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幾種常見水果的特征。
2、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樂于和同伴、老師進行交流。
3、了解水果的一些吃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準備
1、水果若干散放在四周,水果拼盤若干份,干凈濕手帕若干塊。
2、請柬一個,舞會音樂
過程:
1、引起興趣,開火車到水果王國去參加水果舞會。
師:(出示請柬)今天老師收到郵遞員叔叔送來的一份請柬,原來是水果王國要開水果舞會,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參加,你們想不想去?那我們乘上火車出發(fā)吧!
2、找水果
師:水果王國到了!看,水果寶寶們都出來歡迎我們了,有哪些水果寶寶呀,(出示圖)誰來告訴老師。(指名回答)
你們想不想和水果寶寶做朋友呀!
請小朋友找一個水果做你的朋友吧!(幼兒去找水果寶寶)
請小朋友帶著你的水果寶寶一起坐到你的座位上來吧。
3、認識水果、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
。1)、說名稱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看看自己手中的水果寶寶,你能把它的名字告訴大家嗎?
幼:我手里的水果寶寶是香蕉。
我手里的水果寶寶是蘋果。(香蕉、蘋果、梨、橘子)
。2)看顏色
師:呀,你們的水果寶寶今天可真漂亮,它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
幼:我的水果寶寶穿的是一件黃衣服。
我的水果寶寶穿的是一件紅衣服。(綠衣服、橘色衣服)
。3)說形狀
師:你的水果寶寶長的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幼:我的香蕉水果寶寶像小船、像月牙、小橋、眉毛等。
我的蘋果水果寶寶是圓圓的、胖胖的像燈籠等。
。4)摸摸
師:現(xiàn)在請你摸一摸、親一親水果寶寶,告訴老師有什么感覺。
幼:我的水果寶寶皮膚很光滑。
我的水果寶寶皮膚毛毛的。
。ㄓ灿驳、有點軟軟的)
師小結(jié):水果寶寶都有自己的名字,它們穿的衣服都不一樣,它們長的也不一樣,有的長、有的圓、有的扁,摸上去有的硬、有的軟、有的粗粗的、毛毛的。它們的味道一樣嗎?你們想不想嘗一嘗。(想)
4:了解水果的一些吃法
師:這個香蕉怎么吃呢?你有沒有吃過,誰來告訴老師?
幼:把外面的皮剝掉,吃里面的肉,吃起來又香又甜。
師:誰來告訴我這個蘋果怎么吃呢?
幼:先用水洗一洗,再用小刀把皮削掉,就可以吃了。(它的味道有香有甜,而且脆脆的)
師:那桔子怎么吃呢?
幼:把皮剝掉,吃一囊一囊的肉,把仔吐出來。等
5:品嘗水果
(1)舞會開始了,跟著音樂跳舞
(2)品嘗水果,請幼兒認一認盤中的水果
活動反思:
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境,水果王國的國王請小朋友去參加舞會導入活動,幼兒的興趣都非常高,開著小火車去認識水果寶寶,跟水果寶寶做好朋友,就是在認識水果的時候,我只讓幼兒摸一摸自己的水果寶寶,而沒有讓幼兒交換水果寶寶,去摸摸其他水果寶寶,在后的環(huán)節(jié),因為音樂沒有關(guān)掉,幼兒很興奮,一邊跳舞一邊吃水果,這樣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教師可以關(guān)閉音樂,引導幼兒安靜下來,再分享水果。
活動目標:
1、了解水母和?囊恍┗咎卣鳌
2、通過觀察,大膽表述自己所看到的,嘗試總結(jié)兩種生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3、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水母圖片、?麍D片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讓孩子們說說自己所了解的海洋動物,大致說說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基本部分:
。1)認識水母
A、觀察各種各樣的水母,并讓孩子們說出他們都是什么樣子的。
B、說出水母的不同之處和共通之處。
。2)認識?
A、觀察不同種類的?,并讓孩子用自己的嘗試用自己的言語描述自己看到的。
B、說出不同?惺裁床煌鼈冇惺裁礃拥南嗤。
。3)讓孩子嘗試說出水母和?g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教師進行補充。
3、結(jié)束部分: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在記錄表上記錄水母和?牟煌拖嗤。
教學反思:
水母和?呛Q笾休^為常見的兩種生物,但孩子們對他們了解并不透徹,他們因為各種電視節(jié)目的誤導,認為水母是有電的,有許多孩子會認為?且环N植物。因此這樣的科;顒邮欠浅1匾摹
?退付际呛V忻利惖纳`,因此這次活動主要的部分是讓幼兒觀察各種各樣的?退福屗麄冃蕾p的同時,讓孩子找出他們的共通之處,并讓他們總結(jié)外在的共通之除,并找到他們的差異。在這后,教師再進行補充,去糾正幼兒對這些生物了解的一些誤區(qū)。
利用這樣的方式,讓活動充滿探索性,并讓孩子們總結(jié)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這種方式孩子們更喜歡,且所獲得的知識也會記得更勞,后老師再加以補充和總結(jié),讓孩子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活動目的:
1、樂于參與"使紙船不被打濕"的探索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了解蠟不吸水的特性。
3、能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五大盆水、蠟筆每組一盒、毛巾、報紙、報紙制作的紙船若干。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在水中玩紙船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紙船、引發(fā)思考
1、教師出示紙船,你們想玩嗎?想想要怎樣玩?
2、請小朋友分組參與開紙船的活動。
二、引導幼兒討論觀察結(jié)果,找出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
1、為什么有的紙船打濕了,有的沒有打濕呢?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幼兒間展開討論說說船沉的原因,教師引導觀察紙船使用的紙不一樣。
3、老師示范對比實驗,使幼兒明白蠟是不吸水的。為什么涂了蠟的紙船沒打濕,沒涂蠟的紙船打濕了呢?讓我們來做個實驗:
①將水滴在涂蠟和沒有涂蠟的紙上進行對比:沒有涂蠟的紙吸水快,涂蠟的紙吸水慢。
、谟惺裁捶椒ㄗ寷]有涂蠟的紙也能變得不吸水呢?老師這里有一個好方法"涂蠟"。教師示范在紙上均勻的涂蠟,然后把水滴在上面觀察紙不吸水的現(xiàn)象。
、劢處熜〗Y(jié):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蠟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蠟涂在船上,就好像給紙船穿上了一件雨衣,可以保護小紙船,船就不會被水打濕了。
4、不吸水的蠟還有什么作用呢?你們回家問問爸爸、媽媽然后告訴我好嗎?
三、幼兒動手制作小蠟船
1、老師這里還有一些沒涂蠟的小紙船,想請你們幫幫忙,用蠟筆給它們涂上漂亮的雨衣,讓它們都變成不會被水打濕的小船。
2、小朋友用油畫棒給小船涂臘。
四、自由玩蠟船,活動結(jié)束
活動反思:
活動結(jié)束后我發(fā)現(xiàn)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也存在許多的不足或者說存在一些可以改進的地方。教師請小朋友觀察與親手觸摸發(fā)現(xiàn)了紙船不濕的秘密,這時教師如果能夠抓住契機,請拿著蠟船的小朋友把船舉起來,讓周圍的小朋友也看一看,摸一摸讓他們能夠發(fā)現(xiàn)不同,這樣后面孩子關(guān)注實驗的熱情更高,活動的氣氛更好。另外,我也在想活動的第一部分是否可以用兩種不同的紙張,如,一種是普通的紙,一種是蠟光紙,這樣視覺上的刺激小朋友就能分別它們的不同,在開船的過程中小朋友就會主動的關(guān)注周圍小朋友的船,把教師的巡回引導的目的,轉(zhuǎn)換為孩子們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