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正確讀寫下列詞語: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
2.熟練的、入情入境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對時間流逝的傷感以及珍惜時間的感受,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體會時間的稍縱即逝。
4.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細致描寫、多用比喻的方法。
學習重點
1.感受語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2.積累語言。
教學準備
1.朱自清簡介及朱自清作品。
2.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的《長歌行》嗎?引背全詩。
學了這首詩,你的感受是什么?(珍惜時間,及早努力)
2.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啊!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他對時間的感嘆的,愿意嗎?
3.通過預習,你能說說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嗎?
出示朱自清的一段話:我深感時日匆匆底可惜,自覺以前的錯處與失敗,全在只知遠處、大處,卻忽略了近處、小處,時時只是做預備的工夫,時時都不曾作正經的工夫,不免令人有不足之感。他已經意識到了以前的時間匆匆溜走而無所作為,他決意今后要從小處、近處著手,要切切實實做些事,他認為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和價值,應該珍惜這每一剎那,所以寫下《匆匆》這篇文章。
板書課題:匆匆
4.你能說一說“匆匆”是什么意思嗎?組個詞或說句話。課文中的“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時間)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誰能給大家朗讀第一自然段,讓我們一下子就喜歡這個開頭?
學生朗讀
師:你喜歡這個開頭嗎?喜歡哪些句子?說一說理由,然后再給大家讀一讀。
2.默讀第二自然段,然后對照老師出示的句子,如果把這一段改成這樣好不好?說說你的意見。
出示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地算著,24年的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真讓我大吃一驚。
學生談自己的理解
3.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日子的去來匆匆的?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時間的腳步你們感到到了嗎?誰能來說說。
你喜歡哪一句,你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品讀,談體會。
是啊,作者通過寫自己的日常生活來將無聲無形的時間具體化了,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它就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在一個又一個極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讓我們真切地觸摸到了時間這個精靈的腳步。
寫得多好啊!這么美的語言讓我們再次去讀中品味一下吧。請大家再練習有感情地讀一讀,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句子時就多讀讀。
4.這樣一想,從我們身邊溜走的日子真是太多了,聽起來老師也不覺“頭涔涔,淚潸潸”了。此時,作者想到了什么,?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的“做什么”,“剩些什么”“留著些什么”是什么意思?
讀到這里,你想到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5.同學們的發(fā)言使老師也受到了啟發(fā)。其實,關于珍惜時間這方面的名言警句很多,誰來給大家說說?
學生互相交流
6.齊讀后一個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又提出這個問題?現在這個問題你能回答了嗎?
三、總結
1.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什么?
2.搜集閱讀有關時間方面的詩詞、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時間的故事,準備開展交流。
3.以“日子”為主題,自創(chuàng)一首詩或寫一篇文章,記錄下你或你身邊人的日子,再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和感受。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7個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段。
3.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
4.讀懂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ㄒ唬└惺苷Z言美,領悟表達方法。
。ǘ┩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策略:
誦讀感悟法、讀寫結合法。
教學準備:
。ㄒ唬┒嗝襟w課件。
。ǘ⿲W生課前準備:搜集關于朱自清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出“時光匆匆”
。ㄒ唬┙沂菊n題,理解“匆匆”。
復習漢樂府民歌《長歌行》,導入課題,板書課題,理解課題。
。ǘ⿲W生匯報收集資料,教師介紹作家。
【設計意圖: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贝_實,好的開頭是課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課的開始我注意營造氛圍,圍繞中心,以惜時的古詩導入,直奔主題,明確學習的方向,以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再而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匯報關于朱自清的資料,給學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臺,激發(fā)學生收集材料的興趣,從而有效地落實了這學期的一項重點訓練——注意收集有關資料的同時,使全體學生對朱自清生平有個初步認識,這為學習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情感墊下堅實的基礎!
二、初讀課文,感知“時光匆匆”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1.讀準字音。
2.劃出中心句。
。ǘ┓答仚z查:
1.學習生詞,指導書寫。
飯碗伶伶俐俐徘徊赤**頭涔涔淚潸潸
2.找出中心句,了解前后呼應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古語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的說法。多讀已成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件“法寶”。根據本文語言優(yōu)美,而優(yōu)美的語言中蘊涵著濃郁的情感的特點,在初讀中讀準讀通課文,整體感知內容,知道課文主要圍繞“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這個問題展開敘述。這樣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三、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ㄒ唬┠x課文。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了“時光一去不復返”?找出相關的語句深入體會。
(二)根據學生匯報,順學而導,品讀“時光一去不復返”內容。重點品讀以下內容:
1.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導學生匯報感受。
(2)學生個性化朗讀。
(3)改成小詩,感受課文語言的美。
改成的小詩:
燕子去了,
有再來的時候;
楊柳枯了,
有再青的時候;
桃花謝了,
有再開的時候。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
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們吧:
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
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現在又到了哪里呢?
(4)誦讀積累語言。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應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閱讀中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讀”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積累和發(fā)展語言,體會情感。因此我讓學生以讀的多種方式自主觸摸文本,如:師生合作讀,學生個性朗讀,變序改成小詩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與文本、與作者對話,在讀中加深了理解和體驗,在讀中體會課文語言的優(yōu)美,在讀中培養(yǎng)了語感!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1)品讀“八千多日子”的無聲無息,體會作者比喻運用的巧妙。
。2)教師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篇散文寫于1922年3月,當時作者已經24歲!拔逅摹边\動時,朱自清為光明和新時代的到來而歡呼!拔逅摹备叱边^后,由于舊的東西沒有摧跨,新的社會藍圖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為國家作出貢獻,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沒有目標,于是陷入了思想苦悶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猶豫、徘徊中,眼看寶貴的時光從身邊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寫下了這篇感人的散文。
3.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樣過去的呢?邊讀邊想,感觸深的地方,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
(1)學生匯報。
相關句子: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2)學習表達方法。
引導從“伶伶俐俐”、“過去”、“跨過”、“飛去”、“溜走”、“閃過”等詞語中體會時光來去輕悄匆忙,在稍縱即逝間就過去了,速度越來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
引導從“洗手”、“吃飯”、“凝然”、“躺在床上”、“嘆息”體會朱自清日子的流逝,來去匆匆。
(4)仿說。
引導學生聯(lián)想時光還會怎么樣匆匆流逝,運用課文的表達方法仿說。
課件:
———————的時候,日子從————————;
————————的時候,日子從——————————;
————————的時候,日子從——————————;
(5)體會情感,指導朗讀。
用導讀引導學生反復體會,體會情感,提升朗讀。
【設計意圖:《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重在感性把握”,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這部分教學活動主要圍繞指導學生感受“八千多日子”來去匆匆,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以背景介紹幫助學生孕育情感,以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運用自主品味,感情朗讀,自主發(fā)現,發(fā)揮想象,讀寫結合等方法學習和體會。這樣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觸摸文本,與文本,與作者對話,而對話的中心是每個學生。在這過程中學生不僅能真切地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領悟作者表達方法,還能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四、小結,布置作業(yè)
。ㄒ唬┙處熞栽娨庹Z言總結延伸。
。ǘ┎贾米鳂I(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惜時、傷時的古代詩詞、文章、名言、警句。
五、板書設計
匆匆
時光匆匆一去不復返
第二課時
一、品讀感悟,體會時光匆匆
。ㄒ唬└惺軐ι淖穯枺壕x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
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幾次追問?(六次)有幾次做出了回答?(前兩次)師生讀書問答。
3.引導學生試答文中后四次追問:你覺得怎樣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跡?怎樣的人生就是沒有虛度,才算是沒有白白的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可以舉一個你佩服的人做例子來說明。引導學生既要談偉人名人的事例,又要關注自己身邊的普通人。
4.出示朱自清資料,引導學生談感受:你覺得朱自清先生有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
相關資料:
朱自清,現代作家和學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生于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紹興。朱自清有著作27種,共約190萬言,包括詩歌、散文、文藝批評、學術研究等。1988年,江蘇教育出版社對朱自清著作進行了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冊《朱自清全集》。1923年發(fā)表了《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從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創(chuàng)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以語言洗煉,文筆清麗著稱,極富有真情實感。
二、誦讀積累,領悟時光匆匆
三、拓展延伸,深化認識“匆匆”
。ㄒ唬┱故窘涣髟娢、警句,進一步懂得珍惜時間、珍惜生命。
。ǘ┏鍪緷h樂府民歌的《長歌行》,師生齊讀這首詩,深化認識。
。ㄈ┬【毠P:寫讀后感受。
表達我的小計劃
本次書面表達是讓學生自己制訂計劃。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科學合理安排時間,培養(yǎng)學生自己策劃的能力,初步學會寫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