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勞動者的工種與崗位、工作地點和場所通常在勞動合同的( )中加以約束。
A.法定條款 B.約定條款 C.專項協(xié)議 D.補充協(xié)議
參考答案:A
2下列引起員工辭職的原因中,屬于外部環(huán)境的有( )
A.工作上的原因 B.新的工作的吸引 C.待遇上的原因 D.組織政策的原因
參考答案:B
3講義法屬于與( )培訓相適應的培訓方法。
A.技能 B.知識 C.創(chuàng)造性 D.解決問題能力
參考答案:B
4下列屬于與勞動過程有關的職業(yè)危害因素是( )
A.廠房低矮 B.空氣不清潔 C.噪聲污染嚴重 D.勞動強度過大
參考答案:D
5經濟學通常把為了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而投入生產過程中的一切要素,稱為( )
A.能源 B.資源 C.資財 D.財富
參考答案:B
6適當拉開員工之間的薪酬差距,體現(xiàn)了薪酬管理的( )
A.競爭力原則 B.公正性原則 C.激勵性原則 D.合理性原則
參考答案:C
7招聘人員手頭上的應聘材料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應聘者自帶的個人介紹材料;另一部分是應聘者填寫的由企業(yè)提供的表格。這些材料分別稱為( )。
A.應聘簡歷和應聘表格
B.應聘簡歷和應聘申請表
C.主觀材料和客觀材料
D.學歷證明和工作簡歷
參考答案:B
8對公關人員的能力評估應側重于( )。
A.空間認知 B.數(shù)量分析 C.記憶力 D.語言能力
參考答案:D
9( )適合選擇事務性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和銷售人員時使用。
A.單人面試 B.多人面試 C.獨立面試 D.情境模擬測試
參考答案:D
10勞動者的工種與崗位、工作地點和場所通常在勞動合同中的( )條款加以規(guī)定。
A.勞動紀律 B.勞動條件 C.工作內容 D.約定
參考答案:C
11工資率上升的收入效應導致閑暇消費的( ),而其替代效應導致閑暇消費的 ( )。
A.減小、減少 B.減小、增加 C.增加、減少 D.增加、增加
參考答案:D
12公共福利是指( )
A.社會要求提供的福利
B.法律規(guī)定必須提供的福利
C.員工要求提供的福利
D.組織根據自身的發(fā)展需要所提供的福利
參考答案:B
13( )作為一種特殊的培訓方法,其精髓在于“以動作和行為作為練習的內容來進行設想,”即針對某問題采取實際行動以提高個人及集體解決問題的能力。
A.案例分析法 B.行為模擬法 C.角色扮演法 D.頭腦風暴法
參考答案:C
14讓新參加工作的技術人員到車間實踐的做法屬于( )
A.臨時輪崗 B.換崗 C.轉崗 D.調崗
參考答案:A
15招聘工作一般是從( )的提出和確定開始的。
A.招聘計劃 B.招聘供給 C.招聘需求 D.招聘目標
參考答案:C
16薪酬作為一種交換或交易,它必須服從市場的交換和( )
A.交易規(guī)律 B.杠桿規(guī)律 C.價格規(guī)律 D.調節(jié)規(guī)律
參考答案:A
17員工溝通分析中,除了壓力分析外,還應進行( )
A.責任分析 B.制度分析 C.挫折分析 D.工作分析
參考答案:C
18連續(xù)色名呼叫檢查法屬于疲勞檢測的( )。
A.生理心理測試法 B.他覺觀察及主訴癥狀法 C.生化法 D.自我體驗法
參考答案:A
19培訓要取是預期的效果,就必須保證( )的合理銜接。
A.培訓時間與受訓者的愛好
B.培訓要求與受訓者的要求
C.培訓內容與受訓者的需求
D.培訓地點與受訓者的需求
參考答案:C
20下面關于確定培訓對象要遵循的基本原則錯誤的是( )。
A.在需要的時候選需要培訓的人進行培訓
B.針對具體的崗位或職位及其在組織運營中的重要程度選員
C.充分體現(xiàn)員工個人發(fā)展愿望與組織需要的結合
D.根據社會經濟以及知識、技術發(fā)展的趨勢選擇培訓對象
參考答案:D
21面試開始時應從應聘者( )開始發(fā)問。
A.可以預料的問題 B.預想不到的問題 C.難于回答的問題 D.簡歷中有疑問的地方
參考答案:A
22為防范培訓風險的出現(xiàn),就必須建立制度進行約束,( )由此而生并被廣泛運用。
A.培訓服務制度 B.培訓制約制度 C.培訓補償制度 D.培訓檔案制度
參考答案:A
23企業(yè)對工資的調整,表明了企業(yè)對員工的認同,對員工工作時間的認同,也反映著企業(yè)對員工貢獻值的感謝的工資調整方式是( )
A.獎勵性調整
B.公平性調整
C.工齡性調整
D.特殊性調整
參考答案:C
24下面關于工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觀察法比較適用于體力工作者和事務性工作者
B.面談法適用于提供工作經驗和任職資格等信息
C.調查問卷僅適用于腦力勞動者
D.工作日志法適用于工作狀態(tài)穩(wěn)定的職位
參考答案:C
25培訓效果評估有助于扭轉( )的現(xiàn)象,是提高培訓質量的有效途徑。
A.目標錯位 B.過程失控 C.操作失誤 D.內容偏差
參考答案:A
26企業(yè)培訓的成功有賴于培訓( )的指導與規(guī)范。
A.制度 B.內容 C.計劃 D.措施
參考答案:A
27發(fā)生勞動爭議后,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職工代表是由( )
A.工會指定 B.當事人指定 C.用人單位推薦 D.職代會或職工大會推舉
參考答案:D
28.企業(yè)能吸引高素質的人才為之服務,就意味著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 )。
A.決定權 B.主動權 C.決勝權 D.主動權和決勝權
參考答案:B
29公司員工績效評審系統(tǒng)應由( )組織建立。
A.企業(yè)高層領導 B.企業(yè)董事會 C.企業(yè)管理部門 D.人力資源部門
參考答案:D
30人員招聘是指根據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吸引大批( ),從中挑選本企業(yè)需要人員的過程。
A.招聘者 B.勞動者 C.應聘者 D.高素質應聘者
參考答案:C
二、多項選擇題
31對人力資源規(guī)劃的理解主要的有哪兩種( )。
A.僅考慮組織利益的觀點
B.僅考慮個人利益的觀點
C.兼顧組織和個人利益的觀點
D. “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
參考答案:A, C
32為防范培訓風險,企業(yè)與受訓者簽訂培訓合同的主要項目包括( )。
A.培訓成本的分擔 B.受訓者的服務期限 C.保密協(xié)議 D.違約補償 E.培訓內容
參考答案:A, B, C, D
33工作分析又稱( )。
A.工作描述 B.職務分析 C.程序分析 D.崗位分析 E.動作分析
參考答案:B, D
34在群體中,溝通的作用有( )。
A.控制
B.激勵
C.情感表達
D.信息的流通
參考答案:A, B, C, D
3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調解意見書對爭議雙方沒有約束性
B.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的期限是30日
C.勞動爭議經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協(xié)議后雙方當事人不得反悔
D.勞動爭議發(fā)生后,當事人必須以書面形式向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
E.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對勞動爭議的調解是勞動爭議仲裁或訴訟的必要條件
參考答案:B, E
36對“企業(yè)內部勞動規(guī)則”的闡述,正確的是( )
A.企業(yè)內部勞動規(guī)則是勞動過程方面的規(guī)則
B.企業(yè)內部勞動規(guī)則是用人單位的范圍內有效
C.用人單位是其制定主體
D.企業(yè)內部勞動規(guī)則需要上級勞動行政部門的批準
參考答案:A, B, C
37在選擇培訓公司的過程中,應當考慮( )。
A.以往客戶對該公司的評價
B.該公司在本行業(yè)的培訓經驗
C.該公司對本企業(yè)的了解程度
D.該公司曾經服務過的客戶群
E.該公司為本企業(yè)提供的培訓項目建議是否符合實際需求
參考答案:A, B, C, D, E
38編制培訓費用預算草案前的準備工作包括( )。
A.收集員工需參加公司外培訓的資料
B.預計各項費用
C.培訓器材的購置
D.了解培訓的成本使用信息
E.計算培訓成本
參考答案:A, B, C
39解決勞動爭議的途徑主要有( )
A.協(xié)商 B.調解 C.仲裁 D.訴訟 E.靜坐罷工
參考答案:B, C, D
40在績效考評時,要找出員工作績效差距與不足,具體的方法是( )。
A.任務分析法
B.目標比較法
C.水平比較法
D.橫向比較法
E.能力分析法
參考答案:B, C, D
三、簡答題
41道德規(guī)范和法律規(guī)范的區(qū)別是什么?
參考解析:
(1)二者的產生、發(fā)展不同
(2)二者的依靠力量不同
(3)二者的作用的范圍不同
42辦事公道的具體要求什么?
參考解析:
(1)堅持真理
(2)公私分明
(3)公平公正
(4)光明磊落
43愛崗敬業(yè)的具體要求?
參考解析:
(1)樹立職業(yè)理想
(2)強化職業(yè)責任
(3)提高職業(yè)技能
44簡述人力資源的激勵中經濟性激勵方法有哪些?
參考解析:
經濟性獎勵包括:
(1)單個員工的獎勵方法有年度獎金、計件工資制、標準工時制;
(2)小組團隊激勵計劃;
(3)組織整體獎金激勵計劃有分紅計劃、收益分享計劃、員工持股計劃;(4)管理人員獎金激勵有年終分紅、股票期權、年薪制。
45簡述組織文化類型對員工職業(yè)管理模式的影響?
參考解析:俱樂部型組織,企業(yè)看重年齡和經驗的價值,提供長期和穩(wěn)定的職業(yè),員工晉升路線按部就班,升職緩慢。組織通過發(fā)展員工的全面技能來取 得員工的忠誠。城堡型組織,員工隊伍對外部勞動力市場的開放程度較高,而員工在組織內部晉升競爭的激烈程度較低。不能保證職務的安全性,對高績效的員工很 難給予回報,有利于勇于面對公司急劇變化和樂于接受挑戰(zhàn)的員工。
學術機構型組織,企業(yè)樂于雇傭沒有工作經歷的年輕人,但強調員工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偏好 那些穩(wěn)扎穩(wěn)打的員工。組織高度重視員工的發(fā)展,開展廣泛的工作培訓并追蹤和資助潛力大的員工。
棒球隊型組織,善于吸引企業(yè)家、創(chuàng)新者、冒險家,員工有很大 的自主權并承擔較大的風險,不存在安全穩(wěn)定的長期職務。組織幾乎沒有職業(yè)管理,通常采用非正式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