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演《我怎樣長大》
1.這首歌的歌詞看來很簡單,但卻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理解其深刻的含義。結合前面作品中表現的英雄足跡,對學生進行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
2.這首歌的曲調是三拍子,學唱時要求學生用三拍子的指揮圖式邊唱邊劃拍進行。放慢速度分兩個樂段學習,一般不會有太大困難。
3.二聲部合唱有一定難度,教學時要慎重處理。如有困難,可適當降低難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為同度,可能會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時,注意歌詞的語氣,如疑問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暢性及二聲部的和諧。
5.在學生理解詞義的基礎上討論,說說自己應“怎樣長大”?
二、編創(chuàng)與活動
1.根據歌曲《紅星歌》、《紅梅贊》、《歌唱二小放牛郎》說說革命的歷史足跡。用線連一連。
2.展示各自準備的資料、CD、VCD、圖片、故事,比比誰的資料生動。
一、聆聽《紅星歌》
1.課前先請個別學生準備《閃閃的紅星》故事。在欣賞前給全體學生講故事。
2.欣賞全歌。
設問:歌曲講述了什么內容?反映的是什么時期的斗爭。
3.再聽全歌。
設問:音樂分為幾個部分?哪部分的曲調是相同的?當再次出現相同的音樂時請舉手示意。
4.復聽全歌?梢噪S音樂哼唱歌曲。
設問:歌曲的體裁是進行曲,還是舞曲、搖籃曲?
5.小結:這是反映工農革命時期少年兒童積極參加革命斗爭的足跡。
二、表演《雨花石》
1.簡介書上插圖“南京雨花臺烈士群像雕塑”。
2.由于這首歌的曲調節(jié)奏較復雜: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這首歌曲不宜讓學生識譜視唱,主要通過聆聽范唱,范唱曲調從聽覺中加強學生的模仿記憶,有了基本旋律的輪廓后,讓學生看譜唱曲。為了加強其記憶,可分為二部學習。第一部分為前四樂句,第二部分為后四樂句加尾聲。有困難的小節(jié),必需是以樂句的單位進行指導。3.在曲調開始學唱時先不加裝飾音,當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簡單講解倚音的寫法與作用(寫法:左上角;作用:裝飾性)。
4.在曲調唱得很流暢的基礎上填上歌詞,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現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質。
5.在學生充分理解歌詞深刻含義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四句歌詞設計四個造型為歌曲做背景,并充滿深情地唱好歌曲。
一、聆聽《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兩個故事,我們都請同學講,這個故事我請錄音機講,請你們聽仔細——播放本歌錄音。
2.設問:誰聽清楚了這個故事?能復述一遍嗎?
3.再聽:記著歌曲的情節(jié)。歌曲中的主角是誰?配角是誰?有幾個場景。
4.師生討論:歌曲的人物及場景。
5.在教師指導下布置場景、分配角色。注意:要發(fā)動學生設計與自薦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學扮群眾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錄音,根據歌曲的敘事過程學生演小品。
7.小結:這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跡。
二、聆聽《紅梅贊》教學基本要求
1.課前請個別學生準備歌劇《江姐》的劇情故事。在欣賞前給全體學生講這一故事。
2.欣賞全歌。
設問:歌名《紅梅贊》的含義是什么?
3.再聽歌曲:
設問:你從歌曲的情感與風格中領悟到什么?
(提示:書上插圖是江姐的形象)
4.小結:這是反映解放戰(zhàn)爭時期革命先輩留下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