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學生四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
1、一艘船在靜水中每小時行25千米,順水航行3小時共行90千米,求水流速度?2、一艘客船每小時行駛27千米,在大河中順水航行160千米,每小時水速是5千米,需要航行多少小時?
3、一艘軍艦的靜水速度為每小時行54千米,海水的速度是每小時行16千米,逆水航行798千米,需要用多少小時?
4、一艘船,在一條水流速度為每小時3千米的河水中航行,船逆水航行12小時,共行300千米,問這條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5、甲、乙兩港間的水路長416千米,一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順水16小時到達,逆水返回時26小時到達,求船在靜水中速度和水流速度?
6、船在河中航行,順水每小時28千米,逆水每小時行22千米,求船速和水速?
7、甲、乙兩地相距280千米,一艘客輪在兩港間航行,順流用去7小時,逆流用去10小時,則輪船的船速和水速各是多少?
8、甲、乙兩船的靜水速度是每小時24千米和每小時20千米,兩船先后從某港口順水開出,乙比甲早出發(fā)3小時,若水速是每小時4千米,問甲開出后幾小時可追上乙?
9、甲、乙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分別為每小時24千米和18千米,兩船先后自同一港中逆水而上,乙船比甲船早出發(fā)2小時,若水速是每小時3千米,問甲船開出幾小時可追上乙船?
10、兩碼頭相距231千米,輪船順水行駛這段路程需要11小時,逆水比順水每小時少行10千米,問行駛這段路程逆水比順水需要多用幾小時?
2.小學生四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
1、4個男同學和3個女同學進行乒乓球單打比賽,如果每個男同學和每個女同學都打1盤,一共要打幾盤?2、王紅到超市想買一個書包、一雙球鞋和一個足球。標價為:書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紅去超市至少要帶多少元錢?
3、如果20只兔子可換2只羊,9只羊可換3頭豬,8頭豬可換2頭牛,那么用1頭?蓳Q多少只兔子?
4、中午放學的時候,還在下雨,大家都盼著晴天、小明對小英說:“已經(jīng)連續(xù)三天下雨了,你說再過36小時會出太陽嗎?”小朋友你說呢?
5、媽媽買來一些巧克力,送給鄰居小妹妹2塊后拿回了家,小亞先吃了其中的一半,又給弟弟吃了剩下的一半,這時還有1塊巧克力,媽媽一共買了多少塊巧克力?
6、小猴喜歡吃香蕉,猴王摘了30個,他送給小猴15個后,中猴為了討好他又送給他8個,這時他們?nèi)齻的香蕉一樣多,算一算,小猴和中猴原來各摘了多少個香蕉?
7、小明心中想到三個數(shù),這三個數(shù)的和等于這三個數(shù)的積,你知道小明想的三個數(shù)都是什么嗎?
8、老奶奶家養(yǎng)了20只雞,分別裝在5個籠子里,每只籠子里雞的只數(shù)都不相同。老奶奶是怎樣吧20只雞裝進5只籠子的呢?
9、一臺冰箱的、售價是1200元,比一臺彩色電視機便宜900元,買這兩件物品一共需要多少元?
10、1、2、3、4這四個數(shù)字可組成()個不同的四位數(shù),將它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第十五個數(shù)是()。
11、一只蝸牛從20厘米深的溝底往上爬,每爬4厘米要用2分鐘,然后停1分鐘,這只蝸牛從溝底爬出來一共要用()分鐘。
12、四個人稱體重,小王比小劉重,小劉比小丁重,小毛比小丁輕,四個人中,()最重,()最輕。
13、今年父親年齡45歲,兒子13歲,3年后父親的年齡是兒子的幾倍?
14、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齡之和是72歲,媽媽和爸爸同歲,媽媽的年齡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歲?
15、甲乙丙丁各自參加籃球、排球、足球和象棋,F(xiàn)在知道:
。1)甲的身材比排球運動員高。
。2)幾年前,丁由于事故,失去了雙腿。
(3)足球運動員比丙和籃球運動員都矮。猜猜就甲乙丙丁各參加什么項目?
16、擺硬幣:你能用10個硬幣,擺成5行,并且每行有4個硬幣嗎?
17、聯(lián)歡會上,要把10個水果裝在6個袋子里,要求每個袋子中裝的水果都是雙數(shù),而且水果和袋子都不剩。應該怎樣裝?
18、新型電腦公司有87臺電腦,上午賣出19臺,下午賣出26臺,還剩下多少臺?(用兩種方法解答)
19、王師傅做了80個面包,第一次賣了17個,第二次賣了25個,還剩多少個?
20、小朋友做操,第一隊有15個同學,從第二隊調3人到第一隊以后,第二隊的人數(shù)比第一隊少6人。第二隊原來有多少人?
3.小學生四年級奧數(shù)練習題
1、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若以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則提前2小時到達;若以每小時8千米的速度,則遲到3小時,甲地和乙地相距_________千米。2、把一包糖果分給小朋友們,如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如果每人分16粒,則3人分不到,這包糖有_________粒。
3、暑期前借圖書,如果每人借4本,則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借8本,余下每人借3本,這些圖書恰好借完。問共有書_________本。
4、農(nóng)民鋤草,其中5人各鋤4畝,余下的各鋤3畝,這樣分配最后余下26畝;如果其中3人每人各鋤3畝,余下的人各鋤5畝,最后余下3畝。鋤草面積是_________。
5、四年級學生搬磚,有12人每人各搬7塊,有20人每人各搬6塊,其余的每人搬5塊,這樣最后余下148塊;如果有30人各搬8塊,有8人各搬9塊,其余的每人搬10塊,這樣分配最后余下20塊。共有_________塊磚。
6、有一班同學去劃船,他們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條船,每條船正好坐6人;如果減少一條船,每條船正好坐9人。這班有_________人。
7、一些桔子分給若干人,每人5個余10個桔子。如果人數(shù)增加到3倍還少5人,那么每人分2個還缺8個,有桔子_________個。
8、有一些蘋果和梨,蘋果的數(shù)量是梨的4倍少2個,如果每次吃掉5個蘋果和2個梨,當梨吃完還剩下40個蘋果。有_________個蘋果。
9、小明花19元買了10本練習本和10支鉛筆,他還有余錢。如果要買1支鉛筆,就多0.3元;如果再買一本練習本就少0.2元。小明原有_________元。
10、小明從家到校,如果每分鐘120米,則早到3分鐘;如果每分鐘90米,則遲到2分鐘,小明家到學校_________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