀完一本書, 讓孩子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 畫一張故事發(fā)生地的地圖。
如果故事發(fā)生在室內(nèi), 就畫一張室內(nèi)的平面圖,
如果故事發(fā)生的地方很多, 就可以讓孩子畫一張大地圖。
想想, 不是紅樓夢都有人根據(jù)書中的描繪, 建造出了大觀園。
和孩子一起動手畫一張, 別忘了涂上顏色哈。
游戲6,故事的前傳和后傳
讀了某本故事之后, 想想, 在這個故事發(fā)生之前, 會發(fā)生過什么故事呢?
同樣的, 讀過之后, 也可以想想, 這個故事之后, 又會發(fā)生什么呢?
比如, 讀了三只小豬的故事(跟三只小豬干上了),三只小豬蓋房子的本領(lǐng)是跟誰學(xué)的呢? 這里面會有什么故事呢?
之后呢, 三只小豬在他們的磚房子里面能快樂的過一輩子嗎, 會發(fā)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那只大灰狼會善罷甘休嗎?
游戲7, 換一個角度讀故事
三只小豬和大灰狼的故事, 基本是站在三只小豬的立場, 來描繪這個故事的。
如果站在大灰狼的角度, 故事將會如何的不同呢?
那么, 就以大灰狼為主角, 從他的角度來說說故事是怎么回事吧。
呵呵, 這也是這個故事有好幾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