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極:頂點;反:向反面轉(zhuǎn)化。事物發(fā)展到極點,會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
成語故事:武曌是唐高宗時的皇后,她在高宗死后,就臨朝聽政,不久,他廢了中宗,改立國號叫周,還自稱為則tian皇帝,就是我們一般稱的武則天。當(dāng)她臨朝聽政的時候,太子中宗已經(jīng)長大了,可以處理國家的大事了,但是則tian皇帝還是不肯放手。在那個當(dāng)時,許多的大臣都很不滿,紛紛上書勸止;其中有一位叫做蘇安恒的大臣,也上了一本奏疏,勸諫則tian皇帝。
奏疏上說:“太子現(xiàn)在的年紀(jì)已經(jīng)很大了,才德也不錯,你卻還貪戀著皇帝的寶座,而忘了母子的情分,時間已不能讓你拖延下去,我以為上天和百姓們,都是傾向李家的,你現(xiàn)在雖然還平安的坐在皇上的位子,總要知道物極必反,器滿則傾的道理吧!”鸌冠子一書曾有“物極必反,命曰環(huán)流”這句話,就是說一件事情到了極端的時候,一定會產(chǎn)生變化,而造成全然不同的結(jié)果。
小朋友,這是一句勸人的話,含有適可而止,不要過分的意思,和器滿則傾是同一個意思。
一個人如果太貪心,對于地位和財富,毫不知足的攫取,人家就會說他“物極必反”。其實這句話也含有一點兒妒意。
解釋:祿:舊時官吏的薪俸。沒有功勞而得到報酬。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經(jīng);ハ喙シ,趙國憑借武力不斷侵犯楚國。此時楚國人杜赫來見懷王,聲言他能說服趙國跟楚國和好。楚懷王非常高興,準(zhǔn)備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前往趙國。
大臣陳軫知道了這件事,向楚王獻(xiàn)計說: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趙國通好的使命,大王授給他五大夫的爵位,這豈不是無功受祿了嗎?楚懷王聽陳軫說得有理,便問:那你說該如何辦?
陳軫說:大王以10輛兵車,派杜赫去趙國,等他完成了使命,封為五大夫。楚懷王采納了陳軫的計策,用10輛兵車送杜赫去趙國。杜赫見楚懷王不提封爵之事,十分生氣,干脆拒絕出使趙國。
于是陳軫向楚王說:杜赫不接受出使趙國的使命,這正表明他心懷鬼胎,他的目的是想騙取爵位,現(xiàn)在見大王不給爵位,他就干脆不去了。
解釋:紂是商朝的最后一個王,據(jù)傳是暴君。比喻幫助壞人干壞事。
成語故事:劉邦進(jìn)駐咸陽,見秦王宮堂皇富麗,巍峨壯觀,宮中美女如云,心中又激動、又高興,便立即搬入宮中,享受帝王生活。
樊噲請劉邦遷出宮中,劉邦不肯,謀士張良勸道:“秦二世荒*無道,殘害天下百姓,百姓忍無可忍才紛紛起義,您才能來到這里。現(xiàn)在秦朝剛剛滅亡,你入關(guān)以后就開始享樂,豈不等于幫助惡人干壞事幺(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紂為虐’也)!
劉邦對張良的話十分信服,當(dāng)即退出宮中,封閉倉庫、部隊屯駐咸陽城外的霸上,隨時準(zhǔn)備迎接項羽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