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粉嫩metart人体欣赏,99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15篇)

時間:2025-01-15 15:58:00   來源:無憂考網(wǎng)     [字體: ]
【#教案#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精選15篇)#】語文教學是一場充滿詩意與智慧的旅程,對于四年級下冊的學生而言,這更是他們知識積累與能力提升的關(guān)鍵階段。部編版教材精心編排,每一篇課文都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涵與獨特的教學價值。©無憂考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15篇教案,這些教案凝聚了眾多教育者的心血,從教學目標的精準設定,到教學過程的巧妙構(gòu)思,都充分考慮了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與學習需求 ,希望能為教師們的教學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助力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行。

1.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習作:我的動物朋友

  教學目標

  1.學會介紹動物朋友的方法,抓住典型特征介紹得形象、生動。

  2.學會借助范文練筆,有條理地描寫自己的動物朋友,通過外形、神情、動作等描寫將動物刻畫得豐富、準確、傳神。

  3.在動物朋友的介紹和描寫過程中,增強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交流,獲取人與動物相親相愛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依托范文,引導學生抓住動物朋友的特點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

  抓住動物的特征,從多角度觀察,介紹得形象、生動。

  一、重溫故事,了解特點

  1.回憶第四單元學過的課文,分別描寫了哪種動物,有什么特點?

  《貓》寫了大貓的性格古怪,小貓的可愛。

  《母雞》既寫出母雞的淺薄、欺軟怕硬、又寫成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特點。

  《白鵝》抓住了白鵝“高傲”的特點來寫的。

  2.聯(lián)系實際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是什么?為什么喜歡它?(學生自由發(fā)言)

  3.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寫一寫自己的動物朋友。(板書:我的動物朋友)讀題,突出“朋友”。

  二、以聊激趣,建構(gòu)文脈

  1.你的動物朋友是誰?你愿意介紹你的這位朋友嗎?誰能從不同的角度來介紹?

  學生討論交流后,引導學生看課文,了解文中介紹的三種小動物。

  3.結(jié)合課文和學生的討論交流進行梳理:

  觀其形(即介紹該動物的外形特點)

  知其性(即介紹動物的生活習性,包括捕食、活動、休息等)

  述其親(即介紹“我”與動物之間的互動,我們之間發(fā)生的故事等)

  (板書:觀其形:外形特點

  知其性:生活習性(捕食、活動、休息)

  述其親:發(fā)生的故事)聽著同學們的介紹,感覺你的動物朋友雖然不在跟前,但似乎又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三、圖片引領,初見行文

  1.都說“動物是人類好的朋友”,當人和動物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會褪去全部的偽裝,以更純真、更自然的姿態(tài)去對待,所以那畫面就格外溫馨、感人。

  【出示5】出示幾幅圖片,這是不是也勾起了你與動物朋友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2.你的動物朋友長什么樣呢?它有怎樣的生活習性?你們之間有著什么溫馨、有趣的故事呢?請選擇其中一個方面來寫寫。

  溫馨提示:

 。1)觀其形:抓住其外形特點,寫得生動、形象。

  剛出生的小貓,眼睛閉著,叫聲細弱,渾身光禿禿的,好似一個會蠕動的肉團團。滿月以后,絨毛才全部長齊。有的頸圈是白色,四肢長滿白毛,背部黑中雜有灰白,尾巴灰黑;有的從頭到尾披一件油墨“大氅”,腳掌卻是白色,爸爸說是良種,叫“烏云蓋雪”;有的通體黃色,現(xiàn)虎斑紋,我賜它美名“金不換”;還有一身白毛配上一條黑毛尾巴的,被稱為“雪里拖槍”。剛滿月的貓離不開奶,走路也不穩(wěn)!兑桓C小貓》

 。2)知其性:選擇生活習性中的一個方面,可以從捕食、活動、休息等角度來寫,也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等角度來寫,還可以從形態(tài)、顏色、聲音等方面入手。如:

  從此,那根木棍成了它的磨牙棒,在自己安逸的小窩里享受地啃著,常啃得口水淋漓。直到木棍被啃得成了渣滓,它的牙齒應該也就被磨礪得可以碎金切玉了。這還不夠,我的鞋子、襪子也難逃噩運,一不留神就被啃得濕噠噠、爛稀稀了。我只能在一旁望狗興嘆了!缎」吠心帷

 。3)述其親:擷取一件能體現(xiàn)“我”與動物之間親密友好的事來寫。

  關(guān)于兩只小鸚鵡的趣事,可能講上三天三夜都講不完呢!有一天,我把鳥籠掛到了一面鏡子前,便去做作業(yè)了?晌疫沒開始做,便聽見了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我轉(zhuǎn)過身去一看,發(fā)現(xiàn)小鸚鵡對著玻璃急得跳上跳下,好像在說:“小主人只買了我們兩個,怎么會有你們兩個呢?”我忍不住笑了,對小鸚鵡說:“呀!小傻瓜,原來你們還會吃醋啊,里面的人不就是你們自己嗎!”這倆小家伙昂著腦袋,一臉迷茫地看著我。

  四、互評互改,優(yōu)化行文

  1.根據(jù)以上溫馨提示,寫一寫自己的動物朋友。

  知道同學們有點舍不得停下來的意思,但如果停下來聽一聽,看一看,興許對你有新的啟發(fā)。

  2.展示學生習作,由作者朗讀,學生評議。

 。1)觀其形

  你喜歡他的描寫嗎?你能不能從字里行間讀出這不只是一只動物的樣子,而是“我”動物朋友的樣子?如果要給點建議呢?

  出示精彩片段,同樣是寫動物朋友的樣子,你覺得這一段有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2)知其性

  從他的介紹里,你了解***的生活習性了嗎?你還想知道些什么?作為***的朋友,你能把它的生活細節(jié)更多地介紹給大家嗎?

 。3)述其親

  你能感受到這是朋友間的故事嗎?哪些描寫讓你感到親切、溫暖?

  3.修改習作

  4.二度交流。

  五、小結(jié):我們在介紹自己的動物朋友時可以是全面介紹,從外形到生活習性,再到人與動物親密的故事,也可以挑選側(cè)重于一個方面進行深入描摹,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境鍪9】

2.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語文園地四

  教學目標

  1.交流明貶實褒的寫作方法,學會用這種方法說話或作文。

  2.學會用形聲字結(jié)構(gòu)規(guī)律識記生字,了解形聲字中形旁表義的特點。

  3.了解一些帶有動物的詞語,表示了哪一類人。

  一、交流平臺

  讀描寫動物的文章,如何體會作者的表達的思想感情呢?很多時候看似討厭,實則喜歡,比如:

  ²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²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²如果趕上這么一場用以耀武揚威的亂子,你就甭想有魚咬鉤了。

  1.讀讀上面的句子,體會作者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感?

  小組討論交流。

  預設:

 。1)第一句話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對貓不喜歡,但是恰恰表達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2)第二句話看起來對鵝的傲慢很不以為然,其實表達的是對鵝的“高傲”的喜愛之情。

 。3)看似不喜歡這場“亂子”,但是其實很喜歡。

  2.正像以下同學討論的一樣:

  小剛:從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歡這些小動物,實際上字里行間卻藏著對它們深深的愛。

  小麗:讀到這樣的句子,我就想起媽媽經(jīng)常跟別人說:“我們家那傻孩子……”

  小豪:我們說話和習作的時候,可以試著運用這種方法。

  3.從媽媽的“我們家那傻孩子……”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ū砻嫔峡词遣幌矚g我,責怪我的調(diào)皮,實際上也表達了媽媽對我的喜愛之情。)

  “這種方法”是什么?(實際喜歡,表面卻說不喜歡,是一種明貶實褒的方法。)(板書:明貶實褒的寫法)

  4.練一練:運用“明貶實褒”的方法,寫句子。【出示5】

  示例:你可真是個自私自利的家伙,自私自利得把所有痛苦和災難都留給了自己。

  二、識字加油站

  師:識記生字的方法很多,換偏旁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識記生字。

  出示:【出示6】

  1.認一認

 。1)指名拼讀生字,齊讀生字,指名領讀。

 。2)小組同學對比讀,互相交流糾正易錯生字讀音。

 。3)組長記錄小組同學的發(fā)現(xiàn)。

  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

  2.教師小結(jié),指導:

  每一行的兩個帶拼音的字與開頭的字是同一字族的字。它們聲旁相同,形旁不一樣。識記這些字,可以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板書:識字加油站: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3.拓展

  類似的一組字,你還知道哪些?

  請、清、情、晴、蜻

  抱、跑、泡、飽、刨、咆

  三、詞句段運用

 。ㄒ唬┠阒老旅孢@些詞語是哪一類人嗎?選一兩個說一說。

  1.出示:

  千里馬老黃牛百靈鳥領頭羊小蜜蜂紙老虎變色龍鐵公雞應聲蟲哈巴狗

  2.讀一讀這些詞語。

  3.說一說,這些詞語分別說的是那一類人?

  學生小組討論,說一說。

  教師小結(jié),指導:【出示10、11】

  千里馬: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F(xiàn)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青少年。

  老黃牛:比喻默不作聲、踏實工作的人。

  百靈鳥:歌聲甜潤、清脆的歌手。

  領頭羊: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有帶頭作用的人。

  小蜜蜂:形容非常勤奮的人,樂于奉獻的人。

  紙老虎:外強中干、沒有真本事的人。

  變色龍:指那些善于變化,見風使舵,言行不一,出爾反爾,沒有誠信的人。

  鐵公雞:一毛不拔的吝嗇鬼。

  應聲蟲:隨聲附和、沒有主見的人。

  哈巴狗:馴服的奴才。

  4.這些詞語,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帶有動物的詞語,其實分別比喻一類人。)(板書:詞語的比喻義)

  5.你還知道哪些帶有這樣的詞語?

  狐貍精——喻專事迷惑人的女人

  老狐貍——喻非常狡猾、詭計多端的人

  小綿羊——喻老實聽話、性格馴服的人

  替罪羊——喻代人受過的人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明貶實褒的寫作方法,學會用這種方法說話或作文。學會用形聲字結(jié)構(gòu)規(guī)律識記生字,了解形聲字中形旁表義的特點。了解一些帶有動物的詞語,表示了哪一類人,希望課下同學們能好好鞏固這些知識。

3.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白鵝

  教學目標

  1.會認“鄭看”13個生字,會寫“吠促”15個生字。正確讀寫“呵斥、狂吠、局促、京劇、一絲不茍、譬如”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興趣

  1.師: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猜個謎語好嗎?多媒體出示:

  猜謎語

  頭戴紅頂帽,身穿白布襖。

  走路像搖船,說話像驢叫。

  打一動物()

  師: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到鄉(xiāng)下,看看真正的白鵝?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把鵝請出來吧!【出示

  你能用哪些詞語或句子形容視頻中的這些白鵝?(生交流,老師相機點評、引導)

  2.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描述得真好!作家豐子愷把自己家的鵝畫了下來,出示白鵝圖片。豐老先生筆下的白鵝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就走進豐子愷先生的《白鵝》。板書課題:白鵝

  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認識一下豐子愷老先生吧

  3.簡介作者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xiāng)市石門鎮(zhèn)人,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shù)與音樂教育家,原名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后改為子愷,筆名TK。

  豐子愷主要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畫集《子愷漫畫》等。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chuàng)作漫畫以及散文而。1926年9月30日,豐子愷漫畫結(jié)集面世。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范讀,注意預習時難讀的字音。

  2.再讀文,把畫住的詞語多讀幾遍。

  3.出示詞語,讀生字、新詞:

  看守叫囂引吭大叫奢侈窺伺供養(yǎng)姿態(tài)高傲吃相音調(diào)呵斥必然狂吠步調(diào)局促大模大樣京劇一絲不茍譬如從容不迫侍候飯館附近敏捷偶然添飯

  4.學生自由讀、開火車領讀。

  強調(diào)讀準平舌音“促伺”,翹舌音“奢侈侍”。

  多音字“看、角”的讀音。

  “看”在這里讀“kān”,還有一個讀音“kàn”,組詞“看見”。

  5.知道什么是“凈角”嗎?(“凈角”臉譜圖像。)

  “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讀“jué”,而不是“jiǎo”。

  6.自由大聲讀課文,碰到難讀的字詞句多讀幾遍。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白鵝?

  7.開火車讀文。

  三、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交流:

  提問:文章寫白鵝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

 。鞔_:從鵝的形狀、叫聲、步態(tài)、吃飯、貢獻等方面來寫。)

  這是一只什么樣的白鵝?用課文中的詞概括。

  2.填空: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白鵝。

 。ǜ甙痢谅、從容不迫、一絲不茍、架子十足、有著老爺脾氣、需要人侍侯……)

  3.你從哪里知道這是一只高傲的白鵝?

  引導學生找相關(guān)段落,并完成如下板書:

  姿態(tài):左顧右盼

  叫聲:引吭大叫

  步態(tài):從容不迫

  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識“高傲”,自學課文

  1.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從哪里看出白鵝的“高傲”?

  2.品詞:伸長頭頸,左顧右盼。

  3.感情朗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4.自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5.把自己畫的句子多讀幾遍,并把感受和體會批注在旁邊。

  五、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并跟隨豐子愷先生一道了解了高傲的白鵝,我想大多數(shù)同學可能都有一種沖動,就是想馬上認識一下這些高傲的大白鵝。

  請同學們課下熟讀課文。

4.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母雞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疙、瘩”等10個生字,會寫“討、厭”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討厭、理由、細聲細氣、心事”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3.品味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出示母雞下蛋的聲音,學生傾聽母雞下蛋的叫聲,請同學描述一下你見過的母雞。

  下蛋后會發(fā)出咯咯噠的叫聲,會啄人……

  2.師: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母雞》。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母雞)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同時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讀完后想想作者眼中的母雞是怎樣的?他對母雞的態(tài)度前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3.檢查生字詞。

  出示詞語:

  疙瘩、侮辱、聾子、啄一啄、伏地、凄慘、忠厚、毒手、歪頭、掘地、討厭、理由、細聲細氣、心事、田壩、反抗、可惡、成績、心思、警戒預備、湯圓、啼叫、疙瘩、湯圓

  齊讀,抽讀。

 。1)師生共同指正:注意讀準翹舌音“啄忠”。

 。2)多音字及指導書寫

  其中一個多音字“惡”,在這里讀“wù”,還有一個讀音是“è”,組詞“兇惡”。

  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孵戒”。

  “孵”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卵”筆順是:撇豎提點撇橫折鉤點。右邊的部分是個“爫+子”。

  4.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

 。1)細聲細氣:形容聲音柔軟輕細。

 。2)警戒:防敵襲擊和偵察的警衛(wèi)措施。是戰(zhàn)斗保障的內(nèi)容之一。

 。3)田壩:堤岸旁邊的田地。

  (4)可惡:指令人厭惡惱恨及憎惡。

  (5)預備:預先準備。

  三、再讀課文,初識母雞特點。

  1.快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眼中的母雞是怎樣的?他對母雞的態(tài)度前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學生讀書,做批注,圈畫出相關(guān)句子,然后交流初步感受。)

  預設:

  (1)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讓人討厭的。

 。2)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的。(3)老舍不敢再討厭母雞了。(板書:一向討厭不敢再討厭)

  2.作者從開始討厭母雞,到后來的認為母雞負責、慈愛、勇敢、辛苦,不敢再討厭母雞,經(jīng)歷了一個情感變化的過程,而作者的情感變化是文章的線索,從討厭到不討厭,前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寫了作者討厭母雞,哪些自然段寫了作者不討厭母雞?并以此為依據(jù)把課文分成兩段。

  四、自讀自悟,感受母雞特點。

  默讀課文,畫出“我”對母雞態(tài)度前后變化的句子,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研讀文本第一部分,培養(yǎng)概括能力: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讓人討厭,是通過幾件具體事例寫的?在1~3自然段中選擇你感興趣的一段,讀一讀,用恰當?shù)脑~語概括一下,這是一只怎樣的母雞。

  這是一只()的母雞。

  1.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點撥,深化認識:

  第一段:抓住“沒完沒了”“沒有什么理由”“顫顫巍巍”“如怨如訴”等詞,幫助學生提升概括:無病呻/吟。(板書:無病呻/吟)

  第二段:抓住“忠厚”“趁其不備”“狠狠”等詞,概括:欺軟怕硬、暗箭傷人。(板書:欺軟怕硬、暗箭傷人)

  第三段:抓住“發(fā)狂”“恨不能讓全世界知道”等詞,概括:自大、愛炫耀。(板書:自大、愛炫耀)

  隨機理解句子: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fā)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斌w會畫線部分夸張的寫法。

  2.指導朗讀,讀出母雞的令人討厭。

  五、課堂總結(jié)。

  這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并跟隨老舍先生一道了解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愛炫耀的特點。

5.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貓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慮職”等8個字,會寫“憂、慮”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用“無優(yōu)無慮”、“生氣勃勃”造句。

  2.默讀課文,學習用“摘句法”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

  一、揭示課題。

  1.揭題:【出示】出示貓的圖片,你喜歡圖中的小動物嗎?說說它的樣子。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是——《貓》。

  2.介紹作者:這篇課文是老舍爺爺寫的,老舍爺爺一生寫下了許多好文章,是我國的語言大師,學習他的文章就是一種享受。

  3.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出示】

  “老舍,原名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人,生于北京,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shù)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shù)家’稱號的作家。他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較大的國際影響。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出示】

  默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境鍪尽

  盡職抓癢稿紙咕嚕屏息凝視豐富多腔遭殃彼此任憑逐漸

  無憂無慮貪玩解悶花盆性格古怪粗細各異溫柔可親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1)讀準字音

  注意讀準平舌音“蹭、遭”,翹舌音“職、折、蛇”。

  其中有兩個多音字“屏、折”,“屏”在這里讀“bǐng”,還有一個讀音是“píng”,組詞“屏風”;“折”在這里讀“shé”,還有一個讀音是“zhé”,組詞“折斷”。

  (2)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慮遭”。

  “慮”半包圍結(jié)構(gòu),注意“虍”的撇寫長一些,下面的“心”

  寫得小一些,藏在虎字頭的下面。

  “遭”半包圍結(jié)構(gòu),注意先寫“曹”,再寫“辶”。

  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境鍪尽

  無憂無慮:沒有一點憂慮和顧慮。

  枝折花落:枝斷了,花也落了,“蕭條”與“破敗”的意思。

  變化多端:形容變化極多。也指變化很大。

  生氣勃勃:形容氣勢旺盛的樣子。富有朝氣,充滿活力。

  屏息凝視:全神貫注地看,連呼吸都不敢呼吸一下。

  三、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輕聲讀課文。

  思考:①老舍先生從哪兩方面來寫貓的?②給課文分段。2.指名讀,交流!境鍪尽

  預設:①課文從“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和“滿月的小貓更可愛”兩個方面寫貓的。

 、诜侄危旱谝欢危1、2、3自然段,第二段:第4自然段

  教師相機指導:(一)運用“摘句歸納法”概括第一段段意!境鍪尽

  1.默讀課文,劃出表示這一段主要意思的句子。(第一句)師述:這句話在第一段中是總起句。

  2.理解“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一句。

  出示比較:

  貓的性格古怪。

  貓的性格有些古怪。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

  古怪——跟一般情況很不相同,讓人覺得詫異,感到生疏罕見。實在:的確。

  本課指貓的性格特別、難捉摸。讀出句子語氣。

  3.第一段抓住貓的哪些特點來描寫貓的古怪呢?自讀第一段。

  小組討論交流后,教師板書總結(jié):

  老實、貪玩、盡職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不吭

  貓膽小、勇猛

  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4.運用摘句法歸納段意。

  (1)復習學過的摘句法歸納段意的方法。

 。2)說說段意: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ǘ⿵娀柧毮繕恕境鍪尽

  1.自讀第二部分,想一想第二部分句子之間的關(guān)系是什么?(總分總)

  2.用“摘句歸納法”概括段意:滿月的小貓?zhí)詺饪蓯郏ò鍟簼M月的小貓?zhí)詺饪蓯郏?/p>

  四、總結(jié)全文,朗讀課文【出示】

  1.哪些段落可用“摘句法”歸納段意?如何運用“摘句法”歸納段意?

  (有總起句、中心句、總結(jié)句的段落,先摘句,后整理句子歸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六

  在天晴了的時候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炫、怯”等6個生字及其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并由讀到寫,學會描寫一種景物。

  教學重點

  通過有感情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guān)鍵句子,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從中感悟自然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教學過程

  導入課題,介紹作者

  1.出示一組雨過天晴的圖片,師:看著這組圖片,你想到了哪些詞語?(雨后初霽、云開日出、云消霧散)也可以說說自己的感受。

  2.師:雨過天晴,正是我們出去走走的好時候,你有這樣的經(jīng)歷嗎?向大家介紹一下吧。(學生自由介紹)

  3.中國現(xiàn)代詩人戴望舒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讀課題)(板書:在天晴了的時候)

  4.戴望舒簡介,學生初步了解。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安,又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今杭州余杭區(qū))人。是現(xiàn)代中國詩壇上負有盛名的“雨巷詩人”。中國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人,為中國現(xiàn)代象征派詩歌的代表。他的詩歌和詩論極富個性,雖然總量不多,卻“以少勝多”,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是一位現(xiàn)代派象征主義詩歌代表人物,在中國新詩發(fā)展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他的《雨巷》《獄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詩篇,堪稱中國新詩的杰作。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ㄒ唬┏踝x,解決字詞。

  1.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

  2.出示詞語。

  潤過涼爽溫柔炫耀膽怯綻透飾彩曝著陽光涉過赤腳涉過圓暈

  讀準字音

  注意讀準翹舌音“赤、涉”,讀準易錯字“怯(qiè)”“曝(pù)”。

  3.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思。

  理解“炫耀、塵垢、膽怯、曝著、陰霾、閑游、暈皺”等詞語。(方法:可以查字典,可以選用想象畫面,聯(lián)系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語。)【出示5】

  炫耀:賣弄夸耀。

  塵垢:塵埃和污垢,比喻細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指塵世。

  陰霾:1.天氣陰晦、昏暗。2.比喻人的心靈上的陰影和不快的氣氛。

 。ǘ┳x懂詩意

  1.指名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2.想一想,詩歌寫了什么內(nèi)容呢?

 。ㄓ赀^天晴的時候,風景很美,告訴大家可以到大自然中去走走)

  三、深入研讀,欣賞美景1.自由朗讀詩歌的第一節(jié),想一想文中描寫了哪些雨過天晴的景物?用橫線把景物名稱畫出來。指名反饋。(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板書: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

  2.找出相關(guān)的詩句,讀一讀。

  3.指名說說自己喜歡的畫面,然后再讀一讀。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朗讀。

  4.師:通過詩人的描述,雨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受呢?

  預設:

  小路:濕潤的、涼爽的、溫柔的、散發(fā)泥土芳香的、柔軟的、空氣新鮮的、讓人心曠神怡的、有生命的……

  小草:新綠的、充滿生機的、干凈的、頂著小雨滴的、戴著珍珠的、快樂的、可愛的、活潑的……

  小白菊:小心翼翼的、文靜的、美麗的、自信的、綻放的、幸福的……

  鳳蝶:自由自在的、美麗的、穿著五彩衣服的、快樂的……

 。ò鍟耗嗦罚簻厝嵝〔荩盒戮G小白菊:綻放鳳蝶兒:自由自在)

  5.師導:同學捫,雨后的景色是多么的美麗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時候,我們真該到小徑中去走一走。因為——(學生讀描寫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的句子)(學生再次齊讀)

  6.在讀了詩人描寫天晴后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的句子后,你們發(fā)現(xiàn)了詩歌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教師總結(jié):擬人

  回顧擬人手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變成和人一樣具有動作和感情的樣子。

  四、拓展思維,豐富畫面。

  1.同學們,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潤濕的小路、炫耀著新綠的小草、綻放的小白菊、自在閑游的鳳蝶兒,還可以看到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第三節(jié)。

  2.指名提問:詩歌描繪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你又有何感受?

 。ㄓ晖A,太陽出來了,烏云散了,一切顯得那樣的明朗:溪中波光蕩漾,林中樹影婆娑,天空云兒閑游……多美呀!我們一起把這三行詩句讀一讀。

  (板書:新陽溪水云兒)

  3.拓展思維:你留心觀察過雨后天晴時的景象嗎?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說一說。

  五、品味詩句,總結(jié)全文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新的雨過天晴自然風光圖,景物清新自然,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讓我們一起欣賞這幅圖,來品味詩中的語言,感受詩中的美景。(學生朗讀)

  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我們只是缺少了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老師希望大家能夠和戴望舒一樣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留心觀察,擁有一雙能夠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板書: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六、拓展練習

  1.說說你喜歡哪句詩,為什么喜歡?讀了這首詩有怎樣的心情?

  2.你還見過哪些雨后的自然景象?說一說,并模仿這首詩的寫法,把你觀察到的雨過天晴的景象寫出來。

  3.后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1)熟讀詩歌,根據(jù)自己對詩歌的理解有感情朗讀詩歌。

 。2)教師提示,學生嘗試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詩歌。

 。3)根據(jù)教師板書提示,試著背誦詩歌。

7.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七

  白樺

  教學目標

  認識本課“繡、瀟”等8個生字,會寫本課“樺、涂”等11個生字,學會本課新詞、生字詞,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介紹作者

  二、1.猜謎語:花下樹旁正相會(打一樹名)。

  你猜出來了嗎?(樺)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贊美白樺的詩。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白樺》)

  今天我們來學習《白樺》這首詩,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白樺長什么樣子,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就是白樺樹。【(出示白樺樹圖片)

  3.簡介作者

  謝爾蓋·亞歷山德羅維奇.葉賽寧(1895—1925),俄羅斯田園派詩人。生于梁贊省一個農(nóng)民家庭,由富農(nóng)外祖父養(yǎng)育。1912年畢業(yè)于師范學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廠當一對員,同時參加蘇里科夫文學音樂小組,兼修沙尼亞夫斯基平民大學課程。1914年發(fā)表抒情詩《白樺》,1915年結(jié)識勃洛克、高爾基和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詩集《亡靈節(jié)》。

  三、初讀詩歌,了解內(nèi)容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以小組合作讀,自讀,賽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2.小組賽讀,男女同學賽讀。

  四、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ㄒ唬z測生字詞預習和對課文的感知情況。

  1.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認讀易錯的字詞。

  生字:繡、瀟、綻、朦、朧、暉、徜、徉、樺、涂、茸、穗、寂、霞、抹

  詞語:白樺、毛茸茸、瀟灑、花穗、朦朧、寂靜、朝霞

  ①注意讀準平舌音“穗”,翹舌音“綻徜”。

 、谥笇鴮

  重點指導“繡瀟穗霞”

  “繡”左窄右寬,第九筆是橫折折折鉤。

  “瀟”左窄右寬,注意第十筆之后的筆畫是:豎點點撇豎。

  “穗”左窄右寬,兩部分部分組成“禾+惠”。

  “霞”上窄下寬,上面是“雨字頭”,不是“雨”,下面注意書寫筆順:橫折橫豎橫橫橫折橫橫撇捺。

 。2)理解詞義。

  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詞語。若是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提出來全班討論。

 。3)重點指導:

  流蘇:一種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絲線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臺服裝的裙邊下擺等處。

  姍姍來遲:比喻走得緩慢從容,F(xiàn)在形容慢騰騰地很晚才到來或來得很慢。

  白雪皚皚:皚皚:潔白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毛茸茸:細毛叢生的樣子。

  徜徉:彷徨,心神不寧;陶醉于某事物當中。

  (4)齊讀詞語。

  大家讀準了字音,了解了字義。請把要寫的字在課堂上每個字寫一個,一定要看準每個字的筆畫,端正、工整地把每一個字寫好,注意寫字的姿勢。

 。ǘ┲该f說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

  1.本文有幾個小節(jié)?每個小節(jié)寫了什么?

  《白樺》一詩一共有4個小節(jié),

  第一節(jié)寫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樺。

  第二節(jié)寫了白樺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節(jié)寫白樺在朦朧的寂靜中的美。

  第四節(jié)寫白樺在朝霞中的美。

  2.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嘗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以白樺為中心意象,從不同角度描寫它的美。滿身的雪花、雪繡的花邊、潔白的流蘇,在朝霞里晶瑩閃亮,披銀霜,綻花穗,亭亭玉立,豐姿綽約。

  五、課堂小結(jié)

  讀了這首詩歌你有什么收獲?

  讀這首詩,認識并會寫了生字,理解了詞語,讀通了詩歌。

8.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八

  綠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結(jié)構(gòu)。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出示春天圖)這是一幅由各種綠色繪制而成的圖畫,知道畫中畫的是什么季節(jié)嗎?它給你們帶來什么感覺?2.師小結(jié):我們剛從冰雪中走來,看到這生機勃勃的綠實在賞心悅目。綠是春天的象征,還是希望的象征。詩人艾青就寫了一首詩《綠》,就讓我們跟著他一起走進春天綠意盎然的畫卷中吧!3.板書課題:(板書:10綠)

  4.全班齊讀課題。5.這篇文章的作者,你了解他嗎?(艾青)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1928年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shù)學院繪畫系。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32年初回國,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shù)家聯(lián)盟,從事革命文藝活動!洞笱吆印业谋D贰钒l(fā)表后引起轟動,一舉成名?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艾青在漢口、重慶等地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任《文藝陣地》編委、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等職。1941年赴延安,任《詩刊》主編。

  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起去走進“綠”的世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地把課文朗讀一遍。自學生字詞語。

  2.檢查生字詞語:

 。1)讀準字音。

  墨水瓶、交叉、舞蹈、教練、指揮、按著節(jié)拍整齊集中墨綠嫩綠淡綠粉綠

  指名逐詞讀,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注意讀準翹舌音“叉”,后鼻音“瓶”。

 。2)理解詞義。

  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一下不理解的詞語。若是小組討論無法解決的,提出來全班討論。

  (3)重點指導:

  交叉:方向不同的幾條線或條狀物互相穿過。

  節(jié)拍:是衡量節(jié)奏的單位,在音樂中,有一定強弱分別的一系列拍子在每隔一定時間重復出現(xiàn)。

  指揮:指導演奏的人。

  整齊:有秩序,協(xié)調(diào)一致。

  重疊:同樣的東西層層堆疊,互相覆蓋。

 。4)指導書寫。

  大家讀準了字音,了解了字義。請把要寫的字在課堂本上每個字寫一個,一定要看準每個字的筆畫,端正、工整地把每一個字寫好,注意寫字的姿勢。

  教師重點指導“瓶、擠”

  “瓶”左右結(jié)構(gòu),注意右邊的“瓦”,注意筆畫的穿插避讓,橫折彎鉤不要寫得太長。

  “擠”左窄右寬,注意右邊的上面是“文”,不是“夊”。3.指名說說本課的主要內(nèi)容。

  這首詩表現(xiàn)的“綠”,是大自然的景象,更是詩人的感覺:風一吹,就隨著節(jié)拍整齊地飄動在一起。

  三、梳理內(nèi)容,明確結(jié)構(gòu)

  1.學生分組討論,給課文劃分段落并概括出每一段的意思。

  2.學生匯報,教師明確:

  第一段(1-3小節(jié)):寫到處都是“綠”。

  第二段(4~5小節(jié)):具體介紹“綠”的靜態(tài)和動態(tài)。

  四、總結(jié)回顧,布置作業(yè)

  1.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著作者徜徉在綠色的海洋,看到了各種綠色,感受到綠的奇妙,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布置作業(yè):

 。1)抄寫本課生字詞語3遍。

 。2)課下朗讀課文,并背誦下來。

9.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九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積累課文中表達作者情感的句子。

  2.學習積累詞語,體會鄉(xiāng)下與城市生活的不同,并能選擇一幅畫寫一寫。

  3.通過看圖、感悟、體驗、誦讀,體會《卜算子·詠梅》的意境,積累古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習了第一單元的4篇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語文園地。

  2.請同學們先回憶一下本單元4篇課文的題目。

  二、學習“交流平臺”。

  1.現(xiàn)在我們來交流一下,請你閱讀第一單元的課文中表達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學生自由交流)

  2.出示句子:

  《清平樂·村居》,“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我感受到作者對鄉(xiāng)下樸素生活的喜愛之情。)

  《鄉(xiāng)下人家》,“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我從這后一句理解了作者要表達的想法。)

  《天窗》,“小小的天窗又是你的慰藉”。(我從這句話中體會到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齊讀這幾句話,再次感受體會。

  3.還有些句子特別能夠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想法,到課文里面找一找,讀一讀。

  4.小結(jié):以后我們要繼續(xù)多多積累課文中表達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

  三、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第一題。

  1.課文中有很多詞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現(xiàn)在我們就先來看看下面這一題。

  課件展示:讀一讀,選兩三個詞語,說說你體會到的鄉(xiāng)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繁華璀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大街小巷

  肥沃麥浪炊煙裊裊依山傍水雞犬相聞

  分行讀,指名讀,學生齊讀。

  說說從這些詞語你體會到的鄉(xiāng)下和城市生活的不同。(第一行描寫的是城市生活,第二行描寫的是鄉(xiāng)村生活。)

  2.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二)第二題。

  1.“詞句段運用”還有兩個句子,先讀一讀。

  (1)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xiāng)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2)飛翔的海鷗,金色的沙灘,帶著泡沫的浪花,構(gòu)成了迷人的海岸線。

  2.選一幅畫面,照樣子寫一寫。

  (1)仿照上面的兩個句子,仔細觀察課文的三幅圖,說一說。

  (2)選一幅照樣子寫一寫。

  示例:①廣闊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高高的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繪成了一幅草原風景圖。

 、谏介g流水潺潺,溪邊樹木蔥蘢,小鳥歡唱,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的山水畫。

 、鄹叽蟮慕虒W樓,寬闊的塑膠操場,再加上跑道上奮力奔跑的孩子,構(gòu)成了一道亮麗的校園風景線。

  3.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四、學習“日積月累”。

  1.指名朗讀“日積月累”中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2.學生齊讀。

  3.了解詞意,體會情感。(托物言志,通過對梅花俏麗而堅韌不拔形象的塑造,寄托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英勇無畏、謙虛磊落、藐視各種困難的情懷。)

  4.試著背誦。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積累了課文中表達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積累了詞語,仿寫了句子,還背誦了一首毛澤東的詞。

10.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

  習作:我的樂園

  教學目標

  1.明確“我的樂園”的寫作內(nèi)容。

  2.寫出樂園的特點,以及樂園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3.運用直接抒情與間接抒情相結(jié)合的方法,表達對樂園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談話: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了歡樂,同學們,你們的樂園是哪里呢?(引入)

  2.組織同學交流介紹。(學生各抒己見)

  現(xiàn)在,讓我們以“我的樂園”為題開始這次習作之旅吧!(板書課題)

  二、啟發(fā)思路,討論交流。

  1.打開思路。

  你的樂園都有哪些呢?

  是“滿是玩具的房間”“村頭小河邊的草地”,還是“班級圖書角”“自己家的院子”?或者是“學校的籃球場”“爺爺?shù)牟说亍?……(學生自由討論)

  2.匯報交流。

  (1)引導學生先說出自己喜歡的樂園是哪里。

  (2)樂園有什么特點?(此處可作細節(jié)描寫)

  三、習作指導。

  1.閱讀感受。

  先來讀一讀表格中的內(nèi)容。

  指名讀。

  讀后交流:“村頭小河邊的草地”上都有什么?小朋友喜歡在這里做什么?

  2.整理思路。

  你的樂園是什么樣子的?在那兒你喜愛干什么?這個樂園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快樂?

  讓我們把自己的樂園介紹給同學吧。

  開始小組交流。

  3.寫作提示:寫之前可以仿照課本中的樣子,做一個表格。

  寫完后把習作讀給同學聽,讓他們來感受你的快樂。

  4.學生自由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四、習作點評。

  1.選出兩篇比較優(yōu)秀的作文,在班級進行點評。

  2.習作的重點在于講清楚所寫的樂園是什么樣子的,在那兒你喜愛干什么,這個樂園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快樂。注意語言通順、用詞恰當?shù)取?/p>

  五、習作小結(jié)。

  我們通過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園,抓住樂園的特點,寫出了樂園里做的事情和獲得的快樂。

  六、延伸活動。

  將你的作文與你的同桌交換,看看你們能不能根據(jù)對方的文字描寫,畫出對方作文中所刻畫的具體場景。(看看是否刻畫到位)

11.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一

  口語交際:轉(zhuǎn)述

  教學目標

  1.理解什么是轉(zhuǎn)述,掌握轉(zhuǎn)述的基本要求。

  2.根據(jù)要求進行轉(zhuǎn)述訓練。

  3.培養(yǎng)學生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表達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1.在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遇到很多很多的事情,在解決這些事情的過程中,人們常常請人把話轉(zhuǎn)告給別人,這就叫“捎話兒”,也叫“轉(zhuǎn)述”。今天我們來學習口語交際——轉(zhuǎn)述。(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二、結(jié)合通知,把握要點。

  1.談話:讓我們來看這個通知,動動你的小腦筋,想想怎么來轉(zhuǎn)述呢。

  通知

  本周五(3月23日)下午兩點,在本班教室召開家長會,交流家庭閱讀情況,評選“書香家庭”。

  溫馨提示:

  (1)請家長帶好紙、筆,以便記錄和填寫選票。

  (2)因為學校停車不便,建議家長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3)請?zhí)崆笆昼姷綍䦂觥i_會期間請自覺遵守會場秩序:關(guān)閉手機,不隨意走動,保持安靜。

  新華路小學四年級(3)班

  3月21日

  2.思考:根據(jù)上面的通知,轉(zhuǎn)述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自己先認真讀一讀上面的通知,想一想自己該怎樣轉(zhuǎn)述。

  (2)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3.轉(zhuǎn)述要求:

  轉(zhuǎn)述應注意:轉(zhuǎn)述別人的話,首先要聽清、記準別人的話,別弄錯;轉(zhuǎn)述的時候,要把原話說清楚、說明白,不然就會耽誤事。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個通知該怎么轉(zhuǎn)述?

  引導學生針對不同意見進行交流,從而達成共識。

  討論后小結(jié):轉(zhuǎn)述要求。

  (1)轉(zhuǎn)述時,弄清要點,不要遺漏主要信息。

  (2)要注意人稱的轉(zhuǎn)換。

  三、小組討論,學生互動。

  1.閱讀通知,小組討論。

  2.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在討論時,小組成員分別講述對這個通知轉(zhuǎn)述的方式,表達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討論時,聽到不同意見,要換位思考,積極溝通。

  四、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轉(zhuǎn)述。

  1.向父母轉(zhuǎn)述。

  學生分角色扮演爸爸、媽媽、女兒、兒子,由兒子或者女兒向爸爸或媽媽轉(zhuǎn)述通知的內(nèi)容。

  2.其他學生做傾聽者,聽后進行評價,并進行新一輪的轉(zhuǎn)述。

  3.拓展活動。

  小組內(nèi)開展轉(zhuǎn)述活動,各小組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練習轉(zhuǎn)述。

  4.小結(jié):讓我們運用這次口語交際學到的好方法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轉(zhuǎn)述內(nèi)容吧!

12.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二

  三月桃花水

  教學目標

  1.認識“綺、談”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和”。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3.學習針對課文的層次結(jié)構(gòu),用“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的方法提問,體會課文“總—分—總”的結(jié)構(gòu)特點。

  4.學習課文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了解作者抒情的方式。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nèi)ト碌奶一ㄋ。想一?我們會領略到怎樣的風景呢?(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自讀課文: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把比較難理解的詞句多讀幾遍。

  2.指名分節(jié)朗讀,教師相機訂正錯誤的讀音。

  3.結(jié)合學生的質(zhì)疑辨析字音、字形。

  綺談和(多音字)

  4.小組朗讀,初談印象。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齊讀課文,互相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師:這篇課文描寫的三月桃花水,給你們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麗、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朗讀課文?(歡快、愉悅)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交流第1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讀得流暢而有感情。

  思考:這兩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運用了什么句式?在課文中找出和這兩句話對應的段落。(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疑問句。分別對應第3、4自然段和第5、6自然段。)

  教師引讀體會:

  “是什么聲音”——三月桃花水的水聲(把流水聲比喻成小鈴鐺的聲音,清脆悅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鏡般的水面比喻成絲綢,明亮耀眼。)

  2.指名讀第2自然段。思考:當你讀這一段時,你眼前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景象?(課件展示)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點撥:

  “啊,河流醒來了!”——一個語氣詞“啊”,表現(xiàn)了作者乍見春水的興奮之情;一個“醒”,把被束縛一個冬天的河水重獲新生的喜悅寫活了。(擬人)

  流動的水在舞動朝霞,水中的浪花、漩渦,在作者筆下成了“桃花”“酒窩”。(比喻)

  男生、女生合作朗讀描寫“水聲”“水面”的段落。

  3.朗讀課文第3~6自然段。

  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找出來,讀一讀,思考: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把桃花水比喻成“豎琴”“明鏡”,第6自然段運用了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春天里美好的事物,生動形象地突出了三月桃花水的美麗。)

  4.學生自由朗讀后一個自然段。

  結(jié)尾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抒發(fā)了作者對春天和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讓我們再來齊讀課題,讀出你們的理解。

  四、回顧總結(jié),拓展延伸。

  1.回顧總結(jié):反復朗讀課文中優(yōu)美的句段。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發(fā)揮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會對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說些什么?

13.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三

  天窗

  教學目標

  1.認識“慰、藉”等3個生字,會寫“慰、藉”等10個字,會寫“慰藉、掃蕩”等13個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小小的天窗是你的慰藉”,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天窗給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3.發(fā)揮想象,和同學交流孩子們透過天窗還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回憶生活:同學們,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一起回憶一下你喜歡的是什么。

  2.導入新課:今天我們所學習的這篇課文《天窗》是作家茅盾寫的,這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下面我們就一同來領略一下天窗的樂趣。請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小聲讀課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2.認讀生字新詞。

  著重指導:慰藉(jiè)一瞥(piē)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課件出示生字,指名讀,同位讀,小組朗讀。

  著重分析、指導“慰、藉”。

  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導,學生仿寫。(“慰”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邊是“尉”!敖濉笔巧舷陆Y(jié)構(gòu),上邊是“艸”,一定不能寫成“”。)

  三、再讀課文,了解天窗。

  1.學生朗讀課文,說說從中了解到什么。

  2.學生討論、交流:天窗開在哪里?(鄉(xiāng)下人在屋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作“天窗”。)

  四、朗讀課文,小組交流。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要開天窗?用直線畫出相關(guān)的句子。(碰著大風大雨……黑得像地洞里似的。)

  2.學生把自己畫出的段落和同組的同學交流交流,并進行批注,還可以寫寫發(fā)現(xiàn)的問題或者自己的感受。

  五、課堂小結(jié)。

  談談讀完課文后的感受。(天窗的神奇、有趣)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課件出示生字新詞,指名朗讀,檢查學生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2.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天窗的趣味。這一節(jié)課我們要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看看天窗到底有何神奇之處。

  二、品讀課文,感悟體會。

  (一)自由朗讀課文并思考:在什么情況下,天窗成了孩子們的慰藉?學生結(jié)合插圖和課文內(nèi)容,邊讀邊畫出相關(guān)語句。

  (二)根據(jù)學生的交流,依次對相關(guān)語句進行品讀。

  1.品讀:“夏天陣雨來了時……小小的天窗是你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天窗是慰藉呢?(課文第4、5自然段的語句)

  夏天陣雨來了時,透過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

  雨腳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想象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2.把孩子看到的和想到的連起來讀一讀,想一想:如果將“雨腳”“一瞥”分別換成“雨點”“一閃”,好不好?(不好!坝昴_”“一瞥”凸顯了孩子眼光的獨特,令人感受到童心的躍動,體現(xiàn)了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當。)

  從小小的天窗看到的只是閃電、雨,想象到的卻是無窮無盡的,難怪作者說——

  出示課件:“發(fā)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

  3.品讀“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的慰藉”。

  指名朗讀第6自然段,引導學生從“逼”字讀出孩子的心情。

  引導:是啊,孩子還想在月光下的草地河灘再玩會兒,不想休息,也睡不著,他又想起了那屬于自己的小小的可愛的天窗。這時,天窗又給了孩子怎樣的慰藉?

  學生自由朗讀第7自然段,用雙直線畫出“看到的”,用波浪線畫出“想到的”。(出示句子)

  一粒星——無數(shù)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一朵云——無數(shù)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掠過的一條黑影——這也許是灰色的蝙蝠,也許是會唱歌的夜鶯,也許是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指名朗讀這些句子,學生談談感受。(夜的美麗神奇)

  師生共同合作朗讀,用聲音傳遞夜的美麗神奇,體會天窗的神奇、有趣。

  小結(jié):看到的只是一粒星、一朵云、一條影,想到的卻是夜的美麗神奇,難怪作者說——

  出示課件:“發(fā)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

  三、朗讀全文,升華情感。

  1.學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師生再次走近天窗,從課文的文字中感受這份神奇之美。

  2.齊讀:發(fā)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因為活潑會想的孩子們知道怎樣從“無”中看出“有”,從“虛”中看出“實”,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闊達,更復雜,更確實!(課件出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1.總結(jié)全文:小小的天窗又成為孩子們的慰藉,發(fā)明天窗的大人們應該被感謝。從課文中,我們感受到了風雨雷電的威力無比、夜的美麗神奇、天窗的無限魅力,所以我們感謝寫下《天窗》的茅盾先生!

  2.作業(yè):和父母講一講“天窗”的故事吧。

14.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四

  鄉(xiāng)下人家

  教學目標

  1.認識“構(gòu)、芍”等11個生字,會寫“構(gòu)、飾”等15個字,會寫“屋檐、構(gòu)成”等17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畫面,說說課文描寫了哪幾幅圖畫。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3.圍繞文中感興趣的景致展開交流,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4.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通過描寫和鄉(xiāng)下人家密切相關(guān)的景物來抒發(fā)情感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回顧古詩:同學們,鄉(xiāng)村生活是美好的,像一幅畫卷,一起回憶一下古詩《宿新市徐公店》、《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清平樂·村居》。

  2.導入新課:還有一位老人,他離開家鄉(xiāng)幾十年了,后來終于又回到了闊別已久的家鄉(xiāng),當看到家鄉(xiāng)的美麗景色,禁不住寫下了這樣一篇美文——《鄉(xiāng)下人家》,請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遇到生字要借助拼音讀一讀。

  2.認讀生字新詞。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構(gòu)、飾、蹲、率、倘、眠”。

  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指導,學生仿寫。(“構(gòu)”是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是“勾”,不要寫成“勺”!岸住笔亲笥医Y(jié)構(gòu),右邊“尊”中的短橫一定不能忘記寫。)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作者用一句話概括了他眼中的鄉(xiāng)下人家,請用橫線畫出來。(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通讀課文,作者介紹了哪幾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簡單概括一下。(瓜藤攀檐圖、鮮花綻放圖、雨后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秋夜睡夢圖。)

  四、關(guān)注有新鮮感的語句。

  1.自由朗讀課文,并用直線畫出表現(xiàn)獨特、迷人風景的句子。

  2.把自己感興趣的段落和同組同學交流,并進行批注。

  五、課堂小結(jié)。

  初讀課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鄉(xiāng)下人家樸實、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2.導入新課: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鄉(xiāng)下人家的獨特。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看看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二、品讀課文,感悟體會。

  (一)整體品讀。

  1.鄉(xiāng)下人家的一幅幅畫面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讀句子,抓住關(guān)鍵詞語理解體會。(獨特、迷人)

  3.課文圍繞鄉(xiāng)下人家的獨特、迷人描寫了哪些鄉(xiāng)村風景,你感興趣的一處是哪里?

  (二)根據(jù)學生的溝通,依次進行品讀感悟。

  1.品讀第1自然段。

  (1)要求:哪些同學被屋前瓜架吸引住了,就請站起來、讀出來。

  出示課件:“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gòu)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2)那你能說出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嗎?(對比)

  師:對比之下,瓜架讓人覺得——

  生:可愛多了。生機勃勃……

  師:同學們,這是我們今天游覽的第一站——鄉(xiāng)下人家屋前瓜架。誰想來說說自己的感受。(指名學生說)

  2.品讀第2自然段。

  過渡語:鄉(xiāng)下人家不但屋前有別有風趣的瓜架,門前還有令人眼前一亮的鮮花綻放。

  (1)課件播放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的圖片。

  師:你能用哪些優(yōu)美的詞語來形容如此美妙的畫面呢?

  生:百花齊放、芬芳撲鼻、鳥語花香、五彩繽紛……

  師課件出示句子:“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麗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nóng)家風光!(學生齊讀)

  師:“樸素”和“華麗”本來是一對反義詞,但用在這里毫無違和之感。鄉(xiāng)村的花隨意地種在門前的場地上,不像城市里的花有漂亮的花盆、花瓶來襯托,有美麗的彩紙來包裝,因此可以稱得上“樸素”。但它們色彩鮮艷,光彩照人,又是“華麗”的,因此稱其為“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

  (2)研讀:同學們,鄉(xiāng)下人家門前的鮮花讓人如癡如醉,屋后的風光也別有一番景象。瞧,幾場春雨過后,鮮嫩的春筍迫不及待地探出頭來。

  課件出示句子:“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闭l來讀讀寫竹筍的句子?其他同學認真聽,體會一下。

  你剛才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讀“探出頭來”的?把“探”換成“鉆、伸、冒”可以嗎?

  (好奇、渴望、興奮、激動……)

  (不可以。這句話寫春天下雨后竹筍長得很多很快,形象地呈現(xiàn)了“雨后春筍”的美妙畫面。尤其是“探出頭來”,擬人化的手法讓人感到嫩筍長勢的迅速,嫩筍如同一個個淘氣頑皮的娃娃在和人捉迷藏一樣從土里探出頭,充分展示了春筍勃勃的生機。)

  (3)帶著小春筍們的渴望、迫切的心情再來讀一讀句子。(生齊讀句子)

  3.默讀第3自然段。

  (1)過渡語:農(nóng)家小院的植物生機勃勃,動物也是悠閑自在,你們看誰來了?(課件出示:小雞覓食。)

  (2)指名讀讀,讀完思考:我看到了()的母雞,()的公雞,它們走來走去干什么呢?這么慈愛的母雞、盡職盡責的大公雞,請大家?guī)е腋?鞓返恼Z氣齊讀。

  4.品讀第4自然段。

  過渡語:除了母雞、大公雞,作者還生動地描寫了哪種小動物?(鴨子)

  出示:“他們的屋后倘若有一條小河……它們也從不吃驚!(生自由讀句子)

  想想:除了雞、鴨,鄉(xiāng)下人家還會養(yǎng)些什么動物呢?(狗、鵝、羊……)

  小結(jié):這些動物、植物和鄉(xiāng)下人家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是多么和諧呀!

  5.品讀第5、6自然段。

  (1)再讀一讀他們之間和諧相處的畫面。(生讀)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就是這樣平淡,但平淡中也不乏甜美。鄉(xiāng)下人家就是吃晚飯也這么美。(師生接讀)

  (2)文中把紡織娘的叫聲說成是唱歌,賽過催眠曲,誰來讀讀它的歌聲?(緩緩的、柔柔的,像催眠曲)(指名讀)這是什么寫法?(擬人)誰再來給大家讀讀?

  三、仿寫練筆,拓展延伸。

  你們眼中鄉(xiāng)村的景致是什么樣子的?學習作者的一些寫法,來寫一寫我們身邊的鄉(xiāng)下人家的風景或者是你喜歡的一處景物。

15.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十五

  古詩三首

  教學目標

  1.認識“徐、籬”等6個生字,會寫“宿、徐”等1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3.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詞大意,抓住關(guān)鍵語句,想象詩詞描繪的畫面,感受田園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哪位同學能來背一背?(《春曉》《詠柳》……)

  2.引出詩題:這些古詩都寫了春天的景致,接下來讓我們再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板書詩題,齊讀詩題。讀寫“宿”字!八蕖睍鴮憰r寶蓋頭不能寫得太寬,適當提醒。)

  3.解釋詩題:根據(jù)詩題,你覺得作者在哪里住宿?(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點撥: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縣北;徐公店,是姓徐的人開的店。詩題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再齊讀詩題。

  4.導入新課: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因為他長期居住在鄉(xiāng)村,對鄉(xiāng)村的田園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寫的鄉(xiāng)村自然風光也特別有趣。你想知道這是怎樣有趣的一首詩嗎?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自主交流:小組內(nèi)交流你覺得這首詩中應該提醒大家注意的字音,互相學習。在相應的字下面做上記號(加點),朗讀時注意。

  3.朗讀節(jié)奏。(出示朗讀的節(jié)奏)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4.自主練習:這次你一定能更有節(jié)奏地朗讀好這首詩了,趕緊自己試試吧。

  5.多種形式朗讀整首詩:指名讀、同桌讀、小組比賽讀、集體讀。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讀著,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畫面,讓我也來讀一讀,好嗎?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說說老師讀得好在哪里。

  (朗讀時注意前兩句語調(diào)平穩(wěn)、柔和一些,渲染一種寧靜、柔美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氛圍;第三句用歡快、跳躍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兒童追逐黃蝴蝶時的喜悅心情;第四句“無處尋”讀得慢而穩(wěn)一點,表現(xiàn)出失望的心情和深遠的意境。)

  2.學學老師,自己再讀讀詩歌。

  3.講詩歌,讀詩歌。

  (1)“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描寫了什么?(籬: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陰:樹蔭。描寫景象: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一直伸向遠方,樹枝上新生出的綠葉還沒有形成樹蔭。)

  你能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景物的特點嗎?

  男生一起來讀一讀。

  (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描寫了什么?(描寫景象: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那蝴蝶飛入金黃的油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女生帶著剛才的感受再來讀這兩句。

  你們讀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感覺非常有趣)

  4.思考一下,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兒童的喜愛之情,對鄉(xiāng)村美景和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5.集體朗誦,讀出古詩的趣味。

  6.誰愿意把整首詩背給大家聽?

  (1)1分鐘背誦記憶古詩。

  (2)填空式背誦。

  (3)全詩背誦,背誦比賽。

  7.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四、關(guān)注細節(jié),拓展延伸。

  1.回想整首詩,小朋友在干什么?(捉蝴蝶)

  你愿意來表演一下小朋友捉蝴蝶的情景嗎?大家仔細看,評一評誰是“佳小演員”。

  2.依次請幾位學生表演“捉蝴蝶”。(預設:分別表演“走”著追蝴蝶和“跑”著追蝴蝶。)

  3.我們再來看詩句中寫的是“急走追黃蝶”,表演時到底是應該“走”著追還是“跑”著追?(學生討論)我們來看看古代漢語詞典中“走”的意思。(走:跑,疾行。)

  4.現(xiàn)在,你覺得剛才哪位同學可以被評為“佳小演員”呢?說說你的理由。

  5.美讀:詩中不僅有美麗宜人的景色,還有活潑可愛的兒童在追逐翩翩飛舞的黃蝴蝶,簡直太有趣了,讓我們再美美地讀一讀。

  五、延伸故事,感悟詩境。

  1.動動手,畫一畫。

  讀了這首詩,你覺得圖上該畫出哪些景物呢?(籬笆、小路、樹、兒童、黃蝴蝶、油菜花。)趕緊動手畫一畫這美麗的景色吧。(提醒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畫和課文中的插圖作做比,辨別不同之處,適當進行修改。)

  2.這是一首詩,是一幅畫,也是一個小故事,請你回家先把詩背給父母聽一聽,再依照自己的畫把詩歌編成故事說一說。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1.以題目導入:齊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2.看到“田園”二字,你想到什么?哪位同學能分享一下?

  3.回顧學過的有關(guān)鄉(xiāng)村的古詩有哪些。(《村居》《所見》……)

  4.簡介作者。

  (1)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誰來說說你對這位詩人的了解?

  (2)介紹作者:播放課件資料“范成大的簡介”。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初讀正音。

  注意生字,要讀得字正腔圓、準確流利、有板有眼。

  指名認讀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讀通詩文。(注重糾正字音)

  2.注意節(jié)奏。

  (1)聽范讀。(出示課文朗讀)

  (2)自主練習朗讀。(朗讀詩歌,要求準確、流利,讀出詩的節(jié)奏。)

  (3)指名試讀,評議。

  (4)教師示范指導。

  三、再讀課文,品讀感知。

  1.再讀課文,想象作者描繪的鄉(xiāng)村場景。(讀注釋)

  2.交流感想。

  透過文字與畫面你還能看到什么場景?請同學們結(jié)合生活體驗分享一下。(農(nóng)家忙)

  3.朗讀節(jié)奏。(出示朗讀的節(jié)奏)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惟有/蜻蜓/蛺蝶飛。

  4.理解詩意。

  自由讀文,借助注釋或工具書查閱自己不明白的詞語,理解詩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小組討論,集體交流。

  (譯文:梅子已經(jīng)變成金黃色,杏子果實肥碩;蕎麥揚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籬笆前沒有人經(jīng)過,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你喜歡詩中哪一句?讀出你的喜愛與贊揚之情,并評價。指名說。(加強對詩意的理解)

  在美麗的田園里,果子快要成熟了,蕎麥花雪白成片,油菜花金黃稀疏,蜻蜓蝴蝶飛舞,寄托著收獲的希望,多么令人向往的生活呀!齊讀本詩。

  其實很多詩人都喜歡田園風光的美麗和農(nóng)村生活的恬靜,他們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篇。請看南宋翁卷的《鄉(xiāng)村四月》。(體會又忙又樂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讀《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四、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再讀古詩,感受自然之美。

  2.全班齊誦,感受大家在田間忙碌勞作之美。

  3.引導學生說說學習古詩的感受。

  4.有感情地背誦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直接導入,明確詩題。

  1.導入: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南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2.板書詩題,齊讀詩題。

  3.解題:看到“村居”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

  大家的想象力都很豐富。教師指著板書“清平樂(yuè)”,請再齊讀一遍“清平樂”,讀了這個詞,你有什么樣的感覺呢?(給人一種寧靜、閑適的感覺。)

  4.師簡單介紹:“清平樂”是詞牌名,“清平樂”是一首曲子,是用來演奏的。用它作詞牌的詞一般給人一種寧靜、平和、舒適的感覺。

  5.那就帶著這種感覺一起來讀《清平樂·村居》。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要把課文讀得準確流利,富于感情。

  2.學生自讀:誰先來讀給大家聽?(教師正音)

  3.指導書寫“鋤豆”的“鋤”。

  4.指名學生朗讀。

  5.齊讀全詞,讀的同時請注意觀察,這首詞與前面的兩首詩有什么不同?

  (這首詞的特點:有長短句,有詞牌名,分上下兩片。)

  6.請同學們默讀這首詞,看看有哪個字、哪個詞語、哪個句子不理解。

  學生自主學習,還可以共同討論交流。

  7.討論交流。

  我們先來交流一下,經(jīng)過討論解決了哪些問題?

  (1)你們是怎么理解“翁媼”的?

  (“翁”是什么?請大家看這個字的上面,是一個“公”字,“翁”指老公公!皨嫛弊筮吺且粋“女”字,是指老婆婆、老奶奶。所以“翁媼”就是指老翁、老婦。)

  (2)“鋤豆”這個詞的意思是什么?

  (“鋤豆”這個詞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聯(lián)系上下文,你們能猜出這個詞語的意思嗎?“鋤豆”就是鋤豆田里的雜草。)

  三、再讀課文,感受韻律。

  1.我們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之后,再來讀一讀這首詞,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2.聽到你們讀,老師也特別想讀一讀。教師入情入境地范讀。

  3.教師朗讀,學生注意老師朗讀的方法。

  教師簡單介紹:請讀這三個字,“小”“草”“媼”(課件閃爍),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三個字末有相同的韻母,都有“ao”。)韻母相同或相近,這就是押韻。古人寫詩、寫詞講究押韻,所以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

  大家讀讀詞的上片,感受一下。(生練習讀)

  看看詞里面還有哪些字押韻?(“東”“籠”“蓬”)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

  我們再一起讀一讀。

  四、品讀詩詞,展開想象。

  1.品讀鄉(xiāng)村美景。

  好詞需要細細品,下面用我們的想象去品出詞中的圖畫。我們首先來欣賞一下這家的居住環(huán)境。誰來讀詞的一、二兩句?你從這兩句中體會到了什么?

  美麗的風景不僅要用眼睛去欣賞,還要學會用耳朵去聆聽!(課件播放潺潺的溪流聲)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吧。

  其實“茅檐”透露的是用泥巴壘的墻,茅草蓋的房,又矮又小,很簡陋,為什么還能帶給我們美的感覺呢?(老師簡介:很多詩人都有“茅檐”情結(jié),“茅檐”這個詞在詩人的筆下頻頻出現(xiàn)。)

  一個“茅檐”,一下子就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寧靜的、詩意的小鄉(xiāng)村里去。讓我們把這種美好的感覺讀出來。生一齊朗讀。

  想象畫面: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畫面:一所茅屋又低又小,緊靠著一條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草。聽見茅屋里有人操著柔媚的當?shù)胤窖?帶著醉意在互相逗趣、取樂,那滿頭白發(fā)的老人是誰家的老翁、老婦?)

  2.品讀人物畫面。

  在這樣美的環(huán)境里住著怎樣的一家人呢?請接著讀下片。

  這一家你喜歡誰?為什么?(預設:我喜歡小兒,因為他很可愛。)

  從哪里可以看出小兒可愛呢?

  (“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那作者為什么說小兒“亡賴”呢?(“亡賴”同“無賴”,實際上是說小兒頑皮、淘氣。)

  哪個字能看出小兒可愛呢?(從“臥”字可以看出小兒可愛。)

  想象“臥”是什么樣的姿態(tài)?“臥剝蓮蓬”的樣子你能想象出來嗎?

  (學生想象:小兒很專注,很認真,還會哼著歌,還可能仰著,高興了就打個滾,搖頭晃腦,晃動著小腳,側(cè)著身子,用手托著頭……)

  師小結(jié)提升:是的,小兒臥的姿勢可多了,他愿意仰著就仰著,愿意側(cè)著就側(cè)著,愿意趴著就趴著……他是多么快活、自由自在、幸福、愜意……難怪冰心奶奶說,“除了宇宙,可愛的只有孩子”,通過你們的聲音來表現(xiàn)出這種愜意吧。

  想象畫面: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畫面:茅屋外,老夫婦的大兒子在小溪東邊的豆田里鋤草,二兒子正忙著編織雞籠?蓯壅{(diào)皮的小兒子討人喜歡,他正趴在溪邊剝著剛剛摘下的蓮蓬。)

  師講解:詩中的翁媼雖然青春不再,容顏已老,可是他們的童心未泯。人們常說老小孩兒,其實老人往往和孩子一樣可愛。同學們來仔細看圖,兩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靠得很近,相互親熱地聊天,這就是——“相媚好”。

  五、多層朗讀,品讀詩詞。

  1.帶著感情來朗讀。

  (1)學生自己練習朗讀。

  (2)在小組內(nèi)展示朗讀。

  (3)選代表全班展示朗讀。

  2.師生合作引讀。

  喜歡老人們,這么親密地、甜蜜地說著話,聊著家常,讀出他們的——“相媚好”。

  喜歡大兒,讀出他的——勤勞。

  喜歡中兒,讀出他的——心靈手巧。

  六、展開想象,拓展延伸。

  1.展開想象的翅膀,如果此時大兒、中兒、小兒聽到老人甜蜜的交流,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呢?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一家人生活得怎么樣?(溫馨幸福、美好)

  你們看,他們每個人都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干自己喜歡干的活,真是各得其樂。讓我們帶著這種快樂來讀一下吧:

  師引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僅僅是“翁”和“媼”醉了嗎?還有誰醉了?(詩人、我們)

  你醉了,我醉了,大家都醉了。(放音樂,配樂朗讀)

  讓我們閉上眼睛,吟誦這首詞。

  聽了同學們的吟誦,老師仿佛看到了一幅畫,仿佛聽到了一個娓娓道來的故事。讓我們再來美美地吟誦一遍!

  2.延伸補充。

  老師有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會對這樣一個普通農(nóng)家人的生活如此向往呢?請同學們讀一讀下面的資料吧。

  (補充資料:辛棄疾出生在風雨飄搖的南宋王朝,那時宋朝的大部分江山已被金人占領,辛棄疾從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復河山。但是軟弱無能的南宋朝廷卻一味地向金人求和。由于主和派的排擠、打壓,辛棄疾被發(fā)配到江西上饒等偏僻的小鄉(xiāng)村。在小鄉(xiāng)村,辛棄疾一待就是二十年。然而,在這二十年里,中原百姓每天都在金人鐵蹄的踐踏下生活,辛棄疾很想救民于水火,卻無法施展抱負。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位六十八歲的老人僵臥病榻,高呼:“殺賊!殺賊!”然后憤然離世。)

  3.讓我們再次背誦這首《清平樂·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