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教學目標】1 會寫“美”“麗”兩個字,認識 7 個生字和 5 個認讀字及相關詞語。
2 能畫出描寫田野景物的詞語,并清楚、完整地說出田野里都有什么。
3 朗讀課文第一節(jié),感受稻田的廣闊、美麗,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并落實背誦。
【教學重點】
會寫“美”“麗”兩個字。以“美麗”為主線,讀中感悟祖國田野的廣闊、美麗,有 、 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準確畫批田野中的景物。
【主要教學過程】 大體有這樣五個環(huán)節(jié):
1、了解學生對田野的認識,激發(fā)初讀欲望。
2、初讀兒歌,畫批景物,初步感知田野的美麗。
3、細讀詩歌第一節(jié),充分想象,讀中感受田野的廣闊、美麗。
4、想象畫面,背誦積累第一節(jié)。
5、順應學生情感,識寫“美” “麗”兩字。
第一大環(huán)節(jié):
了解學生對田野的認識,激發(fā)初讀欲望。 首先出示詞卡“田野”,指名認讀、齊讀之后,讓學生想象畫面復習背誦兒歌《田野 里豐收忙》 。進而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兒歌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一說:田野什么樣,田野里都 有什么?在交流的基礎上引出課題并補充完整。 [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已學過的跟“田野”有關的兒歌引入,調動學生的認知積累、生活經驗, 了解學生對田野的認識,以激發(fā)調動起學生的閱讀期待,進而引導學生憑借詩歌去了解田 野,感受田野的美麗。]
第二大環(huán)節(jié):
初讀兒歌,畫批景物,感知田野的美麗。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分四個小層次。
第一個層次:
初讀兒歌,做到讀正確、讀流利。 引導學生借助音節(jié)自讀,同桌合作讀,指名分小節(jié)反饋讀等形式,扎實落實初讀。
第二個層次:
自讀思考:田野里都有什么?畫出田野中的景物名稱。 由于畫批要求是第出現(xiàn),為有效落實,扎實訓練,降低難度,我決定先扶后放, 分節(jié)進行。首先,引導學生自讀第一節(jié),思考:田野里都有什么?在師生交流過程中通過 實投演示,示范并引導學生用橫線畫下田野的兩個景物——河水、稻田,并引導學生認讀 詞語。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清楚、完整地表達:田野里有(河水)和(稻田) 。不排除有的同學會說“大!币彩翘镆爸械木拔,這時引導讀中理解: “無邊的稻田, 好像起伏的海面”實際是在說稻田。若還是不明白,在后面讀中感悟這句話時,再回應這 位同學。 有了第一節(jié)的訓練基礎,再引導學生自讀第二節(jié),用橫線畫出湖中和湖邊的景物。需 要說明的是:由于學生大多生活在城市,可能有的同學不明白:第二小節(jié)寫的是湖中和湖邊 的景色,和田野有什么關系呢?因此,我準備借助圖片引導學生體會:田野指的是田地和 野外。野外有很多的景物呢,比如說:高山、湖泊、森林??因此,湖泊也是田野中的景 物。使學生明白詩歌的第二小節(jié)寫湖中和湖邊的景色也是在寫田野的景色。 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清楚、完整地表達。湖中有(荷花)和(鯉魚) ;湖邊有(蘆葦) 和(野鴨) 。
第三個層次:
多種方式準確認讀詞語,引導學生質疑。 課件出示田野景物名稱的詞語,引導學生通過開小火車讀、同組互讀、小老師帶讀等 方式讀正確,在此基礎上質疑,借助插圖、圖片等明白“稻田、蘆葦” 等詞語的意思。 河水 稻田 湖 荷花 鯉魚 蘆葦 野鴨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給足學生讀書思考、自讀自悟的時間,以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考,簡單 批畫的良好閱讀習慣。嘗試將閱讀了解與字詞教學有機結合,改變以往閱讀教學中閱讀與 字詞分塊進行的情況。] 第四個層次: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初步感知田野的美麗。 引導學生說一說我們的田野留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用一個詞來概括。隨后教師相 機板書“美麗”這個詞語。
第三大環(huán)節(jié):
細讀詩歌第一節(jié),充分想象,感受田野的廣闊、美麗。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緊緊圍繞“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田野是美麗的?”這一牽一發(fā)而動全 身的問題,引導學生用心地讀詩,抓重點詞句通過聯(lián)系實際、想象畫面、做動作、看視頻 等手段引導學生把字變畫,讀中感悟田野的廣闊、美麗。 重點引導學生讀中感悟:碧綠的河水,流過無邊的稻田。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 面。 教學這兩句話時,我是分下面的四個層次來引導的。
第一層:自讀句子說理解。
第二層:聽讀想象,讀出理解。 老師范讀,引導學生閉眼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又好像聽到了什么?
3 [意在引導學生把呆板的文字還原成鮮活畫面,讀中表達自己的理解。在交流的過程中 理解“碧綠”“無邊” ,使學生感受到青綠色的河水流過廣闊無邊的稻田非常美麗。]
第三層:聯(lián)系生活,觀看視頻,建立(海面與稻田)聯(lián)系,進而理解“無邊的稻田好 像起伏的海面” 。 老師問: “你到過海邊嗎?你見到的大海什么樣?引導學生說出大海的廣闊無邊與波濤 起伏的景象。若學生沒有去過海邊,或去過海邊的人很少,這里放一段大海的視頻,幫助 學生了解大海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做動作理解:波浪一會兒起來,一會兒落 下,這就是起伏的意思,并出示詞卡引導學生讀出理解。
由于學生很少見過稻田,這里相機播放稻田的視頻,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讀中表 達田野的廣闊美麗。 若批畫景物時,有學生認為:海面也是田野中的景物,這里要注意回應他,使之真正 明白“無邊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實際是在說稻田。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將海面與稻田聯(lián)系起來,將“起伏”與理解詩句意思 聯(lián)系起來。滲透稻田如海面般寬廣、遇風起伏。在學生的腦海里建立起稻田起伏的動態(tài)形 象。鮮活的視頻資料,使學生身臨其境,較好地體會稻田的動態(tài)美。]
第四層:想象心情,讀中表達內心的愉悅美。老師引導說:同學們,假如農民伯伯看到我們自己的田野里碧綠的河水從金黃的稻田 邊流過,看到廣闊美麗的金燦燦的稻子,他們會是怎樣的心情呢?進而讓學生帶著這種興 奮喜悅的心情,想象著田野的美麗風光,美美地再讀這一小節(jié)。
第四大環(huán)節(jié):想象畫面,背誦第一節(jié)。 分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自由練背(有困難的看提示) ,同桌互背,集體齊背三個層次。[課 堂上扎實落實背誦,將背誦分節(jié)落實,有效落實積累。] 我們的田野, (美麗的)田野。 碧綠的(河水) , 流過(無邊)的稻田。 無邊的稻田, 好像(起伏)的海面。
第五大環(huán)節(jié):順應學生情感,識寫“美”“麗”兩個字。 、 利用漢字形義結合的特點,引導學生運用歌訣來記“美”字: “羊字頭下一個大,祖國田野美如畫! ;緊緊抓住“美”字的易錯筆畫——第五筆豎和第八筆撇容易寫成一筆的 ” 情況,引導學生看筆順跟隨表說筆順;書寫前緊緊圍繞“美”字的大特點橫多引導學生 觀察橫的長短變化及間距,強化“多橫間距要相等”的書寫規(guī)律。并通過范寫,強化書寫 要領。加強書寫反饋,圍繞普遍性問題進行再次指導,切實保證寫字質量。 對于“麗”字,引導學生歌訣識記“兩只明亮大眼睛,眉毛在上要寫長。 ”明確上面一 橫要寫得長一些,要能夠蓋住下面的部分。下邊要寫得一樣大。 [這樣一來,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及識記效果。引導學生規(guī)范書寫,并強化書寫 規(guī)則,使閱讀與識字、寫字較好地統(tǒng)一起來。]
作業(yè): 讀第二小節(jié)并想想:你從哪兒感受到湖泊也是美麗的? 搜集并閱讀詩歌后三小節(jié)。 [一方面達到增加閱讀量,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拓展閱讀過程中, 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我們田野的認識:田野不僅景色美麗,而且物產還非常豐富呢。以激發(fā) 學生熱愛田野,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板書設計】
由于本詩緊緊圍繞田野的美麗風光來寫,因此板書為“美麗” 一詞,又因為“美麗” 是生字,因此書寫在田字格中。
篇二
教學目標:知識:學會8個生字,認讀1個字;先填空,再讀詞語。
能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思品:了解祖國田野的廣闊美麗,產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難點:學會生字;了解祖國田野的廣闊美麗。
查閱資料:無
教、學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數(shù):兩課時
板書設計:
20我們的田野
稻田:無邊
美麗
湖泊 湖中:荷花、鯉魚
湖邊:蘆葦、野鴨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喜歡唱歌嗎?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放錄音)。這么好聽的歌曲我們要想學會必須先學會歌詞,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通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看著拼音讀正確。
2、檢測:
(1) 出示生字卡片檢測
。2) 詞語檢測:
海面 稻田 起伏(做動作) 好像(說一句話)
平靜(說近意詞) 荷花 肥大 成群(的什么?) 蘆葦 野鴨
3、帶著字詞朋友再讀課文標出小結。
4、分小結讀課文,其他生評議。
5、兩人一組互相檢查讀。
三、讀思感悟,體會田野的廣闊美麗。
(一)第一小節(jié):
1、自由讀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2、匯報:
。1) 理解“為什么說無邊的稻田像起伏的海面?”
。2) 像想稻子在風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的樣子,讀讀。
。3) 理解詞語:碧綠 無邊
。4) 指導朗讀:從心情到感受。
。ǘ┑诙」(jié):
1、讀第二小節(jié),找一找湖中和湖邊各有什么?用曲線畫下來。
2、理解“開滿了荷花”(學生貼圖)——指導朗讀
3、理解“肥大的鯉魚”——指導朗讀
4、理解“藏著”的妙用(句子比較)
(1) 湖邊的蘆葦中,有成群的野鴨。
。2) 湖邊的蘆葦中,藏著成群的野鴨。
5、指導朗讀本小節(jié)
。ㄈ┳x全文,體會田野的美麗、廣闊。
四、播放音樂,背誦課文。
五、小結:
我們來到美麗的田野,欣賞了美麗的風景,我們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聆聽了優(yōu)美的樂曲,我們多幸福!把我們的收獲說給或唱給爸爸媽媽聽聽。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歌詞或唱歌曲。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二、學習生字:
。ㄒ唬┳詫W生字: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并為它找到生字朋友。
2、用自己拿手的方法記憶字形。
3、同桌互相記憶,比比誰的方法巧。
(二)檢測匯報:
1、認讀卡片并組詞。
2、小小老師教大家記字形,比比誰的方法巧。
(三)指導書寫
1、觀察占位,你想提醒大家哪個字?
2、匯報后邊說邊做記號。
3、描一個紅再書寫一個,找到難寫字。
4、指導難字:碧、綠
5、把生字再寫一個鞏固練習。
三、鞏固練習:
1、數(shù)筆畫:
碧 鯉 綠 肥
2、填空再讀一讀:
。 )的河水 ( )的稻田
。 )的海面 ( )的鯉魚
教材分析
《我們的田野》是二冊教材中的一首現(xiàn)代詩歌,并被譜成一首優(yōu)秀的兒童歌曲。這首詩 歌膾炙人口,語言精美,段段、句句都閃耀著圖畫般的美妙與靈動,畫面感很強。詩人用 凝練的語言,通過對稻田、湖泊景色的描寫,描繪了祖國田野的遼闊美麗及物產的豐富, 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情感。 學情分析: “田野”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缺少生活。在他們的眼中, “田野”就意味著:長 著許多草的地方、農民種田的地方??這種認識顯然是片面的,可見引導學生通過讀詩了 解田野、感悟田野的美景是本詩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之一。 此外,學生對于“稻田”本就沒有清晰的印象,再加上像起伏的海面。學生更是無從 體會文字所表達的那種動態(tài)的美。因此,怎樣引導學生體會“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 面”是本詩教學的難點之二。 再有,本詩歌第出現(xiàn)畫批形式的課后題,由于學生知能基礎有限,因此畫批訓練 也就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教學方式與手段的分析: 我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學生特點、詩歌特點,引導學生豐富視像,把字變畫,讀中感 悟田野的廣闊、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