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P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實際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結(jié)合實踐活動,認識體積、容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體積、容積單位之間換算。
2.在觀察、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揭題
1.展示問題:
、俪S玫拈L度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诔S玫拿娣e單位有那些?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順式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二、扶放結(jié)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師出示一個棱長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體、提出問題。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3.出示例題:“體積單位的改寫”
4.學生交流后,引導學生小結(jié)。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題
2.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2題。
3.教材第51頁“練一練”的第3題。
四、小結(jié)評價布置預習
1.引導學生進行全課小結(jié)。
2.布置課外預習:教材P54-55:有趣的測量。
教學內(nèi)容:
書第50——51頁,體積單位的換算,想一想、試一試第1、2題,練一練第1、2、3、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探究、推導,使學生知道: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2.過程與方法:能夠正確進行單位間的換算。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知道常用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并能正確運用。
教學難點:
體積單位與長度單位、面積單位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準備:
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盒子和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若干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填空:30厘米=()分米5米=()厘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師: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計算:
。1)一個長方體盒子,長5分米,寬4分米,高3分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一個長方體水池,它的底面積是30平方米,高是2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質(zhì)疑:猜測一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可能是多少?
可以用什么方法驗證你的猜想?
2.師:我們是怎樣推導出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的?
3.探索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間的進率
。1)說一說:你準備怎樣利用學具來操作。
。2)四人小組活動。
。3)抽生完整表述操作過程:1排擺10個,每層正好擺10排,也就是說,每層可以擺100個。高是1分米=10厘米,盒子里正好擺10層。
。4)師:如果用分米作單位,大正方體的體積是多少?
如果改用厘米作單位呢?
(5)師: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結(jié)論?
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分米3=1000厘米3
師: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升?1立方厘米等于多少毫升?
你還能想到什么?
據(jù)學生回答板書:1升=1000毫升
4.探索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
。1)師:關于立方米和立方分米之間的進率,你有什么想法?
。2)四人小組交流。
(3)抽生匯報,師注重引導學生表述準確、完整:體積為1米3的正方體,它的棱長為1米;也可看成是棱長為10分米的正方體,它的體積是10×10×10=1000分米3,1米3=1000分米3,1m3=1000dm3。
三、新課小結(jié)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設計:
1.書第50頁試一試第1題,獨立完成。
2.書第51頁試一試第2題,獨立完成,引導學生比較。
3.書第51頁練一練第1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4.書第51頁練一練第2題
通過計算第三種包裝比較合算。如果學生有其他的比較方式,只要合理,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5.書第51頁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對電視機包裝箱上“60×50×40”這個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解釋,然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計算。體積是60×50×40=120000(立方厘米),也可以換算成120立方分米。
6.書第51頁練一練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說說是怎么想的,實際上就是求1.5米高的水的體積。50×20×1.5=1500(立方米)
板書設計:
體積單位的換算
30厘米=()分米5米=()厘米
2平方米=()平方分米4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1分米3=1000厘米 31米3=1000分米3
1升=1000毫升 1m3=1000dm3