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在文中學習本課生字“嗚、驚、睜、趴、掉、塘、壇、!8個,積累詞語“驚醒、睜開、池塘、感激、亮晶晶、花壇、眨著眼”7個。在田字格里正確描寫“驚、睜、掉、塘、!5個字。
2、能正確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借助文中插圖、學過的字詞講講故事內容。
4、學習課文懂得伙伴有難,應盡力相助的道理。
重點難點:
1、正確朗讀課文,能根據提示讀出感嘆句和問句的不同語氣
2、懂得盡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幫助別人的道理。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導入。
師:小朋友,公園里靜悄悄的,水池里,睡蓮剛閉上眼睛,就被嗚嗚的哭聲驚醒了。是誰在哭?原來是小螞蟻不小心掉進池塘,它上不了岸啦!
2、師: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
。ㄖ该x課題、全班齊讀課題)
3、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1)什么時候送小螞蟻回家?
。2)誰送小螞蟻回家?
。3)為什么送小螞蟻回家?
。4)怎樣送小螞蟻回家?
4、小結: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一起來讀讀這一課的自學要求。
2、學生根據要求自學課文。
3、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讀詞語,每個詞語2遍。
。2)交流怎樣記住生字。
“嗚、驚、睜、趴、塘”都是形聲字,部首表義,另一部分表音。
嗚:整體認讀音節(jié),注意右邊是“烏”。
驚:后鼻音,讀準字音。
睜:翹舌音,后鼻音。
塘:比較塘—糖
掉:三拼音,讀準韻母ao。
壇:比較壇—運
眨:正音,翹舌音,第三聲。
(3)師:知道“螢火蟲”和“睡蓮”嗎?老師這兒有兩幅圖,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螢火蟲:腹部末端下方有發(fā)光器,到晚上,能發(fā)黃綠色光。
睡蓮:花瓣很大,盛開后像一個小碗。
(4)師:字和詞老師都檢查過了,小朋友都回答得不錯,F(xiàn)在,老師要檢查讀課文了。
學生接龍讀課文。(正音糾錯)
三、復習鞏固。
1、搶讀生字。
2、開火車讀詞語。
3、寫字指導。
驚:左窄右寬。
睜:左窄右寬,寫時注意左偏旁小的字,左邊筆畫要與右邊筆畫的上邊取齊。
掉:左窄右寬,后兩筆的橫長而細挺,豎短而粗健。
塘:左偏旁小的字,左邊筆畫要與右邊筆畫的上邊取齊。
眨:注意后兩筆分別是“橫撇”和“捺”,不能一筆完成,寫“捺”時要有“捺角”。
教學目標:
1、會寫文中五個生字:靜蓮閉螢壇。學會文中出現(xiàn)的二會字。
2、理解課文故事,理解互相幫助能使世界更美好。
3、能幫助小螞蟻說一兩句表示感謝的話。
課前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
1.小游戲:拷貝不走樣。師念兒歌,學生跟著念,從一句到兩句再到三句。
兒歌:太陽當空照,知了樹上叫,荷花水中開,青蛙葉上跳,蜻蜓展翅飛,蝴蝶花間繞。
2.兒歌里提到那些生物?
兒歌說到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情形?
在公開課堂之初使用游戲形式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學習興趣。但是我們不能為了游戲而游戲,而應該讓游戲為學生更好學習該課內容服務。本篇課文講述的是夏夜發(fā)生的故事,而兒歌內容是夏日內容,起到了自然引入課文教學的作用。讓學生重復兒歌中提到的生物是為下一步說話練習準備內容的。
3.兒歌中寫的是夏日的情形,那么夏夜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
出示:夏夜,公園里靜悄悄的。
一起讀。
用朗讀來回答:什么時候,公園里靜悄悄的?
夏夜,哪里靜悄悄的?
夏夜,公園里怎么樣?
順利引入課文,并讓學生體驗同一個句子朗讀方法不同的話句子所表達的意義也會有區(qū)別。
4.隨文識字:靜,組詞。
朗讀詞語“靜悄悄”。
再讀句子。
用為“靜”組的其他詞語代替“靜悄悄”來說句子,意思不變。
“靜悄悄”的朗讀形式采用教師帶領學生朗讀,一聲比一聲“靜”。學生通過對“靜”字的理解和對“靜悄悄”這個詞語的朗讀體會之后,再回過頭來朗讀句子并進行說話聯(lián)系,初步體驗夏夜的寧靜,為終體驗文章“夏夜的美好”做準備。本文的核心是“美好的夏夜”,而“美好”又分為“自然環(huán)境的美好”和“互相幫助的美德”兩個層次。本處就是對第一個層次的理解,通過一個“靜”字來完成。
5.出示后一句:夏夜,公園里靜悄悄的。水池里的睡蓮閉上了眼睛。
隨文識字:閉
一起做“閉上眼睛”的動作。
這句話里的“睡蓮閉上了眼睛”是什么意思?還可以怎么說表示“睡覺”?
讀句子。
6.夏夜,公園里靜悄悄的,水池里的睡蓮閉上了眼睛。還有哪些生物也開始進入夢鄉(xiāng)了呢?模仿說句。
出示:夏夜,公園里靜悄悄的。水池里的睡蓮閉上了眼睛。
夏夜,公園里靜悄悄的。。
說好這句話有兩個難點,難點一是學生必須知道夏夜一般有哪些生物,這是自然科學的內容,但是學生沒有這方面知識儲備的話說話練習將無法進行。該難點已經在課堂伊始的兒歌游戲中化解。難點二是如果不作引導,學生說出來的無論哪種生物都將是“閉上了眼睛”!伴]上了眼睛”在這里表示的意思是“睡覺”,而“睡覺”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此處操練是為了讓學生體驗到語言的豐富性和表達的多樣性!同時,通過這個說句練習,讓學生體會到寧靜的夏夜,幾乎所有的生物都進入了夢鄉(xiāng)。為下文體會小螞蟻碰到困難時的無助,其他小生物幫助小螞蟻而不睡覺的精神之可貴作好情緒鋪墊。
二、理解課文故事情節(jié)。
1.靜靜的夏夜,所有的生物都進入了甜甜的夢鄉(xiāng)。突然,傳來了嗚嗚的哭聲。師讀課文2-12自然段。
2.故事里提到了誰?
出示詞語卡片:睡蓮蜻蜓螢火蟲小螞蟻
小集中識字:蓮螢。
3.排列詞語卡片,完成課文板書。
4.分角色讀課文2-12自然段。
師問:小螞蟻,這么晚了你在哭,你碰到什么困難?
小螞蟻,從水里上來了你還是不高興,又碰到什么問題?
小螞蟻,蜻蜓答應送你回家,你怎么還沒有高興起來?
睡蓮,你幫助小螞蟻做了什么?
蜻蜓,你幫助小螞蟻做了什么?
螢火蟲,你幫助小螞蟻做了什么?
睡蓮、蜻蜓、螢火蟲,你們一起想辦法——送小螞蟻回家。
該環(huán)節(jié)完成三項內容。一是學習生字“蓮”和“螢”,這兩個生字正好都是草字頭的,而且又都是學生比較容易犯書寫錯誤的!吧彙弊謱W生容易寫成半包圍結構,“螢”字學生容易在中間多加一點。兩個字一起學強化了草字頭,“蓮”字的錯誤學生不容易犯了。對這兩個字我還進行了書寫訓練:寫給桌子看、寫給椅子看。實現(xiàn)了低年級語文課堂字詞教學的實效性。第二項內容就是熟悉課文情節(jié),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分角色朗讀來完成。分角色讀完課文之后的師生對話有兩個作用,檢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不著痕跡的說話訓練。后者也就是本環(huán)節(jié)的第三項內容。其實師生對話的第二部分是有難度的,教師問的是:睡蓮,你幫助小螞蟻做了什么?而學生卻不能回答成:我?guī)椭∥浵佔隽司人习。這樣就非常生硬和僵化。學生必須在充分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回答成:我讓小螞蟻爬上岸來。該句話還是文中現(xiàn)成有的,而后兩個問題的答案不是文中現(xiàn)成就有答案的,需要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對第一句回答舉一反三的運用。
三、體驗主題,練習說話。
1.在大家的幫助下,小螞蟻終于可以回家了。請生讀課文第13、14自然段?
自己來讀讀這兩個自然段。在自己讀得好的句子前面畫一個五角星,在自己讀得非常好的句子前面畫兩個五角星!
2.展示一下你讀得的句子。
出示:三句話。
(1)這個“飛機”是——蜻蜓。
(2)燈籠又輕巧又明亮!
(3)第三句引讀:蜻蜓飛呀飛,飛過——小螞蟻不哭了,飛過——小螞蟻微笑了,飛到——小螞蟻可高興了。因為它到家了。
3.配樂齊讀13、14自然段。
13、14自然段是本文文字美精彩的段落。對這兩小節(jié)我采取的方式就是讀。教師只不過就是在讀的形式上進行了適當變化,在讀的情緒上作了適當點撥,讓學生讀得有興趣、讀得有體驗。
4.出示:第15自然段。
夜深了,小螞蟻躺在軟軟的被窩里,看著天空中閃閃的星星,有點睡不著。他想請星星帶一句話給睡蓮姑姑,給蜻蜓哥哥,給螢火蟲弟弟。
小朋友,現(xiàn)在你就是小螞蟻,選一個小伙伴說一句話吧。先說給自己聽!
出示:睡蓮姑姑,。
蜻蜓哥哥,。
螢火蟲弟弟,。
根據學生說話師生對話。
5.出示:!多美的夏夜呀!
齊讀。
因為有小動物們的互相幫助才使夏夜那么美麗,這個道理不是由教師說給學生聽的,也不是由教師請學生回答出來的,而是需要學生披文入境之后變成他自己的感同身受。師生對話中,教師讓學生通過睡蓮、蜻蜓和螢火蟲之口說出自己對課文的解讀,在完成對話的同時也讓學生更深入得了解課文的意義。無論是說話練習還是師生對話,都是在試圖達到這樣一個深入理解感同身受的境界。讓后“!多美的夏夜啊!”如水到而渠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