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義,關(guān)注世界和平事業(yè)和綠色事業(yè),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教育學生熱愛世界和平保護綠色環(huán)境。
2、學會《手拉手,地球村》。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誰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復習演唱前面學習過的歌曲 。注意引導表達歌曲的情緒,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過與以前學習過的歌曲情緒的聯(lián)系或?qū)Ρ纫氡菊n將要學習的歌曲。
4、聽歌曲教唱錄音(合唱)。聽后引導學生簡單討論。
二、學習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進一步體驗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隨琴視唱歌曲歌詞。
3、學習歌曲的曲調(diào)。
三、小結(jié)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歌曲《綠色的歌謠》。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綠色的歌謠》,能有氣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圓滑音。
2、學習拍節(jié)奏特點,學會打拍指揮式,能變作指揮式邊唱歌。
教學過程:
一、 教師談話導入。
二、學唱新歌《綠色的歌謠》
1、聽錄音
2、問:內(nèi)容情緒是什么?此歌適合在何重情況下唱?
3、學唱曲譜,找出旋律特點。
4、聽琴音,學唱歌曲。
5、分段唱:第一樂段——男生。第二樂段——*,副歌——男*齊唱
6、練習齊唱歌曲。
三、展示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欣賞小樂隊合奏《森林狂想曲》。
教學目標: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樂,能用豎笛或口風琴吹奏A段主題。
2、通過聽《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樂,體會藏族、音樂風格。
3、初步進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 教師談話引入:
二、初步欣賞《森林狂想曲》。
1、初聽音樂。(教師簡介)
2、讓學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師分別用電子琴或豎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學生聽到音樂就能知道是A段還是B段或C段。
4、復聽完成課本上的第一個練習。
5、這首樂曲有許多地方運用了“音效”即實地錄制的聲音,加強了真實感,使人身臨其境。(分小組共同探討、創(chuàng)造、分工)。
三、選擇兩或三個小組與教師合作,共同演繹《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風琴或豎笛上學習吹奏“mi”,“fa”,“sol”三個音。
五、隨教師用較慢的速度學習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第四課時
教學內(nèi)容:復習唱好《綠色的歌謠》;演繹《森林狂想曲》
教學目標 :
1、 讓學生感情豐富唱好《綠色的歌謠》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二、復習歌曲《綠色的歌謠》
1、跟錄音演唱。
2、難點指導,跟伴奏帶讓學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過渡聆聽《綠色的歌謠》!
三、復習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四、合奏練習《森林狂想曲》。
五、教師放錄音,共同欣賞,評價。
篇二
教學目的:
1、能學會演唱歌曲《新朋友,老朋友》,并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表演。
2、在《音樂夏令營》的活動中,能夠?qū)Ρ緦W期所學的內(nèi)容熟練地進行演唱,并積極、大膽地進行表演,從中體驗與他人合作表演的樂趣。
教學難點:歌曲處理與表演
教學準備:錄音機、磁帶、圖片、打擊樂器、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以情感為紐帶,組織教學
1.學生隨音樂進教室,跟老師做拍手律動。
2.師生問好。
二、基本訓練
練聲曲:模仿小雞、小貓、小鴨叫。
三、《新朋友,老朋友》的教學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讓學生在進教室后隨意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再組織同學演唱《兩只小象》《找朋友》兩首歌曲,使他們?nèi)谌氲礁枨慕虒W情境之中。
3、教學歌曲
(1)、帶領(lǐng)學生唱讀
(2).請學生用“!蹦3
。3).學生跟音樂輕聲的演唱歌曲。
。4).師生對唱。
。5)..全班進行表演。
4、演一演
。1)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歌詞來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
(2)讓學生分成的幾個小組,自編自演。
。3)評價哪個小組表演得好。
四、《音樂夏令營》的教學
(1)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歌曲和游戲。
(2)分小組討論把本學期的歌曲分類。
。3)匯報,并說說為什么這樣分類。
。4)每小組根據(jù)自己的分類派一名學生選一首曲進行演唱。再選一個類別進行表演。
。5)組織學生分小組出發(fā)參加“夏令營”活動!巴婢邍薄盎芈暪取薄把銉毫帧薄斑\動場”—“大本營”。讓學生每到一個情境都大膽地參與活動表演。
。6)讓學生互評,評出佳小隊。
四.小結(jié):同學們,今天的音樂夏令營到此結(jié)束,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者愉快的心情,邊唱邊跳離開教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