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偶劇院一
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引導學生自編小故事,根據(jù)故事人物、場景,運用學到的繪畫、折紙、剪貼或彩泥等造型技能制作所需各種道,培養(yǎng)造型、表達、思維能力,增強合作、探究學習意識,促進學生知、情、意的發(fā)展。美術教案-指偶劇院
教學重點:劇中角色的造型,人物塑造(語言、形象)美術教案-指偶劇院
教學難點:角色造型
教學關鍵:引導學生根據(jù)小故事(可造已學過的相關內(nèi)容,如《駱駝和羊》、《坐井觀天》等)中的角色,認識角色的造型及性格,在角色制作中表現(xiàn)出角色性格;組織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造型游戲任務。
教學具及課前準備:分成5組,課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nèi)容,仔細研究小故事,鼓勵學生對小故事的角色對話進行修改,令其更貼近學生生活,根據(jù)人物的性格特點,想想人物的藝術造型,并寫好各角色的臺詞;準備好所需工具材料。
教學課時:2課時(連續(xù))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階段
1、欣賞激趣
●出示青蛙和小鳥造型及井布景
同學們,這是老師根據(jù)我們學習的課文《坐井觀天》制作的,老師準備了一只憨憨可愛的青蛙和一只活潑樂觀的小鳥,它們需在一口古井進行對話,有同學記得這篇文章怎么寫的嗎?
●老師用夸張的動作和配音表演
●我知道同學們有了很多好主意,但我們還是先來認識一下老師手里頭這些玩藝兒是怎么動起來的。
2、認識創(chuàng)作因素
●認識指偶
老師怎么讓青蛙和小鳥動起來呢?
怎么把它們放在手上呢?
你有沒有更好的主意?
●明確游戲程序
我們?nèi)绾尾拍苓M行生動的表演呢?首先我們要做好如下的準備。
編寫劇本
畫布景
做指偶
我們采取合作的方式進行游戲,同學們根據(jù)分工把對話寫得幽默有趣,把布景和指偶做得夸張美麗,然后才是我們?yōu)樯鷦佑写髤R演。
二、造型制作階段
1、明確劇本
同學們,可不可以先把你們的節(jié)目名稱跟老師透露一下呢?說說劇本中有幾個角色?在哪活動呢?
2、指導造型制作及臺詞撰寫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造型,采用富有童趣的語言撰寫人物臺詞。
u思考:想想如何讓指偶動得更有個性。
3、小組排演
三、指偶表演階段
1、組織各小組表演匯報
要求其余同學仔細觀察其指偶造型及表演,聽聽誰的臺詞說得好。
2、生自評、互評
說說哪組的造型你感興趣。
說說哪組的臺詞及表演棒。
你還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呢?
四、評價與引申
1、在這節(jié)課里,同學們學到了什么呢?
2、對小組分工、使用進行總體評價。
3、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表演的基本因素,我們不僅可以用紙張、彩泥進行指偶制作,還可以用布、廢棄材料等,用不同的方法制作人偶,可以表演這種短劇,也可以表演人物較多的內(nèi)容,例如,我們民間的“布袋戲”、“皮影戲”等。
指偶劇院二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各種材料,開動腦筋,制作指偶。
2、引導學生學會一起合作,模擬舞臺表演。
3、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指偶的基本制作方法及技巧。
2、能結(jié)合不同的材料和表現(xiàn)方法完整的制作一個有特色的指偶。
教具學具:手工紙、雙面膠、剪刀、戲臺道具、彩色筆、毛線。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ㄒ唬⿲胄轮
欣賞木偶戲表演,并向?qū)W生介紹一位遠道而來的朋友—芝麻綠豆官(木偶人物)。
學生與木偶人物交談,發(fā)掘木偶身上大的特點?[必須由手來操縱]
引入:小朋友想不想也做一個可以像芝麻綠豆官一樣在手上操作的小玩偶。浚ㄉ。)
揭示課題:指偶劇院
(二)探索新知
1、嘗試:介紹木偶家族的另一個成員——指偶,由各小組的組長來展示。
2、思考:小指偶跟木偶的不同和相同之處。
3、討論:各小組組長將展示的紙偶帶到小組里進行討論。
A:組長將表演的感受與組員分享。
B:討論各小組不同指偶的制作方法。
4、探索: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想還有什么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更好的指偶。
5、總結(jié):老師把小朋友的意見進行總結(jié),并稍做示范、引導。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四、欣賞: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去欣賞一些不同的指偶作品,學習別人的長處。
五、作品交流:將作品展示到戲臺上表演,看看誰做得棒,表演得好。(強調(diào)表演時只伸出操作指偶的指頭,其他手指要收緊。)
六、師生互相交流,評選出佳制作獎、佳表演獎及團體協(xié)作獎。
七、課堂總結(jié):引導學生愛惜作品,并進行變廢為寶的環(huán)保教育。
指偶劇院三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xiàn)
教學目的:
學習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通過折、畫手指玩偶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紙工小舞臺玩一玩,體驗美感和成功的喜悅。
教學分析:
小朋友愛操作玩偶,邊講邊演,其樂融融。操作手指玩偶能滿足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愿望。本課教學溶折、剪、畫、講、玩為一體。教師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制作過程的指導,而且還應引導學生玩得有趣,有意義。
教學重點:抓住動物面部的主要特征,折、畫能套在手指上的動物玩偶。
教學難點:折、畫出耳朵和面頰長短不一的動物玩偶。
教具準備:手指玩偶范例若干個、教學課件、紙工小舞臺一個。課件、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
學具準備:每人2—3張正方形紙、水彩筆或油畫棒一盒、剪刀一把。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施教時間:12月15日——12月16日
活動一:
激情引趣:
學生欣賞,初步感知美的形象
播放兩分半鐘《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賞。
課件顯示《各種各樣的動物》,學生觀看。
活動二:
交流探討:
1、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操作表演“老虎”玩偶,導入課題。
2、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審美
。1)出示動物玩偶紙折的步驟圖,小組討論,并講一講具體折法。
。2)小組之間討論一下,從第一步到第七步是怎么制作的。待會兒請小組的代表說一說。
3、學生折一折。
、艑W生回憶步驟圖,比一比誰快、完整的折出。
、茖W生再次觀察步驟圖,解決第折紙中出現(xiàn)的問題。
4、教師引言提問:“動物玩偶折好了。猜猜看,接下來做什么呢?”
5、教師出示動物玩偶范例,學生欣賞,并找出錯誤之處。
活動三:
欣賞、評價交流:
1、學生欣賞范畫①和范畫②,小組討論兩幅范畫形象不同之處。
2、教師提問:“動物耳朵尖的、圓的、下垂的分別怎樣制作呢?”
3、教師演示不同動物的頭部畫法,學生欣賞。
活動四:
發(fā)展階段:
、睂W生折畫動物頭飾,師生相互交流。
教師出示紙工小舞臺。
學生制作,師生共同探討。
、矊W生通過紙工小舞臺進行表演。
活動五:
學生欣賞,相互評價作品
、睂W生交換制作的動玩一玩,說一說。
、步處熞浴盎⒋笸酢钡纳矸菪既嗤瑢W制作的小動物都被招收到森林劇團。
第二節(jié)
施教時間:12月17日——12月19日
活動一:
教師宣布動物劇團開始演出。
各小組討論自己組準備演哪一出戲并分配角色,大家一起討論具體的場景和對話。
活動二:
各小組隨著相應的音樂表演童話劇。
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相應的語氣、動作進行表演,觀眾可以給予適時評價。
活動三:
交流參與這次活動的感想。
引導學生愛惜作品并在活動結(jié)束后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
課后拓展:
1.對身邊能找到的各種材料感興趣。
2.把美術課上所獲得的綜合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
札記:
我用學生熟悉的《天線寶寶》的造型作了幾個范作,找學生和我一同表演。這樣的導入
激起了學生極大的創(chuàng)作欲望,在我的引導下,他們很快的分好了組,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并進行制作。提高了創(chuàng)作的效率。所以說教師在做范作時要多動腦筋研究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一定要作出能夠感動學生的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